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很多小姐姐身穿著美麗飄逸的漢服,可否認漢服確實是美麗大方,但是我國還有一個服飾叫做旗袍,非常的溫婉動人。漢服跟旗袍都很好看,但是為什麼旗袍會被稱為國服呢?因為旗袍是我國女性思想解放的一個象徵,是女性擺脫封建重重束縛後,所創造出來的一種新型服飾。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女性的思想一直束縛。我們從歷史起源中的服飾就可以看出,古代服裝將女性層層包裹,甚至女性要待字閨中,不能出來拋頭露面。而旗袍的出現,讓女性思想得到解放,同時也讓女性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像男人一樣去養家糊口,獲得社會尊重。
⑵ 旗袍和漢服,你覺得哪個才能算的上中國的文化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從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裝盛行的短袍,旗袍也跟著變短,近年來,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現了後裝袖、有短連袖旗袍、無袖旗袍等等具有當代開放氣息的新款式。 旗袍具有中國女性服飾文化,
二人漢服』」[1]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4],
源自黃帝制冕服[5]。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6]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7],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
是神聖的[9-10]。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復興漢服就等於傳承漢服文化,而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如此的簡單。
⑶ 唐裝 華服 旗袍 漢服,各有什麼區別
唐裝是中國服飾,但是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和款式。一是指唐風漢服或唐代服裝,為古代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特徵是圓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
2006年3月17日,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以「和諧·時尚·國服」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專家為中國國服尋找答案。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要求國家正式確立國服。有鑒於此,李延聲委員特提出建議設計「中華服」作為國服的提案。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 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⑷ [大口舌]您是否贊同漢服代替旗袍作為禮儀服飾
堅決支持漢服!!!華夏文明幾千年,只有漢服才是最佳代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為什麼只有漢族要穿別的民族的服裝? 查看原帖>>
⑸ 為什麼中國的傳統服裝是旗袍而不是漢服
漢服被侵略者強行截斷傳承達300餘年,故現在的人不知道漢服,但是現在的環境是,漢服在逐漸的復興。
漢服呢是華夏漢民族,從皇帝到明朝時期的傳統服飾,結合各個時代,每個朝代都在不斷的改進和傳承,直到清朝入關時期,一直作為中國國家禮服,現在很多人慢慢喜歡和接受漢服,而旗袍呢,旗袍就是民國時期,較為流行的改進服飾,很大一部分還是國外引進,再加以改良,旗袍看上去就是很有氣質的,但是只能作為一個分支來看待,畢竟只是一個時期的代表作。況且,高矮胖瘦的人不一定接受住,漢服呢,就比它更為接受和方便多了。
⑹ 旗袍和漢服,你覺得哪個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旗袍和漢服,你覺得哪個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不管漢服,旗袍,都有體現,大夥兒偏愛一種老祖先留出的服飾歷史時間歷史文化遺產,旗袍是大夥兒的國粹,特別是在受中老年人女性鍾愛,漢服只是年輕人求知慾,好玩而已,無論如何服飾都抯擋世界歷史向前的潮流趨勢,大夥兒覺得鍾愛的,就是好的我國風采。
由此可見漢服其歷史背景之久,安裝文化藝術之厚實。近幾年來盛行「國學經典振興」健身運動,隨著漢服也逐漸活躍性在大家眼裡,漢服和國學經典也常常聯絡在一起,其安裝的歷史人文可見一斑。
而旗袍則能夠稱之為是民國時期的一個「關鍵字」了。西方國家對中國旗袍的歸屬感很強,在當代歐洲人的眼裡,旗袍具備中國的女性服飾文化藝術寓意。有時穿漢服會被一些歐洲人覺得是dnf美服乃至被當作日本和服,可是穿上旗袍是絕對不會承認錯誤的!
漢服的歷史時間更為久遠,型制整齊,酣暢淋漓地展現了中國禮儀的品牌形象;旗袍盡管歷史時間較短,可是在國際地位中更能代表中國;中西合並展現了中國上善若水的空氣,二者全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結晶體。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你早點了解傳統文化知識。
⑺ 漢服禮儀走秀獨白怎麼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中國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之美稱,《左傳?定公十年》有雲:「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故稱「華夏」,自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族服飾已具基本形式。今日揚大學子身穿漢族霓裳,共同描繪漢唐盛世的優美畫卷。
首先走來的是身著直裾和圓領袍的男子,抱拳行禮,為漢族傳統相見禮儀之一,源於周代,具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適度,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動作不宜過快、過高。
現在向我們走來的是穿著齊胸襦裙的女子,作揖行禮,為漢族傳統相見禮儀之一,作揖,兩手抱拳前推,身體略微彎曲,表示互相敬禮。
現在向我們走來的是穿著齊胸襦裙的女子,萬福行禮,是為漢族女子相見時常用禮節,萬福,雙手微微握拳,交疊放於小腹之處,目視朝下,雙腿彎曲。
現在向我們走來的是穿著各式漢服的女子,衣袂飄飄,婀娜多姿,服飾多樣富有變化,主要流行於我國唐宋代時期。故而有人雲:我願重回漢唐,著我漢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