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服和旗裝/旗袍的區別
漢服是漢族人的傳統服裝,是漢族人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衣著服裝的總稱,主要特徵為交領右衽,衣間多系帶。風格可素雅可端莊(注意漢服不是漢朝的服裝,漢服的漢不是漢朝的漢。漢服也不是影視劇中的服裝(更不是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不符合漢服的形制規定,稱為影樓裝。)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裝,而旗袍、唐裝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代表不了漢族),二者概念不可混淆。
⑵ 矮個女生適合穿的旗袍,旗袍和旗袍款式裙子穿搭技巧,你學會了
旗袍自清末明國時期迄今已經近百年的歷史,到現在依然是一些女性最喜愛的衣服款式之一。作為聚會、相親、休閑都合適的旗袍你不能錯過。一般情況下穿旗袍都是比較高挑的女性比較適合,那麼有沒有適合和矮個子女生的旗袍款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蕾絲收腰A字連衣旗袍短裙矮個子女生秋季可以選擇這種兩件式的修身旗袍連衣短裙,不僅顯身材並且還很顯高哦。那短款的旗袍外套穿起來能把下半身襯托得特別修長,並且顯得更高貴更有氣質。
不同款式的旗袍體現不同的風格,旗袍愛好者要根據自身年齡和身材選擇。這是本土頗有知名度的服裝設計師熊偉的建議。身材好的當然穿什麼都好看,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定製是揚長避短的最好辦法。根據場合可以把旗袍分為生活型、社交性和典禮型。大多數人關心的可能是如何在生活中把旗袍穿得更具氣質典雅。
最好量身定做,不然穿上去胯部松大,體現不出曲線。另外,年齡大的最好穿長款,顯得端莊賢淑。年齡小的比如十多歲的女孩,要穿膝蓋以上的款式,顯得天真活潑。
⑶ 旗袍馬褂也是漢族的不是滿族的清朝是抄襲我們漢族。。
馬褂和旗裝是沒有立領的,盤扣也是一排一排的一字扣像蜈蚣一樣,漢服一排一排的盤扣都是花盤扣因為一字扣一排一排的太丑了,不需要一排一排的才會選擇一字扣,比如圓領袍,褙子,這些只需要一顆就行了。旗袍是清朝立領漢女裝(立領漢女裝是明朝立領襖裙演變而來的,領子從方立領變成圓立領了,衣襟變成了滿族的廠字襟,盤扣從花式盤扣無尾盤扣也變成了滿族盤扣也就是一排一排的一字扣,形成立領漢女裝)加長去掉琵琶袖改為直袖形成京式旗袍男女都能穿當時男式喜歡外面套著馬褂穿,馬褂跟著受影響出現立領形成現在的唐裝雛形,這種京式旗袍當時連男式也穿也就是現在說相聲的大褂雛形,民國時期又去掉袖子,收了腰變成海派旗袍這種就只能女式穿了,現代旗袍就是海派旗袍。
⑷ 女生穿旗袍如何搭配鞋襪比較正式
一、襪子
穿旗袍配白色短襪,最好別嘗試,它不但會把腿分成兩截,顯得腿短,還會使你看起來像民國時期的女學生。如果你真不知道穿什麼襪子,要麼光腿不穿襪子,要麼穿長筒絲襪。透明絲襪是首選,可以搭配任何顏色的旗袍;如果旗袍顏色較深,也可以穿黑色絲襪。
二、鞋子
鞋子的講究要多一點兒,以淺口、高跟的尖頭或圓頭鞋為宜。倘若你小腿線條勻稱,穿平底鞋也行,但最好是綉花布鞋,這樣才不會破壞旗袍的優雅。
鞋的顏色,要盡量選擇和旗袍顏色相近的,或是旗袍布料上有的顏色,這樣不會感覺沖突。如果你的旗袍是紅色的,選一雙紅色高跟鞋是比較明智的,它會讓你看起來更為高貴出眾。金色、銀色的高跟鞋也可以大膽嘗試。淺金色的鞋子與黑色、紅色的旗袍搭配在一起,會碰撞出令人驚喜的火花。
如果想要保守一點兒,就以白色高跟鞋搭配淺色旗袍、黑色高跟鞋搭配深色旗袍,這樣雖然缺乏亮點,但不容易出錯。真絲綉花鞋、絲絨緞面鞋高雅古典,亮光皮鞋則顯得新潮時尚。買鞋之前,最好多試穿,根據旗袍的質地、樣式和自己的膚色選擇最合適的一雙。但願你的鞋能為你的旗袍造型畫龍點睛。
⑸ 胖美女傅首爾穿旗袍的時候,給人什麼感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胖女人就不適合穿旗袍,為了穿得好看,都要提前好幾個月開始減肥,事實上,穿旗袍不能過於太胖,畢竟旗袍是講究柔美曼妙的美感,但也不要過於纖瘦,不然撐不起來也很難穿出旗袍的韻味。
胖女人難道就真的與旗袍絕緣了嗎?傅首爾人稱「傅媽」,胖胖的中年女人的代表,卻將一襲旗袍穿得端莊又知性,意外的驚艷!
旗袍融入了時髦的元素,系帶的領口點綴精緻的蒜扣,靈動俏麗,同時襯得傅首爾頸部修長,右側斜襟點綴了精緻的盤扣,與收緊的袖口綴以盤扣的點綴相呼應,帶著典雅溫潤的懷舊韻味,旗袍裙擺完美的遮住了腿型,風情典雅,不得不說,傅首爾的這身旗袍挑的好,遮肉顯瘦又顯端莊知性的氣質。
合穿旗袍,為了穿得好看,都要提前好幾個月開始減肥,事實上,穿旗袍不能過於太胖,畢竟旗袍是講究柔美曼妙的美感,但也不要過於纖瘦
⑹ 結婚時穿紅色旗袍,要搭配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鞋子呢
我剛買了一雙紅色的絨面的,面上有一個小鑽飾,很別致也很喜慶.我逛了所有牌子的鞋店,最後是在英之華看到它的,原價399,特價139,質量做工都不錯.不知你那兒有沒有這家鞋店:)
⑺ 35歲的戚薇,穿什麼款式的旗袍明艷又嬌俏,依舊少女
戚薇雖然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但卻一直活躍在大眾的視野當中,在很多的綜藝節目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率直的個性在娛樂圈中也是一股清流,戚薇在時尚界也是相當活躍,並且各種風格的衣服都能駕馭得恰到好處,最近參加《這樣唱好美》,戚薇實力演繹老娘天下最美,穿改良旗袍明艷又嬌俏,35歲依舊很少女!
旗袍有些被過於「神話」了,說到底,旗袍和所有其他風格的服飾一樣,不過是一件衣服而已,能夠走進日常的生活,讓更多的年輕少女穿上旗袍,穿到時尚的街頭、商場、甚至是辦公室里去,有朝一日能看到旗袍昔日風靡大街小巷的場景,多美!
⑻ 高叉旗袍怎麼做防走光措施
穿無痕那種安全褲,然後外面穿加襠的肉絲啦
⑼ 高開叉的旗袍怎樣穿內褲
穿高叉旗袍可以雙手抱腿坐在地上,臀部就能露出來,如果你想露下面的話就將雙腿叉開,裙底就會露出來
⑽ 關於漢服立領與旗袍立領有什麼區別啊
漢服飾發展到明朝,已具極大豐富性,這是歷朝歷代所不能比擬的。女袍有四種形式,一般是交領(斜領)、直領(對襟),盤領(圓領),合領(高領),這種高領就是許多人所謂的立領了。這種高領實際上只是對襟領的變種之一罷了。他流行於明清之際,特別為南方一般中層女子的家常裝飾,其特徵是:領子高約一寸許,有一二個領扣。
那麽明清時期漢人女子的高領是不是即是旗袍的立領呢?只能說,高領與立領之間很像,但仔細觀察,他們之間是有很大區別,首先,形式不同。明朝漢族女子的高領,領子通常沒有鑲邊,不做過多裝飾,邊角逞直線型,自然流暢。但再看滿族的立領,一般都有鑲邊,這種風氣後來愈演愈烈,另外他逞元寶型,有一定的弧度,這在同時期的康濤所繪的三娘子中對比即可分曉;其次,開邊方式不同。漢族女子的高領,一般是直線對襟開邊。而滿族女子的立領,則是弧線繞襟開邊。第三,表現形態不同。漢族的高領具有更強的修飾性,而且往往有內衫和外衫兩種形式。內衫之外還會套上對襟或是圓領等等款式。體現了明朝服飾已具有時裝的混搭性和層次性。而滿族的服飾作為系扣的實用則大過裝飾,而且一般只是以單一的外衫形式存在。
另外,立領這個概念實際上即便籠統稱呼清代的元寶領也是不太正確的。立領是特指在民國二三十年代後,那種領子經過上漿處理,顯得硬挺的旗袍領。而這也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漢服和旗袍的區別,不在高領或立領,旗袍的標志是他的布藝盤扣和斜腋線開邊。而漢服相對的則是系帶和斜腰線開邊。
漢民族服飾中的立領即明豎領,其特點是方角,瘦高,領上通常裝飾有兩顆金屬扣,因此此類衣服也被稱為「扣身襖兒」,最早出現於明朝中期,至明後期在女性服飾中已廣泛流行,歷史觀點認為豎領的產生與當時「小冰河」特殊氣候變冷有關,但當時立領的形成結構來看,他更像是寬交領的一種變異形式。由於明末清初滿洲八旗強迫漢人「剃發易服」制度所謂的「男從女不從」,明豎領與其它女裝在一段時間內得以短暫保持,明豎領的款式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大襟襖兒(即斜襟:它與旗人的廠字襟不同,是直線斜襟至腋下系帶);另一種是對襟襖兒。至清代中期,即乾隆中後期,隨著整個社會的變化,女性的豎領也開始發生許多變化,首先是高度變低,通常鑲有深色緣邊,這種領子在清末被新興的弧形高領代替,這種弧形領子即後世俗稱的旗袍領的鼻祖。其實旗人的長袍原先是無領式的,所謂的旗袍領不過是旗人借鑒了漢人女性服飾在袍子上裝領子後才有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