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民國旗袍禮儀迎賓

民國旗袍禮儀迎賓

發布時間:2021-07-22 18:32:37

❶ 民國時期的旗袍美女:坐姿風情萬種,站立更顯誘人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是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中國處於特殊時期,軍閥混戰,但此時的文化發展倒也沒慢下來,還是有許多仁人志士涌現,女性在這段時間也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民國美女穿旗袍,從後面拍著視角,顯得更加誘人,圖為一群穿旗袍的民國美女,個個在江邊眺望,誰能猜到她們都在幹些什麼嗎?

❷ 民國時期的女人旗袍內穿的什麼內衣

肚兜。
肚兜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腹的貼身內衣,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綉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連年有餘」等吉祥圖案。綉花肚兜較為常見,刺綉的主題紋樣多是中國民間傳說或一些民俗講究。如劉海戲金蟾、喜鵲登梅、鴛鴦戲水、蓮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蟲,大多是趨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題。
肚兜(dù dōu ),古稱兜肚,上面用布帶系在脖頸上,下面兩邊有帶子系於腰間。關於肚兜的名稱,歷代皆有不同。除了肚兜,還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訶子、衵服等稱謂。
肚兜的藝術以刺綉為主,也有貼補花紋的。由於它包括縫、綉、剪裁、造型及色彩構成,所以肚兜屬於民間婦女藝術中的綜合表現部分。婦女只為情人、丈夫或兒子綉肚兜;她們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純色(多為紅色)布料做成,略加花邊裝飾而已。綉給情人的肚兜多以戲曲、神話、傳說中之愛情故事為題材以示意;為兒童綉的則以虎、虎吃五毒、蓮(連)生貴子等護生、繁衍主題為內容。肚兜、虎頭鞋、虎頭帽、虎形圍嘴、各種神靈的護生耳枕和布玩具,構成了圍繞生命生殖繁衍主題的配套藝術表現。也可以說是圍繞新生命的成長,或者說是圍繞人生三大禮儀——生、婚、喪中第一個大項目而創作,在民間藝術中形成特殊的領域,很值得繼續研究。

❸ 有沒有民國時代對於年輕女子的旗袍服裝描寫,參加晚會的也要

旗袍:
腰身掐得恰倒好處,多一分不成,少一分不成,她總能把最素雅的旗袍穿出別樣的風韻。旗袍在她身上散發著白蘭花的優雅氣質,亭亭玉立而豐腴柔媚。

你身著一件紫紅色旗袍,遠遠看去,真像一隻小蝴蝶飛過一樣,既美麗稱身,又色彩柔和。
娉婷婉約的風姿,嬌艷俏麗的容貌,嫵媚得體的舉止,優雅大方的談吐,一開始就令人刮目相看。

和服:
風姿絕艷,在人群中格外顯眼,那人穿著濃淡相宜的龍膽色唐衣,襯著紫苑丸萩的五衣,系著白色唐草立涌的裳,頭發如同夏月里茂盛的垂柳那樣長長地披下來,姿態柔媚,秀眉微挑,鳳眼嫵媚,膚色雪白,妝容精緻,美艷無雙。

女孩大概十七八歲,黑發如雲,膚色似雪,眉目秀美,薄萌蔥色的唐衣與水晶花的表著令她看起來清爽悅目,氣質清雅,淡淡的猶如一朵玉蘭花。

❹ 民國時期3位旗袍名媛是誰

旗袍qípáo [chi-pao] (英文名稱:Chinese dress)因其式樣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改制而成,故稱。是民國時期中國婦女開始穿著的、帶有傳統風格的長衫。興起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尤其興盛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上海。

普遍認為,旗袍不同於滿族民族服飾「旗服」,現代旗袍是有中國特色,迎合西方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興起於二十年代,流行於三四十年代的時裝。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旗袍基本絕跡,但近年來旗袍有一定回暖趨勢,特別表現在迎賓小姐、禮儀小姐的旗袍制服化方面。

❺ 國民時期女人穿旗袍裡面穿什麼

穿絲襪把。不過那個時候的絲襪沒有現在做的透明。

❻ 旗袍的歷史發展過程

答: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以"驅除韃虜"的口號推翻了滿話政權,同時也使旗人袍服走向了暫時的沉寂。三百年來終得一吐的對滿族統治政權的不滿,使"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顯出空前的天真、輕松和愉悅。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志開辟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建國之初,婦女穿衣服都學解放區的樣子,鄙夷穿紅戴綠扔"資產階級小姐"。

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到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整個80年代,一直有人預測旗袍將會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

做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不過,在80、90年代卻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徵意義的"制服旗袍"。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

這種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纖模擬絲面料,色彩鮮艷,開衩很高,做工粗糙。這實在有損旗袍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們為了區別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貿然穿旗袍了……

90年代以來,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旗袍的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總之,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❼ 民國時期的旗袍文化有哪些

民國旗袍在中國婦女服飾史上是中國婦女服飾史發展的一個創新。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歷史轉型期。受西方社會自由民主獨立思潮的沖擊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在解體逐漸形成後期的自由民主社會的雛形、此時,人們無論從思想到服飾都經歷著一種飛躍性的 歷史大變革。
民國旗袍在中國婦女服飾史上是中國婦女服飾史發展的一個創新。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歷史轉型期。受西方社會自由民主獨立思潮的沖擊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在解體逐漸形成後期的自由民主社會的雛形、此時,人們無論從思想到服飾都經歷著一種飛躍性的 歷史大變革。
隨著社會形態的轉型服飾文化也發生著變化、清代服飾做工考究工藝復雜加之穿著莊重煩瑣,在工作中十分不便、已不適合這一時期婦女文化變革的需求。民國時期婦女個性十分 活躍,參加社會活動也十分頻繁、與此同時國際間的交流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開放的,與各 國的交往帶來了不同風格的生活文化方式和不同國家的服飾文化、此時的對外開放對中國婦 女服飾的改革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中國婦女服飾從旗裝逐步演化形成早期的直線旗袍款式,在做工上去繁從簡,在製作工藝上也減化了很多繁的手工程序,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紡織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發展,生產出的服裝面料也十分精美繁多色彩 斑斕、突破了手工刺綉製作面料工藝繁瑣圖案單 一的極限。

❽ 民國時旗袍的開叉一般開到哪

民國旗袍的開衩,比較含蓄,沒有現在這么開放(現在開衩估摸著可以到nei ku了吧)

膝蓋以上5-10cm。

❾ 民國女生旗袍外面的褂子那時叫什麼名字啊

那個不叫褂子,叫比甲,從明朝開始就是漢族婦女的日常穿著,滿清入關以後,命令改變了男人的服飾,但是婦女的穿著基本上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大的改動。

❿ 民國旗袍女怎麼行禮

雙手放在身體左側還是右側忘了,雙腿彎曲身體稍微向下蹲點後起身。大概就這樣

與民國旗袍禮儀迎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批發買帽子哪裡比較好 瀏覽:175
男士內褲哪個最清涼 瀏覽:360
織里童裝城屬哪個區 瀏覽:209
哈倫褲子的特點 瀏覽:56
南京高中要穿校服么 瀏覽:106
銀白色配什麼褲子 瀏覽:247
想買一件紅色的裙子 瀏覽:678
帽子會禿頂嗎 瀏覽:691
女裝外套2013品牌甜美廠家 瀏覽:928
徐州市和平橋小學校服 瀏覽:48
不規則下擺裙子多少錢 瀏覽:986
1000元左右的牛仔褲哪個好 瀏覽:805
花襯衫配灰褲子好看嗎 瀏覽:101
古馳女士皮帶怎麼選尺寸 瀏覽:819
童裝牆紙選什麼顏色好 瀏覽:416
北京哪個商場有迪賽尼斯的羽絨服 瀏覽:828
男士圍脖要怎樣搭配衣 瀏覽:954
溫州批發女裝市場在哪兒 瀏覽:248
加盟品牌女裝什麼好 瀏覽:532
褲子店刻章子怎麼刻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