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年輕時到底有多美
胡蝶出生在1908年,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電影皇後,她原名胡瑞華,出生於上海,是中國內地的女演員!胡蝶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影壇中的佼佼者,她是一位擁有眉毛與智慧的女演員,胡蝶的美有一種大氣端莊之美,這種美麗可以用雍容華貴一詞來詮釋了!
身穿旗袍的胡蝶身上似乎有一種天生的桀驁不馴的氣質,這種氣質更是一種女性的浪漫氣息,這樣的胡蝶在外觀上看起來十分高級了!
2. 民國風:旗袍的魅力,你get到了嗎
作為中國 歷史 上最特殊的時代,民國在飲食、服飾等諸多方面深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其中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男裝逐漸從長袍馬褂轉變為中山裝和中山裝,而女裝開始從傳統的中國服裝向旗袍傳播,民國時期的許多女裝風格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近年來,民國影視劇逐漸成為熱點,包括、趙麗穎、劉詩詩、在內的許多當紅女演員都參與了類似題材的影視劇創作。這些女演員穿著民族旗袍,身材優雅迷人。此外,它們還有自己非凡的價值和中國古典美人的味道,可以說是真正的美,但最美麗的是民國的風格。
在眾多的民國影視中,個人認為趙麗穎塑造的民國形象實在令人驚嘆,在《老九門》,趙麗穎扮演尹新月,每個人的形態都是蘿莉,可愛,一絲絲的男子氣概。趙麗穎在劇中其千變萬化的風格完美展現了民國女性不同的風采。其中,蕾絲搭配非常昂貴的白色皮草領外套,但也不失女孩的清新,生動詮釋了民國富家的 社會 名流氣質。在《胭脂》中,其帶有輕微"柔和可愛"氣氛的"優雅"風格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在間諜片《密戰》中,趙麗穎飾演知性、溫柔、大膽、勇敢的的蘭芳,以其高超的演技,將民國時期獨立女性的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其中大部分都是民國服裝,民國服裝中的旗袍是中國乃至世界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女性的民族服裝。盡管對它的定義和產生時間有很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麗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一些學者認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期的深服。
除了中國服裝之外,民國時期的制服造型基礎還加入了西服或中西合璧的元素:中國傳統、西方現代和中西合璧。女裝只是反映了當時女裝的三種主要類型。第一件是夾克的下裙。年輕女性通常穿窄而細長的高領裙和黑色長裙。裙子下面沒有刺綉圖案,衣服也比較簡單。這是民國初年的女裝 時尚 。第二種是夾克衫下的褲子,和夾克衫下的裙子相似,只是夾克衫下的裙子換成了褲子。第三種是旗袍,屬於滿漢交融的類型。最初旗袍比較寬松,甚至袖子和版直的樣式。其它的特點是寬、直、長款。但不久,旗袍的長度縮短了,腰部收緊了,曲線明顯了,更好的展現出女性的特點,優雅中夾雜著性感,深受女性的喜愛。
對於民國旗袍來說,不管是明星穿搭還是普通人,都值得我們所展示旗袍最美的一刻,傳承中國服裝。
3. 民國旗袍女子是誰
1、阮玲玉,作為上世紀上海的第一位骨感美人,她擁有丹鳳眼和瓜子臉,身形瘦削卻又不失豐滿,天生帶著一股幽怨的氣質。她身著旗袍的形象,堪稱三十年代旗袍的代表,她就是被譽為「中國的英格麗·褒曼」的阮玲玉。從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阮玲玉的妝容精緻嫵媚,發型是復古的波浪卷,展現出高級感,她身著旗袍的身影也成為了上海的一段傳奇。
2、胡蝶,被譽為「中國的葛利泰·嘉寶」的民國電影皇後胡蝶,是中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電影皇後。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和第一部彩色電影,也是首位代表中國電影界出訪外國的女明星。在演技上,胡蝶並不遜於阮玲玉,正如她所說,「阮玲玉能演我演過的角色,但我卻演不了她演的角色。」在形象上,胡蝶留給人們的印象多是雍容華貴、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她無需言語,只需微微一笑,旗袍下的身段就如同十里洋場早市的畫卷一般,光怪陸離。
3、周璇,將旗袍穿出傳奇的民國女子,還有被譽為「金嗓子」的周璇。從她留下的珍貴照片中可以看出,她真的是極美的。素凈的臉上略施脂粉,彎彎的眉毛下是一雙朦朧的睡眼,身著精緻的旗袍,她的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東方式的嫵媚、優雅與溫婉。
4、夏夢,被譽為中國的「奧黛麗赫本」的夏夢,美貌與演技並存,與石慧、陳思思並稱為「長城三公主」,可以說是20世紀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夏夢偏愛旗袍,一領一衩一窈窕,穩重大方,不失分寸,這也難怪金庸會對她一見傾心。金庸曾贊美她,「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同時,金庸在作品中也將無盡的相思寄託於文字,黃蓉、小龍女等那些絕色美人的形象大都有夏夢的影子,足見其魅力所在。不可否認,民國時期的旗袍美女影星,風情萬種,驚艷了時光。
4. 都說花樣年華旗袍妝是民國妝容,民國時有哪些旗袍美人
都說花樣年華旗袍妝是民國妝容,民國時的陸小曼、林微因等,他們都是穿旗袍人的美人。
旗袍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年的發展歷史,旗袍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服裝的形式,更多的是能夠體現了我們民族的一個發展特色,在很多時代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國民衣服,受到了很多國家以及人們的喜愛,很多人對於旗袍都進行追捧,他們有的甚至從國外趕來專門定製中國的旗袍,可以說在一定的時期內我國的旗袍都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盛行,很多人對於旗袍都獨有情衷,甚至在當代我國的旗袍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大家對於旗袍的喜愛是無法言表的,這更說明了我國的服裝已經走向了國際化。
在旗袍的理解上,我們應該更好的去看重他的優點,利用歷史遺傳下來的一些方法,再結合我們現代的一些手藝,對旗袍進行一些改良,這或許能夠賦予旗袍另外一種意義,讓他能夠更好的展示我們東方女性的美。
很多人對於旗袍都是非常喜愛的,它不僅僅只是一種衣服,更多的是一種歷史文化,它能夠代表我國的時尚以及歷史的美。
5. 旗袍志|那些影光聲色中的旗袍美人(下)
旗袍產生於民國時期,被視作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傳統的中式旗袍兼具高領、斜襟、收腰、窄袖、下擺開衩等剪裁特點。 中國匠人憑借自身精湛的剪裁工藝將東方女性的神韻和氣質完美的呈現出來。
作為展現女性優美身姿和曲線的文化符號,旗袍這一元素常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在電影的影光聲色中,身著傳統旗袍的女子溫婉如玉、玲瓏迷人。香肩蜂腰、膚如凝脂,好一個大上海的美嬌娘,好一個古東方的俏佳人埋乎。
下面將繼續為大家盤點那些影光聲色中的旗袍美人。
在《愛神之手》中,由鞏俐飾演的華小姐時而狂狷桀驁,時而明艷動人。她演活了在肉慾橫流年代裡,女子討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一襲黑色緞面、白色珠玉襯綴旗袍勾勒著華小姐的身姿曲線,胸前的黑紗映襯著胴體的顏色,拼接處的細蕾絲花邊將前胸的大好風景遮掩得影影綽綽。桀驁的眼神、高揚的嘴角、鮮紅欲滴的耳墜,這才是赫赫有名的華小姐應有的模樣。
一旁的小張為她穿針引線,修改著旗袍上的瑕疵。他們沒有眼神的交流,但是卻早已為對方打開心門。在線的牽引下彎辯悉,小張的手來來回回地繞過華小姐的身體,將凝脂般的觸感鎖在旗袍的每一寸面料上。
怎奈何美人遲暮、年老色衰,一代當紅交際花也終會變成流螢。 桀驁不羈的華小姐最終為了討生活而變賣了自己的旗袍,那是她的資本,甚至是她的青春和她的全部。
在《2046》中,白玲是最讓人心疼的一個角色。她將自己的一生錯付給了周慕雲。可曾想,周慕雲卻始終念著蘇麗珍。
白玲雖出身於風塵,但卻始終倔強執拗。她不畏俗世的眼光,只求自己活得灑脫精彩。
一襲黑色綢絲旗袍,微張的領口難掩脖頸的潔白,腥紅的花朵調和著壓抑的冷色調。白玲隨著音樂而扭動,小腿從旗袍的開衩出掙脫出來,昏黃的燈光給它鍍上了一層古銅色。手指間的香煙閃著火星,煙氣陡然直上,眉眼間流露著狂放傲然的神態。
直到她遇上了周慕雲。遇上了,愛上了……
周慕雲有何種力量將倔強執拗的白玲變得脆弱感性? 不是歡場上的逢場作戲,也不是社交圈裡的曲意逢迎,他讓白玲動了心,傷透了心……
在《風聲》中,顧曉夢堅毅頑強,同時又伶俐張揚,她的眼神里時刻流露著冷靜和嘲弄。在這場諜戰中,她以身犯險換回了同志們的安全,但卻輸掉了自己的生命。
身著墨色緞面旗袍,點點黃花黛枝點綴其上,左右窄袖勾勒出她胳膊灶棗的線條。整齊的雲髻盤在耳上,好似含苞待放的花朵。她側視低頜,眼神冷靜,不怒而自威。
顧曉夢將自己的遺言縫在了李寧玉的旗袍上。她嫻靜淡然的樣子好似這場戰爭不過是浮生的一場大夢。她用自己倒數的生命縫制著永存的靈魂。
這些旗袍美人們,或剛毅、或美艷;或颯颯英姿,或風情萬種,她們用自己的身體為我們呈現了一場誘人的視覺盛宴。
旗袍中的東方色彩和懷舊情懷,使旗袍成為電影中的寵兒。極具表現力的女性身姿和優美曲線讓廣大觀眾紛紛沉淪在對女性的完美幻想中。 古韻佳人,溫婉如玉;香肩蜂腰,玲瓏迷人。
影光聲色中的旗袍承載著幾代電影人對女性、城市和人文的理解和重塑,飽含著東方的神韻和魂靈。旗袍,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中國展現給世界的一張名片。
旗袍志(上): 旗袍志|那些影光聲色中的旗袍美人(上)
我是約克鎮的瘋子,和我一起瘋看電影吧!歡迎交流、點贊、關注哦~看文愉快!
6. 民國百歲名媛嚴幼韻,112歲穿旗袍配高跟鞋,驚艷了整個上海灘
她燙著一款時髦卷發,身穿一襲精心定製的紫色旗袍裙,腳踩一雙高跟鞋,佩戴珍珠首飾,腰身挺直,用清亮的嗓音,在洛克菲勒中心頂層彩虹廳發表人生第一次演講。
那一年,是她100歲生日。
1905年,嚴幼韻出生於天津。1925年進入滬江大學學習。1927年轉入復旦大學讀商科,成為復旦大學的第一批女生。
嚴幼韻天生長得漂亮,父親又是開綢布莊的,從小家境良好,對穿著也十分講究。開學的第一天,香車配美人,身穿一件精心定製的旗袍裝,自駕車牌號為「84號」的轎車來上學,被男生譽為英語「eighty four」,上海話「愛的花」。
有著姣好的面容,出生於富豪之家,氣質溫文爾雅,每天穿的衣服和款式總是最時髦新穎的,很快,嚴幼韻就成為了復旦大學心中的名人:84號小姐。
雖然出身名門,自幼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富有文化氛圍的大家族裡,接受中西文化教育,但嚴幼韻從小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舊上海的旗袍裝。
在一次舞會上,嚴幼韻認識了第一任丈夫楊光泩。
才子配佳人。於1929年,嚴幼韻與楊光泩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吸引上千人參加觀禮,當時轟動了整個上海灘。
婚禮上的嚴幼韻,身穿一襲潔白色的婚紗,手上捧著一束花卉,白色的頭紗長及拖地,和現在的婚紗頭紗頗為相似,高領設計,保留了傳統中式禮服的元素,融入新穎復古風,看上去非常端莊優雅,溫婉浪漫,引領那個年代上海灘民國風婚紗的潮流風向標。
婚後的嚴幼韻,隨丈夫楊光泩外派歐洲任職,依然最愛服飾穿著的服裝是中國傳統的旗袍裝。
無論是出席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著裝,她都會身穿一襲精緻華麗的旗袍亮相,腳上搭配一雙高跟鞋,盡顯東方女子溫婉大方的氣質。正如她陪同丈夫出席外交活動時,身上穿的這一件黑色素雅的旗袍裙,搭配一套極簡風的珍珠首飾,氣質優雅端莊,氣場絲毫不輸身邊兩名外國友人的華麗造型。
1942年,嚴幼韻失去了丈夫楊光泩。
這位從小就過著 無憂無慮的大小姐生活,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她不但沒有被擊垮,還始終保持著堅定且樂觀的心態,沒糧食自己創造:種菜、做鞋、養雞、養鴨、養豬,同時還學會了做醬油和肥皂,空閑時間她常坐到鋼琴前彈上一曲。
年逾百歲,在回憶在馬尼拉那段日子,嚴幼韻感慨地說:
1958年,再次被擁入了深情的臂彎,嚴幼韻與「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結婚。
對待生命,嚴幼韻是非常的認真:「不念過往,始終朝前看。 無論身處順境、逆境,要永遠看未來。 」
即使是年逾百歲,對於美的追求,嚴幼韻的腳步一直沒停過,還十分講究,用一句話來說:精緻女孩。每天起床洗漱後,嚴幼韻總會先給自己畫上精緻的妝容,穿上最喜歡的中國元素服裝——旗袍,根據不同的旗袍裝造型,搭配不同風格的香水,腳踩一雙高跟鞋風姿綽約,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生活,看書、看電影、讀報、跳舞、搓麻將烤蛋糕一樣不落,盡情享受一切。
20 15年9月,嚴幼韻在110歲生日派對上,身穿一襲紅色蕾絲旗袍裙, 依然堅持化妝, 腳踩一雙黑色高跟鞋,神采奕奕地跳起交誼舞。
嚴幼韻一生之中,幾乎穿的全是中國旗袍(婚紗除外)。
從面料到剪裁,從設計到搭配,每一件都非常講究。嚴幼韻認為,旗袍不僅僅代表她的個人形象,更是生活品質的象徵。
為生命本身而活,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