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工廠要做出72套校服,上午做出來所需的9分之8,上午做出了多少套校服,還有多少套校服沒有做
上午做了9分之8,72的9分之8等於64,還有9分之一沒有做,就是8套沒有做,希望能夠幫到你!
Ⅱ 某服裝工廠生產一批學生校服,已知每3米的木料可做上衣2件或褲子3件,因褲子做得快,要求一件上衣和兩條褲
每件上衣用3/2=1.5米,褲子用3/3=1米。
1008/(1.5+2)=288套,
應安排288*1.5=432米做上衣,288*2=576米做褲子。
Ⅲ 某校服廠生產一批校服,已知一件上衣衣身與兩只袖管剛好配套,做一件上衣衣身要8尺布,做一隻袖管要2尺
用X布做衣身,300-X做袖管剛好配套;
X/8:(300-X)/2=1:2;
2x/8=(300-x)/2;
x=600-2x;
3x=600;
x=200;
300-x=100
用200尺布做衣身,100尺布做袖管正好配套
可以做200件上衣
Ⅳ 新新服裝廠為某校生產一批校服
180x=150x12
Ⅳ 某廠為某校生產校服,已知每3米長的某種布料可以作上衣2件或褲子3條,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為一套,
設生產上衣的布料為x米,那麼生產褲子的布料為(750-x)米,要使生產上衣和褲子恰好配套
那麼應生產的上衣和褲子的數量相等。即
(x/3)*2=[(570-x)/3]*3 ,
所以
(x/3)*2=750-x,
x/3=375-x/2,
5x/6=375
5x=2250,
x=450,
那麼750-450=300。
答:生產上衣的布料為450米,生產褲子的布料為300米.
Ⅵ 武漢服裝廠為某校加工一批校服,按原工作效率生產200套後
工效提高20%,為原來的1+20%=6/5
所用時間為原來的5/6
原定時間為:1/(1-5/6)=6天
工效提高30%,為原來的1+30%=13/10
完成相同的工作,所用時間為原來的10/13
提高效率30%以後完成的工作,按原來工效,需要:
1/(1-10/3)=13/3天
那麼按原來工效生產的200套,用了6-13/3=5/3天
原來工效為每天生產:200÷5/3=120套
這批校服一共有:120*6=720套
Ⅶ 某服裝廠做校服,現在每套用布2米
原來每套用布的米數:2+0.2=2.2(米),
現在做880套校服需要的布料:2×880=1760(米),
現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來做的套數:1760÷2.2=800(套).
答:現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來只能做800套.
Ⅷ 學校從某工廠定製一批校服,20天可以完成,第一天工廠完成了全部校服的1/8,第二
服裝廠生產一批校服,前二十天完成了總套數的1/3,如果再生產450套,已完成與未完成的套數比是2:3,這批校服有多少套?
450÷【2/(2+3)-1/3】
=450÷【2/5-1/3】
=450÷1/15
=6750(套)
答:這批校服有6750套。
Ⅸ 某服裝廠生產一批校服,第一周生產的件數和總件數的比為1:5,如果再生產240件就
價格這批校服總數是5X
1X+240=5X / 2
2(1X+240)=5X
2X+480=5X
480=5X-2X
480=3X
X=160
5X=160*5=800
Ⅹ 某校服廠生產一批校服。以知每3米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褲子3條,計劃用600米的布做校服可生產多少套
設600米布共可做上衣x件,褲子y條,列方程
3x=2y
x/2+y/3=200
解得
x=200
y=300
即可以生產200上衣,300褲子。
因為一件上衣一條褲子配套,所以可以生產200套。
這是貌似小學還是初中的應用題.....? 記得當年做這種題比吃菜還簡單,想都不用想,現在至少8、9年沒見過這種題,居然還得想一想了..囧..應該沒算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