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旗袍女人散文
對於「旗袍」我情有獨鍾,那是因為少年時的一個舊夢。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是中國「國服」的候選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它是中國所特有的服飾,是集美學與傳統手工藝術為一體的一種優雅服飾。「旗袍女」,也是「淑女」的代名詞,優雅、氣質而內蘊豐富,是中國傳統女性美的代表和標准。
每每讀到旗袍二字,我就會覺得舒心;一旦看到旗袍,便會情不自禁地了解它布料的質地,以及款式與做工;見到穿旗袍的女人,在尊重與不失禮儀的前提下,我都會珍視幾眼,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基於不影響革命形象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所以我一直保留著這份嗜好,或者已經是癖好了。像我之好茶,好書,好寫散文一樣。
既然「旗袍女」,也是「淑女」的代名詞,那麼「旗袍女人」就應該是優雅、氣質而內涵豐富,富含傳統美的「熟女」了,我作此想。
旗袍女人是我的好友。當然我不知道她姓甚名誰,芳齡幾何?也不知道其閨處何方,是否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卻丁點兒也不影響我們做朋友,用一句時髦的話說「無關風月,只為真心」。我欣賞旗袍女人的文風,那種素雅恬淡中的淡淡憂傷,不缺溫情的美感;喜歡讀她的詩詞,而且每次讀過之後,都會覺得清新愉悅,意猶未盡。讀她的詞有唐婉兒的風韻,似乎看見晚霞初落,一位婷婷的女子在亭中熱望的眼神,晚風撩起她的裙擺,撥亂了她的秀發。讀她的詩,彷彿呼吸到帶雨帶露的空氣,嗅到一襲晨風里的鬱金花香。我想,這就是旗袍女人的詩風,是她的氣息。
第一次賞讀旗袍女人的詩《清平樂,伊笑依舊香梳》詩中寫道:「誰曉春處,寂寞空枝樹。雲在天涯風眷顧,喚雀歸來同路。萬木靜待重蘇,桃花三月如初。不語傾城百媚,伊笑依舊香梳。」好一個「喚雀歸來同路」,一份思念霍然心中,非常優美、盪氣回腸的好詩,那隻等待風信的雀,一定隔山暖新酒,他恨不能,生出神鳥雙飛翼。這「香梳」一詞恰到好處,妙不可言。詩文用詞婉轉,寓意深刻,作者猶如丹青的高手,亦如弄琴的玉指,情入詩境,回味無窮。
《如夢令,落花有懷》詞中所說:「桃杏爭春且住,煙柳垂亭倚路。岸草落花時,難掩濕雲帶雨。獨步,獨步,風拂殘痕無數。」是呀,落花有懷,懷什麼?怎麼懷?懷的是不老的春色,懷的是無限的思念,誰又知落花「懷春」這一路之上,有多少寂寞與孤獨?「獨步,獨步,風拂殘痕無數。」何等的情懷,何等的女子,又何等地傷懷,令人憐愛。
《江城子,江上情懷》說:「倚岸憑欄影孤長。浪飛揚,鳥彷徨。雲水波濤,暮色卷瘋狂。多少情懷江上望。天地遠,夢何方。」流水有心,端的應該曉得把這份思緒帶去遠方,或者是一滴雨,或者是一瓣雪。夢中望伊人,滴水同靈。這首詞意境之遠,心境之長,令人動容。雖然詞中沒有一個情字兒,卻讓人讀後情有心生。難得讀到如此優美,情篤的好詞。我欣慰自己能成為這么一位幸運的讀者!
《蘇幕遮·獨倚黃昏》旗袍女人在這首詞中把思念之情,心中的期許表達到極致。詞中寫道:「暮雲天,如畫卷,湖水微瀾,鷗鳥雙雙戀。風瘦拂簾情繾綣。相望成箋,滿目斜陽挽。」「月樓深,燈火淺,獨倚黃昏,落日亭橋岸。思緒憑欄伊影剪。書錦寄歡,不寫流年嘆。」
這是一首讀後久久不能釋懷的好詞。「風瘦拂簾情繾綣。」中的「瘦」字回味無窮,夏日裡的風瘦了,瘦了就是薄涼,是清爽,是淡淡的思念,還是溫軟的慰藉。「相望成箋,滿目斜陽挽。」一句中的「相望」給人無限的遐想,而「滿目斜陽挽」中的「挽」字,既有留下之意,又有留住之情,以及淡淡的暖意,淡淡的憂傷!只此一字卻是意境不凡,是層層疊疊,清晰可辨,可嗅,可觸摸的感懷。「月樓深,燈火淺」中的「月樓深」,多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不是!只在「燈火淺」時才會思念起,憑欄思念中的伊人是那麼地深情,相守是那麼的篤定,「書錦寄歡,不寫流年嘆。」此情此景,誰人不憐,誰能不愛!其中伊人也是孤獨的,也需要撫慰,只是權當思念作心歡,「不寫流年嘆」!
這首詞描繪的畫面感強,情入境,境入心,娟美而清麗,流露的情感委婉得體,描述的伊人,婉約優雅。
自古說,文如其人。我是相信的,比如唐婉、比如李清照、比如蘇麻喇姑。旗袍女人的詩詞描述的應該是作者心性的獨白。何況,我與旗袍女人也談詩詞,也談旗袍,她曾經說:「旗袍穿在不同層次的人身上,表現力不同,但也需要一點點外援的介入,比如小花傘、珍珠鏈,或者坤包的介入,大概能突出主人素雅的個性,以及內在的'期許」也說:「女人的個性,其實與選擇旗袍的質地、款式有一定程度的關系」還說過「旗袍本就講究,旗袍女人講究才對。」
偶爾,我在旗袍女人的空間也看見過四碟包餃子用的食材,柔軟細白而渾圓的面團、鮮綠細碎的蔥花、白盈盈的蔥斷、鮮紅的肉泥,都著實講究著;斷的、泥的和團的都各有其形,凈明而鮮嫩。所謂「一葉擋目,滴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不無道理,「三分廚藝,七分刀功」之說,更是窺見一斑。旗袍女人,端的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蘊含傳統美德;既有旗袍之身,也有旗袍之韻的「旗袍女人」了。
相逢何必曾相識,賞花未必自己家;才女多訴人情惡,哪知世上風情薄。旗袍是講究的,旗袍女人講究才對。她空間里的那一屜光鮮的餃子,等的可是「喚雀回來同路」之人?花草有本心,何須士人折;月風賦歌聲,淚濕琴低泣。
但願旗袍女人詩風,時風不減。我欲乘風而去,和一輪冷月掛於枝頭,聆聽您的歌賦。
㈡ 適合旗袍走秀的音樂
古典一點的,婉約一點的音樂,古箏啊什麼的
望採納,蟹蟹
㈢ 《旗袍女人》txt全集下載
旗袍女人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或許前世我就是上海灘上某個舞場里扭著腰肢的煙花女子
擁有的第一件旗袍是七歲那年一位阿姨送的,上面綴滿了梅花的粉紅色的旗袍,漂亮極了。
記得那個夏天我就再沒穿過別的裙子,那個時候還不清楚旗袍與裙子有什麼區別,小小年紀就痴愛上了這種像裙子似的旗袍。
直到第二年長大了,那件小小的旗袍再也裝不下我了。媽媽打算把它送人,我就偷偷把它藏了起來,可是後來它還是不見了,於是知道小孩子是永遠藏不過大人的。為此我傷心了好久。也第一次感覺到本來以為可以永遠屬於自己的東西卻不再擁有了的心痛。
當《上海灘》開始瘋靡大街小巷時,我沒記住許文強,沒記住馮程程,也只是記住了上海灘上百樂門舞場里那些交際花們身上穿的,大花大朵的,如夢似幻的華美旗袍。有時我會去想,或許前世我就是二三十年代上海灘上某個舞場里扭著腰肢的煙花女子、、、、也就在這時意識到要想穿出旗袍的味道,必須得有一付嬌好的身材,此後一直不敢讓自己發胖。
十五歲那年的……
以上
㈣ 能駕馭旗袍的女人特點
旗袍作為一種傳統服飾,對穿著者的氣質和身段有著極高的要求。能夠駕馭旗袍的女人,往往具有以下特質:
1. 氣質高雅:旗袍所展現的東方韻味和氣質,要求穿著者具備一定的內在修養和文化底蘊。這種氣質並非一朝一夕所能養成,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磨練。
2. 身段曼妙:旗袍緊身的剪裁設計,要求穿著者具有比例協調的身材。無論是豐滿還是苗條,都需要有優雅的曲線和良好的身體比例,才能展現出旗袍的美感。
3. 自信從容:穿著旗袍的女人需要有自信的態度和從容的步伐,才能展現出旗袍的韻味和風范。自信從容的態度,也是女性美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能夠駕馭旗袍的女人,需要在氣質、身段和態度上具備一定的條件。這種獨特的魅力,使得穿著旗袍的女人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目光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