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靳東與同學同穿校服輕裝上陣,他會是最亮眼的仔嗎
我覺得他的顏值還是很不錯的,與同學同穿校服輕裝上陣,他會是最亮眼的仔。
⑵ 校服每年都會換款式的嗎
學校的校服不會每年都換款式的,因為校服一般都會穿到畢業的,只是偶爾小了會換一個大號,不可能每年都換款式,讓加重學生的負擔
⑶ 去參加同學生日聚會該穿什麼樣的衣服
哇咔咔~~可以穿校服~統一著裝~~hao找人~
⑷ 為避免同學聚會炫富,班長要求統一穿校服,對此你怎麼看
但是,他們都是成年人,同學們仍穿著校服。貧富之間真的沒有差距嗎?不可能考慮這個問題。因為盡管每個人都穿著相同的衣服,但有些人卻更富有,所以他的首飾也可以顯示他的財富資源。此外,如果女孩們保養得多了,她們的皮膚會變得嬌嫩,這與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孩可能並沒有太大區別。相反,一眼就能看到狀況不佳的女學生的皮膚粗糙。此外,男生之間的差距也很明顯。有些人條件很好,可以開豪華車去學校聚會,而有些人則騎電動車,自行車。因此,學生們經常穿著制服校服去參加宴會,並想出了這種主意來擺脫炫耀自己的財富以及貧富差距的想法,這可能不切實際。當然,穿了校服後,回到學校感覺很好。
⑸ 為什麼老師不用穿校服
我上學那會兒也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老師每天都可以換不同的衣服,自己卻每天上學的時候都要穿同一件校服,現在我想明白了,學生嘛,就要有個學生的樣子,就應該穿統一的校服,如果隨便穿什麼衣服都可以上學的話,那麼學生的心思可能多少會分心在自己要穿什麼衣服上,上學的時候別無選擇只能穿校服,在服裝上沒有別的選擇了,就只能好好學習了。
老師就不一樣了,老師自然也是不能穿的花枝招展的,但是只要穿得得體大方就好,或許校服也是區分老師和同學的標志吧。比如說,有些高中或者大學的老師有的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也同樣穿校服的話,那麼就亂套了,不知道誰是老師,誰是學生了。
其實,美可以在高中畢業之後,上大學了你就可以慢慢美了,要知道高中是很重要的三年,考上一所好的大學這至少會是你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然後如果你恰巧上了師范,以後的工作崗位也是從事教師行業,你就會感覺我也終於當上老師不用穿校服了,看著自己班級那些穿校服的學生,心裡就會有說不出的那種青春過往一閃而過了。
人呢,我感覺就是在適應的年齡做適應的事情就好了,為人師表,只要能夠把自己的學生教好,並且教的能夠讓學生都擁戴那便是成功的,學生的話,無論你做什麼,前提都是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進行,因為學生畢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至於校服的事情,也是區別每所學校的不同標志而已。
⑹ 為什麼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學生還必須要穿校服
為什麼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學生還必須要穿校服?
中小學生必須穿校服,似乎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對此提出異議者少之又少。人們在提到這個問題時,討論的不是該穿不該穿,而是穿什麼樣的好。 看來,中小學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論,沒有討論的必要了。依我看,這個問題遠遠沒有討論清楚。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勢,就要僵化,對不合理的東西,也不會產生懷疑,更不可能去試圖改變它。「從來如此就是對的」,這是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里就曾大聲疾呼:「從來如此,便對嗎?」這句話在現在還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的笑話,看看我們某些同志的思維定勢有多麼嚴重,思想已經僵化到了何種程度。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某國總統夫人到校參觀,本來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學生換上自己整潔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體統?學校規定一律穿校服迎賓。但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猛長的時期,平時活動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麼辦?學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學,統統藏到樓頂上外賓看不到的地方。剩下的同學,校服勉強看得過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後面。女兒當時還很小,回家講述這些情況時,笑彎了腰。一個孩子尚且看出這樣做是非常可笑的,為什麼學校的領導、老師就覺得很正常呢?如果不穿校服去迎賓,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擔心,這樣僵化的頭腦,怎麼教育出賦有活力的學生?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認為,學生穿了校服,有助於養成集體主義精神,增加對學校的熱愛和凝聚力。這種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滿每天穿校服而背後罵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換,整天臟兮兮地進出學校者有之;畢業後,立刻將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每天穿校服的規定是極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哪裡談得上什麼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有人說,是因為校服的質量、式樣不好,學生才不愛穿。我說有這個因素,但在目前無法解決。可以請人設計更好的式樣,使用更好的面料,但價格會上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負擔,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條件好的地方,學生除運動服外,還有一套式樣比較好一點的「正裝」,比如男孩為西服,女孩為套裙,或者是類似海軍服一類的制服。但穿這樣的衣服需要配套,領花、領帶、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則不倫不類,不如不穿。而且這樣的服裝,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周要換洗一次吧?再說,上體育課怎麼辦?不換成運動服、運動鞋,恐怕不成。大部分學校恐怕還沒有供學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沒有更衣室。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闊到像京劇《鳳還巢》里朱千歲「脫了路衣換壽衣,脫了壽衣換便服,再脫了便服換路衣」的地步。既然來回換裝有諸多不便,所以現在學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運動服,有正裝的也把正裝束之高閣,成了半年閑,一年閑,甚至幾年閑,造成極大的浪費。「講究」完全成了「將就」,我不知道這種「講究」還有什麼意義。有的學校稍微寬松一點,平時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周一升旗的時候穿,據說是為了表示對國旗的尊敬。全校學生穿著運動服向國旗敬禮,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嗎?更何況中間夾雜著為數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舊的…….我感受不出一點庄嚴肅穆的氣氛,這種場面,用「滑稽可笑」來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還有個十分動聽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學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如果艱苦樸素的作風能通過穿式樣相同的衣服毫不費力的培養起來,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這只是教師們的一廂情願。可以用來攀比的東西太多了,豈止是衣服!運動鞋、自行車、電子產品、家長的地位、金錢、汽車、洋房、別墅、甚至眼鏡、書包、各種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樣的衣服就能解決攀比的問題嗎?作為學校、教師不去研究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去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糾正學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卻想以這種簡單的、令人反感的做法,來替代艱苦細致的教育過程,是很可悲的。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能起到讓教師「眼不見,心不煩」的作用,絲毫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學校一邊打著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旗號,一邊卻在心安理得地吃著承包製作校服的廠家的回扣。學校幹部因為吃這種回扣而落馬,絕不是個別現象。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措施,倒成了幹部教師腐化墮落的溫床,真是咄咄怪事。隨著反腐倡廉的不斷深入,這種現象現在是少多了,但有哪個學校敢拍著胸脯說,從給學生定製校服那天起,就從來沒得過廠家的好處?不管這些「好處」是個人貪了,還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們敢說從沒拿過嗎?
⑺ 要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不知道穿什麼衣服去,好糾結!
我覺得你可以去美達秀APP看一下,那裡都是潮人,有很多好看的搭配,一定有合適你的裝扮.
⑻ 能不能給我小學五年級的解方程300道(一定有過程)我會提高懸賞
1.一輛汽車往返於甲、乙兩地,去時用了4小時,回來時速度提高了1/7。問:回來時用了多少時間?
2.A、B兩城相距240千米,一輛汽車原計劃用6小時從A城開到B城,汽車行駛了一半路程,因故在中途停留了30分鍾,如果按原定時間到達B城,汽車在後半段路程時速應加快多少?
3.兩碼頭相距231千米,輪船順水行駛這段路程需要11小時,逆水比順水每小時少行10千米。問:行駛這段路程逆水比順水需要多用幾小時?
4.汽車以每小時72千米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到達後立即以每小時48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該車的平均速度。
5.一輛汽車從甲地出發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在一開始的120千米內平均速度為每小時40千米,要想使這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為每小時50千米,剩下的路程應以什麼速度行駛?
6.汽車往返於A、B兩地,去時時速為40千米,要想來回的平均時速為48千米,回來時的時速應為多少?
7.有一座橋,過橋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後下坡,並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騎自行車過橋時,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別為每秒4米、6米和8米,求他過橋的平均速度。
8.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行進,下午1時到;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行進,上午11時到。如果希望中午12時到,應以怎樣的速度行進?
9.一架飛機所帶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時,飛機去時順風,時速為1500千米,回來時逆風,時速為1200千米。這架飛機最多飛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飛?
10.一段路程分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長度之比是1∶2∶3,某人走這三段路所用的時間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時速度為每小時2.5千米,路程全長為20千米。此人走完全程需多長時間?
11.一段路程分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長度之比是2∶3∶5,某人騎車走這三段路所用的時間之比是6∶5∶4。已知他走平路時速度為每小時4.5千米,全程用了5小時。問:全程多少千米?
12.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農場去,開始他以每小時5千米的速度步行,後來有輛時速18千米的拖拉機把他送到了農場,總共用了5.5小時。問:他步行了多遠?
13.已知某鐵路橋長1000米,一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開始上橋到完全下橋共用120秒,整列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80秒。求火車的速度和長度。
14.124名少先隊員排成兩路縱隊通過一座長124米的大橋,隊伍行進的速度是每分鍾48米,前後兩排相距0.8米(人體寬度忽略不計)。問:隊伍從首排上橋到末排離橋共需多少時間?
15.甲、乙兩班進行越野行軍比賽,甲班以每小時4.5千米的速度走了路程的一半,又以每小時5.5千米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乙班在比賽過程中,一半時間以每小時4.5千米的速度行進,另一半時間以每小時5.5千米的速度行進。問:甲、乙兩班誰將獲勝?
16.劃船比賽前討論了兩個比賽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在比賽中分別以每秒2.5米和3.5米的速度各劃行賽程的一半;第二個方案是在比賽中分別以每秒2.5米和3.5米的速度各劃行比賽時間的一半。這兩個方案哪個好?為什麼?
17.某邊防站甲、乙兩哨所相距15千米。一天,兩個哨所的巡邏隊同時從各自的哨所出發相向而行,他們的速度分別為每小時4.5千米和5.5千米。乙隊出發時,他們帶的一隻軍犬同時向甲哨所方向跑去,遇到甲隊時立即轉身往回跑,遇到乙隊又立即轉身向甲哨所方向跑去,…,這只軍犬就這樣不停地以每小時20千米的速度在甲、乙兩隊之間奔跑,直到兩隊會合為止,問:這只軍犬來回共跑了多少路?
18.小亮從家到學校,步行需要40分鍾,騎自行車需要15分鍾。如果他騎車走了9分鍾後自行車發生故障,只好步行到學校,那麼,他從家到學校共用了多少時間?
19.小燕上學時騎車,回家時步行,路上共用50分鍾。如果往返都步行,全程需要70分鍾。求往返都騎車需要多少時間?
20.小明從甲地到乙地,去時每小時走5千米,回來時每小時走7千米,來回共用了4小時。小明去時用了多長時間?
21.學校組織春遊,同學們下午一點出發,走了一段平坦的路,爬了一座山,然後按原路返回,下午七點回到學校。已知他們步行速度平地為4千米/時,上山為3千米/時,下山為6千米/時,問:他們一共走了多少路?
22.甲、乙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1/5,乙用的時間比甲多1/8。問:甲、乙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某車間每天能生產甲種零件120個,或乙種零件100個,或丙種零件200個,甲,乙,丙三種零件分別取3個,2個,1個可配成一套。現要求在30天內生產出最多的成套產品,甲,乙,丙三種零件應該各安排生產多少天?
一、小數一步加、減法應用題
1、一本數學讀物6.25元,一本語文讀物5.86元。兩本書一共要多少錢?
2、一個西瓜重4.86千克,一個哈密瓜重3.5千克。一個西瓜比一個哈密瓜重多多少千克?
二小數一步乘除法應用題1一種毛線每千克48.36元,買3千克應付多少元?買0.6千克呢?
2、一個養蠶專業組養春蠶21張,一共產繭1240千克。平均每張大約產繭多少千克?
三、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應用題1、小紅看一本故事書,看了5天,每天看12頁,還有38頁沒有看。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畫一畫線段圖)
2、食堂運來麵粉和大米各3袋。麵粉每袋重25千克,大米每袋重50千克。運來麵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克?
3、民兵打靶,第一次用子彈250發,第二次用子彈320發,第三次比前兩次的總和少180發,第三次用子彈多少發?
四、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1、學校買彩色粉筆45盒,買的白粉筆比彩色粉筆多15盒。一共買多少盒粉筆?
2、一個空筐重2千克,往筐里放入32千克花生。裝著花生的筐的重量是空筐的多少倍?
五、連乘應用題
1、糧店運來兩車麵粉,每車裝80袋,每袋25千克。這個糧店運來多少千克麵粉?(用兩種方法解答)
2、三年級同學到菜園收白菜,分成4組,每組11人,平均每人收45千克。一共收白菜多少千克?
1.化肥廠計劃生產7200噸化肥,已經生產了4個月,平均每月生產化肥1200噸,餘下的每月生產800噸,還要生產多少個月才能完成?
2. 塑料廠計劃生產1300件塑料模件,6天生產了780件。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要生產多少天才能完成?
3.李師傅上午4小時生產了252個零件,照這樣的速度下午又工作3小時。李師傅這一天共生產零件多少件?
4. 水泥廠計劃生產水泥3600噸,用20天完成。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生產20噸,實際多少天完成任務?
5.一堆煤3.6噸,計劃可以燒10天,改進爐灶後,每天比原計劃節約0.06噸,這堆煤現在可以燒多少天?
6. 甲、乙兩地相距420千米,一輛客車從甲地到乙地計劃行使7小時。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行使10千米,實際幾小時到達?
7.小強從家回校上課,如果每分鍾走50米,12分鍾回到學校,如果每分鍾多走10米,提前幾分鍾可以回到學校?
8. 築一條長6.4千米的公路,前3個月平均每月築1.2千米,剩下的每月修1.4千米,還要幾個月完成?
9.小明用10.2元買文具,買了6支鉛筆,每支0.45元,餘下的錢買圓珠筆,每支2.5元,可以買多少支?
10. 服裝廠原計劃做120套西服,每套西服用布4.8米,改進裁剪方法後。每套節約用布0.3米,原來用的布現在可做西服多少套?
11.一本故事書,原來每頁排576字,排了25頁。再版時字改小了,只需排18頁。現在每頁比原來多排多少個字?
12. 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客車每小時行使8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使60千米,經過5小時兩車相遇。甲、乙兩地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3.兩個工程隊同時合開一條1500米的隧道,甲工程隊在一端開工,每天挖14米,乙工程隊在另一端開工,每天挖16米,多少天後隧道可以挖通?
14. 甲、乙兩人同時合打一份7000字的稿件,甲每小時打600字,乙比甲每小時多打200字,經過幾小時可以完成任務?
15.小明和小強放學後在學校門口向相反的方向行走,小明每分鍾走70米,小強每分鍾走68米,5分鍾後兩人相距多少米?
16、 甲、乙兩地的路程是630千米,客車從甲地開出2小時後,貨車從乙地相向開出,已知客車每小時行使65千米,貨車每小時行使60千米。貨車開出幾小時後與客車相遇?
五年級數學應用題練習(二)
班別: 姓名: 成績:
1、機床廠原來知道機床每台用鋼材1.02噸,改進設計後,每台比原來節約0.12噸,原來製造300台所用的鋼材,現在可以製造機床多少台?
2、小明買了6支鉛筆和4本練習本,每本練習本0.68元,每支鉛筆0.24元。小明付出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
3、甲、乙兩列火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甲火車每小時行使80千米,乙火車每小時行使70千米,開出12小時後兩車還相距110千米,兩地相距有多少千米?
4、光明造紙廠生產一批新聞紙,原計劃28天完成,每天需生產12.5噸。施加提前3天完成,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生產多少噸?
5、李師傅生產一 批零件,前3天生產零件126件,照這樣計算,再生產12天完成生產任務。這批零件共有多少件?
6、化肥廠計劃用30天生產化肥84噸,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生產0.2噸,實際比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7、加工一批服裝,每天加工300套,16天可以完成,
(1) 如果每天加工400套,提前幾天完成?
(2) 如果每天多加工20套,幾天可以完成?
(3) 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8、某汽車廠計劃全年生產汽車16800台,結果提前2個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產任務。照這樣的速度,全年可生產汽車多少台?
9、新豐農機廠一個車間加工2480個零件。原來每天加工100個,工作20天後,改為每天加工120個。這樣再加工幾天就可以完成任務?
10、一個服裝廠原來做一種兒童服裝,每套用布2.2米。現在改進了裁剪方法,每套節省布0.2米。原來做600套這種服裝所用的布,現在可以做多少套?
11、小紅買了練習本和生字本各3本,一本練習本0.36元,一本生字本0.32元,小紅買生字本比買練習本少用多少元?
12、同學抬水澆樹。三年級澆45棵,三年級比四年級少澆10棵,四年級是五年紀澆的棵數的一半。五年級比三年紀多澆多少棵?
13、兩個工程隊合開一條隧道,各從一端開鑿,第一隊每天開12.6米,第二隊每天開14.4米,第一隊開鑿5天後,第二隊才加入,再過21天隧道終於打通。
(1)這條隧道長多少千米?
(2)打通時兩隊各開鑿了多少米?
14、小汽車每小時行63千米,小汽車的速度是載重汽車的1.4倍。它們從相距270千米的兩地同時開出,相向行駛。
(1) 經過幾小時相遇?
(2) 相遇時兩車各行了多少千米?
(3) 如果出發時是8時15分,相遇時是幾時幾分?
1一輛摩托車 小時行98千米,一輛卡車 小時行80千米,試求:
(1)摩托車與卡車所用時間之比;
(2)摩托車與卡車所行路程之比;
(3)摩托車速度與卡車速度之比。
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500千米外的乙地,已經行了280千米,求已經行的路程與剩下路程之比。
3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1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8天完成,甲隊與乙隊工作效率之比是多少?
4五(1)班有學生40人,體育鍛煉達標的有32人,未達標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即求未達標率)?
5小李、小趙、小王三人合做一批零件,到完工時,小李做總數的 ,小趙做總數的 ,小王做總數的 ,求三人所做零件數量之比。
6 五(1)班第一次數學測試,及格的有48人,不及格的有2人。求這次數學測試的及格率。
7某車間某天出勤職工38人,缺勤2人,求出勤率。
8某廠上半月完成計劃產量的56%,下半月又完成計劃產量的64%,這個月增產百分之幾?
9一套自學叢書,現在的單價是160元,比原價降低了40元,問現在的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
10 少先隊綠化組春季植樹360株,秋季植樹440株,共成活760株,求樹苗成活率。
11 月餅廠去年生產月餅140噸,今年生產月餅210噸,今年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幾?
12 6千克比5千克多百分之幾?5千克比6千克少百分之幾?
13 某廠上半月完成計劃產量的56%,下半月又完成計劃產量的64%,這個月增產百分之幾?
14服裝廠下半年生產服裝計劃數比上半年增加20%,那麼下半年生產服裝計劃數是上半年的百分之幾?
15.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8%,5噸油菜籽可加工出多少噸油?
16.修建一自來水廠,計劃投資500萬元,實際比計劃節約了5%,節約了多少萬元?
17.油菜籽的出油率達到八成五,勤奮村種了8公頃油菜,每公頃收到油菜籽3750千克,共可出菜籽油多少千克?
18.辛庄小學六年級學生有200人,其中120人參加興趣小組,要使參加興趣小級的人數達到88%,還需要增加多少人參加?
19.養雞場養肉雞10萬只,第一次賣去 ,第二次賣去25%,還剩多少萬只?
20.一堆煤重120噸,第一天運走了總重量的20%,第二天運走總重量的25%,還剩下多少噸?
21.一輛汽車原來每小時用去汽油12升,修理後用油節約了10%,現在這輛汽車每小時用去汽油多少升?
22.某小學四年級有120人,五年級比四年級少10%,五年級有多少人?
23.汽車 小時行24千米,摩托車每小時的速度比汽車快70%,摩托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4一條公路,第一個月修了全長的 ,第二個月修了6千米,還剩37.5%沒有修。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25 某廠生產一批零件,第一天生產40件,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產10%,兩天的產量占總數的25%,這批零件有多少件?
26 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已經行了72千米,還剩下全程的62.5%,這輛汽車行到乙城還需要多少千米?
27 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當甲車行了全程的60%,乙車行了全程的75%時,兩車相距140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甲車比乙車少行多少千米?
28 慶豐商店運來桔子和梨1620千克,運來的梨是桔子的80%,運來桔子和梨各多少千克?.
29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8%,5噸油菜籽可加工出多少噸油?
30修建一自來水廠,計劃投資500萬元,實際比計劃節約了5%,節約了多少萬元?
31 全國工商稅收收入95年為5383億元,96年增收1051億元,96年比95年增收百分之幾?
1、 新華書店把5250本文藝書和科技書運往農村,文藝書有25包,科技書有80包,每包的本數相等。每包多少本書?科技書和文藝書各有多少本?
2、 一個糧店,上午賣出50袋麵粉,下午賣出30袋麵粉,每袋麵粉的重量相等,上午比下午多賣出麵粉1600千克。每袋麵粉重多少千克?上午和下午各賣出麵粉多少千克?
3、 第一輛卡車運來水泥80包,第二輛卡車運來水泥65包,比第一輛卡車少運來水泥1.5噸,兩輛卡車各運來水泥多少噸?
4、 一個水果店有兩筐單價相同的蘋果,第一筐重45千克,第二筐重3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少賣15元,兩筐蘋果各值多少元?兩筐蘋果共值多少元?
5、 華豐水國行,運來的梨比橘子多840千克,梨的重量是橘子的1.5倍,橘子和梨各重多少千克?
6、 服裝廠有工人156人,其中女工人數是男工人數的3倍,求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7、 兩包賑災物品共重154千克,其中第一包比第二包的2倍少14千克,求兩包賑災物品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
1、小紅在郵電局買了0.8元和0.2元的郵票共7張,花了3.8元。你能求出小紅買這兩種郵票各多少張嗎?
2、媽媽今年46歲,小強12歲,再過多少年媽媽的年齡是小強年齡的3倍?
3、小明看320頁的書,他每天看16頁,已經看了8天了.剩下的還要看幾天?
4.用76厘米的鐵絲,做一個長方形,要使寬是16厘米,長應是多少?
5.食堂買了8千克黃瓜和6千克茄子,付出15元,找回1.4元,每千克黃瓜是0.8元.每千克茄子是多少錢?
6.林業隊種的楊樹的棵數是柳樹的4倍,楊樹比柳樹多54棵,楊樹有多少棵?
7.兩地相距400千米,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從兩地同時相對而行,甲汽車每小時行38千米,乙汽車每小時行42千米,幾小時後兩車相距40千米.
8.果園里的梨樹和桃樹共有380棵,桃樹的棵數比梨樹的3倍還多8棵,桃樹和梨樹各有多少棵?
9.有甲、乙兩桶油,甲桶里有油45千克,乙桶里有油24千克.從甲桶中倒出多少千克油給乙桶,才能使甲桶里的油的重量等於乙桶里油的重量?
10、這坐大樓高29.2米,一樓准備開商店,層高4米,上面9層是住宅。 住宅每層高多少米?
11、王老師家學校3.5千米,她騎電動車10分鍾後離學校還有0.8千米,王老師每分
12、一輛轎車的售價是13.5萬元,比一輛摩托車售價的20倍少0.5萬元一輛摩托車售價多少萬元?
13、1.學校建校舍計劃投資45萬元,實際投資40萬元。實際投資節約了百分之幾?
14.學校五月份計劃用電480度,實際少用60度。實際用電節省百分之幾?(福建雲宵實驗小學)
15.某廠計劃三月份生產電視機400台,實際上半個月生產了250台,下半個月生產了230台,實際超額完成計劃的百分之幾?(南昌市青雲譜區)
16.現有甲、乙、丙三個水管,甲水管以每秒4克的流量流出含鹽20%的鹽水,乙水管以每秒6克的流量流出含鹽15%的鹽水,丙水管以每秒10克的流量流出水,丙管打開後開始2秒不流,接著流5秒,然後又停2秒,再流5秒……三管同時打開,1分鍾後都關上,這時流出的混合液含鹽百分之幾?(武漢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17.新光小學書畫班有75人,舞蹈班有48人,書畫班人數比舞蹈班多百分之幾?(南寧市)
18.小明用一包綠豆做實驗,其中發芽的種子有100粒,沒有發芽的種子有25粒,求這包綠豆的發芽率。(浙江溫嶺市)
看4頁,第二天看了全書的幾分之幾?(江蘇無錫市)
19為災區捐款,小華捐4.2元,比小麗多捐了0.4元,小華比小麗多捐幾分之幾?(河南安陽市)
20.一件衣服打八折出售賣100元,實際90元賣出。實際幾折賣出?(浙江仙居縣)
10.食堂運來600千克大米,已經吃了4天,每天吃50千克。剩下的5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南京市建鄴區)
11.3箱橘子比3筐蘋果少24千克。平均每箱橘子重20千克,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浙江台州市市區)
12.在綠化祖國採集樹種的活動中,某校四年級5個班級,每班採集樹種20千克,五年級3個班共採集60千克,平均每班採集樹種多少千克?(上海市)
13.大橋鄉修一條長2100米的水渠,已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餘下的任務要在3天內完成,平均每天應修多少米?(南京市秦淮區)
14.小明到商店買了3個小型足球付出20元,找回1.85元,每個足球多少元?(銀川市實驗小學)
15.某班有4個小隊,每個小隊有12名少先隊員,在「希望工程」捐款活動中,共捐款240元。平均每個少先隊員捐款多少元?(上海市)
16.育才小學買來2個小足球和25根長繩,共用去408.5元,每個小足球的價錢是48元,每根長繩的售價是多少元?(江蘇無錫市南長區)
17.王華買《趣味數學》和《故事大王》各5本,一共用了20元。每本《趣味數學》2.6元,每本《故事大王》多少元?(西安市雁塔區)
18.運輸隊要運走89噸貨物,前三次每次運走10.5噸。其餘的分5次運完,平均每次要運走多少噸?(上海市)
19.4個同學在一張乒乓球台上單打60分鍾,平均每人打了多少分鍾?(福建建甌市)
20.期末考試語文、數學、常識三門功課的平均分是95分,語文、數學兩門功課的平均分是93分,問:常識考了多少分?(浙江江山市)
21.五(1)班同學植樹,26個男生平均每人植6棵,24個女生平均每人植5棵。男、女生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南昌市東湖區)
22.李東拿5元錢買文具。他買鉛筆已用去1.5元,剩下的錢買練習簿,每本0.35元。他可以買多少本練習簿?(上海市長青學校)
23.一批蘋果,若平分給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得6個;若平分給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得3個;若平分給大、小兩個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得多少個?(南京市建鄴區)
24.時新手錶廠原計劃每天生產75塊手錶,12天完成任務。實際10天完成任務,實際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塊?(武漢市青山學校)
25.實驗小學開展「環保周種盆花」活動,前3天平均每天種114盆,後4天共種750盆,「環保周」內平均每天栽種盆花多少盆?(長沙市實驗小學)
剩下的7.5小時要耕完,平均每小時要耕地多少?(湖北陽新縣)
27.一台織布機7小時織布105米,照這樣的速度,再織8小時,一共可以織布多少米?(浙江臨安市)
28.一輛汽車3小時行135千米,照這樣計算,8小時行多少千米?(廣西桂林市)
29.120千克大豆可榨出豆油16.2千克,2000千克大豆可榨出豆油多少千克?(用比例解)(浙江泰順縣)
30.某加工廠2台磨粉機3小時能磨麵粉14.4噸。照這樣計算,6台磨粉機8小時一共能磨麵粉多少噸?(福建建甌市)
31.某服裝廠接到生產1200件襯衫任務,前3天完成了40%,照這樣計算,完成任務還需要多少天?(寫出兩種不同解法)(合肥市中市區壽春學校)
32.某工程隊要鋪建一條公路,前20天已鋪建了2.8千米,照這樣計算,剩下的4.2千米的路段,還需要多少天才能鋪建完成?(用比例方法解)(浙江臨海市)
33.豐收農具廠製造一批鐮刀。原計劃每天製造360把,18天完成。實際每天多製造72把,照這樣計算,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武漢市青山區)
34.長風電扇廠計劃生產2800台電扇。前6天已經生產了672台,照這樣計算,還要生產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務?(南京市白下區)
35.育民小學校辦廠,原計劃12天裝訂21600本練習本,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裝訂360本。實際完成生產任務用了多少天?(天津市紅橋區)
36.小青看一本260頁的故事書,前3天每天看20頁,如果剩下的每天看25頁,還要幾天看完?(西寧市城中區)
37.學校買來塑料繩342米做短跳繩,先剪下同樣長的5根,一共用去9米,照這樣計算,買來的塑料繩可以做短跳繩多少根?(南京市鼓樓區)
38.兩筐蘋果單價相同,甲筐蘋果重64千克,乙筐蘋果重48千克,兩筐都賣出一部分後,剩下的蘋果重量相等,已知乙筐比甲筐少賣了56元,甲筐蘋果可賣多少元?(合肥市中市區壽春學校)
39.時新手錶廠原計劃25天生產1000塊手錶,實際每天生產了50塊,實際比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任務?(河南開封市)
40.電視機廠計劃30天生產電視機1200台,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生產10台,實際多少天完成任務?(浙江東陽市)
41.服裝廠要加工一批校服,原計劃每天生產250套,30天可以完成,實際每天生產300套,實際多少天完成?(用比例解答)(江西景德鎮市)
42.一批貨物,原計劃每天運走18噸,84天運完,實際每天運21噸,實際要幾天運完?(用比例解)(銀川市二十一小學)
43.裝配小組要裝配一批洗衣機,計劃每天裝配27台,20天完成任務。實際每天裝配了30台,只需幾天就可以完成任務?(江蘇無錫市北塘區)
44.大慶小學食堂運來24噸煤,計劃燒50天。實際每天節約0.08噸,實際燒了多少天?(浙江樂清市)
45.車間生產一批零件,每天生產65套,生產12天後還差130套,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套?(武漢市江漢區滑坡路小學)
46.希望小學裝修多媒體教室。計劃用邊長30厘米的釉面方磚鋪地,需要900塊,實際用邊長50厘米的方大理石鋪地,需要多少塊?(用比例知識解答)(南昌市東湖區)
47.裝訂一批同樣的練習本,原計劃每本裝16頁,可以裝訂250本,如果要裝訂成200本,每本應裝多少頁?(用比例解)(廣西桂林市)
48.服裝廠原計劃做120套西服,每套西服用布4.8米,改進裁剪方法後,每套節約用布0.3米。節約下來的布,可以做多少套西服?(上海市長青學校)
49.師傅比徒弟多加工192個零件,已知師傅加工的零件個數是徒弟的4倍,師徒二人各加工多少個零件?(用方程解)(銀川市二十一小學)
50.紅光農具廠五月份生產農具600件,比四月份多生產25%,四月份生產農具多少件?(武漢市青山區)
51.紅星紡織廠有女職工174人,比男職工人數的3倍少6人,全廠共有職工多少人?(浙江紹興縣)
兩種方法解)(銀川市實驗小學)
53.蓓蕾小學三年級有學生86人,比二年級學生人數的2倍少4人,二年級有學生多少人?(長沙市實驗小學)
54.某校有男生630人,男、女生人數的比是7∶8,這個學校女生有多少人?(杭州市上城區)
55.張華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5%少4頁,這時已看的頁數與剩下頁數的比是1∶7。這本故事書共有多少頁?(浙江平陽縣)
56.一個書架有兩層,上層放書的本數是下層的3倍;如果把上層的書取30本放到下層,那麼兩層書的本數正好相等。原來兩層書架上各有書多少本?(上海市虹口區)
57.第一層書架放有89本書,比第二層少放了16本,第三層書架上放有的書是一、二兩層和的1.5倍,第三層放有多少本書?(南昌市青雲譜區)
藝書的本數與其他兩種書的本數的比是1∶5,工具書和文藝書共有180本。圖書箱里共有圖書多少本?(江蘇無錫市)
59.有甲、乙兩個同學,甲同學積蓄了27元錢,兩人各為災區人民捐款15元後,甲、乙兩個同學剩下的錢的數量比是3∶4,乙同學原來有積蓄多少元?(江西景德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