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質檢所要求生產企業校服進行質量檢驗,質檢費一套1000多元。這個錢應不應該收
都問到你了,你說給不給呢,不給,你的產品就會有問題的了,不合格,給了,你還可以繼續做下去。
B. 校服檢測該怎麼檢測
按照質監局、教育廳實施的《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規范校園纖維製品采購程序,嚴格執行「雙送檢」制度。即校服出廠時生產企業必須報檢,合格後交付學校,學校須驗收、登記,進行驗收檢驗,「雙送檢」合格後方可發放到學生手中。
一旦檢測出校服存在質量問題,各級纖維質量監督機構可依據《產品質量法》《辦法》等規定,查處校服生產企業,將處理結果通告教育部門,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而校服使用單位未履行檢查驗收和記錄義務或未按規定委託送檢的,應當按照《辦法》規定予以處理。
C. 為什麼老師對校服的檢查這么嚴格
為什麼老師對穿校服檢查的很嚴格,學生就是來學文化學紀律的學校,不光是學文化,穿校服是表現學生有組織性有紀律性的表現,要求學生一切紀律聽指揮,所以很嚴格。
D. 有人知道校服的選擇應該關注哪些方面
選擇校服的時候
E. 服裝質量檢測費用怎麼收費
可以電致質監局去問問你所在當地的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在哪兒,然後去做一個就可以了。費用根據你的所在地和所作的具體項目不同有所不同,建議事先進行咨詢。
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費的收取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國務院委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主管部門下達監督抽查任務,由任務下達部門撥給檢驗經費,監督檢驗機構不再向受檢單位收費。另一種是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安排的經常性的監督檢驗任務,受檢單位要按規定交納檢驗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歷來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各行業歸口單位自行制定的。但由於原則掌握不一,收費際准相差懸殊,亂收費現象較嚴重。1988年4月25日國家標准局、國家物價局、財政部就制定統一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計算辦法和部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標准發出通知。通知規定了檢驗成本為材料費、水電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費四項,並明確了成本各項目所包含的內容以及檢驗成本的計算辦法,即:
檢驗成本=(材料費+水電費+固定資產折舊費)X(1+15%)
F. 校服環保測試項目,包括那幾項
從布料(原材料 織布 染色等等) 製作工藝(工業上的處理) 等方面考慮 各個環節盡量能做到環保無公害 個人意見哈 謝謝啦 我做任務麻煩給個最佳 謝謝啦
G. 生產校服資質,向什麼部門審批
1、校服只是服裝中的一個細分種類,和常規服裝並無差別,又不屬於特種行業,是不存在生產許可證這種要求的。只有生產危化品、壓力容器等特種行業,才會設置注冊公司時候的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校服是這種普通常規行業沒有這樣前置條件。相關校服廠家的資質涉及市場監管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纖維局等。
2、只要是依法成立,遵守相關的服裝生產法律法規、質檢標准、ISO、中小學生校服要求即可。
3、校服質量的好壞在於第一步在於生產廠家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材料的好壞決定,其次就是采購環節,校方和家委會根據注冊資金、成立時間、企業質檢報告、各種資質證書、特別是各地纖維局提供的官方質檢報告來判斷。
H. 校服合格證吊牌需要包含哪些信息
在這里智彤印刷為你解答關校服吊牌合格證需要包含的內容。
2015年6月26日,國家教育部聯合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聯合發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意見中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標准。校服安全與質量應符合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31888《中小學生校服》等國家標准。而在GB/T31888《中小學生校服》中標志方面明確要求:每個包裝單元應附使用說明,至少包含下列內容:服裝型號及配飾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產品名稱;本標准編號;安全技術要求類別;製造商名稱和地址。其中,每件校服上應有包括前三項內容的耐久性標簽,並放在側縫處,後幾項內容應採用吊牌、資料或包裝袋等形式提供。
I. 選校服的注意事項
查標識、看面料。
首先要查看其標識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各項內容是否清晰明確。在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中對標識有明確要求:每個包裝單元應附使用說明,至少包含下列內容——服裝型號及配飾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產品名稱,本標准編號,安全技術類別,製造商名稱和地址。其中,每件校服上都應有包括前三項內容的耐久性標簽,一般放在側縫處,後幾項內容應採用吊牌、資料或包裝袋等形式提供。
其次要看校服面料。家長可以通過校服面料成分含量來判斷優劣。GB/T 31888-2015中要求,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特別是夏季校服),其含棉量需達到35%以上。
提醒:
如果所選購校服的含棉量低於35%,請謹慎選購。
如果校服無標識或標識不全,產品的吊牌、耐久性標簽與外包裝標注的內容不一致,包裝粗糙、印刷模糊不清,這樣的產品可能是不合格產品,請謹慎選購。
查外觀、看做工。
GB/T 31888標准分別從色差、布面疵點、接縫強力、接縫處紗線滑移、繩帶附件等方面對校服外觀質量及縫制質量作出了明確要求。家長可從以下方面觀察:
(1)查看校服表面有無明顯疵點、色差;
(2)查看縫線是否有脫縫、漏縫、歪斜現象;
(3)輕拉側縫處,查看是否存在縫線斷裂現象;
(4)關注繩帶的存在形式和伸出的長度,未固定或伸出長度過長的繩帶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提醒:
請謹慎選購有繩帶或繩圈的校服產品,以免孩子們玩耍時被勾掛住,造成勒傷、絆倒、窒息等危險。
聞氣味、看質地。
購買的校服開袋後,應撫摸校服質地,輕輕嗅聞產品是否有異味,如有霉味、汽油或煤油味、魚腥味或芳香烴味,則說明產品存在質量問題。
提醒:
建議校服在穿著前先進行洗滌,去除織物在製作加工過程中的殘留物,以防對皮膚造成刺激,引起不良反應。
二
我們為校服質量提供把關服務
一直以來,青島質檢院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堅持「科學、公正、服務、進取」的質量方針,按照國家相關「雙送檢」制度的要求,承擔著青島市校服的「雙送檢」檢測工作,嚴格依據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等標准進行檢驗檢測,嚴把校服質量關,不斷推動校服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為祖國的未來保駕護航。
名詞解釋:
「雙送檢」制度是根據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實施的《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校服應當經具有法定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廠檢驗合格後,方可向使用單位供貨。校服使用單位應當驗明並留存校服出廠的檢驗報告,確認產品標識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同時,為了防止個別生產企業將送檢之外的校服以次充好,校服使用單位應當委託具有法定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對校服進行二次檢驗。
「雙送檢」制度就像是給校服質量加上了「雙保險」。家長通過查看校服的兩份檢驗報告,能清楚地了解校服的質量情況。採取「雙送檢」制度,是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保障校服質量和安全的有力手段,從而進一步減少校服質量安全隱患問題。
J. 校服質量問題的例子
作為比較寒冷的東北,冬暖夏涼,冬季需要穿棉服,夏季需要半袖短褲,每個人都如此。所以校服也有半袖短褲夏季穿,長袖長褲春秋季穿,棉服冬季穿,至少三套。
對於穿校服,孩子一定是深惡痛絕的,因為不能穿自己個性的衣服,沒有美感,當然對於我兒子這個比較後知後覺粗枝大葉的男孩子來說,沒什麼喜與惡,穿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因為小學時規定每周一必須穿,還因為忘穿而被罰過。
當然作為家長來說,學校規定穿校服還是支持的,畢竟可以免去孩子攀比的心理,你穿李寧,他要耐克,這攀比之風不可長。
剛剛上了初中,開學沒2個月,已經發了3套校服:2套長袖的,1套棉服(關於校服的制定,沒有學校會問家長定與不定。)
接著問題就來了9月份的沈陽,天氣還是相當熱的。9月中旬的時候,家長穿著半袖去開家長會,而孩子們卻要穿著長袖長褲坐在教室里,一個教室擠滿了學生,孩子們個個汗流滿面,這味道也就好聞了,這么多人的汗味,汗腳的臭味。。。。
然後冬季校服發下來了,一拿回來,打開就是一股刺鼻子的氣味,趕緊拿衛生間用水泡上洗一洗,先除除游離的甲醛味。
作為家長,沒有權利也沒那勇氣說不定,一個班級都定了你一個人不定嗎?那麼就來了,甲醛味這么濃的衣服學校卻要求天天穿,每天必須穿。
於是去找學校,電話里,和德育主任溝通還算好,他也說看能不能和校長溝通一下這個問題,找個解決辦法。。結果當我到了學校後,先是保安不讓找校長,說明來意後他找了德育主任,德育主任上來披頭蓋臉就說有質量問題我是否有檢測報告?還說你不穿可以,我批准你一個人可以不穿,末了還說我不服可以去找記者。
真不知這德育主任是怎麼當的。中國學校把這官僚作風學了個透徹,卻忘了學校的本質是教書育人。
這校服真是個大問題,教育局負責采購的衣服, 至少採購來的質量大家心知肚明。可是,這種有明顯有害物質的衣服,學校卻要求孩子們每天必須穿,一點商量餘地沒有,,,,真不知作為家長的你們,是個什麼想法,我只是可憐我的孩子,每天被迫呼吸著有毒氣體:30幾個孩子衣服散發出來的甲醛充斥著一個10幾平方米的小空間里,這些孩子怎麼辦??????
所有學生都穿校服,我孩子一個人不穿嗎??氣不平,我找教育 局監察機構么?我找記者么??找完之後又能怎樣?一頓鬧下來,估計這學校我孩子也是呆不下去了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無奈與悲涼,有冤你都沒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