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茶文化圖片素材下載

旗袍茶文化圖片素材下載

發布時間:2022-05-31 01:10:14

A. 旗袍和漢服,你覺得哪個才能算的上中國的文化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從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裝盛行的短袍,旗袍也跟著變短,近年來,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現了後裝袖、有短連袖旗袍、無袖旗袍等等具有當代開放氣息的新款式。 旗袍具有中國女性服飾文化,

二人漢服』」[1]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4],

源自黃帝制冕服[5]。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6]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7],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

是神聖的[9-10]。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復興漢服就等於傳承漢服文化,而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如此的簡單。

B. 為什麼旗袍很難穿得好看得體

1、旗袍裝更適合珠圓玉潤的身材

古韻十足的旗袍,展現出來的是女性的優雅和從容。帶著一種溫婉的魅力,有著幾分性感的姿態。將女人的嬌媚與個性展現的淋漓盡致。所以這種旗袍裝對女人的氣場要求就非常高,尤其是像這種比較冷峻的風格,不太適合一些甜美姑娘的穿搭,所以穿起來也總會顯得不是那麼得體大方。

C. 中華服飾這么多,為什麼旗袍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符號

因為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這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也許我們看不懂藏文,也許我們弄不明白苗族的巫術或者學習到新疆舞的精髓,到了覺得能一眼看出各個民族文化在服飾上的體現。因為它是最簡單也是最吸引人的,站在眾多服飾文化中,唯獨旗袍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符號,這不僅是因為它沿用至今的緣故。

三、旗袍能突出東方的女性美

東方女性並不是以精緻的面孔或者是魔鬼的身材出名的,都怪你,是更多的水種,清水芙蓉般的女性曲線美。這種美不像是給你一種眼前一亮的牡丹那樣的明艷,而是越久越見其香的一株桂花,或者一抹茶香,而旗袍則符合東方女性的曲線美。她對於前身和後腰以及下擺的設計,正好符合東方女性三點的美。最後,其他不像其他民族服飾那樣繁重,穿起來也比較的方便,所以正是以為這種簡單,才能在歷史潮流中一直存在吧。

D. 旗袍和茶服有何區別

茶服是根據旗袍演變而來的,兩者區別不大。

新時代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

隨著傳統文化重新被重視,旗袍也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不但領導人夫人、女性外交官員在外事活動中身穿旗袍,在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國際會議和體育盛會禮儀小姐的服飾也多選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設計師與旗袍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當今時代。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

E. 什麼樣身材適合穿旗袍

女子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骨感瘦小的楚楚動人型,一種是飽滿豐腴的動感嫵媚型,兩種不同的類型,當然也會綻放不同的魅力之色。作為女人,她身上所具有的特殊氣質會讓很多人為之折服,也會讓很多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

國風連衣裙子,十足的復古風,小清新少女感覺,精緻的剪裁勾勒出迷人的身材,漂亮又大方。中國風小立領的端莊典雅。'

F. 旗袍旗袍,骨子裡就有一種東方美.多少女子,都夢想著有一襲華美的旗袍

送給前女友旗袍句子多少女子,都夢想著有一襲華美的旗袍,得體地穿在身上,風姿綽約,盡顯妖嬈。就像有一段隨心的愛情一樣,舒適地存在著,亦是一種安然。2.女人味還是一種風情,一種從里到外的韻律。穿著或綢或錦或絲的旗袍,裸露美麗小腿,發髻高挽,豐姿綽約,風情萬種,那份東方神韻,宛若古典的花,開放在時光深處,不隨光陰的打磨而凋謝,就那麼妖嬈著,那麼玲瓏著,令所有男人震撼。3.模特身著一身紅色的旗袍,看上去像是靜靜地倔強的從牆角開出的野薔薇,就像一隻翩翩欲舞的紅色蝴蝶,充滿了那種舊時代與新時代氣質的完美融合。4.你是花叢中的蝴蝶,是百合花中的蓓蕾。無論什麼衣服穿到你的身上,總是那麼端莊、好看。你身著一件紫紅色旗袍,遠遠看去,真像一隻小蝴蝶飛過一樣,既美麗稱身,又色彩柔和。5.你像一片輕柔的雲在我眼前飄來飄去,你清麗秀雅的臉上盪漾著春天般美麗的笑容。在你那雙又大又亮的眼睛裡,桔紅色的西服自然敞開,展現出紅白相間的絨衣,湖藍色的緊身長褲,襯托出修長的腿,既瀟灑又富有美感。你的裝扮是成功的!6.一個身穿白色綉著淡粉色的荷花抹胸,腰系百花曳地裙,手挽薄霧煙綠色拖地煙紗,風鬟霧鬢,發中別著珠花簪。眼神有神,眼眉之間點著一抹金調點,撩人心弦,果真是一位絕色佳人!7.上面穿旗袍,下面穿百褶裙,這是滿漢女裝款式交融的結果。而高領圈和鑲荷葉邊的袖子都是當時的時尚。8.說起旗袍,印像最深的是電影《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各式各樣的旗袍在她完美身段下被演澤的淋漓盡致。每一款旗袍穿在她的身上,舉手投足間都顯得那麼恰到好處。只見她蓮步輕移,或朱唇翠袖,或眼波琉璃,或輕盈淺笑,或凝神沉思。與其說是與愛情的邂逅,不如說是一場旗袍的盛宴。9.她挽著簡單的小發髻,穿著一件淡雅的白色旗袍,上面是雛菊的淡淡花紋,領口、袖口與裙擺處鎖著精緻的白邊,整個人就像是一朵恬淡美麗的雛菊。10.穿旗袍的女人是一部移動的書,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演繹著炎黃子孫傳唱千年的夢幻;穿旗袍的女人讓女人變得高雅,讓男人變得脫俗;穿旗袍的女人讓世界珍愛和平,讓心靈沐浴清涼。11.清晨,白朦朦的雨霧中,一個身材凹凸妙曼,皮膚白嫩細致的穿著旗袍的江南女子,舉著色彩淡雅的花傘悠然自得的走在綠樹叢蔭的街道上。她沉著淡定的微笑,不緊不慢的小碎步,給人一種溫馨倍致的美感。12.如今,我依然穿著做工精良的蘇綉質的旗袍,有著臨花照水的清閑雅緻,依窗而坐,飛針走線,撫紅弄翠,那份恬淡優雅,閑淡自適,唇惹茶香間不自覺地成了一個風情女子,於是,那個久遠的年代,只能在記憶中睨視,並對自己說:曾經有個東西自掌中滑落,它的影子在延伸……13.小城的女子是不穿旗袍的,旗袍那種與生俱來的軟和膩,註定了她只與江南女子投緣。纖弱、柔軟的江南女子,細腰盈盈一握,修長的腿亭亭玉立,穿上淡粉、湖藍或者是月白的旗袍搖曳在青磚小巷裡,如果再撐上一把煙青色的紙傘,分明是戴望舒筆下如丁香般的女子。那份簡靜與清美,是錦上添花的絕色嫣然,空靈得似水中的荷,平仄多姿,楚楚動人。14.旗袍是穩妥的女子穿的,舒緩閑適,安然靜謐,穿上顯得又高貴又端莊,分外地吸引人。坐、立、行、走中規中矩,不似張揚,自有一份攝人心魄的氣場。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端然與雅緻,一顰一笑間,自有一份似水的嬌羞。15.旗袍是安靜的,無論你是多麼活潑的女子,只要穿上旗袍,就會慢慢地靜下來,它給你帶來的滿足與心安,會讓你充滿自信,充滿嫵媚,充滿誘惑。

G. 當旗袍與朋克相遇,最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服飾 ,其實一種生活品位和格調,不可否認,有些商品確實需要消費群體定位的, 旗袍更是如此。似曾相識的立領,細膩的滾邊,拈幾許往昔的溫柔, 恍若隔世的暗香,只是驚鴻一瞥 ,便能鎖定某些東西,比如記憶,比如時光,或是莫名的穿引。她是永恆的、神秘的、始終有一股無形的引力,蛻去雍容俗麗的氣質,盡顯遺世獨立的飄逸神韻, 似乎,這一切都跟衣服無關。

有人說,穿旗袍的女子,倘若覓不到一個可以為之情深的男子,哪怕她心懷錦綉,哪怕她風姿萬種,也不過是一抹孤獨的風景。旗袍,它告訴給人的,永遠是那小家碧玉,大家閨秀般的柔美,還有,那份身為女子的嬌媚妖嬈。

H. 如果將民謠和旗袍融合在一起,將是一種怎樣的情況

旗袍緊扣的高領,給人以雅緻而莊重的感覺,微緊的腰身體現出腰臀的曲線;特別是兩邊的開衩,行走時下角微輕飄動,具有輕快活潑之感。日常穿用可選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細布製作的旗袍,既樸素又大方。選用小花、素格、細條絲綢製做的旗袍,可表現出溫柔、穩重的風格。選用織綿緞、絲絨製作的旗袍,是迎賓、赴宴最華貴的服裝,集莊重典雅於一身。近年來,蠟染、扎染、手繪等工藝用於旗袍,」更使旗袍步人高檔時裝的行列。

I. 你怎麼理解中國的旗袍文化呢

一位大學生曾經很困惑的問:是不是穿上旗袍走秀就代表了旗袍文化?

旗袍文化其實很簡單,了解一點旗袍的歷史,學一點旗袍的禮儀常識。懂得如何選對適合自己的旗袍,並且知道不同場合下的旗袍選擇,每天盡量給自己營造一小時安靜的氛圍看書,聽音樂,喝茶。哪怕每天能有半小時安靜的氛圍!一年365天的積累是一個不可小覬的氣質修煉的過程。問題是,你能堅持嗎?

能駕馭一件適合你的普通旗袍,要遠比你擁有多少價格昂貴的旗袍重要的多!

J. 西坪鎮的茶葉文化

西坪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豐厚,絢麗多姿。
關於鐵觀音的由來,《中國茶經》、《福建烏龍茶》、《安溪縣志》對鐵觀音起源於西坪均作記載,鐵觀音原產於安溪縣西坪。無性系品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一是「魏說」。相傳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後,崇信里堯陽鄉松林頭(今西坪鎮松岩村)老茶農魏蔭(1703—1775年),勤於種茶,又信奉觀音,每日晨昏必在觀音佛前敬獻清茶一杯,數十年不輟。一夜,魏蔭在熟睡中夢見自己荷鋤出門,行至一溪澗邊,在石縫中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芬芳誘人。魏蔭好生奇怪,正想探身採摘,突然傳來一陣狗吠聲,把一場好夢擾醒。翌晨,魏蔭循夢中途徑尋覓,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發現一株如夢中所見的茶樹,細加觀察,葉形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異於他種。他喜出望外,遂將茶樹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鐵鼎里,悉心培育,經數年壓枝繁殖,株株茁壯,葉葉油綠。便適時採制,果然茶質特異,香韻非凡,視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貴客佳賓臨門,沖泡品評,凡飲過此茶的人,均贊不絕口。一天,有位塾師飲了此茶,便驚奇地問:「這是何好茶?」魏蔭便把夢中所遇和移植經過,詳告塾師,並說此茶是在崖石中發現,崖石威武勝似羅漢,移植後又種在鐵鼎中,想稱它為鐵羅漢。塾師搖頭道:「有的羅漢猙獰可怖,好茶豈可俗稱。此茶乃觀音托夢所獲,還是稱鐵觀音才雅!」魏蔭聽後,連聲叫好,這就是「觀音托夢說」。二是「王說」。相傳,安溪縣崇信里堯陽鄉南岩(今西坪鎮南岩村)仕人王士讓,清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車,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湖廣(今湖北)黃州府蘄州通判,曾築書房於南山之麓,名為「南軒」。清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與諸友經常會文於南軒,每於夕陽西墜,徘徊於南軒之圃。有一天,他偶然發現層石荒園間有株茶樹與眾不同,就移植在南軒的茶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葉茂盛,圓葉紅心;採製成品,氣味超凡;泡飲之後,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奉召進京,晉謁禮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饋贈。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轉獻內廷。乾隆帝飲後,甚喜,召見士讓詢問堯陽茶史,以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賜名為「鐵觀音」。鐵觀音系烏龍茶之極品,色澤烏潤,富有光澤;條索肥壯,捲曲緊結,砂綠明顯,沉重似鐵;湯色橙黃明亮;香氣清香悠長,勝似幽蘭花香;滋味濃郁甘鮮,濃而不澀,郁而不膩,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飲之齒頰留香,喉底回甘,香中有味,味中有香,尤以獨特的「觀音韻」把人們帶進幽深的茶道藝術之中,令人雅興悠遠,詩意盎然,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
鐵觀音在西坪發現後,經過數代人的培育、推廣,成為烏龍茶產區的首選優良品種和重要出口商品。民國5年(1916年),王西茶莊配製、天馨茶行經銷的「萬壽桃牌」鐵觀音在台灣省舉行的茶葉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獲金牌一枚,為安溪縣鐵觀音茶王最早獲獎者;天馨茶行也獎給王西金牌一面、賞狀一張(今存),內容為「安溪堯陽鄉,王西,萬壽桃,右者特選前記名茶,品質優良,謹備金牌一個呈上賞與,祈叩笑納是荷。昭和六年十月十五日台北天馨茶莊王筍敬贈。」民國34年(1945年),王聯丹茶行配製,高建發經銷的「泰山峰牌」鐵觀音在新加坡茶葉評獎活動中,獲金牌一枚,金筆一對,為第一個在海外獲獎的鐵觀音茶王。1950年,王登記茶莊配製,王炳記茶行經銷的「碧天峰牌」鐵觀音,在泰國茶葉評獎活動中,獲特等獎,獎金1000港幣。1982年6月,鐵觀音被評為全國名茶。1986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美食博覽會上,鐵觀音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茶。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坪鐵觀音先後獲得1996年廣州、1998年上海、1999年北京、香港鐵觀音茶王賽金獎四連冠。1996年6月,西坪鎮被農業部農墾局、南亞熱作辦命名為全國唯一的「鐵觀音烏龍茶生產基地」。
西坪茶葉在歷史上還創下許多第一:民國24年(1935年),平原村王成文最先發明茶樹無性繁殖的「茶樹短穗扦插法」,此項發明由王文章等於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1992年10月,松岩村和福建省茶葉學會聯合舉辦全省最早的村級茶王賽;1996年11月,王繼陽獲獎的500克鐵觀音茶王,在廣州市拍賣17萬元,入選《福建之最》;2000年6月,西坪在廣東省汕頭市茶王鑒評會上,由茶客票選鐵觀音茶王,屬國內首創;同年,溪源茶廠成為全省第一家獲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證書的民營茶葉企業;西坪茶葉同業分會主辦的《西坪茶葉》,為福建省內鄉鎮級唯一的茶葉通訊。
西坪是名茶本山的原產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一位為名為圓醒的人發現於西坪堯陽,所以又稱「圓醒種」。本山植株灌木型,無性系品種,中葉類、中芽種。品質優良,香高味醇,為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烏龍茶為介於紅茶的全發酵與綠茶的不發酵之間的半發酵茶,「猶抱琵琶半遮面」,以獨特的清香留芳人間。關於它的由來,在西坪堯陽有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
很早以前,南岩山林木蒼郁,四時雲霧繚繞,茶香溢野。有位將軍名叫烏良,由於不滿封建王朝的苛政,選擇深山隱居,終日以打獵和采山茶為生。一天下午,烏良照常帶著茶簍和獵槍上山採茶。當他采了一簍茶葉時,突然從岩石叢中闖出一頭山獐來,揚蹄朝山下飛奔。烏良持槍急追,一直到觀音石方把山獐獵獲。當晚,烏良因忙於宰殺山獐,把炒制茶葉的事擔擱了,而茶簍內的茶葉卻因烏良猛追山獐時上下跳躍,時時搖動茶簍,結果把茶青的邊緣摩擦損傷,經一夜停放已經發酵。為了不使採到的茶葉浪費,烏良照舊進行炒制。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在泡飲時,烏良發現這次炒制的茶葉,不僅沒有苦澀之味,而且氣味格外芬香,韻味也比原先炒制的好得多。於是,細心的烏良反復琢磨、研究,終於發現奧秘在於「搖青」這一道制茶的工序。人們飲用這種製法的茶葉,無不絕口稱贊。因這種製法是烏良發明的,就人們順口稱之為烏良茶。由於閩南方言「烏良」和「烏龍」同音,後人改稱為「烏龍茶」。烏良辭世後,人們為紀念他對烏龍茶製法的發明貢獻,在他隱居的南岩山上,興蓋了一座宮殿,立名為「打獵將軍殿」(已廢)。 鬥茶習俗,在全國各地大都式微,而在烏龍茶的故鄉、鐵觀音的發源地西坪,這一習俗卻與名茶一起經久而不衰,並不斷得到發展和創新。
鬥茶是一種古老的賽茶形式,又稱茗戰、斗試、點試,始於唐朝,盛於宋代,沿至元、明、清。它即通過烹制、品茗,比賽茶葉的質量和烹制技藝。蘇東坡詩雲:「勝者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古代,西坪民間鬥茶之風相當普及,往往相約三五知己,獻出各自所產茶葉,共同品嘗,決出名次,以定勝負。
鬥茶在當代演變成為一項茶王賽事,往往稱名茶評比會、鑒賞會、××杯大獎賽等。茶王賽時,各參賽單位(或茶農)將做工精細、品質絕佳的茶葉送到評比場所,由評委會將各地選送的茶樣密碼編號,評委會成員依次先觀外形色澤,再逐一開湯審評,聞香品味,然後用手揉摸葉底,估評老嫩。總之,對茶葉的色、香、味、形四個茶葉品質構成因子當場逐一打分,最後揭曉時,按得分高低排列名次。有時也採用專家評定和嗜茶者(消費者)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西坪作為安溪茶葉主產鄉鎮,幾乎年年舉行茶王賽。茶王賽多在每年春、秋兩季茶葉採制後舉行,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初賽在產茶區(鄉村)中進行,各選出質量優異的佳品若干件;對各地選送的佳品集中進行復賽,從中選出優異的茶樣;最後,對復賽中選出的優異茶樣進行無標名決賽,由評委會組織的茶葉專家評選,評選出茶王(又稱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質獎若干名。評選之後,往往還舉行茶藝表演、茶王拍賣會及踩街活動等。
精湛的茶藝表演在《高山流水》的陣陣琵琶樂聲中進行,身段窈窕,穿著旗袍,容貌端麗的茶藝小姐從容展示茶具、烹煮泉水、韓信點兵、品啜甘霖等18道程序,淋漓盡致地展示融傳統茶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沏茶藝術,使人們得到美的享受,並領略茶藝文化的精髓。
「踩街」活動場面壯闊,氣勢非凡!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茶王」身著盛裝,手執鮮花證書,肩披綬帶,坐著八抬大轎,春風滿面。遊行隊伍中,前導隊、彩旗隊、秧歌隊、腰鼓隊、舞龍隊、舞獅隊,浩浩盪盪,既富有現代氣派,又有傳統特色。獲獎者喜氣洋洋,客人們興致勃勃,街道兩旁,萬人駐足,摩肩接踵,爭看茶王,熱鬧非凡。有詩雲:西坪五月新茶季,村村戶戶參賽忙,披紅掛綠喜奪冠,萬人空巷看茶王。
西坪鬥茶是當今的一大奇觀,1997年10月,上海《新民晚報》記者曾到西坪,寫下《鬥茶》一文,詳細地記述西坪的鬥茶盛況,在上海《新民晚報》上發表。
茶王賽的不斷舉行,有效地改變西坪茶農的生產觀念。茶農們認識到,茶要賣好價,必須制好茶,而中「茶王」與中狀元一樣風光,要爭一爭,坐上八抬轎,瀟灑走一回!「千家精心育極品,西坪茶濃醉佳賓」,就是生動的寫照。至今,一個「制好茶,創名牌」,人人爭當「制茶能手」,人人爭做「茶狀元」的可喜局面已在西坪形成。茶王賽的舉行更提高了西坪茶葉的知名度,拓寬了茶葉市場,為西坪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茶王拍賣活動,也促使西坪茶價扶搖直上。1995—1998年,西坪鐵觀音的拍賣四創新高,故有「西坪鐵觀音,名貴勝黃金」之說(1996年10月10日《泉州晚報》、《福建經濟報》)。

與旗袍茶文化圖片素材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劍網三二小姐校服哪個好看 瀏覽:568
要麼穿上旗袍柔情萬種 瀏覽:75
文胸應該怎麼帶 瀏覽:285
廣州昌崗尾貨男裝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262
衣除器哪個牌子好 瀏覽:666
玉林福綿牛仔褲批發多少錢一條 瀏覽:322
長款白色t恤下面穿什麼圖片 瀏覽:780
看一下我和女兒誰選的裙子好看 瀏覽:138
五常紗線皺紋勞保手套采購批發 瀏覽:354
我們來了睡衣走秀背景音樂 瀏覽:266
男女混搭旗袍走秀視頻 瀏覽:463
關於帽子的文字 瀏覽:788
三隻小熊童裝專賣店電話多少 瀏覽:707
咖啡色大衣綠色裙子好看圖片 瀏覽:244
怎麼描述一條褲子 瀏覽:348
怎樣計算鉤針帽子的針數 瀏覽:483
帽子圖像是什麼品牌 瀏覽:278
粗線織老年帽子 瀏覽:83
小學生校服是深藍還是淺藍 瀏覽:750
海量高清紅色露背裙子圖片大全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