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美依暄喇叭袖

旗袍美依暄喇叭袖

發布時間:2025-09-01 07:27:59

1. 46歲三胎媽媽蔡少芬,中年穿旗袍不輸當年,氣質身材都有了

說起蔡少芬,我們會想起她在1995年出演的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中飾演的鐵扇公主,當時她的靈動嫵媚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她在2011年的宮斗劇《甄嬛傳》中飾演皇後,其精湛的演技再次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如今,46歲的蔡少芬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穿上旗袍的她依舊氣質不減當年。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蔡少芬的中年穿搭吧!
一、長款紅色印花開叉旗袍+棕色小扇子+珍珠耳釘
照片中的蔡少芬與老友朱茵同框,兩人都穿著旗袍。蔡少芬選擇的這款紅色印花開叉長款旗袍,搭配棕色小扇子和珍珠耳釘,其妝容精緻,展現出嫵媚的古典美,魅力依舊。
二、紫色帶帽長款衛衣+紫色墨鏡+黑色緊身孕婦褲+白色運動鞋
懷孕期間的蔡少芬穿著紫色的帶帽長款衛衣,搭配紫色墨鏡和黑色緊身孕婦褲,白色運動鞋舒適宜人。這種穿搭既時尚又休閑,適合孕婦穿著。
三、黑白豹紋短款寬松皮草衣+白色高領毛衣內搭+淺色緊身牛仔褲
蔡少芬在某活動上身著黑白豹紋短款寬松皮草衣,內搭白色高領毛衣,下穿淺色緊身牛仔褲。這身穿搭時尚經典,永不過時。
四、白色綁帶短袖+橙色長裙+粉色運動鞋
在參加《偶像來了》綜藝節目時,蔡少芬穿著白色綁帶短袖搭配橙色長裙,腳踩粉色運動鞋,整體看起來陽光少女,明媚動人。
五、白色字母寬松五分短袖+深色系喇叭牛仔長褲+粉色運動鞋
蔡少芬與兩個女兒同框,身穿白色字母寬松五分短袖,搭配深色系喇叭牛仔長褲和粉色運動鞋,看起來如同少女一般。
六、藏藍色短袖+淺色系緊身牛仔褲+迷彩雙肩包+條紋襯衣
這組照片應該是蔡少芬外出遊玩時的穿搭,藏藍色短袖搭配淺色系緊身牛仔褲,背上迷彩雙肩包,腰間系條紋襯衣。如果不喜歡緊身褲,可以選擇寬松的休閑長褲。
七、淺灰色針織貝雷帽+白色喇叭袖一字肩上衣+淺色緊身牛仔褲
蔡少芬戴著淺灰色針織貝雷帽,穿著白色喇叭袖一字肩上衣和淺色緊身牛仔褲,如同花蝴蝶般美麗動人。夏天可以換成簡單的小草帽,搭配小白鞋,減齡又少女。
八、碎花喇叭袖闊腿長褲連體衣+尖頭平底鞋+白色腰帶+長款流蘇耳飾
這款碎花樣式的喇叭袖闊腿長褲連體衣,帥氣又顯身材,高挑又大氣。搭配尖頭平底鞋和白色腰帶,耳飾流蘇,時尚又氣質。
九、黑白條紋亮片不規則長款吊帶收腰裙+緊身西裝外套+黑色高跟鞋
蔡少芬參加活動,身著黑白條紋亮片不規則長款吊帶收腰裙,搭配緊身西裝外套和黑色高跟鞋。霸氣的姿態,修身的裙裝,展現出她的好身材。
十、紅色復古收腰緊身連衣裙+紅色西裝外套+黑色一字高跟鞋
48歲的蔡少芬身著紅色復古收腰緊身連衣裙,外搭紅色西裝外套,腳穿黑色一字高跟鞋。這身穿搭美爆了,復古且襯皮膚白皙。
十一、吊帶泳衣+緊身健美游泳褲+灰色人字拖鞋
蔡少芬身穿吊帶泳衣,搭配緊身健美游泳褲和灰色人字拖,身材比例線條完美,看不出已是40多歲的中年人。
十二、吊帶條紋上衣+同色系直筒拖地長褲+高跟涼鞋
這組穿搭簡單舒適,上衣吊帶條紋款式,下身同色系直筒拖地長褲,搭配高跟涼鞋,大氣又時尚。
十三、黃色內搭+暗紅色西裝外套+酒紅色直筒西裝九分褲+卡其厚底鞋
蔡少芬這套穿搭略顯土潮,黃色內搭外穿暗紅色西裝外套,下搭酒紅色直筒西裝九分褲,腳穿卡其色厚底鞋。
總結:蔡少芬的穿搭大法分享完畢,除了最後一套不推薦外,其他都是很好的。認識自己的身材比例,鍛煉出線條,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就能搭出最美的衣服。你覺得呢?

2. 張予曦美到國外,一身印花旗袍看呆外國人,為何能從網紅進階成明星

無論身在何處穿旗袍的女人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旗袍變得越來越日常化,您可以在日常著裝或拍照中看到旗袍,旗袍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之一,可以體現東方女性的魅力和優雅,敏銳而生動。

融合了現代元素的旗袍現在做得很好,各種改進和創新使旗袍每天都在越來越多地穿著,其中一些可以直接作為時髦的衣服穿著,非常方便,如果基本旗袍端莊端莊且大氣,則改良後的旗袍將更加時尚和個性化。張予曦穿著改良的旗袍達到了新的美麗水平,改良版旗袍不僅吸收了傳統旗袍的經典魅力,而且還增加了許多現代美學元素,例如將過高的立領更改為對頸線更友好的下領,以及袖口井井有條,改進為更時尚和個性化的喇叭袖,半袖等,在選擇旗袍色時請盡量避免使用較老式的深色,淺色的莫蘭迪顏色是更好的選擇,這種清新甜美的色彩可以更好地體現女性氣質和女性特質。旗袍的印花應避免花哨和誇張,選擇一些簡單低調的列印以顯示更多氣質,改良版旗袍不僅具有傳統旗袍的古典魅力,而且還增加了現代美學元素,更適合當前穿著。

3. 旗袍是起源於我國的那個少數民族

論旗袍的流行起源
世界服裝網 www.csfz.cn 2005-10-09 16:00:25.0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學術界抑或設計界,旗袍在很多人看來屬中國傳統服裝的當然代表,甚至已經成為中國服裝傳統的代名詞。但是,站在21世紀的高處回首中國悠久的服裝歷史,旗袍真就那麼傳統嗎?從某種意義上說,旗袍從流行之初就註定了它是拖著西化影子的中華國粹。深入考察旗袍流行的起源,不但有助於澄清中國的服裝及設計史實,亦為中國現代服裝設計如何將民族傳統與國際流行交融提供一個生動的範例。

一、旗袍風尚的基本特徵

所謂「旗袍」,指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One-piece Dress),同時,它必須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觀表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的細節布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包含清代旗裝的袍和民國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一種女裝式樣。而所謂「旗袍風尚」則更多是從裝扮行為模式和社會群體角度考慮,其基本特徵為:以旗袍為基本品類,在配伍上則具有一件制服裝的特點,下身基本不再配穿可能外露的裙或長褲,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中風行一時。

二、旗袍風行的起始時間、地點和人群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至於旗袍風尚的始發地,應在其時對中國服裝流行影響最為廣泛的上海或北京。盡管旗袍從名稱上望文生義應與滿族人有必然的聯系,而北京的滿族人非但在數量遠多於上海,還在衣著上保持有本族旗裝(Qi Style,也稱滿裝Manchu Style)傳統,且兩地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也較為一致,但是,旗袍在當時是一種新派的時興,它與滿族人舊時的袍在穿法上有諸多不同,但卻和西式裙裝頗為類似,以上海在中國唯一的時尚中心地位、西風東漸的先得之地以及追求衣著時興的城市特徵而言,1948年屠詩聘先生斷言旗袍「開始流行於上海,逐漸流入內地」並非虛妄,而許地山先生早在1935年也曾有過類似論述。

關於旗袍風尚的始發群體,有諸多原始記載和研究結論表明為上海的女學生群體。以當時其「女界領袖」的衣著引領地位和對西化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而論,也只有她們才可能是旗袍最早的主要使用者。

三、旗袍式樣的起源分析

關於旗袍的式樣起源已經有諸多的研究。很多結論認為民國旗袍是清代旗裝中的袍的延續,其主要依據為兩者之間形的類似和名的聯想,國外也有將其稱為「Mandarin Dress」。但是,此類推論很難解讀旗袍風尚中棄裙褲而穿襪甚至裸腿的迥異於此前中國傳統的裝扮特徵。事實上,服裝歷史中很多款式的類似純屬巧合,斷言其承襲卻又不盡然。在清代,女式旗裝袍一般稱為襯衣或氅衣,卻很少有旗袍之說。盡管沈從文先生在論述雍正四妃子便服時曾談到其中兩件長袍「已經具有後來旗袍規模」,但本意應該是求得對研究主體的形象說明而非指兩者之間的因襲必然。張愛玲曾將最早的旗袍解釋為1921年女學生對男裝袍的款式借用,但少有論證。還有境外研究認為旗袍的起源是漢裝、旗裝和西方服裝的元素結合,卻又語焉不詳。

作者無意否認旗袍與中國傳統服裝的必然聯系,但是如果仔細考察旗袍的早期時尚,我們會發現它盡管具有中國傳統服裝的部分款式特徵,但並非清代旗裝袍的嫡生,如今被看作國粹的旗袍從風行之初就脫不了西化的胎記。

首先,必須看到傳統的袍在中國女性中的普遍使用曾出現斷層。清代的滿族女性穿袍,漢族女子則主要為褂、襖配裙和褲。盡管滿漢服裝間的區別到清末已很模糊,但民國初年女性穿袍者「極不普遍」。其次,從歷史的沿革角度考慮,自19世紀末起包括服裝在內的部分舊傳統習俗就被有識之士當作妨礙中國進步的障礙,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廢除了清代的服裝禮儀制度,還發生了短暫的排滿風潮,其後又有「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在受西方文明影響最早也最大的上海,復制清代旗裝袍的社會條件似不充分。再從旗袍的使用群體角度分析,旗袍初始的穿用者和最早的倡導者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的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服裝史上由此有了清代女裝的「漢裝(Han Style或Chinese Style)」和「旗裝」之分,盡管自清末起上海女裝就是西洋東洋、漢裝滿裝兼而有之,但要讓其照搬曾為之唾棄的舊傳統服裝少有可能。由此可見,旗袍與清代旗裝中的袍應該不會有直接的淵源關系。

任何新流行的興起在其偶發性的背後都有必然性。聯系1925年前後的上海女裝時尚,可以對旗袍式樣的誕生作如下解釋:自20世紀10年代起,傳自留學東洋女學生的少有紋飾短衣長裙的「文明新裝」成為新派女性的時髦;馬甲原本是清代以來上海婦女的常用衣類,短可及腰長可至膝,20世紀20年代初時興一種長至小腿的大馬甲,類似旗裝式樣的袍而無袖,有人為求區別也為標榜新奇將它稱為「旗袍馬甲」;至旗袍風行之前,開始有將旗袍馬甲著於褂襖之外而取代裙和褲的穿法,部分研究認為旗袍即脫胎於此;再將日常生活中的旗袍馬甲加上文明新裝中風行的及肘喇叭袖(時稱倒大袖),構成了旗袍最早的流行式樣。

但是,如此僅說明了旗袍本身的形的由來,卻無法解釋旗袍風尚中與舊傳統完全不同的服裝配伍方法,而這恰恰是民國的旗袍和以往傳統衣著習俗之最大區別所在:自清代至旗袍風行之前,無論是漢族還是滿族女性均通過與袍服或上裝相配的裙和長褲將下肢基本遮蓋。而在旗袍的配伍中,除1925年旗袍流行的萌芽期有少量袍中穿褲的記載外,其時尚主流基本為旗袍內不著可能外露的裙及長褲,而是配穿合體的襪,甚至不著襪而裸露小腿。

作者注意到,旗袍與當時的連衣裙等西式裙裝在衣裳連屬的制式和衣裝搭配上均有出奇的相似,包銘新先生也曾將旗袍比喻為中國的One-piece Dress。早在20世紀初,上海已經於華洋雜處中見識並開始寬容地接納了包括西式裙裝在內的西方服裝體系;10年代中期後上海流行跳交際舞(時稱「交際茶舞」),摩登女子穿用的「茶舞服」中就有西式連衣裙;對於部分受西方文明影響較大的女性群體而言,西式裙裝也常為其所用;而且作為旗袍母體之一的文明新裝亦不同於日本和中國傳統服裝,它是西方服裝體系通過日本再迂迴傳到中國的結果,裙已經不是中國傳統的圍系式而改為西式套穿,裙內也不再穿著長褲;加之上海「時髦機器」的城市特性對服裝流行求新求變的訴求,在上海的西式學堂的女學生群體中最早出現了融旗袍馬甲、文明新裝和西式裙的諸多特性於一體的旗袍新流行也就不難理解。旗袍之所以「只不過略仿旗裝,和真正滿人的袍,相去很遠」,其根本原因應在於此,而這又是過去的某些研究較為忽略之處。

四、旗袍稱謂的由來推斷

盡管自清代以來,袍就不是普通漢族女性的日常服裝,在上海只有旗人和少數欲以衣裝獵奇爭艷者穿用,但由於男子的普遍使用,當時的人們對袍並不陌生,而所謂旗袍確實與其在外形上十分類似,將它歸類為「袍」也很合理,何況還有男袍女穿之旗袍起源說。同時,因為漢族男性早在清初就改穿滿式男裝,而旗裝中的男、女袍除大小和裝飾不同外幾乎形出一轍,加上旗袍前身之旗袍馬甲也與旗裝的袍多有相似之處,由此可以理出旗袍與旗裝袍的間接聯系。「旗」字則可從「旗袍馬甲」中得到解讀,「旗袍」稱謂甚至還可能是它的直接衍化。非但如此,較先採納旗袍的又是一個鼓吹男女同權的社會群體,她們不但要通過旗袍摒棄過去婦女上衣下裙兩截穿衣的習俗以改變中國女性的弱勢群體形象,更想無論在稱呼上還是在式樣上都取得和男性一樣使用袍的權利。而且盡管其時的上海已經較為開放,保守思想仍有相當勢力,對西式裝扮和新奇時髦雖然見怪不怪,但在流行的推廣過程中還是阻力重重。新式、樣冠以看似傳統的「旗袍」之名以強調中式模糊西化,也許是為體現五族共和及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更可能是期待以此減輕社會的群體壓力。

五、旗袍流行的美學解讀、消費保證和社會機遇

任何一種式樣要成為時尚,必須為大眾的美學理念所認可、消費相對便利並包容於一定的社會氛圍。風行之始的旗袍是中式表觀下的西化穿用,其既有中國服裝傳統的外觀承襲,但又是西風吹拂下的傳統變異。時尚美好出乎想像的強大力量,渴望和想往包括服裝流行在內的西方文明的社會風氣,加上民眾重視衣飾的習俗和傳統服裝製作業的基礎,以及北伐革命風起雲涌的時代背景,終於成就了旗袍的在中國的全面流行。

對於旗袍時尚的美學解讀,盡管有觀點認為其在於類似西式審美所嘉許的人體曲線顯露,但事實上旗袍風尚仍體現了中國傳統審美的潛意識並構成了具有中國20世紀前期的時代特徵的新的衣飾美學觀⒂。早期的旗袍依然是傳統的平面結構,其連身通袖強調的還是手臂下垂時傳統美人的溜肩,腿也只在袍衩間得到意念上的完整;盡管旗袍在胸臀的最大處是合體的,但由於沒有橫向腰線分割和胸腰省道,腰部雖通過邊縫內收但仍具相當的寬松度,在順暢的廓形下,胸的突顯依然較西式服裝為弱,而東方人種臂的扁平卻被忽略;至於纖腰則是概念想像的必然,身段婀娜者自不必說,即便是腰變粗腹顯贅穿上旗袍仍有臆想中的苗條,最多隻是使袍在腹前有一個不明顯的凸出曲面,反而顯出中國傳統式的「富態」,這使得旗袍無論二八佳麗或六十年紀均相適相宜。如此構成的旗袍非但中國的女人喜歡它,即便男人也欣賞它,老派人物接納它是因為其有傳統的服裝表徵和審美意趣,西式因素的融入又迎合了當時所必需的開明 ;新派人物歡迎它則著眼於其中西交融的衣著方式,還具有緊跟西方的流行感和一個完全中國味道的名字。而旗袍對於服飾配伍的中西包容又體現出不同社會群體的審美偏愛。

由於早期旗袍的結構和傳統服裝脈絡相承並不復雜,同時其簡練的廓型和局部裝飾又對材料具有極大的兼容性,服裝製作因人而異相當便利,這使得旗袍的風行在物質上成為可能。旗袍可以到弄堂口胡同旁的裁縫攤或把裁縫請到家裡量身而制,如果付不起工錢則乾脆自做自穿或請人幫忙,而當時的時裝店通常只賣西式服裝,至多有一兩個櫃面承接那些不滿意江湖裁縫又不願自己動手的富家女子的旗袍定做。盡管其時並沒有設計師的職業分工,但是具有優秀服裝傳統的中國女性特別如上海的時尚民眾,將其流行主張通過裁縫之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現代概念中的設計行為。正是由於旗袍的這種泛設計性使旗袍看似大同小異但有著豐富的局部變化,進而造就了旗袍個性充沛的風尚流行。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社會背景為旗袍的風行提供了有利時機。北伐革命的隆隆炮聲和婦女解放的陣陣口號,成了作為新女性的標志之一的旗袍為社會接納乃至贊許的最好理由。社會各界特別是商業功利驅使下的紡織廠、服裝店等則對旗袍時尚的推波助瀾。婦女特別是城市女性的時髦天性也使旗袍加速進入百姓衣裝生活。自1927年以後,旗袍的流行逐漸由城市向鄉村推廣,至20世紀30年代,旗袍已經取代上衣下裙而成為中國女性的主要服裝品類。

六、結論

旗袍風尚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它起始於1925年上海的女學生群體,1927年後風行全國。早期旗袍的式樣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的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並被現代人視為20世紀中國衣著傳統的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設計典範。鑒於旗袍風尚與以往袍服的區別,可將「旗袍」作為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全部具備或部分突出如右衽開襟、立領、盤紐、擺側開衩等局部特徵的一件制女裝的專門指稱,而將此前旗裝中的袍稱作「旗裝袍」。同時,由於境外研究以及英文翻譯對旗袍的表述多種多樣,如「Mandarin Dress」、「Ch'ipau」以及「Cheongsam」等,建議統一以「Qi Pao」指代。

4. 不一定露才是美!3款「保守」氣質婚紗也能穿出絕美風范

「婚紗」幾乎是結婚的代名詞,許多新人在籌備期,花費許多心思的就是這套白紗!但是對於決不輕易展露好身材的你、不想絞盡腦汁瘦身的你、不甘於平凡的你,在深V、大露背、透膚等性感婚紗紛紛出擊的同時,誰說走保守路線就會頓失光彩?當然沒這回事~以下的3種款式,可以同時滿足這些需求,又能讓你光彩照人喲!

1.有袖婚紗

對於手臂缺乏自信的你,一定不能錯過有袖款婚紗!除了無袖婚紗,有袖婚紗的世界也是五花八門,有眾多的類型可以挑選,絕對讓你挑不完!

依照長度,短袖款可分為馬蹄袖、三分袖、五分袖,以及變化款的公主袖、喇叭袖,利用材質的特性,例如蕾絲及緞面布質,也能塑造層次感。

而長袖款婚紗,當然有包緊緊、完全不露出手臂肌膚的樣式,但是全部包覆反而容易NG!如果能利用七分、八分的長度適時露出手臂,或是在袖口有波浪的變化,能在視覺上顯得更修身,同時增添滿滿浪漫情懷!

2.旗袍式婚紗

相當具古典韻味的旗袍式婚紗,濃濃的東方味本身就吸引不少結婚客群;相對於領口普遍偏低的現代婚紗款式,旗袍的領口設計能讓怕走光的你安全感許多。而當今的旗袍式婚紗也經過不少改良,材質、款式、顏色更加多元,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元素,亦古亦今的唯美,完全能讓人眼睛一亮!

3.古董婚紗

古董婚紗之中其實就包括長袖及短袖的種類,但是整體的設計又更偏向復古、款式也更具獨特性,不但不想坦露肌膚、更想要與眾不同的你,古董婚紗是最完美的選擇!

多由蕾絲、薄紗的布料製成,講究層次感與細節,鈕扣也是值得玩味之處;夢幻的蕾絲邊縮口像個洋娃娃,讓你在正式成為人妻之前當最後一次的小女孩。

選擇真心欣賞、又能自在穿著的婚紗,在婚禮當天絕對能讓你留下更難忘的回憶!趕緊把這三種婚紗列入清單,等著試穿時被自己美翻吧!

5. 娜扎白旗袍配網紗披風「民國妖精」造型,有多驚艷



穿上一襲復古的旗袍裝,娜扎變得優雅大氣起來,懷舊的色調溫潤了時光,條紋修飾了曼妙的身材曲線,文藝知性,立領、盤扣、斜襟,無一不帶著中式的典雅,白色的刺綉點綴,靈動婉約,娜扎搭配了一頭風情的翹尾卷發,東方女人的優雅與溫婉氣質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6. 女人過了30歲,建議試試優雅復古的「旗袍」,這樣搭好看又氣質

旗袍是很多女性都很喜歡的,因為它優雅、 時尚 ,基本上是很多女性在正式場合都會選擇的服裝,可以將自己的氣質展示出來,優雅美麗還帶著正式感。

尤其是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種樣式的改良款旗袍,改良後更適合現代女性穿著。特別是30歲左右的女性,以前的旗袍款式會有點顯老。

不過在挑選旗袍的時候一定要和自己的皮膚狀態以及妝容是匹配的。女人過了30歲,建議試試優雅復古的「旗袍」,這樣搭好看又氣質!

我們可以找成衣店,根據自己的身高體型來定做旗袍,也可以選擇現成的款式。這兩種都各有優點,定做的會更加修身,穿起來會很合適,也能夠根據自己的身材特點來設計;在商場裡面直接購買的,價格會相對來說稍微低一點,但是未必會非常修身,因為畢竟不是根據自己的身材量好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1、古典旗袍

①花色的選擇

花色的選擇是挑選旗袍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選得不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非但不能夠讓人看起來優雅大氣,相反會顯得非常廉價,就像上圖的這幾款就盡量不要選擇,因為這樣的圖案會讓人看起來有一點像飯店門口的迎賓。

花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可以是素雅一點的,也可以是繁雜一點的,如果喜歡素雅一點的就可以選擇這種接近於純色的,沒有什麼圖案的這種,但是質感是很重要的,在加上剪裁就會襯得人非常有氣質。

②材質的選擇

旗袍的材質也是決定你穿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為本身選擇旗袍就是想要優雅的氣質,所以在材質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棉麻的或者真皮的材質,這種材質不做成旗袍,隨便做成什麼衣服,都會優雅又有氣質。

③衣領、袖口的選擇

不同的衣領會有不同的效果,這就顯示出了定做的重要性了,定做的話,裁縫可以根據你的身材臉型來為你選擇適合自己的衣領。

如果是買成衣的話,同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臉型來選擇,如果覺得自己的臉偏大,那麼你就可以選擇立領的或者V領的,可以很好的削弱你的臉部線條,同時將你的頸部線條拉長,會顯得人更精神一些。

袖口依然很關鍵,袖口還分很多種款式的,有長袖、短袖、無袖、七分袖等等,同樣也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如果是胳膊比較粗一點的女性,可以選擇長袖、喇叭袖或者七分袖,總之就是不要選擇短袖,不要讓它露出來,把肉肉藏起來,就能夠讓手臂看起來更加的纖細一些。

④裙長以及開叉的選擇

長度是決定你穿起來有沒有氣質的很重要的因素,當然,長度也要根據身高來決定,如果是個子高的女性,可以選擇長款的,長款的看起來會更有氣質,再搭配一雙高跟鞋,妥妥的氣質美女。

如果是個子比較矮的女性,就要選擇短一點的款式,但是旗袍本身就是來凸顯氣質的,所以長度也不要過於的短,到膝蓋上面一點點就可以,如果太短會讓人看起來帶著一些風塵。

開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但是個人建議最好是開一點點的叉,就這一個「小口子」,在氣質上會起到很大作用,有了這個小叉,會讓人在優雅中帶著一點點的嫵媚,而且旗袍本身就是有一點直筒的感覺,尤其是長款的,如果沒有這個叉走起來路也不是很方便,但是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一下,叉不要開的太高,太高容易走光不方便。

在搭配上,其實並不用花太多心思,因為旗袍就是能夠輕易地讓人有氣質的一件衣服,如果過多地去裝飾,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會讓你看起來身上的元素太多,一時間讓人不知道該看哪。下面我分兩種款式,整體為大家介紹一下,應該怎麼搭配,會增加氣質,還不會很復雜。

(1)古典旗袍

這種款式的旗袍,會更有古典美的味道,更加的適合四十多歲的女性,會讓穿著的人看起來更知性,如果您是四十多歲的女性,在顏色上就可以選擇大氣一點的顏色,比如這種偏向於咖啡色的顏色就是非常完美的選擇,在莊重中又帶有一點雅緻。

款式上最好是選擇這種寬松的款式,可以很好的將身材上的缺陷遮蓋起來,如果本身身材就很好的,就可以選擇能夠凸顯身形的款式。鞋子搭配一雙簡單的高跟鞋,再提一個復古的手袋,就是一身不錯的搭配了。

(2)改良旗袍

改良旗袍在古典優雅的同時加入了一些 時尚 感,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會覺得身材偏胖不適合穿旗袍,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就比如傅首爾,她的身材就不是很瘦的那種,但是穿著旗袍完全不會覺得不妥,相反會更有氣質。

這種的款式搭配高跟鞋會很不錯,也可以選擇這種帶一點點跟的,不累還有氣質,發型可以選擇和衣服圖案顏色接近的發飾,將頭發簡單的梳一下,其實也沒有搭配什麼,但是穿著效果上還是會有很大不同的。

旗袍其實是很好穿的,如果對身材有很大的自信,可以選擇凸顯身材的偏向於古典旗袍的款式,如果對身材沒什麼自信,就可以選擇改良後的,更像那種普通裙子的款式,無論哪種都會是很不錯的。

與旗袍美依暄喇叭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裙子的完全攻略 瀏覽:837
中大童裙子冬女 瀏覽:986
武漢哪裡有品牌睡衣賣 瀏覽:460
女寶寶穿男裝 瀏覽:951
圍巾怎樣拆 瀏覽:490
裙子仙女動圖 瀏覽:475
t100童裝撤了嗎 瀏覽:216
上衣中長款下面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269
冬天牛仔褲男搭配 瀏覽:776
有關夏季校服 瀏覽:400
裙子披絲了怎麼辦 瀏覽:770
不光彩帽子 瀏覽:931
旗袍美探免費影院 瀏覽:940
如何讓裙子不沾身 瀏覽:752
小孩喜羊羊帽子的織法視頻教程 瀏覽:297
開一家嬰兒童裝怎樣裝修 瀏覽:898
人頭雪紡襯衫廠家 瀏覽:410
童裝秋裝批發加厚 瀏覽:837
如何做襯衫視頻教程 瀏覽:91
旗袍美依暄喇叭袖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