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住建部制服報價

住建部制服報價

發布時間:2022-03-18 02:53:31

⑴ 合肥市城管系統執法人員的工作服都是一樣的嗎

9月29日,合肥市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換裝儀式在政務區市民廣場舉行,全市市、區、街三級3800餘名城管系統執法人員全部換裝完畢,這也標志著合肥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深化體制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

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全部換裝,絕不僅僅是「換個形式」,換裝是新的起點,合肥城管將全面拉高隊伍建設標桿,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形象管理,全力推進執法形象大提升。

統一的著裝讓城管隊伍更加有自信,更能獲得人民群眾的尊重。

⑵ 城建局穿的是什麼衣服 單位有自己的制服

城建局穿的是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是2017年2月住建部、財政部正式公布統一的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單位是沒有自己的制服的,都是全國統一的。

2017版城管執法人員制服樣式:

1、配色

藏青色和天空藍,藏青色顏色深邃,給人以威嚴、正義的感覺,天空藍給人以明朗的感覺,兩種顏色結合起來,層次分明,塑造一種清爽的職業形象。

2、服裝

分為春秋(冬)常服、春秋執勤服、冬執勤服、短袖制式襯衣、長袖制式襯衣、襯衣、防寒大衣。

3、帽

分為男性大檐帽和大檐涼帽,女性卷檐帽和卷檐涼帽,布面裁絨防寒帽,皮面裁絨防寒帽,皮面直毛防寒帽。

4、裝具

分為雨衣、高靿雨鞋、低靿雨鞋、反光背心。

5、帽徽

為金色標志標識。

6、肩章

為金色牡丹花和金色橄欖葉,分為硬肩章,軟肩章,套式肩章。

7、領花

為金色橄欖葉中間鑲嵌金色牡丹花。

8、臂章

為盾型,上1/3處為金色宋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金色黑體的「城市管理執法」字樣(協管為「城市協助管理」),下2/3處為金色橄欖葉半環繞的紅色牡丹花。

9、胸牌

由長城、盾牌、牡丹花、橄欖葉組成,盾牌中央上半部為省級行政區名稱,下半部為牡丹花。分為軟硬兩種。

10、胸號

為金色邊框內嵌8位阿拉伯數字。前2位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協管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拼音首字母),中2位為地級市、較大市、設區的市編號(協管為地級市、較大市、設區的市拼音首字母),後4位由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縣自行編訂。

11、鞋

分為男女單皮鞋、男女皮涼鞋、男女棉(毛)皮靴。

(2)住建部制服報價擴展閱讀:

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標志標識是由國徽、飄帶、盾牌、牡丹花和橄欖枝組成,國徽象徵國家,以飄帶組成「人」字代表人民,體現了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

盾牌象徵依法行政,牡丹花和橄欖枝組成裝飾圖案,表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五朵牡丹花表示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

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統一著裝,絕不僅僅是「換個形式」,更不是福利待遇。其根本目的是要通過統一服裝制式,進一步推進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建設一支管理精細化、執法規范化、服務人性化的城管隊伍,更好地為城市發展和民生服務。

⑶ 住建部約談五城背後:東莞房價漲幅超深圳、房企南通激戰搶地

時隔近三年,住建部再次就房地產調控問題開啟約談模式。

據新華社4月8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約談廣州、合肥、寧波、東莞、南通等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切實扛起城市主體責任,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倪虹指出,要加強實施效果評估,及時完善相關政策,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實效性。城市政府要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緊盯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精準調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引導好預期,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表示,近期以來,以部分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為代表的房地產市場熱度攀升,尤其適逢三月傳統小陽春,部分城市出現過熱現象,此前合肥等城市已經陸續出台調控政策穩樓市,本次住建部約談,並且強調密切關注政策實施效果,體現了對於熱點城市的重點關注,並且在因城施策的原則下,更加著重對政策實際實施效果的關注,體現了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對於其他城市也起到警示作用。

東莞、南通被列入監測重點城市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約談5城政府負責人的同時,此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東莞、南通市列入房地產市場監測重點城市名單。

有著深圳「後花園」之稱的東莞在2020年6月因房價「漲幅首次超過深圳」而備受關注。此後三個月(2020年7月至9月),東莞連續5次發布樓市新政嚴堵樓市「漏洞」,包括調整商品房限購、限售政策,下調最高貸款額度,並明確任何以提供「獲取選房指標」「鎖定房號」「優先選房」服務為由收取金錢的行為,都涉嫌違法違規。

據深圳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2020年東莞新房共成交9.87萬套左右,其中住宅6.47萬套,同比增長33.6%,成交均價約2.4萬元/平方米,同比漲幅有所擴大。

從今年的樓市表現看,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份,東莞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0.64%;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1.07%,均排名百城第五。而從掛牌價格來看,東莞二手房掛牌價環比漲幅已連續三個月最高。

這也使得東莞再出調控政策抑制樓市過熱。

今年2月27日凌晨,繼去年出台樓市限購、限轉讓政策後,東莞再出樓市重磅新政。廣東省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東建〔2021〕6號)》提出: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須在購房之日前四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社保滿三年。新入戶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須在本市落戶滿半年且在購房前兩年內逐月連續繳納社保滿半年。

今年3月,東莞又著手調控二手房市場,公布133個熱點二手樓盤網簽價格。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表示,相關統計力求如實反映東莞部分成交活躍的熱點樓盤近期多數房源的網簽交易價格情況,供市場各方參考,理性進行交易。同時,相關部門密切關注二手房市場異動,加強聯合執法,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價格、掛牌價虛高、抱團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及市場亂象,切實規范二手房市場交易秩序。

南通樓市在去年以來也熱度不減。南通西站通車、上海第三機場確認落戶南通等利好激發出南通樓市潛力。除了房價不斷上漲,土地市場也引來多家房企競相角逐。

以今年2月一次土拍為例,2月22日,兩宗位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的普通商品房用地進入現場競買環節,一宗地經過99輪競價以70.77%的溢價成交,另一宗則經過149輪報價,達到最高限,後續通過搖號決定宗地歸屬。

3月15日,編號為R2021-004的鍾秀東路北側、金安路西側宗地耗時5小時40分、經過470輪競價成交。

從過去一年的表現看,南通市房地產市場多項數據均呈現上漲態勢。南通市統計局發布的南通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顯示,2020年南通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7.5%,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4.6%,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6.6%。

易居智庫研究員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此表示,除了三個一二線城市廣州、合肥和寧波被約談外,此次東莞和南通這兩個地級市也被約談,說明三大都市圈周邊的重點地級市近期有炒房的現象,依然需要積極管控。

嚴躍進稱,此次五個城市被約談後,勢必後續會強化政策管控。從近期此類城市市場熱點看,哄抬區域市場投資價值、捂盤惜售等現象依然比較明顯,同時二手學區房方面炒作較多,所以預計近期會有各類購房政策收緊和購房秩序的檢查。另外,從長效發展機制的角度看,此類城市後續一手房的備案價公開、二手房的指導價制度建立、土地價格的限制等,都會陸續開展。

時隔近三年住建部再開啟約談模式

上一輪住建部就房地產調控問題開啟約談模式還是2018年。2018年5月,住建部先後約談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成都、太原等12城政府,強調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2018年8月,住建部又約談海口、三亞、煙台、宜昌、揚州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

彼時,約談要求,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地方政府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調節住房需求,促進供求平衡,切實增加住房及用地有效供應,嚴肅清理查處捂盤捂地、囤房炒房等問題,大力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加強預期管理和輿論引導,嚴厲打擊投機炒作,遏制房價上漲。

約談後,多城紛紛響應出台新政穩定樓市。

住建部曾赴多地調研督導

在此輪約談5城之前,住建部曾赴地方調研督導房地產工作。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住建部赴上海、深圳、杭州、無錫、成都、西安等地調研督導房地產工作。

據新華社1月26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倪虹副部長帶隊赴上海、深圳等地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情況。倪虹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及時出手,採取針對性措施,引導好預期,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3月3日,新華社消息,倪虹又帶隊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無錫市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落實情況。倪虹表示,城市政府要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3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網站發布消息,倪虹又帶隊赴四川省成都市和陝西省西安市調研督導房地產工作。倪虹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兩會」精神,保持房地產調控定力,確保實現「三穩」目標,著力解決新市民住房突出問題。

這些城市在督導後,無一例外均出台政策穩定樓市發展。

上海於3月3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管理的通知》,明確實施住房限售,對按照優先購房政策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購房合同網簽備案滿5年後方可轉讓。同時,深化完善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在房價地價聯動的基礎上,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實行限價競價。

深圳於2月8日連發3條公告,宣布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並首次發布全市3595個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但參考價普遍較低,幾乎相當於市場價的七折,同時銀行將根據參考價發放貸款。

無錫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於3月2日發布《關於規范我市二手房交易秩序的通知》,將建立二手住房價格信息發布機制,對已經成交的房源信息和明顯異常的掛牌價格要及時予以下架。

杭州也於3月3日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住房限購,法拍房被納入限購范圍。同時,嚴格防範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成都於3月22日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建立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同時法拍房納入限購。

西安則在3月連續三次發文調控樓市,按照新規,西安新房、二手房「滿五」才能交易,同時規定從市外遷入西安戶籍的居民家庭在住房限購區域購買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須落戶滿1年,且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退役軍人、經批准引進的各類人才除外)。

⑷ 住建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路徑是開展城市體檢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路徑是開展城市體檢
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將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綳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王蒙徽還談到了大城市住房突出、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城市更新行動等問題。
在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步入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後期,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
王蒙徽強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內涵,是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路徑是開展城市體檢,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目標是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
王蒙徽表示,要研究制定城鎮體系建設方案,構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同時,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優化城市布局,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是城市更新行動的一個重要內容。」王蒙徽說,還要加快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加快推進基於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
王蒙徽補充,城市更新行動還包括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城市防洪排澇,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以及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佛山順德發布舊改新政徵求意見,探索改造權公開交易改造模式
1月4日,佛山市自然資源局順德分局發布,關於《順德區深入推進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工作實施細則的補充意見》征詢公眾意見的通告。
該份文件主要針對調整優化聯動改造有關規定,確優化土地置換有關操作,明確優化歸宗改造有關操作,新增鼓勵探索性政策規定,明確優化有關政策規定,補充地價計收及收儲補償標准六大方面進行闡述,其將探索改造權公開交易改造模式。
其中,工改用途方面指出,舊廠房改造為除工業、住宅、商服之外其他用途的項目,原劃撥土地按新規劃用途土地市場價格的70%計收地價款;原出讓土地按新規劃用途土地市場價格減去原土地用途剩餘年限土地市場價格計收地價款。改造後用地以劃撥方式供地的,不需計收地價款。
與此同時,舊村居項目原規定核算改造後建築容量不足認定建築面積2.2倍的,可將本農村集體的舊廠房納入舊村居改造范圍,享受舊村居出讓金計收等改造政策,但以改造後建築容量不超過認定建築面積2.2倍為限。
此外,舊村居改造特別是整村改造應一並解決歷史遺留固化宅基地分配問題,有關問題未有清晰解決方案的,不予批准實施舊村居改造。
在舊村居改造中,已辦理出讓的個人住宅用地,仍可適用政策進行認定建築面積核算、出讓金計收和返還。
廣州最大舊改何棠下村建設方案出爐,雪松控股擬投資133.62億元
近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龍湖街何棠下舊村改造實施方案的批復。
何棠下村位於黃埔區龍湖街,改造范圍人數共8114人,計5490戶。現狀實測總建築面積110.34萬平方米,其中村民住宅104.52萬平方米,集體物業5.77萬平方米,歷史文保478.17平方米。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何棠下村改造范圍內規劃總用地面積128.39公頃,計算容積率總建築面積466.37萬平方米,改造成本為133.62億元。這是廣州批復實施方案中體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
改造規劃用地由復建安置區以及融資區兩部分構成。規劃復建安置區總用地面積68.39公頃,計算容積率總建築面積274.36公頃;規劃融資區總用地面積60.00公頃(含規劃政府產業用房用地面積1.06公頃),計算容積率總建築面積192.00公頃(含規劃政府產業用房建築面積6.42公頃)。
據悉,負責何棠下村經濟聯合社拆除改造工作的是廣州市景騰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隸屬於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更新光明、坪山、龍崗區三個舊改項目
1月7日,深圳光明區與坪山區分別發布2021年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一批計劃。
其中,《2021年深圳市光明區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一批計劃》包括一個「工改商住」項目,即維他奶片區城市更新單元項目。
資料顯示,該項目擬拆除范圍用地面積35589平方米,擬更新方向為商業、居住等功能。項目更新單元計劃有效期2年,自2021年1月7日起至2023年1月6日止,它由深圳維他(光明)食品飲料有限公司作為申報主體。
《2021年深圳市坪山區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一批計劃》(草案)包括三洋湖片區城市更新單元(計劃調整)項目。
資料顯示,該項目更新單元用地面積142640.2平方米,拆除范圍用地面積134670.8平方米,開發建設用地面積73964.9平方米,規劃容積477155平方米,規劃容積率6.5。擬更新方向為居住、商業等功能。其中住宅342395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50550平方米),商業、辦公及旅館業建築114800平方米(含商業文化設施不低於4690平方米,社區菜市場1000平方米)。
根據公告,該項目由深圳市泰源投資有限公司進行開發,該公司股東為東關集團旗下深圳市東關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另外,深圳龍崗區發布了平湖街道輔城坳社區岐嶺北片區城市更新單元舊屋村范圍(草案)的公示。該項目已被列入《2020年龍崗區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四批計劃》,初步認定該更新單元111830.98平方米的拆除范圍內舊屋村面積為27715.59平方米。項目擬更新方向為居住、商業等功能。其由深圳市綠海城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深圳市輔城坳股份合作公司作為申報主體。
佳兆業再摘得深圳龍華舊改,用地面積超5萬平方米
1月4日,據深圳市龍華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公示,確認深圳市新萬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民治街道橫嶺舊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實施主體。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公示獲悉,龍華區民治街道橫嶺舊村片區項目位於民豐路與民榮路交匯處東南側,用地面積50615.4㎡,拆除用地面積45546.6平方米,其中開發建設用地面積24781.3平方米。該項目已列入《2016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六批計劃》,於2020年10月10日進行規劃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新萬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佳禧置業(深圳)有限公司持股90%,由深圳市新萬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0%。其中佳禧置業(深圳)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佳兆業集團。
東莞鳳崗鎮黃洞村舊改主體掛牌招商,起拍價3.49億
1月7日,東莞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鳳崗鎮黃洞村44190011716地塊「三舊」改造單元單一主體掛牌招商公告》,起拍價3.49億元,將於2月2日10:00截止報價。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更新單元位於鳳崗鎮黃洞村,項目總佔地面積2.9171萬平方米,全部拆除重建,擬改造范圍現狀為舊廠房為主,建面約43938.39平方米,部分已空置。
根據規劃,更新模式為單一主體掛牌招商,主要規劃為二類居住用途,容積率2.5,總建面7.2927萬平方米,開發建設期為3年,無需移交公共設施配套,交付標准為毛坯房。
同時,根據補償要求,競得人須補償給鳳崗鎮黃洞經聯社的物業補償面積4400平方米(商業物業約3646平方米、住宅物業754平方米),貨幣補償為4000萬;其中住宅部分,村集體可選擇回購價格為首期商品房備案價的75%,由開發企業進行回購。
該地塊周邊已有玉泉路東片區和西片區居住類更新單元,2宗項目的前期服務商均被東莞康盛城市更新有限責任公司中選。

⑸ 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統一有何意義

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

是2017年2月住建部、

財政部正式公布統一的

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

⑹ 施工企業如何應對住建部發布最新裝配式建築標准

在春節前夕的1月1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裝配式建築相關技術標准,分別是第1417號、第1418號、第1419號公告,發布國家標准《裝配式木結構建築技術標准GB/T 51233-2016》、《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技術標准GB/T51232-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GB/T 51231-2016》。與此同時,多個省市也緊隨其後出台了關於裝配式建築的諸多相關新政策。

從這些文件上來看,對於裝配式建築的優惠政策很大,相信2017年各地裝配式建築的比例應該會有很大的提高,相應的裝配式建築的項目也將會進一步的增長。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施工企業應當如何去適應這樣的環境並迅速把控市場呢?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但是不能適應環境的,都將被市場淘汰。

6. 變革管理模式及商業模式

國務院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重要任務是」推廣工程總承包」。所以對於施工企業來說,調整自身組織架構,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包括招投標制度,工程分包模式,健全關於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體系。

增加與相應設計單位、構配件生產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強強聯合,形成一個產業技術聯盟,從而提高未來的業務承接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⑺ 公安部 民政部 住建部 為什麼沒有城管部

城管是當地縣或者縣級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招聘的人數成立行政單位,但是國務院對行政執法單位並沒有承認,我們來舉例,公安部長他還是國務委員,相當於國家領導人,比如去福建省,省委書記省長都得陪著,民政部等部長來的話,省長省委書記一般不會陪。就當地地級市委書記陪,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城管的車輛和制服都不一樣,有的白色有的黑色有的藍色,車的顏色有的黃色有的藍色,有的乾脆只貼行政執法四個字,因為城管最高級別就是局,縣,或者區,或者縣級市而已。到了地級市就沒有城管這個機關了。

⑻ 城市管理從什麼時候正式歸屬住建部

您好!城市管理從2016年1月1日開始正式歸屬住建部。
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8條、36款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 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層面首次對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城管管什麼:「應急部隊」職責瘦身,明確分工
城管執法糾紛背後,多頭執法和職責交叉是突出問題。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城管執法范圍沿襲「7+1」模式,「7」是指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城市綠化管理、市政管理、環境保護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七個方面,「1」大都是臨時的、急茬的、難啃的、棘手的活。
中央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說,總共管8件事,按說不算多,但實際上「1」是個遠大於「7」的概念。城管職責目前在地方政府,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管理范圍不斷擴容,一些難管的、其他部門不願意管的事,如掃黃打非、土地管理、乞討容留、養犬、城區防汛、歷史風貌、強制拆遷等,一股腦給了城管。
不僅如此,一些地方甚至將執法難度大的計劃生育等事項、殯葬、屠宰等與城市管理核心事務無關的事項,以甩包袱形式交給城管。很多地方被迫聘用大量城管「臨時工」「協管員」應急。
對此,意見明確界定了城市管理的職責范圍,將主要職責壓縮為市政管理、環境管理、交通管理、應急管理和城市規劃實施管理等。
具體實施范圍包括: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市、縣政府依法確定的,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需要納入統一管理的公共空間秩序管理、違法建設治理、環境保護管理、交通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
意見強調,城市應重點在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執法頻率高、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專業技術要求適宜、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領域推行綜合執法。
誰來管城管:「地方軍」將有統一行政身份
城管執法糾紛多,還有一個根源在於管理體制沒理順。
在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看來,全國各地雖然都在整合城市綜合執法隊伍,但用城管人自己的話說,地方軍處於「無法無天」狀況——沒有《城市管理法》執法依據不充分;沒有上級主管部門,訴求無處表達。
不僅如此,各地城管隊員有來自工商的,有來自質檢的,穿的制服不一樣,職能范圍、經費來源、設備技術、執法流程等都不統一,導致執法水平參差不齊,問題矛盾叢生。
對此,意見為城市綜合管理機構明確了中央和省級主管部門,由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研究擬定有關政策,制定基本規范,做好頂層設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當確立相應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加強對轄區內城市管理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
各地應科學劃分城市管理部門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有關管理和執法職責劃轉城市管理部門後,原主管部門不再行使。
此外,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會同中央編辦指導地方整合歸並省級執法隊伍,推進市縣兩級政府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市管理執法等城市管理相關職能,實現管理執法機構綜合設置。
城市怎麼管:拒絕粗放執法,為人民管好城市
當前,「管」字當頭的執法理念決定了城管執法方式的落後。城管執法,要麼堵,要麼罰,造成游商浮販、黑車車主等與城管執法人員間沖突不斷,雙方打起了「游擊戰」。
意見的這一部署直指當前百姓詬病的簡單粗放城市管理模式:「以群眾滿意為標准,切實解決社會各界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努力消除各種『城市病』」
馬懷德說,樹立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就要求城市管理和執法要多些服務和包容,少些強制和責罵,要在滿足百姓不同需求的同時,將小商小販等納入有序管理之列,如根據不同區域分類管理,非重點核心區可以在固定經營區位和時間的前提下允許有限經營。
從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是國內外城市管理發展的共同趨勢。意見還從引入市場機制、推進網格管理、發揮社區作用、動員公眾參與、提高文明意識等角度,提出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模式,逐步形成現代城市治理體系。
「城市管理者應當順應城市發展趨勢,摒棄『一刀切』『簡單化』的管理理念,實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主任楊小軍說,城市必須有很強的包容性,城管執法也要轉變理念更接地氣,應倡導公眾參與社區自治,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真正營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氛圍。
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 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2015年12月24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建設水平逐步提高,保障城市健康運行的任務日益繁重,加強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各地區各有關方面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積極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探索提高城市管理執法和服務水平,對改善城市秩序、促進城市和諧、提升城市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看到,與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相比,我國多數地區在城市市政管理、交通運行、人居環境、應急處置、公共秩序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城市管理執法工作還存在管理體制不順、職責邊界不清、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方式簡單、服務意識不強、執法行為粗放等問題,社會各界反映較為強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健康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順利推進。
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要求,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增進民生福祉的現實需要,是促進城市發展轉型的必然選擇。為理順城市管理執法體制,解決城市管理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消除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短板,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引領,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城市管理現代化為指向,以理順體制機制為途徑,將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作為推進城市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等有機結合,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進城市運行高效有序,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強化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落實惠民和便民措施,以群眾滿意為標准,切實解決社會各界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努力消除各種「城市病」。
——堅持依法治理。完善執法制度,改進執法方式,提高執法素養,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落實到城市管理執法全過程。
——堅持源頭治理。增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協調性,綜合考慮公共秩序管理和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各類公共設施和空間布局,加強對城市規劃、建設實施情況的評估和反饋。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違法違規行為。
——堅持權責一致。明確城市管理和執法職責邊界,制定權力清單,落實執法責任,權隨事走、人隨事調、費隨事轉,實現事權和支出相適應、權力和責任相統一。合理劃分城市管理事權,實行屬地管理,明確市、縣政府在城市管理和執法中負主體責任,充實一線人員力量,落實執法運行經費,將工作重點放在基層。
——堅持協調創新。加強政策措施的配套銜接,強化部門聯動配合,有序推進相關工作。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快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
(三)總體目標。到2017年年底,實現市、縣政府城市管理領域的機構綜合設置。到2020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基本完善,執法體制基本理順,機構和隊伍建設明顯加強,保障機制初步完善,服務便民高效,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二、理順管理體制
(四)匡定管理職責。
城市管理的主要職責是市政管理、環境管理、交通管理、應急管理和城市規劃實施管理等。
具體實施范圍包括:
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市、縣政府依法確定的,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需要納入統一管理的公共空間秩序管理、違法建設治理、環境保護管理、交通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
城市管理執法即是在上述領域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履行行政執法權力的行為。
(五)明確主管部門。
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研究擬定有關政策,制定基本規范,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協調,積極推進地方各級政府城市管理事權法律化、規范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當確立相應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加強對轄區內城市管理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各地應科學劃分城市管理部門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有關管理和執法職責劃轉城市管理部門後,原主管部門不再行使。
(六)綜合設置機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央編辦指導地方整合歸並省級執法隊伍,推進市縣兩級政府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市管理執法等城市管理相關職能,實現管理執法機構綜合設置。統籌解決好機構性質問題,具備條件的應當納入政府機構序列。遵循城市運行規律,建立健全以城市良性運行為核心,地上地下設施建設運行統籌協調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有條件的市和縣應當建立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強化城市管理和執法工作。
(七)推進綜合執法。重點在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執法頻率高、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專業技術要求適宜、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領域推行綜合執法。
具體范圍是:
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
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社會生活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建築施工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處罰權;
工商管理方面戶外公共場所無照經營、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的行政處罰權;
交通管理方面侵佔城市道路、違法停放車輛等的行政處罰權;
水務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傾倒廢棄物和垃圾及違規取土、城市河道違法建築物拆除等的行政處罰權;
食品葯品監管方面戶外公共場所食品銷售和餐飲攤點無證經營,以及違法回收販賣葯品等的行政處罰權。
城市管理部門可以實施與上述范圍內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
到2017年年底,實現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行政處罰權的集中行使。
上述范圍以外需要集中行使的具體行政處罰權及相應的行政強制權,由市、縣政府報所在省、自治區政府審批,直轄市政府可以自行確定。
(八)下移執法重心。
按照屬地管理、權責一致的原則,合理確定設區的市和市轄區城市管理部門的職責分工。市級城市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城市管理和執法工作的指導、監督、考核,以及跨區域及重大復雜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在設區的市推行市或區一級執法,市轄區能夠承擔的可以實行區一級執法,區級城市管理部門可以向街道派駐執法機構,推動執法事項屬地化管理;市轄區不能承擔的,市級城市管理部門可以向市轄區和街道派駐執法機構,開展綜合執法工作。派駐機構業務工作接受市或市轄區城市管理部門的領導,日常管理以所在市轄區或街道為主,負責人的調整應當徵求派駐地黨(工)委的意見。逐步實現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全覆蓋,並向鄉鎮延伸,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強化隊伍建設
(九)優化執法力量。各地應當根據執法工作特點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確定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配備比例標准,統籌解決好執法人員身份編制問題,在核定的行政編制數額內,具備條件的應當使用行政編制。執法力量要向基層傾斜,適度提高一線人員的比例,通過調整結構優化執法力量,確保一線執法工作需要。區域面積大、流動人口多、管理執法任務重的地區,可以適度調高執法人員配備比例。
(十)嚴格隊伍管理。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管理制度,優化幹部任用和人才選拔機制,嚴格按照公務員法有關規定開展執法人員錄用等有關工作,加大接收安置軍轉幹部的力度,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根據執法工作需要,統一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制定執法執勤用車、裝備配備標准,到2017年年底,實現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統一。嚴格執法人員素質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和素質教育,著力提升執法人員業務能力,打造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廉潔務實的執法隊伍。
(十一)注重人才培養。加強現有在編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和考試,嚴格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到2017年年底,完成處級以上幹部輪訓和持證上崗工作。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職務晉升和交流制度,切實解決基層執法隊伍基數大、職數少的問題,確保部門之間相對平衡、職業發展機會平等。完善基層執法人員工資政策。研究通過工傷保險、撫恤等政策提高風險保障水平。鼓勵高等學校設置城市管理專業或開設城市管理課程,依託黨校、行政學院、高等學校等開展崗位培訓。
(十二)規范協管隊伍。各地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採取招用或勞務派遣等形式配置城市管理執法協管人員。建立健全協管人員招聘、管理、獎懲、退出等制度。協管人員數量不得超過在編人員,並應當隨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逐步減少。協管人員只能配合執法人員從事宣傳教育、巡查、信息收集、違法行為勸阻等輔助性事務,不得從事具體行政執法工作。協管人員從事執法輔助事務以及超越輔助事務所形成的後續責任,由本級城市管理部門承擔。
四、提高執法水平
(十三)制定權責清單。各地要按照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要求,全面清理調整現有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職責,優化權力運行流程。依法建立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的權力和責任清單,向社會公開職能職責、執法依據、處罰標准、運行流程、監督途徑和問責機制。制定責任清單與權力清單工作要統籌推進,並實行動態管理和調整。到2016年年底,市、縣兩級城市管理部門要基本完成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制定公布工作。
(十四)規范執法制度。各地城市管理部門應當切實履行城市管理執法職責,完善執法程序,規范辦案流程,明確辦案時限,提高辦案效率。積極推行執法辦案評議考核制度和執法公示制度。健全行政處罰適用規則和裁量基準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杜絕粗暴執法和選擇性執法,確保執法公信力,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
(十五)改進執法方式。各地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嚴格履行執法程序,做到著裝整齊、用語規范、舉止文明,依法規范行使行政檢查權和行政強制權,嚴禁隨意採取強制執法措施。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後果,靈活運用不同執法方式,對情節較輕或危害後果能夠及時消除的,應當多做說服溝通工作,加強教育、告誡、引導。綜合運用行政指導、行政獎勵、行政扶助、行政調解等非強制行政手段,引導當事人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及時化解矛盾紛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十六)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外部監督機制,暢通群眾監督渠道、行政復議渠道,城市管理部門和執法人員要主動接受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強化內部監督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城市管理部門內部流程式控制制,健全責任追究機制、糾錯問責機制。強化執法監督工作,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違規人為干預,防止和克服各種保護主義。
七、完善保障機制
(二十九)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城市管理和執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規和規章,實現深化改革與法治保障有機統一,發揮立法對改革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有立法權的城市要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加快制定城市管理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明晰城市管理執法范圍、程序等內容,規范城市管理執法的權力和責任。全面清理現行法律法規中與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的內容,定期開展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並向社會公布清理結果,加強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加快制定修訂一批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方面的標准,形成完備的標准體系。
(三十)保障經費投入。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原則,健全責任明確、分類負擔、收支脫鉤、財政保障的城市管理經費保障機制,實現政府資產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防止政府資產流失。城市政府要將城市管理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與城市發展速度和規模相適應。嚴格執行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制度,不得將城市管理經費與罰沒收入掛鉤。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統籌使用有關資金,增加對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裝備、技術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保障執法工作需要。
(三十一)加強司法銜接。建立城市管理部門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等制度,實現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無縫對接。公安機關要依法打擊妨礙城市管理執法和暴力抗法行為,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處理。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要加強法律指導,及時受理、審理涉及城市管理執法的案件。檢察機關有權對城市管理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發現涉嫌犯罪案件線索的移送情況進行監督,城市管理部門對於發現的涉嫌犯罪案件線索移送不暢的,可以向檢察機關反映。加大城市管理執法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和司法強制執行力度。
八、加強組織領導
(三十二)明確工作責任。加強黨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有利於服務群眾的原則,切實履行領導責任,研究重大問題,把握改革方向,分類分層推進。各省、自治區可以選擇一個城市先行試點,直轄市可以全面啟動改革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要制定具體方案,明確時間步驟,細化政策措施,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穩妥有序推進改革。上級政府要加強對下級政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重要事項及時向黨委報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加強協調配合,支持和指導地方推進改革工作。
(三十三)建立協調機制。建立全國城市管理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解決制約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問題,以及相關部門職責銜接問題。各省、自治區政府應當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市、縣政府應當建立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加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獎懲。建立健全市、縣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管理和執法工作合力。
(三十四)健全考核制度。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履職盡責。推廣績效管理和服務承諾制度,加快建立城市管理行政問責制度,健全社會公眾滿意度評價及第三方考評機制,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考核獎懲制度體系。加強城市管理效能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城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
(三十五)嚴肅工作紀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嚴格執行有關編制、人事、財經紀律,嚴禁在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工作中超編進人、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突擊提拔幹部。對違反規定的,要按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在職責劃轉、機構和人員編制整合調整過程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銜接好人財物等要素,做好工作交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涉及國有資產劃轉的,應做好資產清查工作,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三十六)營造輿論環境。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加強中央與地方的宣傳聯動,將改革實施與宣傳工作協同推進,正確引導社會預期。加強對城市管理執法先進典型的正面宣傳,營造理性、積極的輿論氛圍,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凝聚改革共識。推進城市管理執法信息公開,保障市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加強城市管理執法輿情監測、研判、預警和應急處置,提高輿情應對能力。
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央編辦、國務院法制辦要及時總結各地經驗,切實強化對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相關工作的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黨中央、國務院。中央將就貫徹落實情況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謝謝閱讀!

⑼ 城管是什麼編制

看各地情況而定的,有隸屬於當地市級政府的屬公務員,有隸屬於當地各區各下級市(縣)的屬於一般事業編制。

⑽ 住建部預警 十城被亮燈

●一個月內包括佛山、蘇州、大連、南寧在內的10個城市被住建部「點名」

●被預警城市主要特徵是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大

當樓市小陽春來臨,不少城市土地市場升溫之時,市場上關於政策松綁、房價開始大幅上漲的聲音再次出現。不過,對於「熱起來」的城市,中央並未坐視不理,而是亮起監管大棒,進行預警提示。

5月18日,據新華社報道,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城市主體責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4月19日對6個城市進行預警提示的基礎上,又對近3個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的佛山、蘇州、大連、南寧4個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

這距離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僅過了兩天。而上一次的預警也是在統計局發布3月份數據之後。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表示,住建部對4城的預警體現出中央對於2019年「三穩」的目標毫不動搖,對於各城市樓市穩定的要求決不放鬆。

佛山、蘇州、大連、南寧遭住建部「點名」

為何佛山、蘇州、大連、南寧會被「點名」?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被預警城市都屬於房價明顯上漲城市。

大連、南寧在70個大中城市的統計范圍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大連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3.2%;二手房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9.1%。南寧新建住宅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11.5%;南寧二手房環比上漲1.4%,同比上漲11.7%。

蘇州、佛山雖然不在70個大中城市的統計范圍內,但是蘇州在這一輪的土地回暖中打響了頭炮,並製造了高價地項目,不可謂不引人關注。張波表示,這幾個城市不但房價上漲明顯,土地市場的熱度亦表現為溢價率環比提升明顯。

4月29日,蘇州園區蘇園土掛(2019)02號地塊拍賣結果出爐,中海地產以35.6億元的總價競得該地塊,樓面價為30287元/平方米,創造了蘇州園區的地價新高。而此前,吳中區太湖新城板塊和尹山湖板塊也誕生了新的高價地項目。

蘇州樓市也在升溫。據克而瑞數據統計,2019年1-4月蘇州市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74萬平方米,同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38%。成交均價21279元/平方米,同比2018年同期上漲9%。2019年1-4月蘇州樓市成交整體呈現同比「量價齊升」的局勢。

而佛山,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受廣州、深圳城市需求外溢的影響,在這一輪的地市回溫中,也較為醒目。諸如3月26日,經過兩個多小時競拍,舉牌171輪,中海地產以18.5億元總價、3.06萬平方米商業配建以及2.1萬平方米的自持租賃拿下佛山北滘新城一宗地塊。4月22日,歷經2小時激戰,時代中國以31億元、7.1萬平方米的自持摘下佛山金沙洲里水商住地塊。而去年四季度,佛山地市還處於震盪調整中,底價成交、撤牌、推遲與流拍的現象不斷發生。

中央監管+地方調控,穩定房地產市場

中央監管與指導,地方實施調控措施,成為此輪調控的最大亮點。

以蘇州為例,在住建部點名的同時,地方政府也關注到了地市的升溫,並祭出調控的兩連殺。

5月11日,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市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補充意見》,宣布在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新房限售3年;蘇州工業園區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同時還對土地出讓報價規則進行調整,將土地出讓報價條件從定值調整為區間設置。5月16日,蘇州再出新政,將工業園區新購住房學位政策由5年調整為9年,這意味著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只允許使用一次學區資源,即使子女讀完小學、學區也不允許通過房屋買賣的方式轉給別人。這讓炒作學區房變得意義不大。

在張大偉看來,未來房地產調控將以地方主導、中央指導為主,不排除有部分城市政策調整,但地方主體責任要求房地產市場平穩的大原則不變。

還有哪些城市房價、地價在漲?

新京報記者發現,此次住建部點名的四個城市,分別是位於我國東部的蘇州、南部的佛山、西部的南寧和北部的大連,監管層似有敲山震虎之意。事實上,除了蘇州和佛山的土地市場表現較為突出外,大連和南寧的房價上漲在70城市中並不是最靠前。

在4月份70城房價指數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有67個,不漲的僅有3個。而3月份、2月份,這一數據是65個,57個。環比漲幅居首的城市是秦皇島,達1.8%,重慶、昆明的漲幅是1.2%,西安是1.1%,杭州、濟南、武漢是1.%。

二手房價方面,環比漲幅最高的是西寧,為2%,太原、廈門等城市二手房價漲幅為1.2%、1.3%。

在土地市場方面,部分城市回暖明顯,出現房企搶地現象,諸如長三角的杭州、南京、寧波、合肥,粵港澳的廣州、福州等,中部地區的武漢、鄭州等,北方地區的天津與濟南等,多輪舉牌、高溢價拿地等頻現。

這背後除了房企資金面充裕、積極拿地補倉外,還與三四線市場退熱,房企將重心轉移至二線城市有關。

2018年底以來,中央多次強調2019年要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在此政策基調下,部分熱點房價、地價的異動,必然會引起注意。張大偉表示,未來住建部的約談、預警將依然影響地方房地產調控,類似2018年的多輪多城市房地產巡查在2019年仍將常態化。

與住建部制服報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服綉字圖片 瀏覽:138
商務男裝品牌有哪幾個 瀏覽:149
萬隆廣場男裝商鋪出兌 瀏覽:201
為什麼白色制服的警察 瀏覽:64
長線衣搭什麼褲子好 瀏覽:301
杭州下沙哪裡有小的童裝工廠 瀏覽:85
怎樣手編雙面圍巾 瀏覽:42
雙元寶衣多多少線 瀏覽:489
圓領子斜插肩衣怎麼織 瀏覽:51
畫少女畫穿校服女生的腿 瀏覽:780
森嶼童裝品牌加盟 瀏覽:140
香港民樂校服 瀏覽:512
棉服跟羽絨服哪個顯瘦 瀏覽:40
假胯寬穿褲子什麼樣 瀏覽:777
如何看正時是鏈條還是皮帶 瀏覽:920
刀郎有多少個帽子 瀏覽:275
歐洲哪個國家男生穿裙子 瀏覽:17
男款單皮皮衣多少錢 瀏覽:9
外貿原單童裝批發廠家 瀏覽:711
廣州批發市場女裝代理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