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八角帽制服帽

八角帽制服帽

發布時間:2021-08-01 15:44:08

A. 這個是什麼帽子這是什麼軍帽!

中國軍隊叫大檐帽,就是指帽頂比實際戴在頭上的部分要大一圈,像個屋檐的。起源:大檐帽有很長的歷史。騎兵長期以來是穿舊時槍騎兵服,戴高筒軍帽。這是一種高帽子,有時用羽毛和馬尾毛加以裝飾點綴。當時為了備馬秣,各分隊都輪流割草,曬成乾草,打好捆後運走,而戴高筒軍帽干這些活很不方便。因此當戰士去備馬秣時,也就是去做當時人們稱之為「采辦工作」時,便發給一種比較矮的、輕便的帽子。騎兵中根據工作而發的這種帽子被稱之為「備馬秣帽」,即大檐帽。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軍服的樣式也逐漸跟著變化。大檐帽成了制服帽。除了大檐帽,中國解放軍的軍帽還有作訓帽,貝雷帽,等等。

B. 帽子的尺碼標准

中國帽子的規格從46號開始,46~56號為童帽,55~60號為成人帽,60號以上為特大號帽。號間等差為1cm,組成系列。

一般成年男子的帽號是55—56、童帽是50—55、嬰兒帽是42—46。成年女帽、太陽帽和運動帽只分1—3三種。針織帽不分尺寸,它能伸縮應付,有的用重量—克來計算。

(2)八角帽制服帽擴展閱讀: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分。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分的象徵。

C. 八角帽五角星是那個軍隊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也是紅軍軍裝佩飾最顯眼的部分之一

關於紅軍八角帽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較廣的至少有四種。

第一種說法,1929年3月,紅四軍打下長汀後。趕制了4000套新軍裝,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第二種說法,是尹德明設計的。尹德明,湖南茶陵縣人, 1929年,尹德明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那時游擊戰士們沒有統一的著裝,戴的是「老帽」(即當時的學生帽)。 1930年2月,當時的湘贛游擊隊司令員譚余保專門召開軍容整肅會議,主要精神就是怎樣讓隊伍成為 「正規軍」,並將製作標志性制服的任務交給了尹德明。 3天內,尹德明從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當地有八角樓等得到啟發,很快裁出第一頂紅軍八角帽。譚余保拿著帽子愛不釋手,連聲稱:「棒!棒!真棒! 」兩個月後,全縣兩千多名戰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內,中國工農革命軍全部戴上他設計的八角帽。

第三種說法,是趙品三設計的。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 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他到任後,看到著裝五花八門,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製作統一的校服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

趙品三領命後,做了幾套讓學員穿上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劉伯承看後非常滿意,立即指示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員、學員每人做一套。紅軍學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振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這么多種說法,到底以哪個為准?可以肯定地說,八角帽列寧確實戴過。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戴過,這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八角帽不是紅軍首創,應該是借鑒或仿製的,也不完全是哪一個人設計的。 1929年紅四軍的八角帽和1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趙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麼說,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呢?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二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

D. 紅軍八角帽由來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
關於紅軍八角帽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較廣的至少有四種。
第一種說法,前面提到過,l929年3月,紅四軍打下長汀後。趕制了4000套新軍裝,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第二種說法,是尹德明設計的。尹德明,l909年7月7日出生於湖南茶陵縣火田鄉麻芙村。只上過半年學,9歲起跟叔叔學裁縫。3年後出師,憑著超群的手藝獲得「尹一剪」的名號。1929年,尹德明跟隨毛上了井岡山,編入譚余保(當時湘贛游擊隊司令員)的游擊隊。那時游擊戰士們沒有統一的著裝,戴的是「老帽」(即當時的學生帽)。1930年2月,當時的湘贛游擊隊司令員譚余保專門召開軍容整肅會議,主要精神就是怎樣讓隊伍成為「正規軍」,並將製作標志性制服的任務交給了尹德明。3天內,尹德明從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當地有八角樓等得到啟發,很快裁出第一頂紅軍八角帽。譚余保拿著帽子愛不釋手,連聲稱:「棒!棒!真棒!」兩個月後,全縣兩千多名戰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內,中國工農革命軍全部戴上他設計的八角帽。被通報表揚的「尹一剪」當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尹德明還先後擔任新四軍軍需科長兼服裝廠廠長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尹德明帶著妻子回到家鄉,積極參加生產和建設,曾被評為生產標兵。「打了無數次仗,立了那麼多功,可我始終認為做出第一頂八角帽和管理服裝廠是我一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尹德明自豪地說。
第三種說法,是趙品三設計的。l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他到任後,看到在出操或集合時,從各部隊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五花八門,隊列很不整齊,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製作統一的校服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趙品三領命後,經仔細琢磨,覺得還是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比較好,衣服採用套頭緊口。帽子嘛,考慮布瓊尼式的軍帽不適合我國南方氣候,其他軍帽多是白軍的,不便參照。部分學員戴的那種大八角帽帽型太大,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他考慮來考慮去,畫了許多張草圖,覺得還是要採用八角式,以示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不過將帽型大大縮小,改變成小八角,這樣看起來與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比較般配。他還找來負責總務的楊至誠給提提意見,楊至誠看了草圖後也贊成小八角這種。於是,楊至誠買來布料,趙品三剪裁成型。帽子由趙品三自己手工縫制,頂上綴上一顆紅五星。衣料叫裁縫依樣製作,取回後趙品三在領子上縫上兩只紅領章,這也是參照蘇聯紅軍的樣式。衣服制好後,找來學員試穿,穿後覺得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於是就又改成開襟敞口。做了幾套讓學員穿上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劉伯承看後非常滿意,立即指示楊至誠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員、學員每人做一套。
紅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整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這么多種說法,到底以哪個為准?可以肯定地說,八角帽列寧確實戴過。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戴過,這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八角帽不是紅軍首創,應該是借鑒或仿製的;也不完全是哪一個人設計的。1929年紅四軍的八角帽和l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趙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麼說,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呢?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一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

E. 帽子種類名稱都有哪些都有什麼特點

牛仔帽:牛仔帽這種帽子也稱為西部帽子、牛仔帽。其大小據說可以裝水大約10加侖。冬天以皮革和氈製品為材質;夏天以布匹質地的物品和草為材質。最近的主流是在帽檐下附上了類似於電線的帽帶。

大禮帽:帽名,分冬夏兩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絲葛。其制多用圓頂,下施寬闊帽檐。近代時,穿著中西服裝都戴此帽,為男子最莊重的服飾。是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一種闊邊、平頂、高筒的男用帽子。

棒球帽:棒球帽是隨著棒球運動一起發展起來的,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

安全帽:一種工人們在工業生產環境中戴的通常用金屬或加強塑料製成的輕型保護頭盔。施工或采礦時工人戴的帽子。用以防護頭部,免受墜落的物件傷害。一般用柳條﹑藤芯或塑料製成。

土耳其氈帽:它曾是60年代摩洛哥親王哈桑二世的最愛。1800年SultanMahmud二世統治著當時的土耳其,他要求把這種質地柔軟並且沒有帽檐的氈帽作為當時土耳其一種必佩的飾物,也就是說當時的土耳其人出門都必須佩戴。這個規矩直到1925年才被廢除。

無邊帽:無邊帽的種類很多。有美國式的無邊帽、制服帽、和布制的無邊帽等等。它是以帽檐為目標適合頭部的帽子的總稱。

圓頂硬禮帽:就是卓別林帶的那頂帽子。是在1850年由英國人詹姆斯·寇克發明。起先設計的出發點是利用硬式材質來保護頭部。在英國倫敦,圓頂硬禮帽曾是英國紳士與文化的象徵。在1960年代才逐漸式微,今日多數的英國年輕人沒有看過圓頂硬禮帽做為正式禮服的樣子。

(5)八角帽制服帽擴展閱讀

帽子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分。

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分的象徵。

F. 紅軍帽為什麼是八個角,有什麼寓意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也是紅軍軍裝佩飾最顯眼的部分之一。關於紅軍八角帽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較廣的至少有四種。
第一種說法,前面提到過,1929年3月,紅四軍打下長汀後。趕制了4000套新軍裝,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第二種說法,是尹德明設計的。尹德明,1909年7月7日出生於湖南茶陵縣火田鄉麻芙村,只上過半年學,9歲起跟叔叔學裁縫。 3年後出師,憑著超群的手藝獲得「尹一剪」的名號。 1929年,尹德明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編入譚余保(當時湘贛游擊隊司令員)的游擊隊。那時游擊戰士們沒有統一的著裝,戴的是「老帽」(即當時的學生帽)。 1930年2月,當時的湘贛游擊隊司令員譚余保專門召開軍容整肅會議,主要精神就是怎樣讓隊伍成為 「正規軍」,並將製作標志性制服的任務交給了尹德明。 3天內,尹德明從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當地有八角樓等得到啟發,很快裁出第一頂紅軍八角帽。譚余保拿著帽子愛不釋手,連聲稱:「棒!棒!真棒! 」兩個月後,全縣兩千多名戰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內,中國工農革命軍全部戴上他設計的八角帽。
第三種說法,是趙品三設計的。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 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他到任後,看到在出操或集合時,從各部隊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五花八門,隊列很不整齊,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製作統一的校服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
趙品三領命後,經仔細琢磨,覺得還是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比較好,衣服採用套頭緊口。帽子嘛,考慮布瓊尼式的軍帽不適合我國南方氣候,其他軍帽多是白軍的,不便參照。部分學員戴的那種大八角帽帽型太大,不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他考慮來考慮去,畫了許多張草圖,覺得還是要採用八角式,以示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不過將帽型大大縮小,改變成小八角,這樣看起來與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比較般配。衣服制好後,找來學員試穿,穿後覺得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於是就又改成開襟敞口。最後,做了幾套讓學員穿上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劉伯承看後非常滿意,立即指示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員、學員每人做一套。紅軍學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振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這么多種說法,到底以哪個為准?可以肯定地說,八角帽列寧確實戴過。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戴過,這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八角帽不是紅軍首創,應該是借鑒或仿製的,也不完全是哪一個人設計的。 1929年紅四軍的八角帽和1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趙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麼說,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呢?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二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

G. 八角帽是有什麼寓意嗎

四面八方皆為兄弟姐妹,寓意深遠。

H. 帽子的種類及特點形狀

1、棒球帽

之所以叫棒球帽,主要是美國棒球隊的球員在比賽時多數都是要戴一個棒球帽的,所以很多fans也會戴自己喜歡的球隊的帽子。是市場普及率最高的一種款式的帽子;棒球帽的工藝;棒球帽對材質和LOGO工藝要求較小,製作簡單,拼接撞色還有輔料搭配靈活;顯著標志就是彎帽舌。

2、運動帽

主要是進行體育運動時佩戴的帽子,款式較多,一般是用比較輕薄的面料製作,拼接較多;對質量要求比較高;LOGO有綉花,印花,膠章!

3、鴨舌帽

又名鴨咀帽,特色是帽頂平且有帽舌。帽緣從兩寸到四寸,寬窄也有不同。鴨舌帽最初是獵人打獵時戴的,因此,又稱狩獵帽,因其扁如鴨舌的帽沿,故稱鴨舌帽。

4、貝雷帽

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便於外套鋼盔。

(8)八角帽制服帽擴展閱讀:

帽子的作用:

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

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首先要根據臉型選擇合適的帽子。其次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帽子。戴帽子和穿衣服一樣,要盡量揚長避短。帽子的形式和顏色等必須和服飾等相配套。帽子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 分。

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份的象徵。

I. 八路軍的帽子為什麼是八個角

八路軍的帽子為什麼是八個角八路軍,是不是這個八個腳就代表著八路軍,那看來知識還要不斷地更新了。

J. 這個是那個工作的制服帽子

肯定和海有關系

與八角帽制服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宿夾克女哪個牌子好 瀏覽:71
淺灰色褲子配什麼體恤 瀏覽:833
憋不住是拉在褲子里 瀏覽:887
北京褲子批發市場大全 瀏覽:937
買了衣服買褲子怎麼辦 瀏覽:853
帽子男嘻哈帽的帶法 瀏覽:270
中老年新款秋裝女裝外套女裝批發 瀏覽:305
黑色風衣搭配女土 瀏覽:865
粉紅色衛衣搭配什麼顏色裙子 瀏覽:862
不帶流蘇的圍巾怎麼系 瀏覽:907
冬天的圍巾怎樣畫 瀏覽:208
粉色褲子配什麼顏色襯衫好看嗎 瀏覽:111
少女女裝的品牌有哪些 瀏覽:370
美標真絲睡衣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569
冬天衣男搭配 瀏覽:842
胖女孩不能選擇的裙子樣子圖解 瀏覽:503
褲子蹭白了怎麼弄掉 瀏覽:571
淺灰色和深灰色褲子 瀏覽:902
大碼男裝花花公子2019年秋季 瀏覽:292
藍色長款針織怎麼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