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斯璐~~~
任斯璐是最近非常活躍的一名青年演員。任斯璐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她最早踏入演藝圈是在14歲時,《女生賈梅》劇組在上海組織全國性的演員招考。任斯璐參加了考試並獲得了劇組的青睞。雖然年紀很小,但是已經參加過《女生賈梅》《推新人的故事》《青春的童話》《面具》《驀然回首》《太陽滴血》《永樂英雄兒女》《朱元璋返鄉》《動什麼別動感情》《大宋傳奇》等眾多影視劇的拍攝。在新片《動什麼別動感情》中她出演了「小柳」這個角色。
㈡ 你見過的最有女人味的女人長什麼樣子
不穿衣服的樣子
㈢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3)能穿旗袍的才叫女人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㈣ 贊美旗袍句子和詩有那些
贊美旗袍句子和詩:
詠旗袍女三首
(一)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二)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
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三)
錦袍炫麗儀態嬌,圓臀玉腿細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飽覽娥眉樂陶陶。
五律 · 旗袍
綠柳風中擺,新荷雨里搖。
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
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
從來民國范,大美數旗袍。
印象中的旗袍總是出現在江南的三月,那江南的女子,穿了絲綢的旗袍,撐著一把油紙傘,行走在白牆青石的小巷裡,有雨,絲絲細細地飄散著,朦朧中縈繞而來的是清香的紫丁和未名的暗香……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君不見那綾羅綢緞,艷之韻之,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過於典雅高貴的中國服飾國粹——旗袍。
旗袍塑身,飽和性強,這是旗袍吸收西式的裁剪和審美方法所遺留下來的。既有著東方傳統古典韻味,又有著時尚潮流元素,可謂是中西合璧的精華。纖腰骨感的女人可以穿出纖細動人的韻致,飽滿的女人則能穿出盈潤的味道,每個女人都會有一件適合自己的旗袍!
㈤ 旗袍:不是誰想穿都能穿的,唯有浸了華夏歷史的中國女人才可為呢
真正的女性美,如一襲上好旗袍,不僅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內在永遠比身材皮相高一等──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份歷久彌新的經典審美,古人誠不我欺。成都就有位90後帥裁縫,他比你我都更懂欣賞女性美麗的內在。
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㈥ 這位旗袍美女叫什麼名字
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美女穿上旗袍,氣質非凡,有一種中國女性的美,
㈦ 誰能告訴我剪綵端盤子的那些穿旗袍的女人,這種叫什麼職業
禮儀小姐
㈧ 拳皇中穿骷髏花紋旗袍的女人叫什麼名字
B.珍妮特
餓狼傳說 狼之烙印中的人物
http://tieba..com/f?kz=819825994
㈨ 女人穿的款式叫旗袍,男人穿的款式,不能也叫旗袍,那叫什麼呢
女人穿的款式叫旗袍,
男人穿的款式叫中山裝,
或者西裝,唐裝等。
㈩ 抖音一個穿旗袍唱笑納的美女叫啥
抖音一個穿旗袍場笑納的美女叫啥?這個不太清楚,你可以到抖音里去找到他的直播間,然後關注他,你就知道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