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一的來歷
來歷
大約在1949年11月左右,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會議,為了保證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毒害、虐待兒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的建議。從此以後,每年的6月1日,各國兒童舉行集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早在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前蘇聯莫斯科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為了保證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毒害、虐待兒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的建議。從此以後,每年的6月1日,各國兒童舉行集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我國是在1949年12月23日做出決定,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1950年的6月1日,毛澤東主席還親筆為兒童節題寫「慶祝兒童節」。今年已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52個兒童節了。同學們在歡度節日的時候,要時刻牢記:今天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要做社會主義大廈的棟梁。
關於「兒童節由來」
每當「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日。那一張張笑臉,一陣陣歌聲,都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但是你是否知道這「六一」節的來歷?是否知道當年確定兒童節的時候,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少年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府1931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是參與制定國和簽約國之一。在批准《兒童權利公約》的同一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中國立法、司法、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都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分別設有負責婦女兒童保障的立法和監督機構。國務院下設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維護兒童權益的保障工作,為兒童辦實事。
六一兒童節怎麼過才有意義?
六一"是兒童的節日,我們首先想到的也是兒童,現在我們國家還有好多需要我們關愛的兒童.因此,組織去孤兒院看看小孩,給他們唱首歌,派一塊糖,不是很好的事情嗎?同時也可以組織人員去派發宣傳單張,拉多一點人來支助貧困兒童,讓他們從返校園,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一起度過這個有意義的六一!
呵呵
參加公益活動,給更多的貧困山區的孩子一個祝福和愛心。
實在沒有時間就到中國六一兒童節公益網站許個願望也行啊 可以來個交換禮物的活動,讓大家把自己做的禮物放進一個袋子里,袋子上貼自己的學號,然後讓大家抽簽,簽上寫著每個人的學號,抽到哪個就拿哪個.
或者帶著孩子去書店買本書,去科技館參觀一下也不錯
兒童節札記
兒童節的知識:
你知道現行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是什麼時候確立的嗎?你知道中國以前的兒童節是什麼時候嗎?
記一次快樂的六一兒童節:
今天是我們盼望已久的六一兒童節,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日。早上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醒了。。。。
去年的兒童節,去年的菲菲:
我想在今年的六一我一樣會很快樂,我是樂觀的,因為我始終相信不快樂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
[詩歌]六一:
她看你衣衫破舊的過六一 委屈的想哭 你衣衫破舊的過六一 開心的笑
小學二年級兒童節趣事:
那年,我摔倒了,現在我的左手肘上還有一個小小的傷疤呢,就是那時候留下的紀念品。
兒童節的一杯紅酒:
兒童節還有幾小時就快過去了,本來想做點兒什麼的,結果卻是什麼都沒做。
六一兒童節的早晨,天剛亮,媽媽就叫我起床了,媽媽要帶我去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玩。
我們坐上了到濟南的快客,路上我看到了許多的樹木、花草、莊稼,我想:這里的空氣一定很新鮮。
到了濟南,我們上了去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車,走呀走呀,我著急了,媽媽說:「別急,野生動物世界在山頂上。」
到了野生動物世界,我們坐車去食草動物區,在這里,我看到了白犀牛,還是兩只角的呢。
我們又換上了去猛獸區的車,這里有很多食肉動物,有狼、孟加拉虎、東北虎、黑熊、棕熊……喂熊的時候,一隻棕熊老是跟著我,我只好一次次地給它扔。
在步行區里我看到了我喜歡的白虎,它的名字叫「育育」,它真的和動畫片《小虎還鄉》里的小白虎一模一樣。這里的雪豹很兇猛,見我走來一躍而起,嚇了我一跳,幸好關在籠子里。
最後我們來到了小松鼠樂園。這里有二百多隻小松鼠,它們很可愛,象老鼠一樣大。
走出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門,我還想著門票上的話:「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動物就是愛護人類自己.
唐磊的爸爸已有3年多沒回過家, 甚至現在在哪裡唐磊也不知道。金堂縣竹篙小學13歲的六年級學生唐磊和16歲的上初三的姐姐、77歲的奶奶蔡婆婆住在一起,成了個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
想媽媽就打電話
唐磊每周都會給遠在廣東沙田一個機械廠做廚師的媽媽打電話「匯報學習情況」。昨日放學後,唐磊進了路旁的小商店給媽媽打電話。電話響了兩下,唐磊就掛斷了,他在等媽媽打過來。「她用的是136的手機,這樣打過去更貴。 什麼時候有事了,或者想她了就打。每次一般有四五十分鍾。」商店老闆習慣了這孩子的做法,打得再久也不催他,也不會收錢。
幾分鍾後還沒有回電,唐磊又打了一次。沒多久,電話響了,唐磊抓起電話就喊「媽媽」。聽到媽媽的聲音,一直情緒不高的唐磊笑了:「我現在都好,成績也有進步,你放心,這會兒有記者叔叔在給我拍照……」
唐磊沒給媽媽提「六一」的事,「『六一』都是學校放假自己耍。爸爸媽媽出去都6年了,能回家過年就很不錯了,今年大年初三媽媽就走了。」
六一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見下文德國的進一步討論)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在近年,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亞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並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仍保留與中華民國一致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遊玩。
中華民國
1931年,孔祥熙發起建立的中華慈幼協濟會提議,將4月4日定為中華民國兒童節,此後,中華民國立法機關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第五條中規定,4月4日兒童節由有關機關、團體、學校舉行慶祝活動,不列為國定假日。香港也以此日作為兒童節。
日本
日本的兒童節,叫做「兒童日」(日語:こどもの日),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會慶祝孩子的長大。二戰前,這個節日被稱為「端午節」(日語:端午の節句),並且只是男孩的節日。1948年,當這個節日成為公眾假日的時候,便成了慶祝所有兒童幸福和福利的節日。在節日當天,日本的家庭都會在屋頂上懸掛魚狀的標志,用來象徵兒童消除厄運,克服困難,順利成長。
不過日本在3月3日還有單獨的女孩節,從上巳節發展過來,女兒節以擺放各種玩偶來慶祝。男兒節懸掛鯉魚旗是源自中國的「望子成龍」和「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韓國
韓國的兒童節(韓語: 어린이날)開始於1923年,是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這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長們通常會在這一天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或者其他游樂設施,讓孩子開心地度過假日。
印度
在印度,兒童節的日子就是開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生日,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
土耳其
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國家主權及兒童日」。這個節日來自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1920年土耳其國民大會的召開日期。1929年,根據兒童保護組織的建議,這一天被定為兒童節。從1986年起,土耳其政府開始在4月23日慶祝國際兒童節。
泰國
泰國的兒童節在一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
歐洲
德國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兒童節開始於1950年,之後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里也會舉行特別慶祝活動,例如郊遊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隨著1990年德國統一,西德地區的兒童節日期和名稱成為全德國官方的統一標准。然而在東德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無法改變舊有的習慣和稱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許多家長仍然會和孩子一起慶祝兒童節的到來。
有關「六一」的兒歌、朗誦稿
百花開放笑聲甜,
拂面濃馥六月天。
對對白鴨游碧水,
雙雙木槳盪畫船。
嫦娥羨慕兒童節,
織女思凡懶做仙。
敢問瑤台誰是主?
新蕾初綻正童年。
在繁花喧囂的日子裡
六月告別春風的季節
顆顆亮閃閃的
致潔無比的心依依綻開
翠色幕幔徐徐開啟
舞台上粉黛濃妝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細訴著
滿樹都是鮮艷的故事
天空湛藍如水
「六一」的太陽
為什麼這樣輝煌?
「六一」的花朵
為什麼這樣芬芳?
「六一」的紅領巾
為什麼這樣鮮艷?
「六一」的孩子們
為什麼這樣歡暢……
你知道,他知道,
大家全知道。
全世界最年少的節日
已經來到,
全世界最天真的節日
就在今朝。
「六一」的歌聲
為什麼這樣動聽?
「六一」的舞蹈
為什麼這樣多情?
「六一」的故事
為什麼這樣引人?
「六一」的集會
為什麼這樣歡騰……
你清楚,他清楚,
大家都清楚。
歌舞、故事、集會
表達兒童的幸福,
今天的小苗,
必將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是出巢的小鷹,
明天將飛得很高很高。
我們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將奼紫嫣紅,分外妖嬈。
我們就是我們,
紅領巾在胸前燃燒。
請看明天
我們將舉起山,挑起河,
捧起現代化的祖國,
飛向金色的目標……
我想活在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世界
人們天真,善良,不互相傷害
即使吵架,也很快和好
即使哭泣,也很快停止
卧室里,操場上,江河邊
堆積著我們共同的玩具
天空蔚藍,大地潔白
走到哪裡都是小風車
小木馬,小花朵
展露出羞怯的笑臉
如今的世界叫人憂郁
厭惡。又無法改變
特別是當時間把我們送入青年
送入中年,送入老年
我們艱辛生活,苦中作樂
每年只有一個晚上
用來短暫地揮霍
每年只有一個晚上
想起遙遠的事物
兀自動容,又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