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需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應用題
應用題:1.甲乙共有前2000元,甲把它的一半給乙,然後乙把它的1/3再給甲,之後甲把它的1/4給乙,這時乙比甲多650元,問最初兩人各有多少元?
2.歡歡和欣欣都愛好集郵,他們各有郵票若干長,歡歡拿出1/6給欣欣後,欣欣拿出1/5給歡歡,這時她們各有240張。原來她們各有郵票多少張?
3.我校種樹,楊樹占總數的5/9,其餘的種柳樹。後來又買來20棵楊樹。這是楊柳樹的比是15:11。學校共種樹多少棵?
4.公園買來三種樹苗。其中松樹占總數的30%,楊樹與柳樹的比是2:5,已知柳樹比松樹多40棵,一共買來多少樹苗?
5.甲乙丙三個村合修一條長1000千米的水渠,修成後受益面積。甲與丙村的比是3:1,乙村的3/4等於甲村的2/3。各村按受益面積分配。各應修多少千米?
6.我校有學生840人。其中4、5、6年級占總數的2/3.已知四與六年級人數的比是3:5。五年級的3/4等於四年級的2/3。四年級有多少人?
7.一套桌椅共300元,椅子的價錢比桌子少十一分之七,桌椅各多少元?
8.一件工作,計劃10天完成,實際8天完成,工作時間縮短了幾分之幾?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分之幾?
9.果園里西紅柿獲得豐收,摘下全部的3/8時,裝滿了若干筐還多24千克,摘完其餘部分時,又剛好裝滿6筐。求共摘西紅柿多少千克。
10.某工廠共有工人1300人,如果調走男工的1/8,又招女工500人,這是男工與女工人數相等。問:這個工廠原有男工多少人?
11.甲、乙、丙三個同學做數學題,已知甲比乙多做6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2道。他們一共做了多少道題?
12.甲、乙二人各有書若干本,若甲給乙45本,則兩人的書相等,若乙給甲45本,則甲的本數是乙的兩倍,兩人原來各有多少本書?
13.學校要鋪60平方米草坪,已經鋪了4/5平方米,還剩下多少平方米沒有鋪?
14.學校要鋪60平方米草坪,已經鋪了4/5,已經鋪了多少平方米?還剩下多少平方米?
15.學校要挖一條長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長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長的1/2,兩天共挖了多少米?還剩下多少米?
16.有甲,乙兩盒水彩筆,甲盒有50枝,如果拿出它的1/10,放入乙盒,則甲乙兩盒水彩筆的枝數一樣多,問乙盒有多少枝水彩筆?
17.某學校對學生進行就業意向的調查,其中3/4的學生是男生,男生的1/20想當教師,全校想當教師的學生的3/5是男生,那麼全校女生的女生幾分之幾想當教師?
18.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9,第二天看了24頁,兩天看了的頁數與剩下頁數的比是1:4,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19.有兩筐蘋果共重44千克,若第一筐里倒出5分之1,第二筐里倒進2.8千克,則兩筐里的蘋果重量相等。原來兩只筐里各裝蘋果多少千克?
20.兩個築路隊合修一條45千米長的公路,完成任務時,甲隊修的5分之3相當於乙隊修的4分之3,兩隊各修了多少千米?
21.學校圖書館有36人在看書,女生佔4/9,後來又來了一些女生,現在女生人數是所有看書人數的3/4,求後來來了多少個女生?
22.服裝店同時買出了兩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賺20%,另一件陪了20%,問服裝店賣出的兩件衣服是賺錢了還是虧本了?
23.楊樹,果樹,桃樹共1360棵.如果楊樹減少40%,果樹減少將70棵,桃樹贈加班費25%,那麼三種樹就一樣多.求三種樹原來各多少棵.
24.有一個大西瓜,八戒吃了3/5,剩下的西瓜沙憎吃了一半,另一半唐憎和悟空平均分著吃了,悟空吃了整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25.籃子里有四種水果,其中2個水果中有1個蘋果,6個水果中有1個梨,8個水果中有1個香蕉,橘子共有10個,籃子里有多少個水果?
26.一個藝術班,某天上午缺席的人數是出席人數的23分之1,下午又有2人請假,因而缺席人數是出席人數的11分之1,這個藝術辦公有多少人?
27.紅星小學植樹,第一天完成計劃的八分之三,第二天完成餘下的三分之二,第三天植樹495棵,結果超過計劃的四分之一,原計劃植樹多少棵?
28.紅,黃,藍氣球共有62隻,其中紅氣球的五分之三等於黃氣球的三分之二,藍氣球有24隻,紅氣球和黃氣球各有多少只?
29.學校閱覽室有36名學生看書,其中4/9是女學生.後又來了幾名女學生,這時女學生人數占看書人數的3/5,後來了幾名女生?
30.師徒二人同加工一批零件,加工一段時間後,師傅加工了84個.徒弟加工了63個.師傅比徒弟多加工的正好佔全部任務的1/28.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31.小明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28頁,第二天看了全書的1/5,兩天共看了全書的3/8,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32.一批化肥重200噸.乙隊分得總數的1/4,餘下的化肥按2:3分給甲乙兩隊,則甲乙兩隊分得化肥相差多少噸?
33.甲乙的糧食560噸,如果把甲的糧食運出2/9給乙,則甲乙的糧食正好相等.原來甲,乙各有糧食多少噸?
34.兩列火車同時從兩個車站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6千米,是乙車速度的7/8。開出2.5小時後,兩車還相距35干米。兩個車站之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35.王力從家到學校,步行需要28分鍾,騎自行車需要8分鍾。一天,他騎車去學校,行了3分鍾後自行車壞了,便立刻改為步行。他要比全程騎車遲到幾分鍾?
36.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從兩地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比乙車饅1/5,兩車行駛了1.5小時後,已行路程正好是全程的1/4。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7.某修路隊計劃用8天完成修路任務,結果前3天就完成了計劃的2/5。照這樣計算,可比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修路任務?
38.汽車從甲地駛往乙地,第一天行了全程的1/4,第二天行了全程的1/5,這時剩下的路程比已行的路程多120千米。剩下的路程是多少干米?
39.甲、乙兩車從相距300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2.5小 時後還相距全程的25%,又知甲車每小時行47干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40.兩個城市相距1005干米,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同時從兩個城市相對開出,客車每小時行60干米,貨車的速度是客車速度的3/4,兩車開出幾小時後,還相距60千米?
41.一列火車從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時行了55千米,第二小時行了全程的1/3,這時列車正好到達兩地的中點。甲、乙兩地相距多少於米?
42。兩根電線一共長242米,把第一根截去1/5,在第二根上接上28米,這時兩根電線的長度相等。第一根電線原來長多少米?
43.甲、乙、丙3個車間,甲車間的人數比丙車間少1/4,丙車間的人數比乙車間多25%。已知甲車間有90人,求乙車間的人數。
44.小華今年的歲數是父親歲數的1/4,父親的歲數又是爺爺歲數的3/5。爺爺比小華父親大32歲。小華今年多少歲?
45.一根鉛絲,第一次用去全長的3/8,第二次用去2.2米,兩次共用去全長的5/6。第一次用去多少米?
46.1根木料,第一次用去全長的1/3,第二次甩去3.5米,剩下的與全長的比是1:4。這根木料還剩多少米?
47.某築路隊築一段路。第一天修築了全長的1/5多10米,第二天修築了全長的2/7,還剩53米沒有修完。這段路全長多少米?
48、一項工程,甲、乙兩隊合做,10天可以完成。如果甲隊做4天,乙隊做6天,共完成這項工程的7/15。求甲隊獨做這項工程要多少天?
49、一批圖書分給甲、乙、丙三位同學,甲分得總本數的1/5又5本,乙分得總本數的1/4又7本,丙分得其餘本數的1/2,剩下圖書正好占總本數的1/8。這批書共多少本?
50、修一條路,已修的米數是未修米數的3/2,如果再修30米,這時已修米數與未修米數的比是7∶3,這條路共多少米?
51. 自動扶梯以均勻的速度向上行駛,一男孩與一女孩同時從自動扶梯向上走,男孩的速度是女孩的2倍,已知男孩走了27級到達扶梯的頂部,而女孩走了18級到達頂部.問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有多少級?
52. 兩堆蘋果一樣重,第一堆賣出2/3,第二堆賣出50千克,如果第一堆剩下的蘋果比第二堆剩下的蘋果少,那麼兩堆剩下的蘋果至少有多少千克?
53. 甲、乙兩車同時從A地出發,不停的往返行駛於A、B兩地之間.已知甲車的速度比乙車快,並且兩車出發後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雜途中C地,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幾倍?
54. 一隻小船從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時,回來時順水,比去時的速度每小時多行8千米,因此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6千米.求甲、乙兩地的距離.
55. 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並在A,B兩地間不斷往返行駛.已知甲車的速度是15千米/小時,甲、乙兩車第三次相遇地點與第四次相遇地點相差100千米.求A、B兩地的距離.
56. 某人沿著向上移動的自動扶梯從頂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著自動扶梯從底朝上走到頂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此人不走,那麼乘著扶梯從底到頂要多少時間?如果停電,那麼此人沿扶梯從底走到頂要多少時間?
57. 甲、乙兩個圓柱體容器,底面積比為5:3,甲容器水深20厘米,乙容器水深10厘米.再往兩個容器中注入同樣多的水,使得兩個容器中的水深相等.這時水深多少厘米?
58. A、B兩地相距207千米,甲、乙兩車8:00同時從A地出發到B地,速度分別為60千米/小時,54千米/小時,丙車8:30從B地出發到A地,速度為48千米/小時.丙車與甲、乙兩車距離相等時是幾點幾分?
59. 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30厘米,如果它的寬增加1/5,長減少1/8,就得到一個相同周長的新長方形.求原長方形的面積.
60. 有一長方形,它的長與寬的比是5:2,對角線長29厘米,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61. 有一個果園,去年結果的果樹比不結果的果樹的2倍還多60棵,今年又有160棵果樹結了果,這時結果的果樹正好是不結果的果樹的5倍.果園里共有多少棵果樹?
62. 小明步行從甲地出發到乙地,李剛騎摩托車同時從乙地出發到甲地.48分鍾後兩人相遇,李剛到達甲地後馬上返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後16分鍾追上小明.如果李剛不停地往返於甲、乙兩地,那麼當小明到達乙地時,李剛共追上小明幾次?
63. 同樣走100米,小明要走180步,父親要走120步.父子同時同方向從同一地點出發,如果每走一步所用的時間相同,那麼父親走出450米後往回走,還要走多少步才能遇到小明?
64. 一艘輪船在兩個港口間航行,水速為6千米/小時,順水航行需要4小時,逆水航行需要7小時,求兩個港口之間的距離.
65. 有甲、乙、丙三輛汽車,各以一定的速度從A地開往B地,乙比丙晚出發10分鍾,出發後40分鍾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發10分鍾,出發後60分鍾追上丙,問甲出發後幾分鍾追上乙?
66. 甲、乙合作完成一項工作,由於配合的好,甲的工作效率比單獨做時提高1/10,乙的工作效率比單獨做時提高1/5,甲、乙合作6小時完成了這項工作,如果甲單獨做需要11小時,那麼乙單獨做需要幾小時?
67. A、B、C、D、E五名學生站成一橫排,他們的手中共拿著20面小旗.現知道,站在C右邊的學生共拿著11面小旗,站在B左邊的學生共拿著10面小旗,站在D左邊的學生共拿著8面小旗,站在E左邊的學生共拿著16面小旗.五名學生從左至右依次是誰?各拿幾面小旗?
68. 小明在360米長的環行的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時間每秒跑5米,後一半時間每秒跑4米,問他後一半路程用了多少時間?
69. 小英和小明為了測量飛駛而過的火車的長度和速度,他們拿了兩塊秒錶,小英用一塊表記下火車從他面前通過所花的時間是15秒,小明用另一塊表記下了從車頭過第一根電線
桿到車尾過第二根電線桿所花的時間是18秒,已知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是60米,求火車的全長和速度.
70. 小明從家到學校時,前一半路程步行,後一半路程乘車;他從學校到家時,前1/3時間乘車,後2/3時間步行.結果去學校的時間比回家的時間多20分鍾,已知小明從家到學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71. 數學練習共舉行了20次,共出試題374道,每次出的題數是16,21,24問出16,21,24題的分別有多少次?
72. 一個整數除以2餘1,用所得的商除以5餘4,再用所得的商除以6餘1.用這個整數除以60,余數是多少?
73. 少先隊員在校園里栽的蘋果樹苗是梨樹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樹苗,則餘2棵;如果每人栽7棵蘋果樹苗,則少6棵.問共有多少名少先隊員?蘋果和梨樹苗共有多少棵?
74. 某人開汽車從A城到B城要行200千米,開始時他以56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但途中因汽車故障停車修理用去半小時,為了按時到達,他必須把速度增加14千米/小時,跑完以後的路程,他修車的地方距離A 城多少千米?
75. 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3,兩人相遇後繼續前進,甲到達B地,乙到達A地立即返回,已知兩人第二次相遇的地點距離第一次相遇的地點是3000米,求A、B兩地的距離.
76. 一條船往返於甲、乙兩港之間,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9千米/小時,平時逆行與順行所用時間的比為2:1.一天因下雨,水流速度為原來的2倍,這條船往返共用10小時,問甲、乙兩港相距多少千米?
77. 某學校入學考試,確定了錄取分數線,報考的學生中,只有1/3被錄取,錄取者平均分比錄取分數線高6分,沒有被錄取的同學其平均分比錄取分數線低15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80分,問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分?
78. 一群學生搬磚,如果有12人每人各搬7塊,其餘的每人搬5塊,那麼最後餘下148塊;如果有30人每人各搬8塊,其餘的每人搬7塊,那麼最後餘下20塊.問學生共有多少人?磚有多少塊?
79. 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相向而行,已知甲車速度與乙車速度之比為4:3,C地在A、B之間,甲、乙兩車到達C地的時間分別是上午8點和下午3點,問甲、乙兩車相遇是什麼時間?
80. 一次棋賽,記分方法是,勝者得2分,負者得0分,和棋兩人各得1分,每位選手都與其他選手各對局一次,現知道選手中男生是女生的10倍,但其總得分只為女生得分的4.5倍,問共有幾名女生參賽?女生共得幾分?
81. 有若干個自然數,它們的算術平均數是10,如果從這些數中去掉最大的一個,則餘下的算術平均數為9;如果去掉最小的一個,則餘下的算術平均數為11,這些數最多有多少個?這些數中最大的數最大值是幾?
82. 某班有少先隊員35人,這個班有男生23人,這個班女生少先隊員比男生非少先隊員多幾人?
83. 小東計劃到周口店參觀猿人遺址.如果他坐汽車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那麼比騎車去早到3小時,如果他以8千米/小時的速度步行去,那麼比騎車晚到5小時,小東的出發點到周口店有多少千米?
84. 甲、乙兩船在相距90千米的河上航行,如果相向而行,3小時相遇,如果同向而行則15小時甲船
追上乙船.求在靜水中甲、乙兩船的速度.
85. 二年級兩個班共有學生90人,其中少先隊員有71人,一班少先隊員占本班人數的75%,二班少先隊員占本班人數的5/6.一班少先隊員人數比二班少先隊員人數多幾人?
86. 一個容器中已注滿水,有大、中、小三個球.第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把中球取出,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現知道每次從容器中溢出水量的情況是:第一次是第二次的1/2,第三次是第二次的1.5倍.求三個球的體積之比.
87. 某人翻越一座山用了2小時,返回用了2.5小時,他上山的速度是3000米/小時,下山的速度是4500米/小時.問翻越這座山要走多少米?
88. 鋼筋原材料每根長7.3米,每套鋼筋架子用長2.4米、2.1米和1.5米的鋼筋各一段.現需要綁好鋼筋架子100套,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多少根?
89. 有一塊銅鋅合金,其中銅和鋅的比2:3.現知道再加入6克鋅,熔化後共得新合金36克,新合金中銅和鋅的比是多少?
90. 小明通常總是步行上學,有一天他想鍛煉身體,前1/3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後一段的路程慢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這樣小明比平時早35分到校,小明步行上學需要多少分鍾?
91. 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齡比乙的年齡的2倍還大3歲,乙的年齡比丙的年齡的2倍小2歲,三個人的年齡之和是109歲,分別求出甲、乙、丙的年齡.
92. 快車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從甲站向乙站開出,1.5小時後,慢車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從乙站行甲站開出,.兩車相遇時,相遇點離兩站的中點70千米.甲、乙兩站相距多少千米?
93. 甲、乙兩車先後離開學校以相同的速度開往博物館,已知8:32分甲車與學校的距離是乙車與學校距離的3倍,8:39分甲車與學校的距離是乙車與學校距離的2倍,求甲車離開學校的時間.
94. 有一個工作小組,當每個工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時,7小時可生產一批零件,如果交換工人甲、乙的崗位,其他人不變,那麼可提前1小時,完成這批零件,如果交換工人丙、丁的崗位,其他人不變,也可提前1小時,問如果同時交換甲與乙、丙與丁的崗位,其他人不變,那麼完成這批零件需多長的時間.
95. 用10塊長7厘米、寬5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積木,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小是多少?
96. 公圓只售兩種門票: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10張以上的團體票的可優惠10%.(1)甲單位45人逛公園,按以上規定買票,最少應付多少錢?(2)乙單位208人逛公園,按以上的規定買票,最少應付多少錢?
97. 甲、乙、丙三人,參加一次考試,共得260分,已知甲得分的1/3,乙得分的1/4與丙得分的一半減去22分都相等,那麼丙得分多少?
98. 一項工程,甲、、乙兩人合作4天後,再由乙單獨做5天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這項工程的1/30.甲、乙單獨做這項工程各需要幾天?
99. 有長短兩支蠟燭,(相同時間中燃燒長度相同),它們的長度之和為56厘米,將它們同時點燃一段時間後,長蠟燭同短蠟燭點燃前一樣長,這時短蠟燭的長度又恰好是長蠟燭的2/3.點燃前長蠟燭有多長?
100. 一批蘋果平均分裝在20個筐中,如果每筐多裝1/9,可省下幾只筐?
口算
1.(1+1/2)(1+1/3)(1+1/4)......(1+1/100)
2.(1-1/2)(1-1/3)(1-1/4)......(1-1/100)
3.8+2-8+2
4.25*4/25*4
5.7.26-(5.26-1.5)
6.286+198
7.314-202
8.526+301
9.223-99
10.6.25+3.85-2.125+3.875
11.9-2456*21
12.0.5/11.5-4*2.75
13.1/2×3/5
14.3.375+5.75+2.25+6.625
15.1001-9036÷18
16.3.8×5.25+14.5
17.2.1*4.3+5.7*2.1
18.30×1/3
19.102*45-328
20.2/3×12
21.2.8*3.1+17.6/8
22.3/5×5/6
23.(50-12.5)/2.5
24.2/5×1/3
25.6110*47+639
26.1/2-1/6
27.3.5*2.7-52.2/18
28.1/7×1/5
29.3.375*0.97+0.97*6.625
30.25×4/5
31.6.54+2.4+3.46+0.6
32.5/6-1/2
33.95.6*1.8+95.6*8.2
34.1/2×1/5
35.600-420/12
36.344/3.6-5.4*0.25
37.16/2+30/2+90/6
38.3001-1998.
39.5000-105*34
40.0.15/0.25+0.75*1.2
41.(1/2+1/3+1/4)*0.24
42.(25+4)*4
43.300-4263/21
44.0.81/0.25+5.96
45.403÷13×27
46.1.5×4.2-0.75÷0.25
47.3.27×4 +3.27×5.7
48.(1.2+ 1.8)×4.51025-768÷32
49.0.25×80-0.45÷0.9
50.1025-768÷32
51.0.25*2.69*4
52.2348+275*16
53.2/9*15/8-1/12*9/5
54.2.4+2.4*(5.375-3.375)
55.645-45*12
56.0.15+1.2/0.24-0.45
57.3.75-(2.35+0.25/1.25)
58.76*1/4+23*25/100+0.25
59.10-2.87-7.13
60.0.96+9.6*9.9
61.7.5-5.7*1/3
62.12.37-3.25-6.75
63.16*6.8+2.2*16+16
64.401*19+284
65.58.7-16.65/3.7
66.0.4*4.7*2.5+(2.3+5.3)
67.9.31-1.125-7.875
68.640+128*45
69.8.2*1.6-0.336/4.2
70.400*(0.62+0.08)
❷ 小學三年級作文你的家鄉一定有許多優美的風景吧請你選擇一處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我的家鄉猶如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那裡的風景,數不勝數,處處,景色宜人,讓人禁不住沉醉其中。
春天生機勃勃,萬物復甦,滿地小草綠油油的,五顏六色的花兒探出了頭,正在對我微笑著,好像在對我說,你好呀(●°u°●) 」
夏天,柳樹依依,枝條隨風飄舞,你一旦踏入這里,就會感覺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清風陣陣,漢江送來絲絲清。這里的樹木種類很多:
秋天桂花開花時,濃郁的香味直往鼻子里,想擋也擋不住,假若你運氣好,可以還可以十到底的黃騰騰的橘子用來解解饞也不錯
冬天最美,莫過大雪時,雪花飄飄,漫天飛舞好一個潔白天瑕的世界
家鄉風景美如畫,我愛我的家鄉,你喜歡你家鄉的美景嗎?
❸ 誰能幫忙出60道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應用題(魯教版)謝拉
1、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
2、一個同學在計算a-34.6+7.2時,錯算成a-34.6+72。這樣算得的結果和正確結果比,有什麼變化?
3、在一次跳高比賽中,張英跳過了1.1米,肖紅比張英跳的低0.05米,李強比肖紅跳的高0.25米。李強跳過多少米?
了
4、學校買了一批足球、籃球和排球。買足球用去649.6元,比買籃球多用了227.6元,比買籃球與排球所用錢的總數少39.2元。買排球用了多少元?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檔.doc
5、食品店運來350瓶鮮牛奶,運來酸奶的瓶數是鮮牛奶瓶數的2倍。食品店運來多少瓶酸奶?
6、修一條水渠,原計劃每天修0.84千米,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修0.16千米。12天後還差0.4千米沒有修。這條水渠有多長?
7、買了3千克香蕉和2千克蘋果。1千克蘋果的價錢是2元,1千克香蕉比蘋果貴1元。一共要付多少錢?
8、建國路小學四、五年級同學去參觀科技展覽。346人排成兩路縱隊,相鄰兩人前後各相距1米,隊伍每分鍾走59米。現在要過一座長889米的橋,從排頭兩人上橋到排尾兩人離開橋,共需要多少分鍾?
9、一個物體從高空下落,經過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離是6米,以後每一秒下落的距離都比前一秒多11米。這個物體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10、玉山農場新建一座溫室,室內耕地面積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種西紅柿,一般平均每平方米產12千克。每千克按2元計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11、松柏林能分泌殺菌素,可以凈化空氣。如果1公頃松柏林每天分泌殺菌素54千克,25公頃松柏林31天分泌殺菌素多少千克?
12、一隻梅花鹿高1.5米,一隻長頸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倍。梅花鹿比長頸鹿矮多少米?
13、生物小組同學飼養兔子和鴿子,飼養一隻兔子一天需要1元,飼養一隻鴿子一天需要0.5元,該小組每月有30元活動經費,他們能飼養多少只鴿子?多少只兔子?
14、一隻鴕鳥每小時跑40千米,一隻兔子每小時跑的路程是鴕鳥的2倍,一隻小羚羊每小時比兔子多跑8千米,小羚羊每小時跑多少千米?
15、用激光測遠距離既精確又迅速。一次從地球上向月球發射激光訊號,約經過2.56秒收到從月面反射回來的訊號。已知光速是每秒300000千米,算一算這時月球和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多少?
16、四年三班34個同學合影。定價是25元,給4張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張2元。全班每人要一張,一共需付多少錢?
17、一個機器化養雞場的產蛋雞,平均每隻每年產蛋304個。如果按照每16個蛋重1千克計算,平均每隻雞每年產蛋多少千克?
18、一頭大象體重5噸,是一頭黃牛體重的15倍。這頭大象比這頭黃牛重多少噸?
19、5輛汽車7天可以節約汽油35千克,平均每輛汽車每天節約汽油多少千克?
20、一個煤礦的一號井每日產煤960噸,是二號井每日產煤噸數的2倍,三號井每日產煤比二號井多135噸。這三口井平均每口井日產煤多少噸?
21、小紅的父親給她3元去買書,3元買6本練習本。買書時她發現買書的錢不夠,只好從買練習本的錢中拿出一部分後才夠。這樣,她只買了4本練習本。這次買書花了多少錢?
22、如果把一根木頭鋸成3段要用9分鍾,那麼用同樣的速度把這根木料鋸成4段,要用多少分鍾?
23、8輛汽車14天共節約汽油336千克,平均每輛汽車一天節約汽油多少千克?
24、(1)一個數的2倍是48, (2)兩個因數的積是8319,
這個數是多少? 一個因數是47,另一個因數是多少?
25、食堂張叔叔在菜場買了45千克豆角,交給售貨員100元錢,找回19元。每千克豆角多少錢?
26、一艘船每小時行12千米,42小時到達目的地。如果每小時行18千米,到達目的地需要多少小時?
27、在括弧里填上適當地數。
0.5時=( )分 1.5時=( )時( )分
( )時=30分 ( )時=2時45分
28、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29、小明和爸爸一起去電動游戲場乘飛機。買票時小明付出20元錢,找回了8元。游戲場的學生票價是成人的一半,算一算學生票和成人票的票價各是多少錢?
30、在一個汽車停車場停車一次至少要交費5元。如果停車超過1小時,每多停1小時要多交2元。一輛汽車在離開停車場時交了9元,這輛汽車停了幾個小時?
31、某月有5個星期一,但是這個月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都不是星期一。你知道這個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幾嗎?這個月有多少天?
32、有些應用題取近似數時,要想一想實際情況。下面兩題的答案應取多少才合適?
(1)每套童裝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裝?
(2)每個油桶最多裝油4.5千克,要裝60千克的油,需要多少個這樣的油桶?
33、一隻蜜蜂0.5小時飛行10千米,是一隻蝴蝶飛行速度的2倍。這只蝴蝶每小時飛行多少千米?
34、用一部收割機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公頃。照這樣計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頃?60公頃大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完?
35、用同樣的2台抽水機,3小時可以澆地12公頃,照這樣計算:
(1)1台抽水機1小時可以澆地多少公頃?
(2)1台抽水機4小時可以澆地多少公頃?
(3)4台抽水機1小時可以澆地多少公頃?
(4)1台抽水機澆100公頃地要用幾小時?
36、小龍買了1千克糖果和3千克餅干,付了44元錢。小麗買了同樣的糖果和餅干各1千克,付了24元錢。這種糖果和餅干每千克各是多少錢?
37、一個紡織廠平均每小時生產棉紗938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紗織布7米,這個廠每小時生產的棉紗可以織布多少米?
38、前進農場一個機械化耕作隊有生產人員24人,一共種288公頃地。去年平均每公頃收糧食6噸,去年平均每人生產糧食多少噸?
39、小華在計算3.6除以一個數時,由於商的小數點向右點錯了一位,結果得24。這道題的除數是多少?
40、(1)4.8與2.2的和乘4,積是多少?
(2)20.2減去2.2的差,除以3與2的積,商是多少?
41、新興煤礦七月份產煤4.35萬噸,八月份產煤5萬噸,九月份產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煤多少萬噸?
42、一場音樂會的票價有40元、60元兩種。60元的有100個座位,40元的有250個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觀眾可能有多少人?(已知兩種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數。)
43、小剛家用18米籬笆靠一面牆圍成一個寬4米的長方形養雞欄。它的面積是多少?
44、(1)36除以4的商,減去2與4的積,差是多少?
(2)13.7與22.3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9,積是多少?
45、一個工程隊鋪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小時,下午工作3小時。如果按每小時鋪路48米計算,這個工程隊一天共鋪路多少米?
46、小紅買3本練習本,每本0.5元,還買了3本生字本,每本0.3元。小紅一共花了多少元?
47、(1)6.2減去2.4與1.3的和,差是多少?
(2)6.2減去2.2所得的差乘2,積是多少?
(3)9.2加上8.4與1.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4)用10減去6的差去除24,商是多少?
48、四年級要買5本相冊和5枝自動鉛筆獎勵三好學生。買相冊用了30元,買自動鉛筆用了10元,一本相冊比一枝自動鉛筆貴多少元?
49、東關小學體育隊有71人,其中15人是籃球隊員,田徑隊員的人數比籃球隊員多21人,其餘的是足球隊員。足球隊有多少人?
50、水稻專業組有一塊早稻田。面積45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產水稻1千克,這塊早稻田的產量是多少千克?
51、先鋒小學要用長1米,寬0.5米的紅紙布置一個光榮榜,這個光榮榜高2米,長1米。布置這個光榮榜需要多少張這種紙?
52、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棵,澆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澆了5天。五年級平均每天澆多少棵?
53、李小勝拿10元錢買文具,買了4枝鉛筆,每枝1元。剩下的錢買圖畫紙,每張0.5元,買了幾張圖畫紙?
54、新豐農具廠趕制540件農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餘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55、小玲看一本290頁的小說,前4天每天看20頁。以後每天看30頁,再用幾天可以看完?
56、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裝訂完?
57、在三隻盒子里,一隻裝有兩個紅球,一隻裝有兩個白球,還有一隻裝有紅球和白球各一個。現在三隻盒子上的標簽全貼錯了。你能只從一隻盒子里拿出一個球來,就確定這三隻盒子里各裝的是什麼顏色的球嗎?
58、學校食堂運來1噸煤,計劃燒40天。由於改進爐灶,每天節省5千克,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
59、紅星小學計劃20天收集樹種120千克。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收集2千克,收集這批樹種實際用了多少天?
60、食堂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
61、一個生產小組要加工一批汽車配件。原計劃每天加工200個,15天完成任務。實際每天加工了250個。這樣比原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62、解放軍某部進行野營訓練。原計劃每天行軍35千米,15天走完全程。實際提前1天走完,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63、洗衣機廠計劃全年生產洗衣機16800台,結果提前2個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產任務。照這樣的速度,全年可生產洗衣機多少台?
64、新豐農機廠一個車間加工2480個零件。原來每天加工100個,工作20天後,改為每天加工120個。這樣再加工幾天就可以完成任務?
65、一本故事書,原來每頁排576字,排了25頁。再版時字改小了,每頁比原來多排124字,要排多少頁?(得數保留整數)
66、新風服裝廠用一批布料裁製套裝。按原設計裁剪方法可裁成140套,平均每套用布3米。實際裁剪時多裁出了10套,( )?
(補充問題,編成三步應用題,再解答。)
67、一台粉碎機原來每天可加工飼料1.5噸,現在每天比原來多加工0.5噸。現在用這樣的2台粉碎機加工19噸飼料,需要多少天?
68、小紅的身高是1.36米,小強比小紅高0.04米,他們兩人身高的和是小林身高的2倍,小林身高是多少米?
69、百貨商店運來300雙球鞋,分別裝在2個木箱和6個紙箱里。如果2個紙箱同1個木箱裝的球鞋一樣多,想一想:每個木箱和每個紙箱各裝多少雙球鞋?
70、發電廠原來發電10萬千瓦時用煤45噸。改進設備以後,發電10萬千瓦時少用煤5噸。原來發電560萬千瓦時所用的煤,現在可以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71、一個化肥廠原計劃21天完成一項任務,由於每天多生產化肥7噸,結果9天就完成任務。原計劃每天生產化肥多少噸?
72、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裡走向學校。小強每分鍾走65米,小麗每分鍾走70米。經過4分鍾,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73、兩地相距270米。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鍾走50米,小英每分鍾走40米,經過幾分鍾兩人相遇?
74、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甲車平均每小時行44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38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75、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69千米。甲車開出後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76、兩個工程隊合開一條675米長的隧道,同時各從一端開鑿,第一隊每天開12米,第二隊每天開13米。這條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時兩隊各開鑿了多少米?
77、長沙到廣州的鐵路長699千米,一列貨車從長沙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列貨車開出後1小時,一列客車從廣州出發開往長沙,每小時行71千米。再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78、某車間用兩台機床同時加工2160個零件。第一台機床每小時加工24各,第二台機床每小時加工30個。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加工完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
79、李峰家在學校東面,趙紅家在學校西面,兩人同時離校回家。李峰每分鍾行80米,趙紅每分鍾行70米。經過4分鍾,兩人同時到家。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80、一個服裝廠原來做一種兒童服裝,每套用布2.2米。現在改進了剪裁方法,每套節省布0.2米。原來做600套這種服裝所用的布,現在可以做多少套?
81、一個打字員要打21000字的書稿,計劃用12小時。由於提高了打字速度,每小時多打了250字,打完這份書稿實際用了幾小時?
82、某縣舉行長跑比賽,運動員跑到離起點3千米處要返回到起點。領先的運動員每分鍾跑310米,最後的運動員每分鍾跑290米。起跑後多少分鍾這兩個運動員相遇?相遇時離返回點有多少米?
83、一輛汽車和一輛拖拉機同時從甲城出發開往乙城。汽車每小時行49千米,拖拉機每小時行35千米。出發後6小時,汽車先到達乙城。再過幾小時拖拉機才能到達乙城?
84、一座大橋長2400米。一列火車以每分鍾900米的速度通過大橋,從車頭開上橋到車尾離開橋共需要3分鍾。這列火車長多少米?
85、解答下面各題,說說3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玩具廠計劃生產1200隻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只?
⑵、玩具廠計劃生產1200隻小猴,已經生產了400隻。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只?
⑶、玩具廠計劃生產1200隻小猴,已經生產了5天,每天生產80隻。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只?
86、一個旅館有25個兩人房間,45個三人房間。這個旅館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87、甲乙兩人從兩地同時相對出發,甲每分鍾行60米,乙每分鍾行80米,經40分鍾相遇。兩地相距多遠?
88、商店運來16筐蘋果,每筐43千克。運來的梨比蘋果重量的2倍少120千克。運來的梨有多少千克?
89、載重汽車每小時行45千米,小汽車的速度是載重汽車的1.4倍。它們從相距162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行駛。
⑴、經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⑵、相遇時兩車各行了多少千米?
⑶、如果出發時是8時15分,相遇時是幾時幾分?
90、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工廠出發,相背而行。一輛車每小時行33千米,另一輛車每小時行42千米,經過多少分鍾兩車之間相距15千米?
91、糧食加工廠用兩台磨面機同時磨面17280千克。第一台磨面機每小時磨面364千克,第二台磨面機每小時磨面356千克。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磨完這些麵粉需要多少天?
92、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間里做試驗。蝙蝠原來的體重3.9克,15分鍾後,由於吃了蚊子,體重增加到4.29克。平均一隻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一分鍾吃了多少只蚊子?
93、一個林場用噴霧器給樹噴葯,2台噴霧器4小時噴了200棵。照這樣計算,5台噴霧器6小時可以噴多少棵?
94、甲乙兩地相距48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52千米,行駛312千米後遇到從乙地開來的一輛汽車。如果乙地開來的汽車每小時行42千米,算一算這兩輛汽車是不是同時開出的?
95、一個學生的家離學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騎車上學,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行進,恰好准時到校。一天早晨,由於逆風,開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騎行。剩下的路程他應以什麼速度騎行,才能准時到校?
96、一個工廠原來每月用水468噸。開展節約用水活動後,原來一年的用水量現在可以多用一個月,平均每月節水多少噸?
97、東趙庄去年開荒山造林。種蘋果樹6公頃,每公頃種樹1050棵;種桃樹4公頃,每公頃種3000棵。一共種果樹多少棵?
98、小榮家養了45隻雞,18隻鴨。如果每隻雞一年可以產蛋13千克,每隻鴨產蛋12千克,這些雞、鴨一年可以產多少千克蛋?
99、田村到縣城的公路長21千米。一個人騎車從田村去縣城用3小時,一輛汽車從田村開到縣城用0.5小時。汽車平均每小時比騎車人多行多少千米?
100、四年級要為圖書館修補244本圖書,第一天修補了49本,第二天修補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補完,平均每天要修補多少本?
101、建築工地需黃沙50噸。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了5次,餘下的改用一輛載重2.5噸的汽車運,還要運幾次?
102、麵粉每千克0.92元,大米每千克0.80元。買麵粉和大米各15千克,付出30元,應找回多少元?(用兩種方法解答)
103、一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同時從相距165千米的兩地出發,相對開出。汽車每小時行50千米,摩托車的速度是汽車的1.2倍,經過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104、王老師從學校到縣城,要行6千米路。原計劃騎自行車,20分鍾可到。後來改為步行,比騎車每分鍾少行200米。步行到縣城需要多用多少分鍾?
105、一個築路隊原計劃20天修完一條公路。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務。原計劃每天修路多少米?
106、一個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計劃每小時加工20個,12小時可以完成。(用不同方法解答)
⑴、現在要提前2小時完成,平均每小時要多加工多少個零件?
⑵、如果每小時多加工4個,可以提前幾小時完成?
⑶、前4小時平均每小時加工了24個,照這樣計算,餘下的還要加工多少個小時?
1.人騎自行車1小時行16千米,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2.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3.百合花約有40個品種,杜鵑花大約是百合花品種的17倍,杜鵑花大約有多少個品種?
4.肯德基套餐一種每份18元,一種每份21元,有60元,買3份,有幾種買法?
5.一個計算器24元,李老師要買4個。他帶了100元,錢夠嗎?
6.每棵樹苗16元,買3棵送1棵。一次買3棵,每棵便宜多少錢?
7.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到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8.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鍾,繞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鍾?比5天長些還是短些?
9.某森林公園有124公頃森林,1公頃森林,一年可滯塵約32噸,一天可從地下吸出約85噸水。
(1)這個公園的森林一年大約可滯塵多少噸?
(2)這個公園的林林一天大約可從地下吸出多少噸水?
10.學校準備發練習本,發給15班,每班144本,還需要留40本作為備用。學校應買多少本練習本?
11.學校要為圖書館增添兩種新書:《兒童網路》每套125元,《數學猜想》每套18元,每種3套,一共要花多少錢?
12.特快列車每小時行160千米,30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13.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14.李2李騎睚行車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鍾可行多少米?
15.我國發射的「神州」四號飛船繞地球一周約用90分鍾,一共繞地球108周,用了多少時間?
16.公園的一頭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飼養員准備了5噸食物,夠大象吃20天嗎?
17.小強每天早上跑步15分鍾,他的速度大約是120米/分,小強每天大約跑步多少米?
18.王叔叔從縣城出發去王莊鄉送化肥,去的時候用了3小時,返回時用了2小時。去時的速度是40千米/時。
(1從縣城到王莊鄉有多遠?
(2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 一輛旅遊車在平原和山區各行了2小時,最後到達山頂。在平地的速度是50千米/時,山區的速度是30千米/時,這段路程有多長?
2. 四年級同學去秋遊,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大約應該准備多少錢買票?
3. 有80個氣球,每個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4. 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5. 92本連環畫,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還剩幾本?
6. 140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還剩幾本?
7. 21本《作文選》花了84元,每本《作文選》多少錢?
8. 王老師有196元,要買39元一本的詞典,可以買多少本?還剩多少元?
9. 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10. 共有576名學生,每18人組成一個環保小組,可以組成多少組?
11.十月是學校環保月,共收集了930節廢電池,平均每天收集廢電池多少節》
12.小林家的果園今年收了310千克梨,收的蘋果是梨的19倍,大約收了多少千克蘋果?
13.一輛長途客車3小時行了174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它1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14.一隻山雀5天大約能吃800隻害蟲,照這樣計算,一隻山雀一個月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一個月按30天計算。)
15.列式計算:
(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裡面有多少個18?
(3)把300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5)38與64的積再減去162與18的商,差是多少?
(6)876與158的差乘32,結果是多少?
(7)965加上3276除以84的商,和是多少?
1、 一塊長方形的長是400米,寬是150米的塊,一共收糧食48噸,平均每公頃收糧食多少噸?
2、 一塊邊長是300米的正方形地,如果每公頃收糧食10噸,一共收糧食多少噸?
3、 教室長是10米,寬是8米,如果要在教室里鋪一種面積是80平方分米的方磚,一共需要多少個方磚?
4、 體育場的面積是15000平方米,如果要在體育場上鋪上一種邊長是2米的正方形膠皮,需要這樣的膠皮多少塊?
5、 操場長是25米,寬是40米,如果要在操場上鋪一種面積是2平方米的磁磚,一共需要這樣的磁磚多少個? 一個長是400分米,寬是300分米的長方形,如果每平方分米收豆4千克,一共收豆多少千克?
1、 一個邊長是500米的正方形,一共收糧食100噸糧食,平均每公頃收糧食多少噸?
2、 學校要用面積是20平方分米的耐磨磚去鋪一間長12米、寬6米的長方形會議室地面,至少需要准備多少塊這樣的磚?
3、 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60平方米,長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10.飛機5小時可以飛行200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7小時可以飛行多少千米?
11.某電器車間要裝配收錄機,每天裝配240部,1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裝配300部,多少天可以完成?
12.學校買來8箱文具,每箱有10盒,每盒裡有50支鉛筆,一共買來多少支鉛筆?
13、電池廠生產了7200節電池,每12節裝一盒,6盒裝一箱,一共可以裝多少箱?
❹ 求助小學4 年級數學應用題題庫
1、全校師生523人參加植樹勞動,如果70人分成一組,那麼最多夠分成幾組?
7
2、用電腦錄入一篇466個字的文章,紅紅每分鍾能錄入60個字,聰聰7分鍾錄完。誰錄入得快一些?
聰聰
3、王大爺的果園收獲蘋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蘋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裝這幾種水果,各需要多少個紙箱?
9;9;7
4、在一條長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樹,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樹?
10
5、我們8個人用260元錢買門票,夠嗎?(你能用幾種方法算呢?)
6、這輛汽車每秒行18米,車的長度是18米,隧道長324米,這輛汽車全部通過隧道要用多長時間?
7、春光糧油公司要出口680噸糧食,如果用22噸的集裝箱,需要多少個?如果選用17噸的集裝箱,需要多少個?
8、石家莊到承德的公路長是546千米。紅紅一家從石家莊開車到承德游覽避暑山莊,如果平均每小時行駛78千米,上午8時出發,那麼幾時可以到達?
9、一塊長方形菜地,長是9米,寬是6米。這塊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10、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是亞洲最高的電視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樓房有12層,高39米。電視塔的高度相當於幾個12層住宅樓的高度?
11、王爺爺家養的4頭奶牛每個星期產奶896千克,平均1頭奶牛每天產多少奶呢?
12、4輛汽車3次運水泥960袋,平均每輛汽車每次運水泥多少袋?
13、(1)水波小學每間教室有3個窗戶,每個窗戶安裝12塊玻璃,9間教室一共安裝多少塊玻璃?
(2)楊柳小學有12間教室,每間教室有3個窗戶,一共安裝324塊玻璃。平均每個窗戶安裝多少塊玻璃?
14、小紅買了2盒綠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裝有20塊,平均每塊重多少克?
15、一輛大巴車從張村出發,如果每小時行駛60千米,4小時就可以到達李庄。結果只用了3個小時就到達了。這輛汽車實際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16、白塔村計劃修一條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進度,幾天能修完?
17、虹光賓館購進100條毛巾,每條6元。如果用這些錢購買8元一條的毛巾,可以買多少條?
18、一包A4復印紙,每天用25張,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張,那麼可以用多少天?
19、一個養蜂專業戶,今年飼養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釀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釀蜜量計算,今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
2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這樣計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積的土地?
21、紅石村小學分成6個小組去澆樹,每組有4人,一共澆樹360棵,平均每人澆樹多少棵?
22、一箱雞蛋的個數是一籃雞蛋個數的3倍。一箱雞蛋有96個,6籃雞蛋有多少個?
23、一列火車,提速前平均每小時行駛71千米,從秦皇島到邯鄲用12小時,提速後平均每小時行駛95千米,提速後從秦皇島開往邯鄲大約需要幾小時?
24、王阿姨是一位做兒童服裝的巧手,一周可以做75套兒童服裝。現在是每周5天工作制,(1)照這樣算,15天可以做多少套?
❺ 「祖國60年滄桑巨變」小學生五年級作文
http://..com/question/119814757.html
河北省現在的小學校服這樣的多了,我是保定一個農村人,我們這里的還有都是這樣的學生校服。
❼ 2006年江西省小學五該六的地區有哪些擺脫知道的就告訴我。
樓主您好
今年的變化就不奉上了,網上一搜「10年中國變化」有很多資料 很容易整理
以下是60年的具體資料,請過目
建國60年來,交通運輸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觀。街道不擁擠了,變得有秩序了。60年前,「開門就是山,抬頭就是坡,邁步就是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60年後,水、陸、空構建的立體交通樞紐網路,讓我們「條條道路通羅馬」。來自市交委的數據顯示,自建國以來,我市交通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長了5.8倍。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觀雖有改善,但仍需推廣。
據了解,2006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回落到9萬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們現代社會中,城市馬路不僅僅是人和物位置移動的通道,同時也是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明程度的檢驗場。 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交通知識的教育,每個人也嚴格按照交規出行。
我國雖然也十分重視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較其他國家做得還遠遠不夠。每天,馬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自行車、車輛比比皆是。例如,非機動車遇紅燈時越線、在車道上逆行、違法載人載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護欄、亂穿機動車道等。有的時候我過馬路,經常會看見紅燈時行人無視信號燈闖紅燈,或者綠燈時汽車利用交叉路口時間差不顧過馬路的行人加速沖過去等情況。我國交通法規明確規定:「車輛行經人行橫道,遇有交通信號放行行人通過時,必須停車或減速讓行;通過沒有信號燈控制的人行橫道時,須注意避讓來往行人。」在現實生活中,有交通信號的路口還好一些,沒有交通信號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亂的景象,車水馬龍,互不相讓。在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中,車輛依法行車,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執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這兩部分同時「展現」在馬路上,才能構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❽ 關於運動會的作文,小學生的,500字,急啊!!!!!!
熱鬧歡騰運動會,貿易學子顯雄威。在這秋高氣爽的十一月里,我們迎著秋日的陽光,伴隨著收獲的季節,迎來了歡快精彩的第七屆校運動會。
此次運動會我校共有455名學生參加了9個項目的角逐。一大早,全校師生就來到了運動場,他們有的安排場地,有的整理服裝,有的安放運動器材,忙得不亦樂乎,原本寂靜的賽場一下子熱鬧起來。
8:00隨著宣布運動會正式開始,各班隊伍依次入場進行行進操的表演。此時進行曲驟然響起,一個又一個班級排著整齊的隊形,舞動著手中的道具大踏步向主席台走來。他們個個衣著鮮艷,面帶笑容,昂首闊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氣與活力。這些班級的表演各有千秋,有的隊形多樣,有的衣著亮眼,有的動作齊整,有的編排新穎,他們優美的舞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些學生手中的道具可謂花樣繁多、五花八門。有些和著動感的音樂,手持雙筷敲打出清脆響亮的節奏;有些拍打著皮球,猶如歡快聰穎的精靈;有些衣裙擺擺、手握舞扇,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還有些氣宇軒昂、手持禮炮,向空中放射出五彩的禮花。他們的表演給整個運動會描上了絢麗多姿的色彩,猶如春天的花朵,夏日的陽光,帶著涼爽的秋風撲面而來,令在場的師生無不動容,無不欣喜。據了解,行進操所用的服裝以及道具很多都是學生自己挑選及購買的,他們表演的隊形以及動作也是自己探討和編排的。這完全體現了學生對此次運動會的熱情與嚮往,也充分展現了他們較強的自主能力和組織能力。
當行進隊伍全部入場後,接踵而來的是廣播操的比賽。伴著「時代在召喚」的旋律,所有學生抬頭挺胸,精神飽滿,節奏准確無誤,動作到位有力。在他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青春的氣息,青春的價值,青春的活力,似乎要在新的時代里召喚更加美好的未來。
9:30當大會宣布運動比賽正式開始,整個賽場頓時沸騰起來,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你看那田徑賽場上的運動員,一個個如矯兔般飛離起點,像利箭般沖向終點,引得在場的觀眾興奮不已。不論選手是否獲得第一,他們都會得到觀眾的贊美和鼓勵。因為在觀眾的心中,這些運動員都發揮出了不屈不撓,頑強拚搏的體育精神,他們是運動場上的英雄,是貿易學校的「劉翔」。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驗選手體力和毅力的項目。它雖然不如短跑那樣讓人興奮,令人激動,但是絕對比短跑更加讓人感動。在比賽中,選手要面臨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考驗,更是心理上的考驗。參加這個項目的運動員真正體現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輸的運動精神,它給我們的感受遠比成績要豐富的多。
再看那田徑賽場上的運動員,也個個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遠的運動員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拼盡全力,即使失敗也毫不放棄。他們面對目標跨出堅定的步伐,跳了一次又一次。這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個人的巨大財富,更是將來能夠走得更高更遠的穩固基石。參加鉛球比賽的選手互相競爭,成績越投越遠。他們手中的鉛球彷彿變成了一個個充滿希望的許願球,不斷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比賽一直延續到下午,師生們的熱情豪未減退。直到接力賽的最後一聲槍響,本屆運動會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的完成了各項賽事,順利的降下了帷幕。此次運動會再創歷史之最,共產生9個項目的冠軍,有1人打破校記錄,1人平了校記錄,獲得男、女團體冠軍的班級分別是03F2班和04國際商務�3 班。看著他們奪冠後洋溢著幸福的笑臉時,我感到運動精神在貿易學子中展現得一覽無余。
體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素質、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運動會既是檢驗學校體育教育的水平與質量,展示學生青春風采,考驗體能與心理的具體實踐,也是學校教學改革與事業發展的一次綜合展演。它鍛煉的是體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揚的是個性和青春活力,收獲的是笑臉和精神風貌。所有選手在本屆運動會上賽出了成績,賽出了風格,發揚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在比賽中尋覓了更多的光彩和夢想,在比賽中創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