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與校服的故事徵文
故事一
鎮上的生活真不一樣。
16歲的陳志起初十分驚訝地發現,原來這里喝水不用爭搶,洗澡不用去挑水,尿急了卻只能憋著;這里的課桌很平整,沒有洞洞,這里每個人都有好幾本書,回答問題卻要舉手。這里的學生還都穿校服,學校的名字印在背後,是大大的紅色的校名。那時的陳志認為,相比自己身上的舊布衫,校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服了,穿著校服讓他覺得融入了這個小鎮、這個學校,這些讓他興奮不已。於是他便一天到晚地穿著,小心翼翼地穿著。
高二的時候,陳志已經是一個健壯的小夥子了,校服便明顯跟不上他成長的步伐。不過陳志倒不在意好看不好看,褲腿太短就往下扯扯,衣服太小就勉強撐撐,這些對陳志來說,都不是問題。直到有一天,他的校服不堪重負,脫線了。於是很自然的,脫線的地方裂成一個大口子,囂張地不斷擴張著。這一罕見的現象惹來大家的鬨堂大笑,第一次,陳志有了一種臉紅羞愧的感覺,他低下頭,不敢面對大家,這才猛然發現,視線范圍內,竟找不到一件校服了。他斜過身子,開始打量起同桌的衣服,鮮艷的紅色外套和黑色的運動褲,和自己身上脫線的校服比起來,確實好看得多。那個下午,陳志一直埋著頭,直到脖子酸了都不敢抬頭,他覺得,這半天真的好漫長。
回到大姐家裡,陳志的心不安分起來,莫名的緊張催促著他必須講些什麼。終於,在晚飯的時候,陳志把醞釀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想法說了出來:「姐,我想添件新衣服。」空氣彷彿在那一刻凝固了,姐夫「哼」的一聲打破了這般死寂,大姐慢慢放下碗,看了一眼陳志身上的衣服,可讓陳志失望的是,她並沒有說什麼,陳志也不敢再講什麼,他用力地往嘴裡扒飯。
這天晚上,陳志失眠了。近來的一幕幕都開始回放,姐夫一直以來的不滿,同學一直以來的厭惡,還有這冰冷的房間,許許多多陳志認為自己看不到的現象一下子清晰起來,這讓陳志很痛苦,也很害怕。可對他來說,他更害怕的是明天,他不知道明天可以穿什麼去面對那些眼尖的同學。於是,他開始埋怨起姐夫,埋怨他的小氣,埋怨他的冷漠,同時,他又想到了爸,他覺得很心酸,這種感覺讓他壓抑得透不過氣來。但很快,陳志便很實際地思考起明天怎麼去面對同學,他想不出辦法,一點都想不出。第一次,到了鎮上的陳志感覺到別人的眼光是異樣的,第一次,他感覺到那暗藍色的校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標志。這一切都與陳志心目中嚮往的天堂般的小鎮生活很不符,但他似乎無能為力,只能選擇硬著頭皮去面對。
迷迷糊糊睡了一夜,陳志破例沒有在聽到鬧鈴後馬上起床,他睜大眼睛仰躺在床上,有些問題其實是一個心理障礙,就像如今要陳志去面對那個校服問題。他覺得自己已經無法用對待衣服的態度去對待它,此時此刻,陳志覺得那堆過去自己十分寶貝的校服似乎昭示的是他一直深深隱藏的自卑和失望——有對小鎮生活的、有對自己的。
該上學去了,陳志這么對自己說,可是,當他的目光又一次停留在那堆校服上,他遲疑了。陳志心中有些抑鬱。他走下床,來到客廳,電視、沙發、茶幾……正是這一樣樣山裡沒有的玩意兒一直牽著陳志的心,或許,這些便是陳志心裡一直嚮往的東西。突然間,陳志的目光停留在茶幾上:幾張十塊和一些硬幣。錢並不多,而陳志卻像被釘住了一樣,第一次,那麼迫切地想要佔有它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陳志的慾望愈發強烈起來。他真的很需要一件新衣服來幫助自己擺脫貧困和自卑。於是,走到茶幾旁,陳志的手在空中比畫了好幾下,隨即握住了錢,穩穩當當地揣進懷里。
揣著錢的陳志一路小跑直奔商場,完全忘記了此時他本該在教室里上課的事。第一次帶著錢進商場,陳志很興奮,似乎將剛才的不安和失望全拋在了腦後。他走得非常慢,左看看右晃晃,有時還裝出一副考慮的樣子,不過,並沒有人把他當成一個買東西的人,甚至覺得他要伺機偷東西。一些鋪主對他感到厭惡,不許他靠近,而這點,尚沉浸在新奇感中的陳志是怎麼也體會不到的。他只想找一件紅外套,一件可以顯得自己不窮的紅外套。
轉了一圈又一圈,終於他瞧見了,那是一件被掛在角落的紅色外套,扎眼的紅,卻像受了冷落一般。陳志按捺住內心的興奮,鼓起勇氣走進鋪子,鋪主抬起頭,瞄了他一眼,不耐煩地說:「買衣服?」話中帶著不屑。陳志拿出他一貫的認真表情點點頭,指著那件紅外套說:「我要那件!」鋪主順著他的手回頭看看那衣服,又打量一下陳志,輕描淡寫地說道:「最後一件,沒有了!你穿嫌小。」陳志的一腔熱情被人用冷水從頭潑到腳,本來他還想說些什麼,可一抬頭,就撞見鋪主冷漠的表情。他只好作罷。退出店鋪,陳志突然間有種被曝光的感覺,他覺得周圍許許多多鋪主都在審度著他,陳志甚至懷疑他的腦門上被刻上了「貧困」二字,這讓他害怕,想逃。於是揣著錢的陳志灰溜溜地從商場跑了出來。
他一點點意識到,即便是自己穿上了新衣服,也改變不了什麼。陳志發現自己不過是太想擺脫貧困和自卑而已。此時是正午,天空仍然沉悶,這讓他不舒服。陳志一直沒有想通自己在逃避什麼,但身不由己的,本該在教室上課的他此時卻揣著別人的錢在大街上晃悠,這聽起來多麼可怕!意識到這一點,陳志自己也很驚訝。
然而當回到空無一人的家裡,陳志剎那間明白,原來自己的自尊心一直在被傷害著。他把捏在手裡的錢放回客廳茶幾上,然後頭也不回地進了房間。此時,對陳志來說,校服不校服的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關繫到他的自尊……
我知道他們都嫌我窮,我知道他們老在背後說我,我知道他們根本沒把我當做這里的一員,我還知道……陳志一連說了好幾個「我知道」,但一點點,他的聲音小了下去,小到他自己也聽不見。陳志說不下去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知道甚至連他自己也說服不了。或許,他們並沒有想這么多,或許,一切只不過是我的猜測。想到這里,陳志覺得自己有些荒唐,有些可笑。他欠了欠身子,似乎瞟見了漏進房間的余暉,這讓陳志心裡有些震動,之後,便有一種暖意彌漫開來。陳志眯了眯眼,感到一切似乎沒那麼糟了,房間也不再那樣冰冷,這個今天讓他絕望的小鎮也依舊是他嚮往的天堂。陳志放鬆地打了個哈欠,有些犯困……
陳志很香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天剛微亮,他便精神抖擻地起床了。此刻的陳志是鬥志昂揚的,他仔仔細細穿戴好校服,挺了挺胸膛,忽然間覺得很有底氣,這給了他一種莫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認真地對自己說:要有志!隨後他笑了,抬起頭,眯著眼,看見一個滿滿當當的紅太陽被定格在並不寬大的窗戶里,充滿生機,充滿希望。
藍白相間,寬大舒服,簡單統一,這就是我們的校服,陪伴了我三年的那件校服。勾勒出我們青春少年的曼妙身姿,滿足我們個性飛揚的青春追求。現在我畢業了,天天一身明艷的我,卻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件校服,以及那件校服背後溫暖的故事。
我有一件防感冒的校服。
我討厭夏天,即使有美味的冰淇淋陪伴。炎炎夏日,校服罩身上,連身體也似乎窒息了。可今夏的校服卻退去悶熱,盛滿了愛。
窗外西沉的太陽還在散發余熱,可我卻渾身冷得發抖,連試卷上的字元也在搖曳。又是一股寒意襲來,我緊了緊校服,妄圖覓得一絲溫暖,卻只是徒勞。「穿上吧」,同桌將她的校服遞了過來,我感激地笑了笑。接著,前後桌的同學也將校服遞給了我,我一件又一件地披在身上,之前徹骨的寒意似乎消失了。七件校服將我包成了粽子,我的心一如粽子般——暖意濃濃。
我的感冒早已被校服治癒,可我身上似乎一直都穿有七件校服,正如它們的七個主人一直伴我左右。風吹雨打,七件校服為我遮擋,溫暖著我的身體;困難挫折,七件校服的主人幫我戰勝,溫暖著我的心。
此時的校服讓我收獲了一份濃濃的同學情。今天我想對七件校服的主人說聲謝謝,不,我想對全班同學說聲謝謝。我們也許爭吵過,也許陌生過,但感謝你們的陪伴讓我在跌倒時有了站起來的勇氣;讓我在失敗時有了繼續奮斗的動力;讓我在落寞時有了溫暖的汲取。
真心的謝謝你們,我友愛的同學們!
我還有一件防潮濕的校服。
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又該有同學遲到了。「報告」,一個短促的聲音打破了朗朗的讀書聲,一個同學遲到了,水珠順著他黑色的頭發淌下,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校服也潮濕了。這時候,班主任李老師快步將同學帶到了辦公室,用毛巾輕輕地為同學擦拭著濕漉漉的頭發,為同學擰干潮濕的校服,然後還遞上了一杯熱茶給同學驅寒,最後找來了一件新的乾的校服給同學穿上。
我站在窗外靜靜地看著老師和同學——同學身上早已是乾爽整潔的校服,不再潮濕;但我的心卻早已潮濕了,只因老師關切的眼神、溫柔的話語和濃濃的愛意。
此時的校服讓我見證了一份深深的師長愛。今天我想對所有的老師說聲謝謝。忘不了的,是你們在我考試失利時的真誠鼓勵;忘不了的,是你們在一次次800米訓練中的迫切眼神;忘不了的,是你們在我犯錯誤時的耐心指導……
永留於心的,是那件溫暖的校服。
初中畢業了!一天,媽媽又在幫我收拾衣服,一件又一件的疊好,疊到校服時,我勸媽媽扔了它,那件毫無珍藏價值的校服。媽媽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你說得沒錯,這校服藍里泛著白,白里透著黃,如一副疲倦的身軀。但是你難道忘了這校服背後的故事了嗎?」我思索著媽媽的話,腦海里掠過那些穿著校服的場面,形形色色的記憶湧上心頭,我突然明白了:媽媽為什麼會替我細心地將校服疊放在衣櫃中?媽媽是想為我保留一份記憶啊!
我輕輕地打開衣櫃,小心地拿出校服,筆直地站在鏡子前,鄭重地穿上它,鏡中泛白的藍,透黃的白,竟是如此的美麗。
此時的校服讓我懂得了一顆父母心。今天我想對我的父母說聲謝謝,不,我想對所有的爸爸媽媽說聲謝謝。我們長大了,也懂事了,我們會努力做一個好孩子,用你們為我們保留的記憶,一輩子愛著你們。
校服永遠保留在我的心中,永遠保留在我的青春記憶中,永遠保留在我對老師、同學、父母的感激與懷念中。
故事二
每個星期一的學校集體晨會上,學校規定學生是要穿校服的。雖然老師強調了這一點,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所以有時難免會有幾個不穿校服的,問一下原因吧,如出一轍的都是「忘了」。
這不,今天又是星期一,照例的升旗儀式,然後是某位領導講話,在聽著集體晨會的時候,我注意到有兩個學生沒有穿校服,於是,決定利用剩餘的時間再問一問,想利用這個機會教育一下學生。
問了一下朱同學,說是「被媽媽洗掉了」,我又問了李同學,說是「忘了」,於是我就又「苦口婆心」地說:「我們要自己關心自己的事情。千萬不能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比如星期一穿校服之類的事就應該自己做了……」這時,我看到鄭同學眼圈紅紅的,他當然也沒有穿校服,很當然的我就問起了他沒穿校服的原因,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是他的爸爸不讓他穿。「為什麼?」我發現我的聲音高了八度,大概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的「最荒唐」、「最可笑」的理由。我看到鄭同學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而我的任何一個舉動都可以讓他的眼淚「飛泄而下」,但是我心裡很明白,鄭同學有錯嗎?他沒有錯!他也想穿著校服到學校,他也並不想被老師批評。
於是,我的語氣放低許多說:「你想穿的,對不對?」只見他用力地、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那麼,能告訴老師理由是什麼?爸爸說了理由嗎?」
「他說,我再穿了會弄臟的,他不想再洗了,已經放起來了。」
「哦,是這樣!」聽了鄭同學的話,我若有所思:我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對於鄭同學的爸爸我能說些什麼?於是,我對他說:「那麼,你怎麼看呢?老師知道你是想穿的,不想給班級抹黑的。所以,老師不怪你,同學們也不怪你,是不是。」我故意把最後三個字說得特別響亮,「是!」同學們齊聲回答。
「老師……我……」
「行,老師相信你能夠處理好這件事情。我們學校規定『在升旗儀式和重大集會時學生應該穿校服』,可能你爸爸不明白這一點。好,你回去後把這個問題跟爸爸好好溝通,相信你能行!老師把這件事交給你了。」
這時,我看到他眼中的眼淚最終滑落下來,但他臉上充滿了自信與笑意。
……
第二天一大早,我剛進教室門,鄭同學就跑過來說:「老師,昨天我回去跟爸爸說了,跟他講明了道理,爸爸說真不好意思,他以為校服可穿可不穿,因為洗干凈了,所以就沒讓我穿。今天……他還想來跟你說『對不起』……我沒讓他來!」
「是嗎?看來,你很能幹,說服了你爸爸。那為什麼不讓你爸爸來呢?」
「因為……」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而我也忍不住笑了,說:「對,不用來。你比爸爸懂事。」說著,我們倆都笑了。
於是,覺得今天的陽光特別燦爛,是我保護了學生的自尊,是我做的很對?我不知道,但心裡真的很高興。有些事情這樣處理,真的很好,不是嗎?
Ⅱ 中國校服怎麼樣
我感覺中國校服是最好的情侶裝了。
在我們那個美好的上學的年代,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校服了,因為每個人穿的樣式基本上都是接近的,尤其男同學和女同學穿著同樣的格式的衣服站在夕陽西下的校園里拍一張風景照,那真的是太美了。
校服也是給了我們一種不懼攀比的心理,因為每個人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所以說不在乎什麼,特別高檔或者是價格夠低。
校服那是學校裡面一種亮麗的風景線啊。
Ⅲ 中國校服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校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近代學堂,當時校方已開始發給學生統一的衣服、帽子、靴子,並從傳統服裝漸變為西式制服。1920年後,中國各地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校服,如北京大學明文規定必須穿長袍。之後標准校服演變為男生著中山裝,女生穿陰丹士林旗袍。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
菁菁校園,無處不張揚著春潮熱力;年輕的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青春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近百年來,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承載著我們每個人少年時代幾乎全部的歡笑和淚水,在我們記憶里灼灼生輝。
Ⅳ 日本校服和中國校服
眾所周知,日本的高中校服享有盛名,不僅能在各大高校看到他們校服,許多學生畢業後也會選擇穿著出門逛街。
說起日本校服文化發展由來已久,水兵服是初中和高中女生校服的主要樣式,因為其設計美觀時尚,展示著青春與活力,深受日本民眾歡迎。
人氣火爆的偶像明星AKB48將校服當演出服,並登上海內外舞台進行演出,更是讓日本的校服文化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成為當下的流行。
在某種意義上,日本校服代表著他們的校園文化與象徵,代表著學生時代珍貴的記憶。
除了文化精神,日本人對校園制服也很用心,在款式要求上要大體統一,但是設計細節可以根據時尚以及學生的意見進行調整。
使得校服既體現了校風與當地特色,又體現了學生獨特的青春個性。
與我們中國相比,我們的校服畫風就不一樣了,我們主要以舒適為主。
寬松肥大的運動服雖然不太出彩,但是也是青春的回憶啊。
Ⅳ 中國校服大多以寬松舒適為主,校服曾經帶給過你哪些美好的回憶
中國的校服大多與寬松舒適為主,這才更加符合學生的青春氣息和精神面貌,學生時代,我們總是嫌棄自己的校服不夠漂亮不夠洋氣,但不可否認,校服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回憶,校服曾經帶給過你哪些美好的回憶呢?
還記得在畢業的那天,同學們都在瘋狂的拍照留念,希望能夠給自己這三年的青春留下一些能夠保留終身的東西,而在我們班掀起了一場校服的狂歡,很多同學都拿著自己穿了三年的校服,在班裡到處傳說,希望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在校服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那個時候寫滿名字的校服,對我們來說,充滿著特殊的意義,是青春獨一無二的回憶。現在已經畢業多年,有一天在大街上偶然看到了一個穿著我們當年獨一無二的校服的人,還是感到無比親切和懷念。
Ⅵ 致校服詩歌或者散文
致校服
清晨
或是黃昏
城鎮
或是鄉村
一個 三兩個 或是一群
穿著校服的學生
如同一道行走的風景
映入人們的眼簾,
這校服
是八、九點鍾的朝陽
熱情奔放
青春飛揚,
這校服
是國家的未來
社會的棟梁,
人們從校服身上
看到了家庭的榮光
民族的希望
國家的富強,
這校服
不啻如一個偉大的發明,
我真想為這發明者
申報諾貝爾創新大獎,
因為
你的這個發明
使人們根深蒂固的
以貌取人 以衣取人的思想觀念
正在失去市場,
沒有了門戶之見
沒有了貴賤之分
沒有了梳妝打扮的苦惱
沒有了互相攀比 炫耀時裝的彷徨,
統一的校服
整齊劃一 青春陽光
我們是生活學習上互相幫助的小夥伴,
放下心靈的負擔
專心致志
求學向上,
不管來自城鎮 鄉村
無論家庭貧困 小康
我們都是一個樣:
身份一樣
責任一樣
使命一樣,
向著民族復興之路
朝著世界強國之林
汲取知識的力量,
信念篤定
意志堅強
步履鏗鏘!
Ⅶ 你們學校的校服是什麼樣子的呢,曬給大家看看
我們學校的校服我總結了一下特點就是簡單,無論是款式還是顏色,就是簡單。
Ⅷ 中國校服的由來
【中國校服發展史】
中國一百年校服的變化(19張)自從辛亥革命以來,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承載著我們每個人少年時代幾乎全部的歡笑和淚水,在我們記憶里灼灼生輝。 從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現 辛亥革命雖然沒能把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成功解救出來,卻大開大盍地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舊時代衣著制約。新文化運動的春潮更是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顯出空前的天真、輕松和愉悅。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園內得寵 由滿漢服裝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這時也進入校園,成為女生們的新寵。 四十年代:延續了三十年代的服裝風格 五十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國之初,全國人民自動穿起藍色、灰色的幹部服、列寧裝、棉大衣。長衫馬褂至此基本退出歷史舞台。58年以前,風氣還是比較寬松的,大學女生還會穿著彩色呢子大衣,王蒙的《青春之歌》講的就是這段時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舊軍裝:接二連三的「運動」抹煞了錦綉河山的絢麗色彩,稍微鮮艷、新穎的衣服都受到了壓制,看看這時期的學生吧,草綠色的舊軍裝就是他們最主要的色彩。(但這可不算校服,這段時期「校服」這個詞從我們國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現 改革開放咯,我國的服飾終於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鏘、鏘~~~80年代後期, 「校服」這個字眼,也逐漸重回我們的視線。一開始比較散亂,校服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個學校一個樣,沒什麼統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為此,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雖說沒有文件強行規定學校必須做,學生必須穿,僅是要求在有條件的重點學校推廣,但好多學校還是做了自己的校服。 二十一世紀一十年代:對於校服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校服將會變得怎樣也不好下結論,我們也不妨試目以待。
網路「校服」,更多在http://ke..com/view/1118095.htm?wtp=pic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