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福清市高中生校服

福清市高中生校服

發布時間:2025-09-26 14:16:13

1. 福清宏路中學的高中部的前輩們 能不能說下學校的具體情況

新教學樓學校名稱:福清宏路中學
學校性質:公辦(完中)

學校歷史:一所擁有37年教學歷史的農村完全中學。現任校長兼副書記是鄭永斌同志。學校創建於1973年,1982年學校停辦普高。1993年,學校與融僑開發區管委會聯合創辦了職業高中部。2004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學校復辦普高。
編輯本段
學校榮譽

學校曾被授予「福建省普通中學學籍管理先進集體」、「福州市文明學校」、「福清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福清市普通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福清市青少年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福清市初中辦學質量先進單位」等稱號。
編輯本段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188名教職員工,專任教師16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學歷130人,中高級職稱98人。學校設有30個初中教學班、24個高中教學班,師生近3000人。校園面積50215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2938平方米。新建的辦公實驗樓集電教、實驗於一體。
編輯本段
未來規劃

學校應用現代化學校教育管理理論,使學校各項工作規范化、標准化。近年來,學校各項工作都取得顯著的成效,辦學質量不斷上升,素質教育不斷推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成為福清市辦學規模較大,社會聲譽良好的學校。
學校以市政府的「三擴一建」教育戰略布局為契機,著力校園的規劃與建設,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不斷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團結全體員工群策群力、開拓進取,有決心、有信心力爭在不遠的將來把我校由一般校向達標校,由大校向強校發展。

2. 我想知道福清市裡有哪些中學,哪所中學有校服,是私立的還是公立的,還有今年的錄取線是多少

福清的中學有:福清一中,僑中,二中,融城中學,元洪高級中學,康輝中學 以上公立學校,有校服。 還有 三華學校 濱江中學 紅博學校 為私立學校。也有校服。
入取線不大清楚 你再去網路一下就好了。
希望能幫到你

3. 福清市融城中學校服怎麼樣的

就是跟其他學校一樣、、如僑中、元洪。。。。可以找即將高三、高二的人去看看。。

4. 福清有哪些公立學校

福清市的公立中學包括福清一中、僑中、二中、融城中學和元洪高級中學、康輝中學。這些學校為學生提供統一的校服,有助於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私立學校,如三華學校、濱江中學和紅博學校,它們同樣提供校服給學生。

福清一中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它以嚴謹的教育理念和優秀的教學質量聞名。僑中則以其深厚的僑鄉文化底蘊著稱,吸引了許多熱愛中華文化的學生。二中則以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全面的課程設置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融城中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內設有多個實驗室和活動場所。元洪高級中學則以嚴格的教學管理和完善的後勤服務贏得了家長的信任。

康輝中學同樣擁有優秀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學設備,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教育。而三華學校、濱江中學和紅博學校雖然屬於私立學校,但它們同樣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團,旨在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優秀學生。

在福清市,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各有特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學校。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幫助他們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5. 福州福清康輝中學

福清康輝中學簡介

康輝中學創辦於一九九一年九月,是由旅居印尼華僑蔡道行先生捐資興建的一所公辦完全中學。學校位於市區西部,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學校現有教學班50個(其中初中26個、高中24個);學生2774人;教職工170人。校園佔地面積50畝,學校基礎設施齊全,有30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教學大樓兩幢,綜合實驗辦公樓、學生宿舍樓、教工宿舍樓和學生食堂各一幢;學校綠樹掩映,布局合理,環境優美。

學校行政班子年齡結構合理,管理能力強,堅持「崇尚科學、弘揚人文、發展個性、追求和諧」的辦學理念,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努力實現「以人為本,積極建構現代學校教育體系,努力建設一所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達標、在福清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完全中學」的辦學目標。

近年來,學校按照省三級達標校辦學標准,積極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完成了標准化實驗室、高中多媒體進教室、電子備課室的建設;增設地理、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的活動室和科技活動室;建立了校園安全監控系統、校園廣播系統和校園網;開通「康輝之聲」廣播站;設立校園文化宣傳欄和LED顯示屏;為師生提供舒適安全的教學、學習環境;力爭在今年秋季通過省三級達標校評估驗收。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70人,專任教師153人,專任教師的學科、年齡結構合理,能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學歷達標率100%;具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31人,中學一級教師職稱68人,中高級教師占專任教師65%;高級中學教師資格90人,占高中課任教師96%。廣大教師發揚「博採、善導、愛生、篤行」教風,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教科研氛圍濃厚。

德育管理工作規范,我校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實際的德育工作方法:安全先行保穩定;制度建設抓落實;常規教育樹形象;理論學習促提高;活動開展展風采。目前,我校已擁有一支穩定的德育骨幹隊伍,形成了和諧向上的德育工作團隊,為實現學校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學校成立了多種學生社團組織,為學生發揮個性特長提供廣闊的活動平台。

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近三年高考成績列同類學校前茅,學校先後被評為「福清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高中畢業班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高中會考合格率和按時畢業率均達99%以上。09屆高三年畢業班本科錄取率達51%,本專科上線率達98%,其中張彬文、餘思思、曾昌村、俞麗芳、孫小娟、林婷娟、王晶晶等同學分別被中國美術學院、天津財經大學、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集美大學、浙江理工大學錄取;學校辦學質量逐年提高,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藍圖美好,任重道遠;面對「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盛世良機,我們全校教職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扎實工作,以頑強的意志努力拚搏,為實現美好的目標,為康輝中學的跨越式發展盡自己一份力量。

6. 福清文光中學2022的校服在哪裡訂的

福建省福清市音西街道江僑匯商大廈。福清文光中學2022的校服在福建省福清市音西街道江僑匯商大廈定製的。福清文光中學是由福建省佳和投資有限公司與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學聯合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民辦初級中學。其前身是福清私立文光中學,創辦於1995年。2011年5月順利完成了改制轉型的任務,2011年9月搬到新校區。新校區地址在福清音西街道音西村。學校於2017年合並初中部及小學部,更名為"福清文光學校"。

7. 福清三山中學的學校簡史

福清三山中學,原名福清第十一中學,1960年創建於三山鎮的海瑤村,是一所初級中學。1970年9月,學校本部遷至現址,海瑤村的舊址設為分校。 遷校後校名也更改為「福清三山中學」。1973年9月,學校本部開始招收高中學生,升格為完全中學。1984年9月,海瑤分校獨立為「海瑤初級中學」。
創校五十載,幾代人篳路籃縷、歷盡滄桑,迄於今日,已成福清市一所老字型大小的完全中學。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學生2200多人,教師145人。校園總面積103畝,教學樓3棟,圖書館1棟,綜合科教樓(在建中)1棟,辦公樓1棟,學生宿舍樓3棟,教師宿舍樓4棟,學生宿舍樓3棟,學生食堂1棟,禮堂1棟,綜合運動場1個。
五十年來,學校先後培養了二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他們有的考上了大中專院校,成為中專生、大學生,乃至碩士生、博士生;有的搏擊於經濟的潮頭,成長為商界翹楚;有的發展於海外,成長為僑界名人;更多的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骨幹、接班人。校友們為福清的振興,祖國的騰飛,世界的繁榮,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60—1970)
頭六任領導班子和師生們,為學校的呱呱墜地、發育成長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早在1960年,在時人稱之為「華僑縣長」的高至榮的大力支持下,學校誕生於海潮漲落的三山鎮的海瑤村。它實際上是小學附設的初中班,首任校校長由玉瑤小學校長何世美兼任。1960年招收兩個班,教師有陳泰銀、高紹貴、林正銀等人。1961年,學校掛牌命名為「福清第十一中學」,招收兩個班,教師有林家祥、薛攀俊、郭成斌、鄭國英、魏德春、王正理等人。1961年至1962年,由教導主任俞昌輝主持工作。學校有了名稱,來了老師,招了學生,卻沒有校舍。學校寄居於海瑤村的李厝舊祠堂、舊禮拜堂、群眾廳堂。時值國家經濟「三年大困難」時期,師生們是在「糠菜半年糧」,飲水靠要肩挑手提。
1962至1963年,創辦於東翰鎮的「福清第十二中學」停辦,王源達和趙德仙兩位同志調到「福清第十一中學」,並分別就任副校長、教導主任,開展工作。同時調入的教師有程道霖、余天佑、鍾裕祥、林和明、王朝福、陳文順、王賦根。1964年仲夏,天大旱,師生睡三更起五更都打不到「甘霖」,自己動手,鑿井取水,在高厝祠堂內挖出一口井來。井水噴涌,師生雀躍,解了「無水之飲」、「無水之炊」愁苦。
1966年1月至1970年1月,翁武官任教導主任並主持工作,林家祥任總務主任。時值「文化大革命」劫難,學校困難可想而知。1967至1968年停止招生兩年,學校工作由薛攀俊主持。1969年,師生們利用課余時間,輪流當小工,上山挖石頭做基石,下海洗貝殼燒牆灰。建築材料積累夠了,在海瑤村李厝祠堂的後面營建了創校九年來的第一幢五間高台式的平房校舍,為福清第十一中學爭得了「一席之地」。從海瑤村舊校址畢業的校友中不乏有「才人」,如原福清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振英,現公安部監察局局長俞勇、原福清市副市長高紹炳等。
翻閱當年的史冊,泛黃模糊,與其說是長年的塵灰使然,不如說是先輩的汗水使然。 (1970-1974)
1970年初,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主任由三山公社副主任翁在官兼任,副主任由「貧下中農宣傳隊」李貴仕兼任。學校的日常工作由王賦根負責。1970年9月,現校址破土動工,籌建工作主要由王賦根、王正理、陳遵金、郭重枝、薛攀俊、郭成斌等人負責。這時候招8個班,分為4個連隊,每連100人左右,4個連隊中每月輪流1個連隊到南倪村農業中學參加社會實踐勞動。其中的第二連校址設於三山村寶蓮厝。這一年,王文視、彭敏星、余乃英、林正銀、高至國等老師調入。
故事在重復中著演繹著不同的情節,師生們「半工半學」,教、讀之暇,有的到當山南麓,平整場地,開挖地基,有的上山砍樹造屋樑,有的下海洗貝殼燒牆灰。建築材料准備就緒後,1971年底,壘土夯築成,架木鋪瓦成頂,一幢十間單層「交椅式」教學、辦公兩用房建成了。
1972年初王賦根被留任為海瑤分校負責人。這個時期,楊賢福、走馬上任擔任「革命委員會」主任,鄭義恩、陳汝貞陸續先後走馬到任,擔任校「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前輩們憑借著他們的威望和才幹,我校的教育事業繼續向前發展,特別是校舍儼然成局,先後建成了另一幢的單層教學樓、單層學生宿舍樓、雙層教師宿舍樓。1973年9月學校從初級中學升格為「完全中學」,開始招收高中學生。
拓荒者、創業者之艱辛,後繼者要由衷佩服,更要永遠銘記。 (1974—1991)
1975年前後,楊賢福、鄭義恩、陳汝貞三位副主任先後榮調。同年學校工作由王朝瑞主持。1976年,在三山公社鄭坤源書記、林香載副書記,三山村黨支部王金全書記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校園面積從原來的五畝擴大到六十三畝。1977年,再落成一幢師生宿舍樓、一幢師生食堂。1978年,師生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在沒有任何機械工具情況下,開辟出200米的跑道的運動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祖國大地,處處煥發生機,也給福清三山中學帶來了明媚的春天。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四年高考連傳捷報,有多位同學考上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全國名校。1981年,再建成一幢教師宿舍樓,高考中專錄取11人,大專以上12人。1982年,45名高中畢業生參加中專學校、技工學校招生考試,有14名同學錄取中專學校,5名同學錄取技工學校,其中的楊運順同學名列全縣總分狀元,另外還有兩位同學分別奪取了語文、政治桂冠。「山窩窩里可以飛出金鳳凰」,成績博取了兄弟學校的嘖嘖稱贊,成績贏來了上級部門的好評。1981年學校被評為莆田地區「教育先進單位」。1982年,大中專考試全縣現場會在福清三山中學召開,並獲福清縣人民政府、教育局的獎勵,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教學樓。1985年的中考,郭有茂同學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名列全縣榜首。同年,福清縣人民政府、教育局再次撥款,建造了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教師宿舍樓。
1987年夏天,在官路村王銳銀父子的引薦下,在王朝瑞校長、王欽光副校長的爭取下, 「世界福清人聯誼會」日本區副主席王功鏞先生決定出資25萬在我校建造一幢樓宇。這就是「崇興樓」(A座)。取名為「崇興樓」,是為了紀念王功鏞的父親王崇興先生。同年,官路村的另一位旅日華僑王著炳先生,也以母親翁梅宋的名義,捐資3萬元,給全校老師每人製作了一套校服,打造了一個書櫃,給校園鋪設了一條水泥大道。
1987年8月,王朝瑞校長榮調。之後的6年時間歷經5位校長。林中欽校長1987年8月到任,1989年3月退休。1989年3月港頭中學校長林千榮同時主持了三山中學的黨政工作。嚴家霖校長1989年9月上任,1990年2月調走。曾紹明校長1990年2月到任,1991年8月調走。薛希義校長1991年9月上任,1993年3月卸任。1989、1990高中停止招生兩年。
納涼不忘種樹人,喝水不忘鑿井人。後繼者應永懷感恩之心。 (1993—2010)
1993年2月,江慶述校長調入。這位校長原來是江西省一個礦業職工的子弟學校的校長。他下車伊始就對學校的現狀感到很驚訝,說了這么一句話:「沒有想到學校的條件會這么差。」江慶述校長性格堅毅,處事果斷,給學校帶來一陣強勁的風。他多次把當時的校舍無法滿足教學需要的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市委副書記陳維忠、教育局局長林華春等領導親臨視察後,先後兩次牽頭教育局、財政局、鎮政府在學校進行現場辦公。上級撥款改建了學生食堂、廁所、校門。江校長在尋求上級支持,忙於校內事務的同時,不吝拔冗,四處奔波,走訪僑眷,聯絡僑賢。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先後引進四百多萬元的建校資金。1994年,印尼華僑江祖鏞先生,捐資40萬以他父親江清和的之名為樓名建造了「清和樓」,同時還贈送一台印刷一體機、一台電腦、一台發電機組。1995年日本華僑王功鏞先生先後捐資250萬以他父親王崇興的之名為樓名建造了崇興教學樓B座、崇興禮堂、崇興學生公寓A座、崇興學生公寓B座。同年,由老師自行集資還建造了兩棟套房。1996年印尼華僑王命卿先生,捐資100萬以其父親王欽金之字為樓名建造了「聿稱辦公樓」、「聿陳教工宿舍」。這個時期,校園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現了一座座嶄新漂亮的樓宇。中考、高考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不菲的成績。1994年的中考,可以說是值得稱贊的,54位同學考上一中、師范學校。1994至1996年,有8位同學在高中會考中成績優異,而被直升保送到高校。在錄取率並不高的年代,高中1994屆王某女考上福州大學,1995屆的陳優金考上武漢科技大學,實屬不易。
1996年8月,江慶述校長榮調。行政班子大幅度調整,原有的成員有的屆齡退休,有的到別校高就。李述賢校長、鄭遵和書記、施明朝副校長等到任。李述賢校長其貌不揚,著裝樸素,到任的第一天,騎著一輛破舊的「重慶」牌摩托來。許多人都感到很驚訝,打心裡說 「這哪是是個校長,明明是個農民。」光從外表看,只能看出李校長樸素的美,他說起話來,三句至少夾一句福清方言,半土不洋,十分逗趣,足見其幽默。8月8日,行政班子開始上班,並美其名曰「暑期辦公」,開辟了一個先河。這次「暑期辦公」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制度,如「三項評比」(後來「無項評比」的母本),「兩考獎勵辦法」,「教職工住房分配製度」等,有些至今沿用。當時的高中規模比較小,原來的六位年段長被縮減為四位,高中三個年段只保留林永國一位年段長,林永國老師便有了「林部長」的美稱。年段長、處室幹事參加行政會,開辟了另一個先河。李述賢校長很重視培養年輕人,他在任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先後大膽起用五位不滿30歲的年輕人到處室主任崗位上任職。這個時期,是學校建章立制,規范辦學的最有成就的時期。校園和諧氛圍是值得稱道的,學校在1997年10月組織了一次全體教師到武夷山旅遊。
1998年8月,李述賢校長榮調,施明朝副校長接任為校長。從這個時候起,學校的高中辦學規模迅速擴大,高中招生從原來的兩個班級,一躍而成八個班。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雖也有對既定的制度做了一些修訂,如「三項評比」改為「五項評比」,但基本上還是沿用原來的制度。施明朝在任的五年是承上啟下,平穩過度的五年。校園主幹道種植了高桿榕,運動場邊鋪設了水泥球場,食堂旁建造了學生飯廳等。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2001年的高考,名列福清一般校第二。游宇斌、何梅英、李琦等同學更是以高分考入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大等名校。
2003年,施明朝校長榮調,王命捷副校長接任為校長。林道挺副校長從福清三中調來,分管教學;陳訓松副校長從海口中學調來,分管德育安全(2009年8月調離,從本校提拔上來的翁嚇強接管他的工作)。2003年8月,行政班子例行「暑期辦公」,主要任務是修訂實行多年的規章制度,刪除不合時宜的,修訂、重訂適應新時期需要的。經多次、多方面論證,教代會通過後,形成了制度化的教育教學工作機制,有效地規范教育教學秩序。從2003年8月,新一任的領導班子就積極地運籌帷幄,決策千里,盡心盡力地描繪著學校的發展藍圖。雖然歷經己任校長,都為學校的硬體設施嘔心瀝血,但學校與同類學校相比,還有仍然很大差距。「窮則變,變則通。」2004年,在校園南面徵得一塊30畝的土地,解決了掣肘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2004年至2010年,先後多方措辭資金,建造了一棟六層的學生宿舍,一棟圖書館、一棟實驗樓。這一切都為書寫學校輝煌的明天投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05年的高考令人驕傲,是許多頻頻再提的當年勇的事情。這一年,本科上線63人,站上了一個歷史的新高。游芳清等三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鄭州大學等全國重點名校。
江山才人,各領風騷。歷史前進的步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與福清市高中生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有哪裡旗袍綉花 瀏覽:980
深圳校服上的校徽 瀏覽:663
小兔寶寶帽子編織視頻全集 瀏覽:25
大光頭帶什麼帽子好看嗎 瀏覽:568
福清市高中生校服 瀏覽:249
媽媽外套春秋裝品牌 瀏覽:557
制服美腿第一頁 瀏覽:855
金南珠睡衣 瀏覽:852
女裝大佬的直播生涯卡夜 瀏覽:351
嬰兒不帶帽子會頭痛嗎 瀏覽:104
韓國冠軍t恤是哪個版的 瀏覽:782
發現女友家裡有男人睡衣 瀏覽:544
意爾康袋鼠皮帶怎麼樣 瀏覽:758
泫雅粉紅色上衣白色褲子 瀏覽:287
懷孕穿褲子在肚子下面 瀏覽:207
童裝主標身高胸圍對照表 瀏覽:520
兩歲寶寶帽子多少針 瀏覽:113
皮帶哪個比較好 瀏覽:669
你的褲子是什麼材料英文 瀏覽:838
教你如何製作孕婦牛仔褲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