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校服管理辦法最新
最新的小學校服管理辦法如下:
一、著裝要求:
1.升旗儀式、重大主題教育活動等須統一規范穿著校服。學生可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決定穿著哪款校服。
2.學生以學校名義集體外出參加的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必須穿著統一校服。組織者要嚴格管理。
3.規范穿著各套校服。夏裝T恤的扣子要全部扣上,領子折疊整齊,下擺收在褲(裙)內。秋冬校服要拉好拉鏈。
4.注意保持服裝的平整潔凈(尤其是衣領袖口)。紅領巾應佩戴在校服領外面。
三、管理監督:
1.班主任具體管理本班學生校服穿著。
2.學生穿著校服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於不按要求穿著校服以及不愛護校服的行為,由各班老師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著取消本學期評優評先。
3.學生穿著校服情況列入升旗儀式以及集體活動檢查項目。
❷ 聊聊那些年你在校服上干過的那些事
提起校服,同學們腦海里的第一個詞就是:丑。我從上學的時候就一直很抵觸穿校服,相信很多在校的同學都有跟我相同的感受,也幸虧學校並沒有每天必須穿校服上學的硬性規定,要不然一定會很崩潰。
同學們也都知道校服的一大特點:寬松。
那些年我在校服上干過的這些事,現在想想覺得那時候的自己還挺傻的。不過也正是我在校服上干過的這些聽起來不是很靠譜的事,才讓我對關於上學時候的記憶更加深刻,才填滿和豐富了我那時關於上學時候的回憶。
❸ 小學校服管理辦法最新
最新的小學校服管理方法如下:
一、著裝要求:
1. 在升國旗儀式、重大主題教育活動等場合,學生應統一穿著校服,並根據季節氣候選擇合適的校服。
2. 學生在學校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代表學校外出時,必須統一穿著校服。組織者需嚴格監管。
3. 學生應規范穿著每一套校服。夏裝T恤的扣子需全部扣上,領子要折疊整齊,下擺要收在褲(裙)內。秋冬校服需拉好拉鏈。
4. 學生應保持校服的干凈整潔,尤其是衣領和袖口。紅領巾應佩戴在校服領外。
二、愛護要求:
1. 學生應愛惜校服,保持校服整潔,養成良好的穿著、保護、洗滌和存放習慣。
2. 學生不得在校服上掛飾物,不得在校服上寫字或塗畫。
3. 未經學校允許,學生不得將校服借給校外人員穿著。
三、管理監督:
1. 班主任負責管理本班學生的校服穿著情況。
2. 學生的校服穿著情況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於不按要求穿著校服和不愛護校服的行為,各班老師應進行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者將取消本學期的評優評先資格。
3. 學生的校服穿著情況將是升旗儀式和集體活動檢查的項目之一。
❹ 發新校服了 日記
上周五,帶回來了新校服,145號,不大不小的。昨晚,突然想起還有一件事未做:幫兒子的校服上綉上他的名字,作個記號。
從一年級開始,每年這個時候,會發新校服,每年自已都會在「和平小學」標志下面清晰地寫上「葉子煜」三個字,但從未寫過班級,可遺憾地是:兩天後,不是自已的校服丟了,就是換成了別人的舊校服,或者帶回來的校服臟兮兮地,讓人惡心,我總是很氣憤地批評他,因為煩。他總是以各種借口各種理由搪塞我,因為別人喜歡拿他的,或者別人拿錯了。。。。等等。我真是有氣發不出來。到現在為止,這樣的舊校服家裡只有一套,而且,還是別人的!舊校服的在某個地方,還有別人清晰的班級和名字,我真是無奈,哭笑不得。
這一次,我的做法不同了。我把他叫到跟前,要他把校服拿出來,媽媽還像以前一樣幫他寫名字,並寫上班級。我再三叮囑:這一期,你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不再像一、二年級那樣不懂事了,連自已的東西都不能保護和愛護好,怎麼有能力去愛護別人的東西?我希望從現在開始:學會愛惜自已的東西,而不是丟三落四,養成嚴謹的習慣,行嗎?
兒子在一旁,看著我艱難地一針一線地綉出他的名字,可能是不忍心,說:「媽媽,好難綉的,別綉了。」我說:「不行,既然開始綉了,就綉完,而且,我希望,以後你的校服再也不要我作記號了!就綉這一次了。」
兒子點點頭。
衣領上用鮮紅色線綉著名字和班級的那個小男孩--就是我的兒子!唉,何時能長大!
昨天下午第三節是七班的英語課。我和往常一樣提前一分鍾進入教室,卻見孩子們還都沒有做好上課的准備,他們每人的面前擺放著一個塑料袋。我定睛一看,原來他們又發新校服了。孩子們的臉上沒有要穿新衣服的喜悅。我看到旁邊一個男生正在疊校服褲,褲子的顏色很不錯,我順口說:「很好看嘛。」誰知道這個男生聽了卻低聲道:「穿上像大娘。」我笑著說:「男孩子穿上怎麼能像大娘呢?」他也笑了,說:「像大爺。」
雖然這個男生的話不是很文明,但是卻反映出學生們對新校服的不滿意。想想以前學生們發校服的時候,他們也是不如意。這到底是為什麼?是校服質量不好?顏色難看?款式陳舊?還是現在的學生太難伺候?又或兼而有之?
❺ 材料評價中國校服,寫一篇時評類作文
校服雜記
小引自從我們上了學,校服就成了我們的「好朋友」。今天穿,明天穿,後天還得穿。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對這位親密無間,陪伴我走過近6個春夏秋冬的「好朋友」的認識也在不斷地變化。低年級:「新鮮」的校服
剛邁入學堂的大門,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就都穿上了校服。典雅的深綠和潔凈的純白適當地交錯,好看極了。我們都覺得興奮,很愛惜自己的校服,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臟了它。「新鮮」,是我們這些幼稚的孩子對校服的第一種認識。
中年級:「煩惱」的校服
當我們漸漸地熟悉了這所學校,熟悉了這身校服,剛入學時的那種好奇的感覺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苦惱。盡管我們又換了黑白相間的新校服,可時間一長,我們對新校服就又厭倦了。這時的我們都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學校三令五申要我們穿校服,我們偏不穿;我們要的是多變,是時尚,對什麼事物都只有「三分鍾熱度」,而這「三分鍾」,就是我們的低年級。「煩惱」,自然是我們這些長大的孩子對校服的第二種認識。
高年級:「眷戀」的校服
迎著畢業的鍾聲,我們都意識到留在這所學校的時間不多了,對學校的一切都珍惜起來。我們盡量每天都穿上校服,自豪地告訴別人我們是這里的學生。我們對校服的態度又變了,這黑白相間的校服對我們已不再是一種負擔,相反,我們覺得它很美觀。我們這些成熟的孩子對校服的第三種認識就是「眷戀」。
小結
對於校服,我有太多的認識,有太多的感慨,就寫下了這篇《校服雜記》,來紀念我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