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校服會改革嗎
最近關注校服的問題很久了,好多網友都在問
也有很多人失望的說「再等個十年吧」
實話說,現在已經有相關政策出來了
雖然說不上規定樣式、但至少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供校服改革
再者,做校服的大企業(這里不說黑心小作坊,太坑)越來越多
一旦行業競爭激烈,得益的自然是消費者
無論價格、款式、質量必須更完美
給大家看個圖吧,讓你們有點信心哈
所以說,現在真的不是「會不會改革」的問題,而是校方、教育部門接不接受的問題
現在的大環境真的已經很好了,還沒機會穿這種校服的同學別灰心
⑵ 做校服政府有什麼優惠政策
應該是沒有的!
⑶ 關於學生校服的,國家有什麼法規或文件嗎
國家目前有校服新國標文件,校服新國標文件是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的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其是我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3)關於校服的政策擴展閱讀
文件頒布的背景:
有關校服的標准數量多,但標准分散,標准之間協調性不夠強,不便於各相關方使用,同時由於無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專用標准,容易讓公眾產生我國沒有校服標準的錯覺。
為解決當前中小學生校服標準的混亂狀況,經教育部、國家標准委等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決定製定統一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在匯集整合現行有關標準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觀質量要求等進行統一規定。
既便於有關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現有有效資源,構築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門檻,為校服管理和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國家標准委於2015 年3 月18 日以國標委綜合[2015]25 號文件專門批准下達《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該標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歸口,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工業標准化研究所等單位負責起草。
標准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各方參與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見和建議500 余條。6 月4 日,標准草案順利通過審定。至6 月30 日國家標准委2015 年第21 號公告正式批准發布並實施,前後歷時3 個多月時間,創造了紡織標准制定新速度。
⑷ 校服是教育局統一發嗎
校服不是教育局統一發的,是學校自己發的。
校服(xiàofú)是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小學學生普遍穿著。 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統一的著裝。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校徽,也直接影響到學校形象。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夠展現學生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一面,也是學生青春時代的專屬標志。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對於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里出現都有積極意義。校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家長對服裝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著許多的主要缺點,比如不利於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校服的質量不佳,容易掉色發霉,尺寸並不適合所有人,不方便補訂等等。
⑸ 學校規定學生只能穿校服,家長為何全力支持呢
學生上學的時候穿校服,就不會穿奇裝異服到學校去。學校里的學生都穿校服,那麼學校會方便管理。學生穿校服也很好看,不必去想要穿什麼到學校才適合。校服是屬於運動型的,寬松舒適,美觀,簡潔大方,非常適合學生穿著。其實家長也非常喜歡校服。那麼學校規定學生只能穿校服,家長為什麼會全力支持呢?
一、不用為孩子買衣服煩惱學生穿校服,家長就不用給學生買其他的衣服。有些學生對衣服很挑剔,家長買的各種不喜歡,非要自己去買一些比較時髦、比較流行的衣服。其實這種衣服並不適合學生穿,學生主要在學習。如果學生總是特意去打扮,那麼就沒有心思花在學習上了。
總的來說,學校規定學生只穿校服,家長是全力支持的。因為家長不用為孩子買衣服而感到煩惱,也不用擔心孩子會攀比,不會擔心孩子因為打扮的問題而影響了學習。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要因為打扮攀比的問題而影響了學習。
⑹ 校服生產是否需要竟標是否有相關文件規定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的實施意見
清教字〔2007〕137號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學校校風建設和教育行風建設,切實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按照以人為本、教育需要、成本服務、的原則,根據《清鎮市中小學校校服管理暫行辦法》(清教字[2006]150號)文件精神。對進一步規范我市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
全市各中小學校應從有利於加強學校管理,有利於學生教育,有利於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原則出發,結合各校實際,對本校學生是否統一著裝以及學生著裝管理進行自主決策。各校應加強對學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學生著裝應符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學校校服的訂購工作應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按照市場規則和規定程序進行。
二、訂購校服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1、訂購校服需經學校教職工大會民主討論後,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再向教育局遞交定購校服申請書;
2、經教育局批准後,學校發放競標通知書,邀請三家以上有資質的校服生產企業到學校參與競標,並提供校服式樣及面料,教育局紀委全過程參與監督;
3、學校與中標企業簽定訂購合同,明確校服的生產數量、使用面料、服裝款式、訂購價格、售後服務等事項以及各自承擔的責任。學校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報教育局紀委備案。
三、學校校服管理要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校服款式、校服價格等重大事項應向社會公示。逐步建立校服管理工作的社會監督機制,在操作過程中須接受市政府采購辦或教育局紀委的監督,可聘請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為監督員,參與企業招投標、質量價格監督、款式展示會等工作;物價、質量技術監督、服裝行業管理等有關部門及新聞媒體對校服管理進行監督。
四、實行校服訂購責任追究制
學校校服的訂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因違反《合同法》及有關政策規定、違反操作程序先斬後奏或瞞報、擅自提高校服收費標准等行為造成不良後果,影響教育形象的,視情節輕重,追究學校校長及當事人的黨紀政紀責任。
五、本實施意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⑺ 有關於校服定製的最新國家政策
校服定製的新政策就是執行新的校服國標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規定了校服面料的標准要高於市場服裝面料的標准。以及在縫制和輔料上做一些更高的要求。
⑻ 政府現在對中學生穿著校服採取了什麼政策
校服是地方,甚至是各學校的規定,國家沒有政策。
⑼ 上海小學生什麼條件可以校服吃飯免費
上海小學生可以校服吃飯免費。
⑽ 國家加強中學校服管理
國家加強中學校服管理。是明智之舉。也是廣大人民群眾迫切希望的。因為中學校服存在亂收費現象比較嚴重。讓許多家長。非常有意見。正規的校服可以有。但是不能打著換校服的旗號,亂收費。嚴重形象了學校的形象。希望國家能早點動手。加強對中學校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