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散文《走在雨中》(全文)
《走在雨中》
曾經在很多年裡,我都不知道為什麼養成了一種習慣,喜歡雨季的到來,喜歡看雨落長天,雨打屋檐,喜歡走在雨中,喜歡那一種別致而憂傷的詩意,默默的走在雨里,讓久違的雨水打濕我所有的衣服和行李,打濕我所有的心情和回憶。那一種柔柔的浪漫的雨的詩意,那一種久遠而近在咫尺的感覺,那一種別致而有些莫名的悲傷突然之間湧上心頭,讓我想起了一首很著名的宋詞,那就是南宋著名詞人蔣捷的詞牌《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整首詞里雨意闌珊,淋透了一個人的整個一生,卻充滿了無盡的身世之感,悲歡離合,世事無常,命運的難以預料和顛沛流離,讓一個人背負了無盡的悲傷和迷離。許多時候,我讀著這首詞,總被它的詞意和意境打動,不知是身隔千年感同身受,還是自己就在其中。
人這一生,真的很難說清楚自己以後的命運會怎麼變化,會怎樣不隨自己的意願而改變.也許曾經很輝煌與騰達,也許曾經很青春和得意,也許曾經很執著而往,無論是自己的事業,還是自己的愛情,或許是自己的婚姻,所有的一切都會隨著人世間的變遷而悄悄發生著難以預料的變化,無論是官場得意也罷,失落也罷,無論是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美滿也罷,悲傷也罷,我們都無法去預料以後世事的改變。
就算失落過,就算悲傷過,就算銘心刻骨,就算痛苦一生,就算我們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到最後我們剩下的還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所剩無幾的青春。還有以後很長的一段路要去走,為了很多東西我們都曾付出過自己太多的青春和歲月,如今那些歲月都將隨風而逝,永難再來.這些年來我們能夠得到的和擁有的快樂又有多少是真正的握在我們手裡,為了生存,我們失去了自己太多的東西,如今恍然之間人到中年,不再青春年少,不再青春飛揚,走過人跡板橋霜深露重的似水流年,走過百轉千回霧鎖重洋的九曲天涯,到此生飄雨的黃昏,我們能夠真正聽見的卻是自己心裡和靈魂深處那些深藏許久的情深無悔吧。
「為了愛,夢一生,飄飄盪盪幾番浮沉」,無論人世悲歡幾何,我們終將在心裡留住那一份穿越悲歡兩頭,無怨無悔的深情和等待!沒有誰能感知到我們心裡那一份久經滄桑的深情和苦澀的泛黃的回憶,只有飄灑在空中和我們心裡的那一場等候了一世一生的雨水,才能讓我們真正的找到自己和自己的定位,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和還未泯滅的生死不渝!「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無論是曾經悲傷也罷,痛苦也好,難得的快樂也也罷,這種來自我們靈魂深處的呼嘯與大雨磅礴,一生一世都無人能夠替代和呼應!
⑵ 關於雨的經典名家散文(中的片段也可以)
1、《夜雨詩意》——當代文化學者余秋雨
在夜雨中想像最好是對富而立。黯淡的燈光照著密密的雨腳,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熱氣呵成一片迷霧。你能看見的東西很少,卻似乎又能看得很遠。風不大,輕輕一陣立即轉換成漸瀝雨聲,轉換成河中更密的漣漪,轉換成路上更稠的泥濘。
此時此刻,天她間再也沒有什麼會干擾這放任自由的風聲雨聲。你用溫熱的手指劃去窗上的霧氣,看見了窗子外層無數晶瑩的雨滴。新的霧氣又騰上來了,你還是用手指去劃,劃著劃著,終於劃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敵。倒不是因為夜間行路艱難,也不是因為沒有帶著雨鞋和傘。夜雨會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會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遠、孤苦的處境,顧影自憐,構成萬里豪情的羈絆。
2、《雨的隨想》——當代詩人汪國真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難得的愜意。聽著雨水輕輕叩擊大葉楊或梧桐樹那闊大的葉片時沙沙的聲響,那種滋潤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下流淌出來的《秋日私語》般雅緻的旋律也難以比擬。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無與倫比。
一對戀人走在小巷裡,那情景再尋常不過。但下雨天手中魔術般多了一把淡藍色的小傘,身上多了件米黃色的風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輕是一幅耐讀的圖畫。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並不很多。於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詩或者有詩如雨,便覺得奇好。
3、《雨的感想》——現代文學家魯迅
在有些地方,雨並不可嫌惡,即使不必說是可喜。囫圇的說一句南方,恐怕不能得要領,我想不如具體的說明,在到處有河流,捕街是石板路的地方,雨是不覺得討厭的,那裡即使會漲大水,成水災,也總不至於使人有苦雨之感。
我的故鄉在浙東的紹興,便是這樣的一個好例。在城裡,每條路差不多有一條小河平行著,其結果是街道上橋很多,交通利用大小船隻,民間飲食洗濯依賴河水,大家才有自用井,蓄雨水為飲料。
河岸大抵高四五尺,下雨雖多盡可容納,只有上游水發,而閘門淤塞,下流不通,成為水災,但也是田野鄉村多受其害,城裡河水是不至於上岸的。
因此住在城裡的人遇見長雨,也總不必擔心水會灌進屋子裡來,因為雨水都流入河裡,河固然不會得滿,而水能一直流去,不至停住在院子或街上者,則又全是石板路的關系。
4、《聽聽那冷雨》——當代著名作家餘光中
雨打在樹上和瓦上,韻律都清脆可聽。尤其是鏗鏗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樂,屬於中國。王禹偁在黃岡,破如椽的大竹為屋瓦。所說住在竹樓上面,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而無論鼓琴,詠詩,下棋,投壺,共鳴的效果都特別好。這樣豈不像住在竹筒裡面,任何細脆的聲響,怕都會加倍誇大,反而令人耳朵過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
「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5、《秋雨》——現代女作家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色的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
園子里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的建築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
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薰的雨天。
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⑶ 描寫雨的散文
雨
周作人先生名其書齋曰苦雨,恰正與東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實,北方的雨,卻都可喜,因其難得之故。像今年那麼的水災,也並不是雨多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責備治河的人,不事先預防,只曉得糊塗搪塞,虛糜國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諉,但救目前。人生萬事,總得有個變換,方覺有趣;生之於死,喜之於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時,又何嘗不然?無雨哪能見晴之可愛,沒有夜也將看不出晝之光明。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件多麼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別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至於秋女士的「秋雨秋風愁煞人」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沈沈」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悟不到。記得曾賓谷曾以《詩品》中語名詩,叫作《賞雨茅屋齋詩集》。他的詩境如何,我不曉得,但「賞雨茅屋」這四個字,真是多麼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當「蒼山寒氣深,高林霜葉稀」的時節。
⑷ 麻煩大家幫我起個題目,是關於寫旗袍的文章的
旗袍飄飄
⑸ 描述穿旗袍美女的詩句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錦袍炫麗儀態嬌,圓臀玉腿細柔腰。痴迷竟日旗服美,飽覽娥眉樂陶陶。
柳風中擺,新荷雨中搖。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從來民國范,大美數旗袍。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夢回邂逅,終難忘。天下華服,不相識,又何妨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⑹ 關於旗袍的最美文案美文
關於旗袍的最美文案美文
1、印象中的旗袍總是出現在江南的三月,那江南的女子,穿了絲綢的旗袍,撐著一把油紙傘,行走在白牆青石的小巷裡,有雨,絲絲細細地飄散著,朦朧中縈繞而來的是清香的紫丁和未名的暗香。
還若是在寧靜的午後,書房裡有著迷人的熏香,微風拂過,院中滿是紛飛的桃花,那穿了旗袍的女子,裊裊地從院中亭子里碎步到書房,打開線裝的唐詩宋詞。
4、旗袍留給人的是無言的背景,似乎誰都知道穿旗袍需要修長柔美的身段,沒有流動的線條,就不會有優美的韻致。總是覺得東方的女子,都該著一身旗袍,卻又覺得不妥,因為不是所以的人都能穿出旗袍的風情。
5、一襲旗袍,邂逅的是一份平靜,帶給我的是優雅的閑情,是如同秋荷的心事,任月光灑落在小屋,流瀉在每個黑暗的角落,在這無聲無息的月色中清靜,就連思緒與意念都顯得多餘。
⑺ 描述旗袍的詩句
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
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
行走在芳菲的流年裡,
身著旗袍的女子,
永遠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君不見那綾羅綢緞,艷之韻之,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過於典雅高貴的中國服飾國粹——旗袍。說旗袍是詩一點也不過分,它以其流動的旋律和濃郁的詩情表現了女子的賢淑、典雅和溫柔,它是中國女人的一種情結、一種夢幻,是鐫刻在中國女人骨子裡的美麗。不管在哪裡,只要有中國女人的地方,就有美麗旗袍的靚影。
喜歡這樣的畫面:江南的春天,煙雨迷濛,撐著油傘的婀娜女子,著一襲素色旗袍,挺高了脖子,略帶哀怨的眼神,恍然若有所思,就這樣在雨中漫步……我一直對旗袍情有獨鍾,喜歡它的合體,它的雅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