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南舊事 人生感悟
《城南舊事》讀後感:
擁有一顆青春的心。冰心老人如是說。是的, 青春是噴薄的旭日, 是競發的百舸, 是無悔的追求。但是一顆青春的心, 比青春更難得。用青春的心來觀察這個世界, 可以有更深更深的感悟。 擁有一顆青春的心, 我可以和英子一樣, 用善良、真誠去接待每一個人。無論是惠安館的瘋子, 還是蘭姨娘。也許會有人說, 那是天真, 可我說不是, 那是人心底的純真, 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當人人都討厭惠安館的瘋子時, 青春的心可以幫助瘋子解放自己;當人人都憎恨那個小偷時, 青春的心可以了解那個人內心的痛楚;當人人都在為花落了而悲傷時, 青春的心可以學著堅強,
我願自己長伴一顆青春的心, 這樣, 我就能忘卻一切, 做最真的自己。 曾經有一段時間, 我特別的失落, 自己一下子感覺到, 人隨著年紀的增長, 心也不再是那顆童心, 世界一下子從歡樂的橙色跳成了悲傷的灰色, 似乎一切都不一樣了, 虛假、無情。但當我讀完了《城南舊事》後, 以前那顆青春的心又再一次回來了。我被作者的童心深深的打動, 我羨慕作者的純真與善良, 她的情感也一下子灌輸到了我身上, 我為秀貞與妞兒的團聚而高興, 為那個好哥哥的被捕而感傷, 為英子的堅強而欣慰。我覺得我變了, 又變回了以前的快樂, 又擁有一顆青春的心。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青春, 總有一天, 人是會老的, 但我們可以帶著一顆青春的心, 讓我們的思想, 身心都能夠永遠青春。散發出最真的快樂氣息。愛心, 善心, 真心, 都是一顆青春的心。
㈡ 城南舊事每章概括!每一章都要概括和感悟!別太長,急!!!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㈢ 城南舊事我的感悟20字
《城南舊事》通過主角小英子天真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的情感,將英子眼中北京城南風光恰切地融入字里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餘,更為我們架設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整本書淡淡的憂傷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我禁不住再三尋思各種深意。
㈣ 城南舊事閱讀感悟
——讀《城南舊事》有感
擁有悲情的故事,卻有一個讓人回味的結局。這是多麼美妙。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這句話意味深長,這既代表了爸爸的離去,也代表著自己長大了,自己成熟了。
《城南舊事》講述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城裡的故事,這本書里記載著小英子的生活。小說分為五部分:《惠安館》 《我們看海去》 《蘭姨娘》 《驢打滾兒》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這些描述的都是小英子在北京的童年生活,有著最質朴的真善美。
真善美人都在苦苦的追求,可是說起來它的定義又模糊不清。因為這個詞里有三層意思。真:代表著要真誠待人,不能虛心假意,更不能圖謀不軌。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生活中充當壞角色的,對待人不忠誠的都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在古時候,皇帝都要選擇忠誠的人,遠離有邪念的人。
善:顧名思義講的就是善良。善心與真心一樣,也是為人好的意識或思想,也就是說他們都屬於「好心」,他們的區別在於「真心」的表達率直,可能還不好聽,不好受,甚至還可能招致殺身之禍;但是善心的表達則比較婉轉,好聽和受用,所以善人往往也被稱為老好人。
美是最難理解的。美能代表美好,幸福,快樂。然而美來自哪裡呢?美來自渴望,當人們的渴望獲得了滿足,人們就可以獲得幸福,所以美的享受就是幸福的享受。顯然,沒有渴望,就不會有滿足,不會有幸福感,不會享受美。現在的追星族,他們的渴望就是想見到他們的偶像,想零距離接觸他們的偶像,想拿到偶像的簽名。如果他們的渴求獲得了滿足,那麼他們就享受了美,享受了幸福和快樂。
事實上,所謂的「真善美」之「真善」就是要去做一個真誠的人,就是要去做一個善良的人,那麼「真善美」的「美」就是要去做一個為人好的「美」人。但是,美人應該是比真人和善人更上「檔次」的人,因為真人和善人是能給他人帶來利益的好人,因為人的最終追求是幸福。美人就是能給他人帶來幸福的人——所以美的定義就是:美是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的人或事物。
在杭州我們也看到過一個擁有真善美的人——吳菊萍。吳菊萍是一個最美麗的媽媽,她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一個從十樓掉下來的孩子。當時,她並不知道她去接的這個孩子從十樓掉下來會有335.4公斤。她只是一味的想要救人。這件事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美聯社、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美國《紐約郵報》、福克斯電視台等歐美媒體,巴基斯坦媒體、中東媒體都報道了「最美媽媽」吳菊萍的事跡。加拿大廣播公司7月5日報道說:吳菊萍能把一個從10樓掉下來的孩子接住真是一個奇跡,我們希望奇跡能夠繼續,妞妞可以活下來。世界各地眾多網友也紛紛祝福吳菊萍和妞妞早日康復,贊揚吳菊萍是一個「守護天使」。英國網友「詹姆斯」說:「應該送一枚勛章給吳菊萍。人們喜歡這樣的真英雄,而非什麼足球或電影明星。」
吳菊萍是一個擁有真善美的人,她不是小英子,小英子擁有的真善美的真是純真,善是善良,美是美好。而吳菊萍擁有的真善美的真是真實,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美是能給妞妞的家人帶來快樂。這兩個不同的人表現的是不同的真善美。
小英子的故事我們難以忘懷,吳菊萍的事跡我們銘記在心。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真善美。
㈤ 《城南舊事》的感悟
具體到不同的人對《城南舊事》的感悟肯定是不同的。這個因人而異。不好用一句話來概括。
㈥ 一件旗袍讀後感
我一直都想要那麼一件旗袍:米白色的底子,上面零星點綴著幾朵淺紫色的花骨朵兒,穿在身上,給人一種無法形容的舒適感。媽媽就有一件這樣的旗袍,但她從不穿,也從不給我穿。
突然有一天,媽媽拿出那件旗袍,對我說:「你把這件旗袍穿上試試,看好不好看。我高興得一把扯過旗袍。「你輕點,別扯壞了!」媽媽嗔怪地說。「扯不壞的。」我沖媽媽扮個鬼臉,興沖沖的在穿衣鏡前換上旗袍。旗袍式樣並不新,卻給人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我把頭發挽起,鏡中頓時出現了一個嫻靜的淑女形象。我站到媽媽面前,媽媽眯起眼睛端詳了許久。燈光照在旗袍上,泛出一層柔和的光澤,媽媽輕輕地撫摸著旗袍,眼裡也泛出一層光亮來。然後,她拉我到身旁坐下,對我講了一個故事:我十八歲的時候,跟著爸爸學裁縫,逢年過節的給人做些衣服,收些手工費。平時,就給縣城布莊老闆做工。那天在布莊做活,我看見布莊老闆的女兒穿了一件米白色旗袍。平常那個女孩也不比我漂亮,可那夭,她穿了那麼一件旗袍,整個的就顯得那麼文靜那麼端莊,和平時判若兩人。於是我就想,若我穿上那麼一件旗袍,一定比老闆女兒更漂亮。那一整天我都心不在焉的,好幾次差點將衣料剪錯了。
到了晚上,爸爸悄悄地對我說:「以後爸給你也做一件旗袍。」「真的?」我驚喜地問。爸爸肯定地點點頭。我很開心,但是也很疑惑。因為那時家裡兄妹有五六個,還有奶奶要侍奉,每天掙的錢只夠糊口。那衣料是絲綢的,價格很貴,我不知爸爸去哪兒弄錢給我做旗袍。但不久我就明白了。從那以後,爸爸每夜白天拚命做工,晚上還利用空閑時間偷偷縫制些枕頭套之類的東西出去賣。晚飯時必喝的二兩酒也省了。為了怕奶奶疑心,他把白開水灌到酒壺里,每天兩杯,喝得有滋有味的樣子。讓我看了心酸。我告訴爸爸說我不要那旗袍了,但爸爸只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我閨女穿上旗袍一定比那個老闆的女兒好看得多」。爸爸身體本來就不好,沒日沒夜的勞作更讓他的健康一日差過一日。等爸爸終於攢足了買料子的錢時,已經到了冬天了,而爸爸的身體也已到了不能再差的地步。爸爸偷偷買回了料子,是米白色的那種。
爸爸把它做成了當時最流行的式樣,又用淺藍色的布縫制了一隻蝴蝶形的紐扣釘在左肩下,還用絲線在衣服上零星地綉上了淺紫色的花骨朵。比我見過的那件旗袍不知好看多少倍。就在那年冬天,爸爸去世了。臨走時,他拉著我的手說:「閨女,你穿了那旗袍,一定好看。」聽完這個故事,我抬起頭,對媽媽說:「媽,我不穿這旗袍了,我會把它穿壞的。」
媽媽搖搖頭,笑著說:「這件旗袍,是你外公為滿足我的心願而做的。現在又能滿足你的心願,不更好嗎?」媽媽輕輕撫摸著我左肩下那個蝴蝶紐扣,緩緩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歌謠:「人家的閨女有花戴,我爹錢少不能買……」眼淚,伴著歌聲悄悄滑落。
㈦ 城南舊事里有五個章節,寫每一章的讀後感,共五篇。幫幫忙!!!
城南舊事》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就像一支路標,開啟了我心靈的道路。它就像太陽的光輝,讓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個「舊」字,就讓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義:老屋的瓦片;大河邊垂首的楊柳;樹下的枯葉;店門上的老門牌;圍牆邊擺放的破酒壇……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回憶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讀著《城南舊事》,彷彿身臨其境: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父親。不管人、物,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里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時每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英子的童年卻十分精彩、戲劇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實、純朴,那樣的純凈淡泊,彌舊溫馨。
書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極深的是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剛開始,我還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擔心英子會不會被秀貞傷害;後來我知道妞兒就是小桂子時,不禁淚如雨下——母女倆終於重逢了!秀貞准備帶著妞兒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鑽石表盒金手鐲送給秀貞……讀到這里,我大為感動: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得關愛、友誼。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來是英子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當我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房間里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讀完此書,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即將告別我快樂無憂的童年。《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所以請大家好好珍惜屬於我們的童年。
㈧ 讀完-城南舊事後的感悟50字。。。
林海音筆下的城南舊事,是美好而又平凡的,一個個文字,散發著溫暖的氣息。讀著讀著,我的心頭總有一份暖暖的愛,因為這些發生在老北京的故事雖然已經沉默了很久很久,但依舊像一壇老酒,散發出淡淡清香
㈨ 城南舊事談感悟
在作者筆下的城南舊事,是美好而又平凡的,一個個文字,散發著溫暖的氣息。讀著讀著,我的心頭總有一份暖暖的愛,因為這些發生在老北京的故事雖然已經沉默了很久很久,但依舊像一壇老酒,散發出淡淡清香。
㈩ 城南舊事精彩片段概括及感悟
收起全文《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台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凄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