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的教師風采
吳長彬,男,福建泉州人,1947年8月生,教授。1975年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數學系。曾任三明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現任漳州科技學院校長。1975 -1978年,在三明師范學校任教。1978-2005年,在三明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先後擔任數學系主任、成人教育處處長、發展規劃組組長、副校長等職務。2000-2005年任《三明高專學報》主編,並擔任籌建三明學院校內工作小組常務副組長。2005-2006年,主持並參與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的籌建工作,擔任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籌建工作組常務副組長,2006-2009年任三明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1975年起,擔任《數學分析》、《高等幾何》、《空間解析幾何》等課程教學工作,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三明市首屆「十佳教育工作者」。曾任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福建省職業技術研究會理事、福建省高校體育協會副主席、三明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三明市泉州商會榮譽會長。
主要學術成果:
主持參與多項省級研究課題,其中課題《關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研究》獲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參編福建省師范專科學校數學專業教材《解析幾何》;發表《具有冪等零空間的運算元》、《關於運算元組聯合逼近的一些結果》等多篇學術論文。 陳宗懋,浙江海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產品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漳州科技學院名譽校長、校務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術成果是:
在國內率先開創茶葉農殘降解規律研究,主持、創建 「茶葉中農葯殘留控制」和「茶園昆蟲化學生態學」等新型學科分支。先後論證世界茶樹病蟲區系的組成及演替規律,提出主要茶樹病蟲害防治指標,茶園適用農葯、農葯安全間隔期、茶葉中農葯最大殘留限量標准、合理施葯技術、無公害茶葉的生產原理和方法等,構建茶園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體系。先後制定出多種農葯在茶樹上的安全使用標准,其中18項作為國家標准,5項作為部級標准,在全國推廣實施。據測算,茶樹病蟲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對茶葉增產的貢獻率達到25%以上。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從事農葯殘留預測研究,建立各類農葯在茶樹和茶葉中降解的預測模型技術。研究成果被公認為具國際先進水平。領導、建立的實驗室還被歐盟確認為中國茶葉出口歐洲唯一認可檢驗實驗室。90年代後期起,還開創了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研究領域,進行了茶樹——害蟲——天敵三層營養關系的化學通訊聯系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提高害蟲綜合治理提供理論基礎。
曾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和參加編寫《中國茶經》、《中國茶葉大辭典》等專著6本,其中《中國茶經》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茶葉大辭典》獲第四屆國家辭書一等獎和第五屆國家圖書提名獎。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91年批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獲中國科協授予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8年又獲中華農業科教獎。1997年和2001年兩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農業科技先進個人稱號。已培養多位碩士、博士。 李瑞榮,台灣南投人,教授。1941年2月生。美國芝加哥伊理諾理工學院化學博士,芝加哥市立大學擔任化學教授11年,阿岡國家研究所擔任教授研究員5年。在美國化學雜志,J.A.C.S及化學動力學等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十篇。現任漳州科技學院食品加工技術系特聘教授。專長有機化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
烏龍茶之品種,採收季節、發酵、焙火程度,不同嫩度茶葉製品與主要成分,咖啡因,多元酚含量之關系研究;多元酚當保健品、葯品添加物之效果研究。 李華鈞,重慶市人,1947年10月生,教授。1982年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茶學專業。曾任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系、食品學院副系主任、副院長、院長。
專長茶葉生產加工理論與技術:
1982年起,在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食品學系茶學專業任教。1987年10月起,受國家教委公派赴法國蒙彼利埃國立高等農學院學習;1989年3月學成回國至今,在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茶學系從教,擔任茶樹栽培育種碩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成果:
《中國茶樹品種志》(地方品種篇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茶樹育種學》參編。論文有《析茶樹的野生型、栽培型、過渡型》(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滲透脅迫對茶樹幼苗葉片脯氨酸累積和水分含量的影響》等。
作為第三屆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樹專業委員會成員,以及首屆全國茶樹品種鑒定委員會常委,多次參與國家級、省級茶樹新品種審定和品種推廣應用成果鑒定等工作。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獲西南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稱號。此後多次受到表彰,2004年因教學工作成績突出獲校「教學督導組推薦獎」。1997—2007年期間任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重慶市茶葉學會副理事長、名譽副理事長。 姓名:蔡榮章
出生年月:1948.02
籍貫:台灣
課程:茶思想研討
經歷:
198102創新設計泡茶專用無線電水壺。
198103創新規劃「小壺茶法」。
198210創新設計泡茶專用茶車。
198305創辦泡茶師檢定考試制度。
198912創辦無我茶會。
199910創車輪式泡茶練習法。
200010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副會長。
200211中華茶人聯誼會名譽理事。
200501第二屆台灣陶瓷金質獎評審委員。
1980-2008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907武夷茶文化研究會顧問。
200210安徽農業大學客座研究員。
200212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客座教授。
200412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顧問。
200711福建農林大學客座教授。
20080425寧波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榮譽副主任。
20090701天福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00500陸羽泡茶師檢試評委
著作:
1980-2008《茶藝》社論。
198404《現代茶藝》。
199103四語《無我茶會》。
199503《現代茶思想集》。
199909《無我茶會180條》。
199912《台灣茶業與品茗藝術》。
200006《茶學概論》。
200102陸羽《茶經》簡易讀本。
200209《茶道教室-中國茶學入門九堂課》。
200510《說茶》。
200604《茶道基礎篇-泡茶原理與應用》。
200609《茶道入門三篇-制茶.識茶.泡茶》。
200703《茶道入門-泡茶篇》。
200811《茶道入門-識茶篇》。
200910~《海峽茶道》專欄44期~。
201002《中英茶學術語》。
201012《中日文茶學術語》。
201102《茶席·茶會》
201104~《茶博覽》96期~蔡榮章專欄
論文:
2007從茶道之本體結構看茶文化系的課程安排
2007論文集
199810無我茶會
200304茶文化在茶產業中的地位
200311茶具機能性要求與陸羽茶藝中心之茶具研發記要
200404中華茶藝茶道健康持續發展
200409茶葉品飲上的一些觀念
200502現代台灣人的生活茶事情
200506茶道上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200510現代茶道應談些什麼
200710無我茶會是要求精緻的一種茶道體系
200805茶道詮釋
201009現代版曲水茶宴 黃繼軫,教授,研究生導師,當今仍在執教的中國著名資深茶學教育家之一。曾任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食品廠廠長、校科研督導組成員、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專家大院首席教授、池州市人民政府及霍山縣人民政府科技顧問,眾多茶葉深加工企業技術顧問。現任天福茶學院實驗中心主任、陶瓷原料研究室主任。天福茶學院專任教師。
黃繼軫從教四十餘年,其中在「太平五大學」(文革時期的職業教育學校)執教4年,天福茶學院校執教4年。 教學、論文、著作(含教材和譯著)及科研成果頗豐,曾獲教書育人、課程與教材建設、科學進步等多種獎,2003年被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主要從事茶葉生物化學、茶葉深加工技術、天然飲料加工、陶瓷原料加工、天然產物提取與純化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研究。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為地方人民政府、企業提供科研與新產品開發服務。桃李累累,其中不乏有成就者,如現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副秘書長,中科院茶葉研究副所長,國家名校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合肥工業大學教授,省級重點高校教授、副教授、校長、副校長,茶業行業龍頭企業總裁、副總裁,企業經理,省級茶葉學理事長、副理長等等。
在研究陶瓷原料加工的同時,加大對茶文化與茶陶學科的融合研究。 王同和,男,1948年12月出生於安徽廬江,中共黨員、副教授、國家高級評茶師、碩士生導師,現任天福茶學院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系主任。 1974年8月畢業於安徽農學院茶葉系留校任教。1974年—1981年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82年至今主要從事教學工作。其中,1979年8月—1991年4月分別在安徽農學院79級研究生班、全國茶學助教進修班學習、北京經濟函授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92年8月—1994年9月任黃山市黟縣人民政府科技副縣長,1994年10月~1997年10月兼任合肥市日高飲品有限公司經理等職,2010年7月至今,任天福茶學院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系主任。 王同和副教授主要從事制茶工程與品質、茶葉感官審評與標准化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承擔並主持安徽省科委、商業部科研項目及安徽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等六項;獲安徽省星火、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四等獎1項、商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安徽農業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主持安徽農業大學重點課程建設1項。主編或參編教材5本;發表論文20餘篇。
②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怎麼樣 會不會很差
漳州科技學院,校址在福建省漳州市國道324線(廈深高鐵漳浦站)旁,佔地面積1300畝,校舍面積18萬平方米。
學校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是具有獨立頒發高等教育畢業證書的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學校學制三年,下設茶學院、商學院、食品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及國家援外培訓項目承擔高校、國家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及國家農業部、國台辦批准培訓項目實施基地、全國婦女創業就業培訓示範基地、全國第一所具備招收外國留學生、台灣學生資格的高職院校。
學校與集美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等本科院校開展「專升本」學歷教育,並與台灣高苑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育達科技大學、國立藝術大學和美國托馬斯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開展校際合作和出國留學業務。
2008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為第一所具備招收外國留學生、台灣學生資格的高職院校。2009年10月榮獲「平安校園」稱號。
2009年以來,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定期承辦國家商務部主辦的無公害茶葉援外培訓班,總計有28個發展中國家的111個學員參加培訓,2010年6月培養了第一屆畢業生,就業率達100%。2012年3月正式通過國家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5年12月,我校成為全市高校中唯一榮獲漳州市屬學校「5A級平安校園」與「學校安全標准化」一級達標學校稱號的高校;在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我校成為漳州市唯一優秀等級的高校和通過省人社廳大學創業孵化示範基地驗收;截止2015年8月,我校共有3個專業獲評為省級示範專業,4個專業進入省級前10名,2個實訓基地獲選為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專利發明52項,被授予漳州市工業設計創 新中心。
2013年參加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獲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 2014年參加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1個一等獎、1個三等獎;福建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015年參加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2個二等獎;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2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
學院學制三年,下設茶學院、商學院、食品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五個二級學院。師資隊伍主要來自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教授、博士、碩士以及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學者。
中央電視台第四頻道於2010年6月16日、2012年3月16日對漳州科技學院作專題介紹。
人民日報2010年12月30日海外版也對漳州科技學院作詳細報道。
2011年11月,福建省第二屆高職院校學生書法技能競賽在該校舉辦,規模空前。
③ 漳州科技學院與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是有區別,還是同一所
是同一所學校。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是由李瑞河先生於2007年創辦,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國家茶文化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婦女創業就業培訓示範基地、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
學院學制三年,下設茶學院、商學院、食品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共開設29個專業及方向。學院師資隊伍強大,校園環境優美,就業前景廣闊。
建校八年多以來,學院以創辦人提出的「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為訓導,以「格物致知、崇德敬業」為校訓,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勇攀高峰、爭創第一」為學院精神,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向社會輸送了大量合格人才。
學院先後獲得「漳州市教育系統黨政工共建先進『教工之家』」、「漳州市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
圖書館:
館藏圖書文獻資料建校4年不斷充實完善。現有圖書文獻總量14萬冊,報刊雜志600多種。設有綜合閱覽室、借閱流通書庫、特藏書庫等專業部門,文獻信息資料齊全。以及多間自修教室,能同時容納上千位讀者。
④ 這是哪個學校的校服
沒有標志和校微無法辨別
⑤ 漳州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 坐落於漳州市芝山西麓,高教園區內,是一所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教育部認定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體技術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福建省級文明學校,福建省園林單位,福建校園綜合治理先進集體。2002年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文化教育委員會聯合授以我校"中國教育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2003年被省教育廳確認為全省十所扶持西部地區教育的優質中職學校之一。學校以「以人為本,成功教育」為辦學理念,建校35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逆境崛起的奮進之路,取得了輝煌的辦學成就,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發展成為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多專業協調發展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校環境優美 校園佔地面積57885平方米,建築面積31000平方米,總投資3000多萬元。學校依山而建,風景秀麗,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陶冶情操、求學、授業的理想之地。學校教學設施先進 建有與專業相配套的數控技術實訓基地,建有多媒體計算機網路輔助教學系統、多媒體網路教室、電工電子實驗室、電氣測控室、財會模擬室等共50間。校內還配備教學管理電視監控系統。學校辦學條件優越 有強勁的發展優勢。學校堅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從嚴治校,科學管理。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就業為導向,有3個省級重點專業,7個市級重點專業。在校生3000多人,學校綜合培訓部的十個國家、省、市級培訓基地,為強化實踐教學,實現崗前培訓,再就業培訓,推行職業教育「雙證制」,提供了有利保障。是福建省一所規格高,影響大的學校。
⑥ 漳州科技學院
漳州科技學院,
據說不能點外賣到宿舍。
相關信息,
可詢問學校招生辦。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⑦ 我想問下大家漳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宿舍怎麼樣,地址偏僻嗎,還有學校的老師怎麼樣,如果有學長學
學校還行 在福建大專里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宿舍條件還可以 外出住宿能有那條件就不錯了。
學校倒是不偏僻哦 附近有衛校城職閩南師范等學校,宿舍樓下就是學生街 離市區不遠 稍微走多點路就能到。
學校老師嘛 看專業吧 有好有壞 大多還都是好的 畢竟大學嘛 老師也不會管太多
⑧ 這是漳州哪個高中的校服
不知道......
⑨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好嗎 有學長學姐講講嗎
來這就是混吧,老師教學質量不行,學習環境不行,位置比較偏,食堂我覺得很貴,學校也就環境還可以其他吧真的不行很多說宿舍水電費很貴但我們宿舍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