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國軍美式軍服應該是什麼樣在抗戰劇中能不能找到一樣的
網上有一篇文章,就是寫影視劇中錯誤百出的國軍軍服的
第一和第二張都是60年代後期,到台灣後的國軍軍服,而且第一張還混搭了之前的武裝帶
第三張,白崇禧的軍服實際上也是50年代早期,到台灣後換的
分開說,實際上國軍在抗戰勝利後,開始更換制服,總體形式就是第三張的樣式:
1、總體上還是中山裝式的翻領,無領帶,換美式大蓋帽,軍銜標記移到兩肩,增加軟腰帶,取消了武裝帶,增加勛章略表
但是有一點,當時的將星是一字排開的,到了台灣以後,效仿美國,變成了環狀排列
第一張的軍服,徹底是混搭,是60年代在台灣換的,那時候才沿用美式的西服領和領帶,但根本沒有武裝帶
2. 1948年國民黨軍官制服是開領還是翻領
1. 國軍的制式軍服在1948年是立領設計,類似於中山裝的樣式。
2. 軍服的腰部增加了腰帶,這一點體現在空軍的制服上,只是兵種符號有所不同,為帶翅膀的螺旋槳圖案。
3. 在台灣時期,翻領的美式軍服開始流行,這是在1950年之後的事情。在此之前,正式場合中沒有人穿著小翻領的軍服。
4. 想像一下,如果軍隊會議中,大家均穿著07軍服,而某人卻穿著美式軍服出席會議,這將是一幅怎樣的場景。
5. 通過歷史照片我們可以得知,翻領的美式軍服最早出現在70年代的電影《偵察兵》中。此後,這種裝束通過誤傳,廣泛出現在電視劇中。
3. 國民黨什麼時候換的美式制服
其實真正意義上換裝美式,還是解放戰爭大後期和進駐台灣島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