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旗袍的色彩
年齡大些的,面料顏色稍深些,款式適當寬松一些,以體現莊重華貴;中年女性宜選擇色彩明快、富麗高雅的面料,以體現典雅大方;年輕女性則選絢麗多彩的顏色和活潑俊俏的款式,以體現青春活力。
二、旗袍的款式與尺寸
穿著一定要特別合身,過緊行動不便,而過於寬松又難以顯現女性的形體美。微胖的人不適合穿裙子太短的旗袍,可以選擇旗袍長度是中長款的,一般是在膝蓋以下。
三、旗袍的領口與人的臉型
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女士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女士適合穿無領的。
四、旗袍的面料
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
五、穿旗袍搭配合適的飾品
著裝的搭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一定要記住,旗袍的飾品搭配千萬不要「喧賓奪主」。項鏈、手鐲、耳環(墜)、胸針、披肩等也要根據旗袍所定,注意整體的「配套、和諧」。
旗袍的樣式及特點: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等。雖然旗袍款式千變萬化,最主要的還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
常見旗袍:
常見的大紅旗袍,色彩絢麗醒目,款式別致,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著重體現東方女性含蓄優雅的魅力。
現代常見的旗袍織錦緞,圖案為傳統的中國紋飾如雙魚、富貴花、梅花等,還有以中國水墨畫手法描繪的花卉圖案設計的手繪旗袍。
② 旗袍開衩在左和在右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
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從滿族婦女的服裝到流行長久的各款旗袍,首屆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上展出的旗袍系列,使人們可以從中看到記錄其上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思想史。
旗袍原是滿族婦女服裝,本世紀二十年代初,漢族婦女開始穿著。一千多年來,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中國女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旗袍也保持著這種特色。
旗袍表現曲線美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旗袍馬甲」。也就是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一九二六年,短襖和長馬甲合二為一,成為現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後兩年,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圍繞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長,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較量」。
開衩時高時低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
這一改變遭到輿論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長度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在傳統與現代、維護傳統的「善」與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來越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脫離原來的樣式,變得經濟便利、美觀適體。
文革也革旗袍的命
但是,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旗袍被說成「四舊」、「封、資、修」。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國訪問穿了一身旗袍,在「文革」中竟成了一大罪狀。
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思想大解放,原來單調的黑、灰、藍色被五彩繽紛取代。消失三十餘年的旗袍又重新穿在愛美女士的身上。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範文海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旗袍成為一種中西合璧、具有海派風格的女性服裝,成了中國婦女的國服。」
中國的民族服裝服飾難以計數,僅在本屆博覽會展出的就有三千四百多套。盡管民族服裝很美,但由於縫制復雜,穿著煩瑣,很多人已不再穿著。但旗袍卻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日益受到青睞,成為中國一道流動的風景。
③ 旗袍怎麼選擇
你好,適合自己的身材及自己喜歡的顏色就可以了。
④ 錦緞旗袍的寓意是什麼
一、旗袍的色彩
年齡大些的,面料顏色稍深些,款式適當寬松一些,以體現莊重華貴;中年女性宜選擇色彩明快、富麗高雅的面料,以體現典雅大方;年輕女性則選絢麗多彩的顏色和活潑俊俏的款式,以體現青春活力。
二、旗袍的款式與尺寸
穿著一定要特別合身,過緊行動不便,而過於寬松又難以顯現女性的形體美。微胖的人不適合穿裙子太短的旗袍,可以選擇旗袍長度是中長款的,一般是在膝蓋以下。
三、旗袍的領口與人的臉型
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女士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女士適合穿無領的。
四、旗袍的面料
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
五、穿旗袍搭配合適的飾品
著裝的搭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一定要記住,旗袍的飾品搭配千萬不要「喧賓奪主」。項鏈、手鐲、耳環(墜)、胸針、披肩等也要根據旗袍所定,注意整體的「配套、和諧」。
(4)旗袍中長款對開襟擴展閱讀:
旗袍的樣式及特點: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等。雖然旗袍款式千變萬化,最主要的還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
⑤ 長款旗袍配什麼外套最好看
訂閱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雖然現在還沒有到六月,不過天氣依舊是任性的說變就變呢。前一天還是艷陽高照,一天之後就能狂風暴雨。這不最近冷空氣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來來回回好似在逗你玩。那面對驟降的溫度,熱愛旗袍的你是否會有些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搭配?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什麼外套與旗袍最配吧。
披 肩
在夏天,我們通常會選擇短袖或者是無袖的旗袍,而這時則可以選擇一條和所穿旗袍同色系絲質披肩用來搭配,能讓整體搭配更有層次感,同時還具有防曬功能,防止手臂被曬傷。
若是在空調房裡、或是夏天晝夜溫差較大的地方,以及突然降溫,那麼就可以選擇搭配一條羊毛披肩哦,抵禦冷氣的同時,也能更有氣質。
風 衣
春秋兩季,或是像最近突然降溫,單穿旗袍根據有點冷的時候,風衣絕對是旗袍搭配的好搭檔。一件經典版型的風衣,配上旗袍絕對能讓你氣質提升好幾倍。在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春天,可以搭配顏色比較淡雅的風衣,米白色和淡藍色都是很好的選擇。而如果年紀較小,還可以選擇粉色的風衣哦,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春季搭配呢。
而在秋天,微涼的街頭,瑟瑟的秋風,看著枯葉飄落,一襲旗袍搭配卡其色風衣,就好似電影里的女主角一樣,任裙擺隨風搖曳,感受秋意正濃。tips:關於風衣的長度,盡量要比內搭旗袍長一點哦。如果是長款旗袍,盡量不要選擇短款風衣,不然會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呢。
針織開衫
旗袍和針織開衫可謂天生一對。溫柔的針織開衫,可以搭配大多數旗袍的。精緻的編織紋路,優雅大方,簡潔的流線造型,時尚浪漫,搭配復古旗袍,嫵媚甜美,時尚又復古。在年代戲中,眾多女明星都有針織開衫配旗袍的裝扮。
而與旗袍最配的莫過於白色針織衫了,無論旗袍是何種色調都可以搭配,白色素凈雅緻,帶著南國女子的溫婉氣質,凝眉垂目間,盡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淑媛風情。
大 衣
冬天天冷,既要風度也要有溫度。穿旗袍能顯露身材展示風韻,不過要抵禦寒冷保暖則可以搭配一襲大衣。可以選擇同樣中國風帶有盤紐、立領等細節的大衣;也可以採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搭配雙排扣、蝴蝶結、大翻領等西式時裝化的大衣。
在去年熱播的《偽裝者》中,大姐明鏡就是冬天大衣和旗袍搭配的完美範本,無論是短一點的斗篷式大衣與旗袍,還是長款雙排扣大衣與旗袍,都將旗袍溫婉優雅的氣質展露無遺。搭配TIPS:大衣與旗袍的色彩搭配要平衡,如果大衣顏色比較靚麗,旗袍最好穿素色,並以暗花為主,來平衡亮色大衣顏色的飽和度,反之亦然哦。
⑥ 哪位專業人士幫幫忙翻譯下,旗袍的開襟形式有很多種,如斜襟、對襟 、雙襟、琵琶襟等,用英語翻譯
斜襟、對襟 、雙襟、琵琶襟
Surplice, double-breasted, double lapel, Pipa lapel,
水滴領、竹葉領、馬蹄領、無領、鳳仙領
Water droplets, bamboo, horseshoe collar collar collar, no collar, Impatiens collar
⑦ 誰有旗袍的領型的圖片和開襟的圖片
網路有
⑧ 旗袍的開襟規則做成左開襟怎麼辦
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個人覺得,左開襟只要不是什麼重要場合也可以穿啊,你要是覺得不好就雙開襟,或者做個裙擺較短的旗袍,希望幫到你
⑨ 半開襟的旗袍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主要的意思是表現出旗袍的設計特性,能夠讓整一個設計的美感更加的突出,讓穿著更加的時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