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慈禧的軼事典故
說法一:光緒初年,慈禧太後剛滿40歲,她為了達到二度垂簾聽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種種手段,但懾於朝中有人反對,終日心中不樂。心腹太監李蓮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的後面建了一座佛。
建成之後,李蓮英速去稟告慈禧,說:「聽說萬壽寺大雄寶殿常常有雙佛顯光,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請太後駕臨前往觀看。」 慈禧聽罷感到十分驚奇,便起駕出宮。出西直門下高梁橋,坐上皇船,沿長河,直到萬壽寺(今北京藝術博物館)。慈禧上了碼頭,進了山門,直奔大雄寶殿而來。進得殿來,見供奉的依然是原來的三世佛,不覺勃然大怒:「明明是原來的三世佛嘛,哪來的雙佛顯光?」 那個時候,奴才欺騙主子是要殺頭的,但李蓮英心中有數,忙說:「太後息怒,請您後殿御覽。」
慈禧太後慢慢悠悠轉到三世佛後,果見一慈眉善目的觀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還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這里。這時,李蓮英喊道:「老佛爺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爺!」 慈禧見狀明白了一半兒,但她故作不解問道:「你們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爺呀?」李蓮英他們答道:「就是迎接太後您老佛爺呀!」「您就是當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如今先皇晏駕,新皇尚幼,國不可一日無主,臣民們請您垂簾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於水火之中啊!」一席話說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爺這個稱呼便從萬壽寺傳遍京城,舉國上下,都稱慈禧為「太後老佛爺」。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簾聽政了。
據說這個觀世音是李蓮英讓人按慈禧的模樣塑造的,後來慈禧來萬壽寺焚香禮佛,卜簽求壽,由於對此觀世音非常賞識,還穿上了寺里方丈為她准備的觀音衣服,李蓮英扮作護法神韋馱,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倆人還在這個佛像前照了張像,曾經有人見到過此照片。
說法二:中國歷史上歷代帝王除了有「廟號」、「謚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歷史小說,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後稱作「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一般認為慈禧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但也有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慈禧太後很有可能是漢族人。
1989年6月,長治市郊區(原屬長治縣)下秦村77歲的村民趙發旺帶著他和上秦村宋雙花、宋六則、宋德文、宋德武等人的聯名信,找到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趙發旺說,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禧太後的五輩外甥,宋雙花、宋六則等人是慈禧的五輩侄孫。他們要求政府幫助澄情。從此,劉奇踏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佐證材料的不斷豐富,愈加增強了劉奇的信心,有關著述也頗見報端。2012年 4月,在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主持召開的「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研討會」上,劉奇撰寫的《揭開慈禧童年之謎》,獲得一等獎。這篇7000餘字的論文,集中闡述了慈禧的身世問題。
據劉奇考證,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征為婢,改名「玉蘭」(蘭兒),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平步青雲,直至皇太後。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慈禧沒有時間去給母親祝壽,就讓侍臣給母親送了很多的東西,其中就有她親筆寫的一幅書法。這幅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後毀於「文革」。
詩曰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清代民間,慈禧太後的金銀首飾是數不勝數,有這么一對「翡翠西瓜」,慈禧太後的掌上寶貝。相傳慈禧死後,兩個「翡翠西瓜」被陪葬在慈禧墓中,1928年,孫殿英盜掘了東陵後,這兩個「西瓜」就杳無蹤跡了。
慈禧太後采購美國碧璽大部分都是通過馳名世界的蒂凡尼公司進行的,碧璽寶石也大部經過了蒂凡尼公司的寶石學家J·L·坦綸博姆的鑒定。翡翠西瓜所特有的雙色組合當時幾乎只有聖地亞哥的碧璽礦才具備。所以毫無疑問,慈禧太後的翡翠西瓜來自美國聖地亞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梅薩平原的伊巴拉雅碧璽礦,在19世紀末期即已聞名於世。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伊巴拉雅礦開采出來的大部分碧璽都出口到了中國,供慈禧太後的宮廷享用。隨著滿清王朝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畫上了句號。其結果是伊巴拉雅礦的碧璽產品因為中國市場告吹而滯銷,該礦被迫關閉。一直到2012年12月,該礦才被重新開發。 1904年是慈禧太後的70大壽,很多官員想盡一切辦法來張羅禮品,其中有一款櫃式留聲機深得慈禧的賞識,那就是美國維克多公司生產的全球最早的櫃式留聲機(樣品機)。
慈禧太後一生享盡榮華富貴,生活時尚超前,在發達的西方工業面前,也是滴滴不漏,占盡先機。照相、電燈、洋車、櫃式留聲機,應有盡有,這台全球最早的櫃式留聲機擺放在她的寢宮里,時常傳出悅耳動聽的旋律,唱片的內容有中國的小曲、有國外的華爾茲舞曲。
1904年維克多設計並且試制了一批數量非常稀少的櫃機樣品,並且這台櫃式留聲機有幸成為慈禧太後1904年70大壽的禮物。
梁誠1903年到1908年初是大清國以三品卿的資格出使美國、秘魯、古巴等國,為了大清國奔波於多個國家。梁誠廣州市人,早年受過西方文化的教育,並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非常喜歡留聲機。在美國期間,做了很多有利於國家的大事。
1904年維克多推出了第一批櫃式留聲機的樣品,由於不是商品機,美國也只有一些政府高層官員才有機會使用這樣高檔留聲機,當年美國官員把這台留聲機送給梁誠,梁誠又把這台留聲機送給老佛爺慈禧太後,作為慈禧太後的70大壽的禮物。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曾說:「慈禧比我強多了,我只是一個既不偉大,也不渺小的人。」1904年,曾經視洋人如猛獸的慈禧太後迷上了西方的馬戲、華爾茲舞和照相。這段時間,宮女們經常聽到,有悠揚的華爾茲舞曲從慈禧的寢宮里傳來,那是她那台巨大的外國留聲機發出的聲音。有一次,慈禧太後在午餐時,還特別要求德齡、容齡兩位公主跳華爾茲舞,她乜斜著眼睛,定神地觀看。等她們跳完,慈禧高興地說,這是很美麗的舞蹈。你們這樣反復地轉圓圈,難道不感到頭暈目眩?
據《德齡公主回憶錄》記載,慈禧太後對著我們說「你們在我吃飯的時候跳舞吧!」我們把整個的曲譜都翻完了,才找到一支華爾茲,那是合適我們的音樂,而其他的大多是些中國小曲。 《中俄密約》的內容公之於眾後,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全國人民群情激憤,紛紛斥責清政府的賣國行徑,進一步促進了全國范圍內革命運動的深入開展,清政府則陷入了非常難堪的狼狽境地。在國內外強大輿論的壓力下,清政府不得不放棄簽訂《中俄密約》的計劃。
惱羞成怒的慈禧太後極其殘忍地下令將記者沈藎「斬立決」。後因懼怕行刑會影響慈禧太後的生辰「慶典」,慈禧太後這才發布懿旨:「著即日立斃杖。」
1903年7月31日(陰歷六月初八),刑部大堂8個獄卒手拿特製的大木棍,准備行刑。沈藎面對獄卒,大聲說道:「快些了事!」於是,8名獄卒輪流捶打沈藎的四肢和背部,時間長達4個小時之久。沈藎被打得血肉橫飛,「骨已如粉」,其狀慘不忍睹,但沈藎自始至終「未出一聲」。這時,堂司以為沈藎已死,下令停止捶打。不想這時沈藎用微弱的聲音說道:「速……用繩絞……」見沈藎還沒有死,堂司又下令「以繩勒其頸,而始氣絕」。
於是沈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記者。 看過電影《垂簾聽政》的讀者一定對電影里慈禧殘酷迫害咸豐帝的另一個妃子麗妃的情節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慈禧與麗妃是一對情敵。
麗妃千嬌百媚,能歌善舞,深受咸豐的寵愛,根本不把慈禧放在眼裡。一心想要承寵、費盡心機往上爬的慈禧對她妒恨不已。咸豐皇帝死後,慈禧成功發動辛酉政變,實現垂簾聽政,成了大清皇朝的實際統治者。她在鏟除了政治對手,肅清了敵對勢力後,回過頭來整治昔日與她爭寵的麗妃。慈禧效法漢代呂後迫害戚夫人的方法,將麗妃的手腳悉數砍去,裝在一個壇子里,對她極盡侮辱之能事。這段情節,在影片中陰森恐怖,盡力將慈禧塑造成了一個刻薄寡恩、睚眥必報的惡毒婦人形象。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麗妃這樣一個人,她與慈禧的關系真的像影片描繪的那樣嗎?慈禧真的以那樣殘酷的手段迫害過她嗎?
據史書和清宮檔案記載,麗妃是主事慶海的女兒,他他拉氏。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七日生,比咸豐帝小6歲,比慈禧小2歲,與慈安同歲。咸豐元年(1851)參選秀女時,麗妃和慈禧同被選中。麗妃被封為麗貴人,
慈禧被封為蘭貴人。咸豐二年(1852),二人同時入宮。咸豐四年(1854),麗妃被封為麗嬪,慈禧被封為懿嬪。咸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麗妃為咸豐帝產下了皇長女,三天後就晉封為麗妃。咸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長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當天就晉升為懿妃。咸豐帝死後不到3個月,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義,以「麗妃侍奉皇考有年,誕育大公主」,晉封她為麗皇貴妃,越過了貴妃這一級,一次升了兩級。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慈禧又降懿旨,尊封麗皇貴妃為麗皇貴太妃,地位僅低於皇太後。
多年來,麗妃體弱多病,經常吃葯,於光緒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54歲。她死後第三天,光緒帝親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禮。她的金棺暫安於田村殯宮。光緒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麗妃金棺葬入清東陵的定陵妃園寢。這座妃園寢的後院建有15座寶頂,共分三排。麗妃的寶頂位於第一排的正中之位,處於這座園寢的最尊貴的位置。
麗妃所生的女兒是咸豐帝惟一的女兒,所以備受咸豐帝和眾妃嬪的喜愛,同治九年(1870)被封為榮安固倫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後生的女兒才能封為固倫公主,妃嬪生的只能封和碩公主。按此規定,麗妃生的這個女兒應封和碩公主,可是慈禧卻破例封她為榮安固倫公主。
以上史實表明,麗妃不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關照和一系列禮遇,表明麗妃與慈禧的關系是十分融洽的。由此看來,經常以專橫跋扈、陰狠刻毒面目示人的慈禧也還有溫情、恤下的一面。也可能是因為麗妃本人比較溫順聽話,而且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國家、後宮大權之後,麗妃對她不構成任何威脅,所以才對她如此禮遇有加。而一旦有人膽敢忤逆她的旨意,挑戰她的權威,慈禧流露的就是另一副面孔了。這從她對兒媳的態度上可見一斑。
可以說旗袍貫穿了宋慶齡的一生,幾乎宋慶齡參加的所有的重要場合都能看到旗袍,旗袍的變革與創新的變化在宋慶齡的旗袍裝束上也能看到,旗袍它起源於辛亥革命時期,在20 年代早期的時候,為了響應當時的改革創新,當時的民國把封建朝代的各個封建的東西都給送進了博物館裡面,這樣子讓一個新型的旗袍的樣式就誕生了。
並且宋慶齡他還表示希望在給中國人募捐的時候,她還表示希望那位外國友人能夠穿著中國的衣服,所以這樣子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對於宋慶齡而言旗袍它是中國的傳統服飾的改良,它更是中國的文化的代表。
③ 一輩子旗袍,為什麼在晚年的時候卻要求穿破爛的漢服
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就逐漸一點點的垮塌,起先慈禧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只要過一段時間局勢就會變得緩和。可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北京淪陷,咸豐帝一看情況不對直接跑路。沒過多久,慈禧也帶著光緒帝離開了北京,開始逃亡。
逃亡可不是巡遊,自然要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才是。慈禧知道,自己現在就是個過街老鼠,不管是誰都想要自己的命,所以她必須萬般的小心。為了不被別人發現,慈禧破天荒的換成了漢人的衣服,而且還穿的破破爛爛的。要知道,慈禧前半生的衣服都是奢華無比的,而現在竟然穿的如此寒酸。
這樣做當然不是別人逼慈禧的,而是慈禧自己要求的。為了逃命,慈禧把自己打扮的就像是一個漢族的逃荒老人,任由別人怎麼想也想不到。不過,慈禧當時的處境的確是不好的,吃飯也再也沒了山珍海味,而只能吃窩窩頭。剛開始的時候慈禧還吃不慣,但到後來吃窩窩頭對於慈禧來說就是很美味的食物了。
④ 旗袍文化的旗袍軼事
宋慶齡與旗袍
海倫·福斯特·斯諾是《西行漫記》的作者斯諾的遺孀。此書記錄了他與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時期的會晤。一九三一年海倫第一次去上海時,年僅二十三歲。海倫的好友波莉在全美到處為中國為「工合」籌款,宋慶齡得知後送了她自己的旗袍並囑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講時穿上。斯諾夫婦到達菲律賓繼續為中國為「工合」籌款,波莉將旗袍又送給了斯諾夫婦。1998年3月17日,58年後,這件漂亮的旗袍從美國回歸中國,回到了北京後海北沿四十六號宋慶齡故居。
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無人出其右者。宋美齡的旗袍件數多,和有一個勤奮的裁縫師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這位裁縫師傅叫張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縫師。張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齡那樣愛護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手工細巧、忠心耿耿。張瑞香幾乎每天都在不停趕工,為宋美齡製作旗袍,他大約每兩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後,張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齡面前邀功。宋美齡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櫥里妥為保管,然後便再也沒見她穿過,因而,宋美齡的旗袍大概穿來穿去,總是那幾套,不會有太多的更換。張瑞香除了過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時間都在做衣服,而且只為宋美齡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們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齡的東西多半有衣料,這些綾羅綢緞,就夠張瑞香一年忙到頭。宋美齡的超大型衣櫃,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
⑤ 慈禧見珍妃穿旗袍,為何便強行扯下,居然還用竹竿杖責她
因為慈禧本來就不喜歡珍妃,看到珍妃穿著用大量珍珠做的旗袍覺得嫉妒認為自己都沒有這么穿過就讓人強行扯下,還用竹竿打她。可憐珍妃堂堂一個寵冠後宮的妃子居然被慈禧命人脫了衣服打,說到底還是光緒沒有掌握朝堂大權,不然又何至於此。
珍妃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是一個積極推動光緒變法而被針對的一個存在,但是在現實中她其實也參與過賣官鬻爵這種事。她曾經利用光緒帝的寵愛,搞了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賣官賺錢,這才被慈禧抓住把柄,進行了打壓。
⑥ 一輩子只穿旗袍的慈禧太後,為什麼慌忙換上漢族衣服
因為要帶光緒跑路呀
⑦ 慈禧為何當眾扒下珍妃旗袍呢
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對珍妃來說是遭受天大的羞辱的一天。
珍妃是光緒心中最愛的美人,小蘿莉一樣的美眉,活潑可愛,無心機。生性乖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每天與光緒形影不離。珍妃恃寵而驕,穿衣打扮愛隨從自己喜好,不喜宮服,甚至女扮男裝,穿光緒龍袍和光緒嬉戲,購置照相機在宮中照相讓慈禧很不爽。慈禧的親侄女隆裕皇後駝背,相貌醜陋,她比珍妃大8歲。作為一個正室讓小妾搶盡風頭,她心生妒忌,顧影自憐又怨又恨。於是就和李蓮英買通珍妃宮內的太監,把一隻男人的靴子偷偷放在珍妃的宮內,栽贓她有外遇。向慈禧告狀,慈禧大怒,“褫衣廷杖”了珍妃的貼身宮女,一個姓白的宮女,珍妃僥幸躲過一劫。
⑧ 慈禧為何當眾扒下珍妃旗袍
因為她非常討厭珍妃,所以要扒下珍妃的衣服去打她,珍妃太招寵了。
⑨ 一部內地片名,發生的年代是八九十年代,(她們都穿旗袍的)不知道是柯藍,什麼的,但絕不是動漫柯南,
李亞鵬主演的電視劇《神探科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