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區理工學校好不好 裡面會不會有很多小混混之類的學生
再好的學校總會有幾個問題學生的
2. 惠州陳江仲愷中學教學質量和校風怎麼會這么差呢
有好學校就會有壞學校,不僅僅是老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問題,有可能是那裡的學生本身素質和成績就不好引起的,失去了老師的信心,也有可能是老師教育方式的不對,只要學生本身正直,無論在哪個環境下都能成才~
3. 仲愷中學在惠州高中排名第幾
學校排名不高,2018年惠州高中排行中排第18。
(3)惠州市仲愷學校校服擴展閱讀:
仲愷中學位於惠州市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學校佔地面積和辦學規模居惠州市各中學前列,是廣東省一級學校、綠色學校和惠州市文明學校。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師名人風范,育一代英才。學校的教育教學,教研教改,中考高考,成績斐然,聲名鵲起;教師論文,頻見報刊;學科競賽,屢屢獲獎;智力擁軍,碩果累累;文體美育,獎旗獎杯,琳琅滿目。
學校非常重視體育工作,成立了文體處,專門負責指導學校的體育工作,為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管理上的保障。學校有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籃球場9個,足球場1個,400米田徑場1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3個,乒乓球室1個,體操、休閑場地2個,為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4. 惠州市仲愷技工學校怎麼樣
惠州市仲愷技工學校創建於1996年,是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成立的省重點技工學校。學校位於國家級高新區--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心地帶。
5. 惠州市仲愷中學一定要寄宿嗎嗎
惠州市仲愷中學一定要寄宿嗎?其實這是不一定要技術的,一般現在學校都分兩種,要麼寄宿學校,要麼是嗯不寄宿。
6. 惠州仲愷技工學校的怎麼樣校風怎麼樣
你好,朋友,這個學校還是非常好的,
環境比較好,學習氛圍比較好有時間,可以去感受一下。
7.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技工學校的宿舍怎麼樣
呵呵,一個宿舍15個人擠,有空房也不給搬,衣服沒地方掛還不給掛外面,說沒地曬衣服又在唧唧哇哇,反正就是宿管叼的跟嗨雞巴一樣,老師眼高於頂,學生的事他不管,偶爾拿幾個農村戶口的學生來立威
8. 惠州仲愷中學宿舍環境如何
惠州市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偉大的愛國主義戰士廖仲愷先生的故鄉,也是惠城區三個中心鎮中經濟發展、文化建設最為迅速的一個鄉鎮,在陳江歷任領導班子的不斷努力下,陳江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陳江先後被授予廣東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廣東省黨務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鎮等多個榮譽稱號。仲愷中學就座落在這個美麗鄉鎮的主要幹道——仲愷大道旁。仲愷中學是一所以廖仲愷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名人紀念性完全中學,它的前身是陳江農業中學、陳江中學,創辦於1964年,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廖仲愷先生, 198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陳江中學更名為仲愷中學。1987年遷至現址,廖仲愷先生的女兒廖夢醒還欣然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佔地面積94188平方米,建築面積24841平方米,綠化面積55770平方米,有68個教學班,學生4635人,教職員工200人,專任教師175人,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107名,中學二級教師43人。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正確領導和各級主管部門的鼎力指導下,尤其在陳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仲愷中學在辦學條件、德育工作、教育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學校被評為惠州市一級學校。近三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園、惠州市中考考場先進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惠城區校園文化示範學校,被惠州市體育局、惠州市黨史研究室、惠州學院分別認定為惠州市籃球傳統特色項目學校、惠州市黨史實驗基地、惠州學院實習基地,學校飯堂也在2006年被評定為惠州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
校園內,功能齊全的教學樓、科學實驗的綜合樓、學生宿舍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各自相應的位置。學校標志性建築物——氣勢雄偉的「日新」綜合樓,頗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方正朴實的兩層圖書館、古色古香的三層「淵實」初中畢業樓、令人耳目一新的五層「恩煦」初中樓、出類拔萃的七層「迎旭」高中樓又恰如其分地形成「步步高」的建築文化;凝聚香港同胞一片愛國赤誠的劉皇發教學樓、楊釗辦公樓,古樸典雅;集愛國主義教育、環保教育、教學、休閑健身觀賞於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德沁園」,內涵之豐富絕無僅有;別具一格的藝術樓、可容納二千多人的學生公寓樓、規劃中的體育館和師生飯堂等場所,和諧散落在仲中這片綠海之中,為仲愷學子的遠行和高飛儲備著不竭的動力。
學校建成了四通八達的校園網,裝備了十八間電教平台和三間電腦室250台高新電腦,形成了信息暢通、反饋及時的教學與管理系統;開通了校園廣播系統,建起了塑膠籃球場;配備了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電腦室各三個,生物室一個,還設有勞技室、科技室、地理室、歷史室、美術室、音樂及器材室、舞蹈室、心理咨詢室\乒乓球室等功能場室,開辟了師生休閑區;在高三年級各個班配置一台29寸彩電,為全校每個課室配置了擴音器、語言復讀機。400米標准跑道的體育運動場和足球場,成了學生快樂健體的舞台。圖書館館圖書藏75000冊,生均達到20冊,內設寬敞的電子閱覽室,是師生學習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場所。合理的校園布局,先進的設施設備和嶄新的校園面貌,透露出強烈的現代化氣息,演繹出無窮的魅力。
在惠州市環保局的支持下,我校充分利用學校55770平方米綠化面積和後山主題公園積極創綠,綠色已成為校園的主色調和主旋律,綠色學校建設成績顯著。2006年我校順利通過廣東省綠色學校的評估,至今我校校園綠化覆蓋率達90%,而「德沁園」的環保教育景點更成為綠色文化長廊和德育基地。校園內植物種類繁多,碧草如茵,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凈化」、「美化」、「優化」的校園,已成為學生修身的「學園」、養性的「花園」、溫馨的「家園」——成長的搖籃。
作為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園,學校擁有先進的校園監控系統和集人防、物防、技防於一體的安全防範體系,建設了校園安全監控防護系統,成立了專職的保安和護校隊伍,通過打造平安校園,營造了安全、穩定、文明、健康的校園育人環境,保障了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增強了廣大師生的安全感和歸宿感。
學校師生謹記仲愷先生的精神,孕育出「師名人風范,育一代英才」和「師生為本,和諧相長」的辦學理念,努力從剛性管理走向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科學管理、文化管理相結合,並始終以和諧發展主導學校的一切工作。高度重視學校與環境的關系,充分調動學校、家庭和社區諸方面參與辦學的積極性,形成了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導,仲愷精神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德育教育體系,營造和諧的精神環境、校園心理與文化氛圍,增進了學校的凝聚力與核心競爭力,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校在科研的成績卓著,逐年提升。在06-07學年度有2人次承擔了市區的公開課和新課程探究課的施教與研究,這些課都得到專家和教師的一致好評。語文等學科被評為惠城區教育局先進科組,有41人參加市、區級以上的教學比賽獲獎,如曾慶副校長的心理輔導課代表惠州市高中組送廣東省參評,獲三等獎;20名老師獲優質課件評比一、二、三等獎。
校本課程是學校特色的重要標志,我校在校本課程設置方面力求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在開發校本教材時,我們做到四個結合:第一,校本課程與社區文化結合,如我校正在開發的校本課程《魅力陳江》、《仲愷精神代代傳》等,讓學生更加了解他們學習、生活的社區和校園的文化,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生活的環境。第二,校本課程與學生需求結合,如正在編寫的校本課程《現當代散文賞析》、《名文名詩朗誦讀本》,已出版的《安全教育手冊》、《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生命教育讀本》等,從學生出發,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品味美,學會調整心態,關注生命,健康成長。第三,校本課程與教師特長結合,讓校本課程成為展示教師特長的平台,今年,我們就專門為學校首位名教師劉志文老師編印了他專門的美術作品集,是學生學習繪畫、學習美術鑒賞的重要教材;第四,校本課程與學校特色結合,由我校教研處組織歷史老師和語文老師編寫的校本課程《人生最重是精神—廖仲愷傳略》就是我校獨有人文特色的體現。
學校不斷完善開課條件和校本課程體系,建立了勞技、美術、歷史、音樂、社團活動室、文學社室等多個專用室,活動項目最多的時候達到50多個,有攝影、剪紙、生物標本、演講、小品、木工、烹調、裁剪、電影欣賞、武術散打、太極、健身操等。校本課程不斷開發,促進我校課程的進一步豐富和創新,促進我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特長突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三年的新課程課改,師生的教學和學習理念都有了可喜的變化。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三年中,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級獎153項,省級獎22項,市級獎76項。教育教學質量年年上新台階。尤其是2006年高考我校再創新高,其中楊惠娟語文總分成績突破800分。2007年高考本科上線有12人,超額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5人指標,比2006年多了一倍,首次上了惠城區教育局的喜報;2006年中考重點線比2005年多了70%,2007年又比2006年多了15%,榮獲惠城區中考進步獎。
在體育藝術方面,學校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7年學校在惠城區中小學校中學生運動會上獲高中團體總分第一名、初中團體總分第二名;多年來,先後為省、市體校及各高等院校輸送了20多名隊員;在籃球方面,2004年學校被命名為惠州市籃球傳統項目學校,2006年10月學校高初男女籃球隊首次參加「泰豪杯」惠城區籃球聯賽獲得三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2006年11月學校獲惠州市省、市籃球傳統項目第五名。在藝術方面,曾慶老師所編寫的小戲小品劇本屢屢在市、省級文藝評比中獲獎,其本人參與導演並演出的小戲小品也多次參加陳江、惠城區和惠州市的大型文藝演出,並多次獲獎,是惠州市文化局確定的首批市五名戲劇創作重點作者之一。劉志文老師的書畫作品參加鎮、區、市級比賽活動,共有15件作品獲獎;參加省級展覽活動的作品共有9件入選並獲獎;共有2件作品入選全國級展覽並獲獎。學生參加市、省和國家級的書法、美術、攝影比賽,有6人次獲一等獎、12人次獲二等獎、9人次獲三等獎。2007年高中三特長生13人,參加美術專業高考,12人上線,其中6人上重本線。在招錄中,呂慶同學被重點大學錄取,陳小貴、黃偉榮上本科大學,7人上大專院校。
「牢記責任精神,構造品牌校園」,「為平民的孩子圓大學夢」,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特長教育、幫扶教育等特色品牌,這一直是仲愷中學特色教育的追求。早在1997年學校就樹起了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區議局主席劉皇發先生捐塑、著名雕刻家曹崇恩所雕塑的廖仲愷全身銅像,2002年又建設了廖仲愷何香凝紀念室,整個紀念室風格凝重,格調高雅,充分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廖仲愷先生光輝的一生。每年,學校都會舉辦或參與紀念廖仲愷系列活動。學校更將校園內一荒山改造成融教育教學、休閑健身、觀賞於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名為德沁園(含春風化雨以德化人之意),公園以廖仲愷光輝的一生為主線,以雕刻小品、壁畫、文字、植被等形式,全景式地展現廖仲愷愛國愛民上下求索革命一生的事跡,同時兼具環保教育和生物園、地理園的功能。山的周圍還建起了琉璃瓦風格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內容的仲愷文化牆。仲愷銅像、紀念室、德沁園構成了仲愷中學獨特的人文景觀。
這些感性的教育平台無聲向我們深情訴說仲愷先生的愛國情懷,激發了我校廣大師生的愛國熱情,激勵著仲中師生繼續高舉仲愷精神偉大旗幟,增強愛國愛民愛家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奮發圖強、讀書報國、服務社會,積極投入仲愷家鄉的建設,把建設一個繁榮、文明、法治、和諧、安康惠州視為己任,為中華之偉大崛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仲愷中學啟動責任教育活動
一年來,仲愷中學德育工作在繼續抓常規教育管理的同時,突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增強學生的責任感,體現了以德治校的教育理念。
學校充分認識到:責任意識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公民意識,是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體現一個國家國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所以學校積極策劃並組織實施這項活動。在仲愷中學的責任教育活動中,號召全體同學注重自身修養,增強責任意識,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營造文明健康的校園環境勇擔責任。
「做有責任感的人」是現代社會為人處事的基本准則之一,它對學生日常言行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學校希望全體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生活和鍛煉,都能夠成為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社會和對人類生存環境都有責任感的人。
仲愷中學以打造「有責任的新一代陳江人」為己任,自開展責任教育以來,學校學生嚴重違反紀律現象少,學生的文明程度在提高,受到上級領導和兄弟學校的好評,一年來,學校有25名學生被評為惠城區、惠州市優秀學生幹部和三好學生。
2005年仲愷中學所獲部分榮譽
●在全國語文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仲愷中學教師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各一人次,在惠城區優質課評選中有8位老師分別榮獲二、三等獎。
●仲愷中學在2005年撰寫的論文獲得區級以上優秀論文有26餘篇,其中黃建文老師獲區級一等獎,有9位教師製作的課件獲得區級優秀課件獎。
●仲愷中學在2005年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3人次,省一等獎1人次,省二等獎2人次,省三等獎5人次,惠州市二等獎6人次,三等獎3人次,惠城區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6人次,創學校競賽史上最好成績。
●200年全國中小學生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大賽中劉靖妍同學獲得特等獎,羅夢婷、張芳琴、李慧雲、劉偉傑分別榮獲金、銀、銅獎。
住宿環境不太好。據說上一屆學生住的是 圖書館後面的宿舍 那個宿舍30+個人一個宿舍
而你們這一屆要看看新的宿舍樓有無建成。若建成的話
你們應該是10左右的人一個宿舍。
具體的話你自己去惠州樂樂論壇仲愷學校那查看吧。
9. 惠州市仲愷區附近的高中校服是藍色的是什麼高中
仲愷中學,也是仲愷區唯一的一所中學。
10. 有誰知道仲愷中學的校服可以在哪裡買,學校貌似沒有,麥地路那裡的市中小學校服直銷門市部有賣嗎
去校務處定,如果是外校的找朋友帶一套。還有,別用校服干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