Ⅰ 成品与半成品的检验控制有什么不同
都是检验,区别在于控制的标准或图纸不同。
Ⅱ 求金属类加工件的成品半成品检验记录表及检验记录管理方式,有这方面资料请提供参考,谢谢!
请记住两个字,“风险”。
质量检验本身是不增值的,如果没有任何的风险导致质量问题,那么任何的检验工作都可以不要。
要决定是哪几道工序需要检验,和检验记录,取决于哪几道工序存在质量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不检验的话,会不会存在不合格的问题而不能被发现,从而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客户那边。
不要机械的理解检验本身,检验不是目的,发现问题,减少风险才是目的。
Ⅲ 帽子厂的QC应该知道那些帽子各个工序的质量问题
QC分很多种,如半成品QC.材质(面\辅料)QC.总检等类的.也要看什么类的公司.大一点可能分得细一点\专业一点.小厂的话可能就是要全面一点的.
Ⅳ 半成品检验是什么
品检验的内容包括:产品性能、精度、安全性和外观。只有成品检验合格后,才允许对产品进行包装。 对于制成成品后立即出厂的产品,成品检验也就是出厂检验。
对于制成成品后不立即出厂,而需要入库贮存的产品,在出库发货以前,尚需再进行一次“出厂检查”,如某些军工产品,完工检验常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总装完成后的全面检验与靶场试验后的再行复验。
(4)帽子半成品检验扩展阅读:
半成品存货受损价值确定方法如下:
半成品的受损价值与产成品受损价值的计算方法相同,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也按“料”、“工”、“费”三项成本核算。
半成品在评估操作过程中,要正确计算其实际成本比较复杂,因为半成品为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实物形态及完工程度各不相同,应分别不同完工程度进行核算。
1、“料”为直接材料,有的半成品材料是一次性投入的,有的半成品材料是根据工序分批投入的,应按所完成的工序实际的投料进行核算,材料单价与原材料中的主要材料单价相一致。
2、“工”为直接人工,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其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和福利费单位成本=工资定额×(1+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比例)
式中:工资定额为半成品所完成的工序,逐道工序工资定额累加数。
Ⅳ 服装半成品检验有些什么标准
相关的标准都可以作为查考的
SN/T 0779-1998 出口免熨烫服装检验规程
SN/T 0780-1998 出口丝类针织服装检验规程
SN/T 0942-2000 进出口三层革服装检验规程
SN/T 0939-2000 进出口猪二层绒面革服装检验规程
SN 0068-1992 出口裘皮服装检验规程
SN 0068-1992 出口裘皮服装检验规程
SN 0069-1992 出口革皮服装检验规程
SN/T 0252-1993 出口砂洗真丝服装检验规程
SN/T 0252-1993 出口砂洗真丝服装检验规程
SN/T 0553-1996 出口服装检验抽样方法
SN/T 0558-1996 出口牛仔服装检验规程
SN/T 0559-1996 出口室内服装检验规程
SN/T 0069-2003 进出口皮革服装检验规程
Ⅵ 质检用的来料、成品、半成品检验总章和文件有什么职位提供,由QC制定合不合适
质检的检验总章,包括IQC\IPQC\FQC\OQC的相关制度、流程、控制办法,一般都是由QC制定的,但是具体的检验依据一般是由工程、市场业务提供的。
以上要将相关文件纳入公司系统,在制定的时候要注意,不仅要有二阶程序文件、而且还要有三阶作业指导书、四阶各种相关表单,这样的话,整个文件才有生命力;
在制定的时候,千万勿忘开展提报会宣导,宣导的原则是谁做事,谁宣导;
在实施的时候,要记得最可怕的是员工的习惯,在导入初期,要进行面向流程的查核,查核的频次越高,效果越好,记住“员工从来不会做你希望的事情,他们只做你要查核的事情”请在编写文件的时候,就把执行力设计进去。
以上,谢谢!
Ⅶ 对于半成品检验,可否举例说明如何进行
半成品及成品检验规程
1.目的:
为确保公司质量检验活动有效开展并促进公司半成品及成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制订本规程。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对公司半成品及成品制造过程开展的质量检验活动进行控制。
3. 职责:
3.1 科技部是本规程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规程的制定、修订和监督管理。
3.2 质检员负责专检活动的具体实施。
3.3 制造部和车间负责产品自检、互检活动的开展和管理。
3.4 车间班组长负责自检、互检活动的日常检查。
3.5 操作工负责自检、互检活动的具体实施。
4. 程序和要求:
4.1 半成品检验
4.1.1 自检
4.1.1.1 操作工在进行加工前首先要对前道工序转来的零部件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加工,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要及时进行标识并隔离存放。随后,操作工要立即报告检验员以进行处置。
4.1.1.2 各装配工序在装配完工后必须由装配者本人在部件规定位置上打上工号钢印。
4.1.1.3 装配组长按照装配过程质量控制规程和产品技术要求对装配产品进行检查验收并核对工号钢印。
4.1.1.4 组长在验收时要填写相应总成件的检测记录,如吊臂装配完工检查时填写《吊臂总成检测记录》RCDA-111等。检测记录内容中除检验员、检验时间、专检情况、 总体判定栏由质检员填写外,其余内容都由组长填写。产品检查情况如实填写在记录自检情况一栏内。
4.1.1.5 组长在检查产品符合要求并填好记录后立即将记录交质检员进行专检。
4.1.2 专检
4.1.2.1 质检员在接到组长交来的完工装配检测记录并确认记录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实物质量检查。
4.1.2.2 质检员要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检测记录的专检情况栏内,并签署姓名和检验日期。合格产品要填写总体判定合格,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置。
4.2 成品检试验
4.2.1 自检
总装完毕进入试验技术状态前试验员要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试验大纲要求方可进行试验。
4.2.2 专检
试验由试验员操作,试验情况由质检员填写在《出厂试验记录表》RCDA-1014中。
装配过程中各总成件个人工号、关键部件的使用情况登记由检验员填写在《出厂试验记录表》RCDA-1014附页栏内。
4.3 建立质量档案
质检员在试验完毕后将《出厂试验记录表》RCDA-1014(包括附页内容)与该完工产品各装配过程检测合格记录(RCDA-111、112、113、114、、115、116、117)、及各过程不合格品处置的相关记录及特殊过程质量控制记录RCDB-017进行整理合订在一起,从而建立了该产品质量档案
4.4 编制出厂号
合格产品此时可以确定出厂编号,出厂编号由质检员填写在相关记录的出厂编号栏上并打制在出厂铭牌上交由装配工将铭牌安装。质检员要将出厂编号进行存档。
4.5 建立产品关联号
当产品需要拆分开保存或运输时,要建立拆分开的各部件总成间相互对应的关联号。该项工作由质检员在产品拆分前完成,可用扎线将同一组号码标牌分别记在被拆分部件上。同时该号码要记录在《出厂试验记录表》RCDA-1014记录附页的整机部件总成关联号码登记栏内。
4.6 出厂检验:
4.6.1 待该产品出厂日期确定后,质检员在出厂前提前进行出厂检查并填写《出厂检查记录表》RCDA-1009,记录要注明出厂日期。此时质检员需要在出厂铭牌上打上出厂日期。
4.6.2 整机产品拆分出厂时出厂检查要对拆分产品关联号码牌与《出厂试验记录表》RCDA-1014记录附页中整机部件总成关联号码登记项目逐一对应检查,确认是同一组号码时方可放行。此号码牌在产品重新组装在一起并确认可以交付使用时方可拆除。
4.6.3 出厂检查合格后质检员方可填写合格证。
4.6.4 出厂前质检员要将该产品各过程相关记录组成的质量档案整理完毕交质量主管处归档。
http://wenku..com/link?url=CMYzLdXO1HnGPU9YS_ScKL8bYXb1VVikQVvc_
Ⅷ 速冻食品半成品检验报告表格怎么制作
检查报告如果做成电子的,可以用手机随时登记和查询并管理,还可以对报告做统计分析,想要做成这样的话建议您试下表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