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才能克服自己心直口快的毛病
呵呵,我和你性格一樣,總是說一些別人不愛聽的話,總傷人不說,別人還不把你當好意.其實有時候想控制不是說控制就控制住的,我也想改可是總是不行.只有工作的時候少說話,多幹活.平日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如果真的是你的朋友,好朋友,就不會介意你心直口快了.因為能和你成為朋友的人,就是接受你這個性格
了.
② 上聯:不輕易發怒,勝過勇士, 下聯: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橫批:眼目緊合的,圖謀乖僻。
這怎麼像《聖經 箴言》里的話?
③ 幫翻譯下3q
這是聖經里的經文,非常有道理!~
Pro 16:32 Better a patient man than a warrior, a man who controls his temper than one who takes a city.
箴言16:32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④ 箴言書16章32節怎麼做默想
把不輕易發怒一些經文放在一起,可是想要行出來很難,比攻取城池還難。所以需要禱告求上帝增加自己的力量。也許是一生的功課。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
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簽放在懷里,
定事由耶和華。
(箴言 16:32-33 和合本)
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詩篇 145:8 和合本)
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言 14:29 和合本)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 19:11 和合本)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哥林多前書 13:5 和合本)
⑤ 箴言書16章32節,怎麼去做敬虔
感謝神!
箴言16:32節: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這是神在借著所羅門的口,啟示給人認識人性的敗壞的。人可能不發怒嗎?不可能!人如果能夠不輕易發怒,戰勝了自己的怒氣,那就比勇士都勇敢!人能治服自己的心嗎?不能!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人如果能使自己心裡沒有惡念,就比攻下一座城更強大了!這都是因為人要自己做王、自以為義,就不服神的義了(羅10:3)!不服神的義,哪來的敬虔?沒有了!但今天基督徒可以做到了,因為和耶穌同死、同活,基督在裡面彰顯神的大能,所以基督徒可以活出敬虔的生活來!
哈利路亞!
⑥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制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言16:32)說說對這句話的感受!
心智高人, 諸葛亮。 舌戰群儒不怒, 智收孟獲,收的是人心。 世上此人少, 有乃是大智大勇之人。
⑦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現代文翻譯。
翻譯
能夠聽從別人的意見叫做聰,能夠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夠自我剋制叫做強。
一、原文
商君曰:「子不說吾治秦與?」趙良曰:「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無為問仆矣。」
二、譯文
商鞅說:「您不高興我對秦國的治理嗎?」趙良說:「能夠聽從別人的意見叫做聰,能夠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夠自我剋制叫做強。虞舜曾說過:『自我謙虛的人被人尊重。』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張去做,無須問我了。」
三、出處
節選自《史記》
(7)要制服己心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司馬遷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創作《太史公書》(後來稱為《史記》)。
後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並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征和二年(前91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二、作品賞析
史記獨特的敘事藝術,非常注重對事件因果關系的更深層次的探究,綜合前代的各種史書,成一家之言,縱向以十二本紀和十表為代表,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橫向以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為代表,統攝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形成縱橫交錯的舒適結構。
另外,《史記》的章法、句式、用詞都有很多獨到之處,別出心裁,不循常規,以其新異和多變而產生獨特的效果。
三、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⑧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翻譯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史記·商君列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反聽者,欣然納逆言而無動於聲色,然心終自明之。昔秦王營阿房而天下反之,項羽不納諫言終致身亡,劉備自驕連營為陸遜火攻而走,皆因塞耳自閉也。梟雄尚如此,況常人乎?人皆愛聽悅耳、順耳之言;逆耳、刺耳之言,奈何真切,皆難以入心。
內視者,以銅為鏡正衣冠,以人為鑒明得失。先人有言:日省者三,禍不上身。概人易明他人之短,而自以為是也。卧龍受託孤之重,深入不毛,披肝瀝膽,揮師北伐,至死不渝,功垂青史,猶因兵敗引咎去丞相之職。曹爽不可一世,以為兵權在握便肆無忌憚,終為司馬懿所賺。
自勝者,不以物喜,不為聲色犬馬所動,居安而思危,克己攻身。何為強者?或以為位高者為強,或以為權重者為強,或以為財蔭者為強。愚以為身居亂世而自立為強,世處太平而修身為強。常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非以位高權重財蔭為強也。余觀強者皆善克己,治服己心,唯如此,堪稱大丈夫也。
⑨ 箴16:32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什麼意思
先祖大衛的經歷顯明他有一位他所順從的統治者,他不允許自己的本性戰勝他。因為他知道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如果他受人的感情引導和治理的話,他必有理由說上帝已帶他的仇敵在他的權下致使他可以殺他,而且以色列的政府也歸於他。
掃羅的心就是處於這樣的景況,而他的權威並不受到尊重,他的百姓也變得不敬虔和不道德。然而事實上,掃羅乃是曾安全地被神聖的揀選為以色列的王,由於大衛認真地侍奉上帝,他決不傷害上帝所膏的一位 所以「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9)要制服己心擴展閱讀:
怒,是一種情緒。愛發怒的人,總是耿耿於懷,火氣沖天,頓時引起煩躁不安,血壓升高,食慾下降,精神壓抑,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等。 專家認為,一個人的惱怒成因復雜,有社會因素、環境因素、自然因素和個人因素(如個性、家庭、修養)。
當個人願望與客觀因素發生沖突時,便容易激怒,輕則大發脾氣,重則罵街甩物,甚至於走向極端,不可小視。 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兩點:一是人生路途漫漫,矛盾無所不在,遇矛盾要理智地去克服,發怒是無濟於事的;二是堅信發怒是可以控制的,不可任其自然。
⑩ 我說一句很傷人的話,然後女朋友兩天不理我,發信息不回打電話不接,然後第二天我一天沒有理她,第三天女
她愛你啊,所以他生氣啊
所以他哭了啊
至於腫 那應該是比較誇大的
你可以去哄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