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一團穿褲子的雲

一團穿褲子的雲

發布時間:2022-05-07 15:53:26

① 請文人幫我對一個詞,墨水比烏賊少的勿進!

馭風紙鳶 ————穿褲子的雲

穿褲子的雲: 沒有肉體,沒有欲,只有靈魂,只有精神,其實是自嘲。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蘇聯詩人、劇作家,只活了短短的37歲,他瀟灑不羈而又光明坦盪。 至今,他仍被包裹在重重的迷團之中:其一,是他的自殺;其二,是他的戀愛。 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長詩《穿褲子的雲》據說是寫給初戀情人的,本詩有四部分,這里只是序曲。

穿褲子的雲

你們的思想
(序曲)
在揉得軟綿綿的腦海中幻想著,/如同肥胖的僕人靜卧在油污的睡椅上。 我將挑逗它,/使它撞擊我血淋淋的心臟碎片: 我,莽撞而辛辣,將要盡情地把它奚落。 我的靈魂里沒有一根白發,/在它裡面也沒有老年人的溫情和憔悴! 我以喉嚨的力量震撼世界,/走上前來,我容儀偉麗,/我,才二十二歲。 溫情的人們!/你們在提琴上彈唱愛情,/粗魯的人卻把愛情放到皮鼓上敲打。 你們,和我一樣,都不能把自己翻過來,/使整個身體變成兩片嘴唇! 來見識見識吧---- 來自客廳的穿著潔白衣裳的 /天使隊伍中端莊有禮的領隊。 你安詳地翻動著嘴唇,/象女廚師翻動著烹調手冊的畫頁。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因肉慾而發狂的人,/---變換自己的情調,象頭頂的天空,---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百般順從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我就不信,會有一個花草芳菲的尼斯!/我又要來贊美 象醫院似的你進我出、讓人踏破的男人,/象格言似的你說我講、讓人磨爛的女人。

《穿褲子的雲》

---馬雅克夫斯基

你為什麼叫我詩人
我不是詩人
我不過是個哭泣的孩子 ,你看
我只有撒向沉默的眼淚
你為什麼叫我詩人
我的憂愁便是眾人不幸的憂愁
我曾有過微不足道的歡樂
如此微不足道 ,如果把它們告訴你
我會羞愧得臉紅 ,今天我想到了死亡
我想去死 ,只是因為我疲倦了
只是因為大教堂的玻璃窗上
天使們的畫像讓我出於愛和悲而顫抖
只是因為 ,而今我溫順得象一面鏡子
象一面不幸而憂傷的鏡子
你看 , 我並不是一個詩人
我只是一個想去尋死的憂愁的孩子
你不要因為我的憂愁而驚奇
你也不要問我
我只會對你說些如此徒勞無益的話
如此徒勞無益
以至於我真的就象
快要死去一樣大哭一場
我的眼淚
就象你祈禱時的念珠一樣憂傷
可我不是一個詩人
我只是一個溫順 ,沉思默想的孩子
我愛每一樣東西的普普通通的生命
我看見激情漸漸地消逝
為了那些離我們而去的東西
可你恥笑我 ,你不理解我
我想 ,我是個病人
我確確實實是個病人
我每天都會死去一點, 我可以看到
就象那些東西 ,我不是一個詩人
我知道 ,要想被人叫做詩人
應當過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生活

天空 在煙霧中
被遺忘的藍色的天空
彷彿衣衫襤褸的逃亡者般的烏雲
我都把它們拿來渲染這最後的愛情
這愛情鮮艷奪目
就象癆病患者臉上的紅暈

弗拉基米爾·馬雅克夫斯基這個剃著光頭的男人,他曾經說:人必須選擇一種生活,並且有勇氣堅持下去。而他自己卻在1930年4月14日用手槍對著自己的心臟結束了生命,這就是他自己選擇的生活。自己選擇的死亡。這個僅僅活了37歲的蘇聯詩人,喜歡在人們聚集的地方當眾朗誦,據說他聲音洪亮,才思敏捷,那時候的年輕人無論男女都瘋了一樣的愛他,他們跟著他一起朗誦,就象今天的年輕人跟著歌星一起哼唱。

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一點用都沒有,總有一個地方會出問題是不是?他一生沒有得到過莉莉的愛情,他一生也只愛這一個女人,詩人終生未娶,也不曾衰老,雖然在自我終結生命的時候已經37歲,年入中年,可詩人永遠是年輕的,永遠活在自己的「二十二歲的激情」中,激情燃燒的詩,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詩。他將自己的著作全獻給了她,從相識的那天起到臨死的那一天,他每天都要送給莉莉一首詩,哪怕只有一句,從未間斷過。這中激情是一生年輕的激情。

讓那些在歡樂中發霉發的人們迅速死亡,好讓應該成長的孩子們能夠成長,這一天將會到來,他們將用我的詩作為孩子的名字。
這是馬雅克夫斯基22歲時寫下的詩句,馬雅克夫斯基無疑是個天才詩人,他說:「在這個生命里死亡很容易,建立生命倒是很難。」我只能以此來緬懷。

穿褲子的雲

你們的思想
幻滅在揉得軟綿綿的腦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從。
我將戲弄它,使它撞擊我血淋淋的心臟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將要盡情地把它戲弄。

我的靈魂中沒有一莖白發,
它裡面也沒有老人的溫情和憔悴!
我以喉嚨的力量撼動了世界,
走上前來——我奇偉英俊,
我才二十二歲。

粗魯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愛情。
溫情的人
演奏愛情用小提琴。
你們都不能像我一樣把自己翻過來,
使我整個身體變成兩片嘴唇!

來見識見識我吧——
來自客廳的穿洋紗衣裳的
天使隊伍中端莊有禮的貴婦人。

像女廚師翻動著烹調手冊的書頁,
你安詳地翻動著你的嘴唇。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由於肉慾而發狂的人,
——變換著自己的情調,像天空時晴時陰,——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無可指摘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我不信,會有一個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來歌頌
像醫院似的讓人睡壞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濫的女人。

② <穿褲子的雲>什麼意思

穿褲子的雲: 沒有肉體,沒有欲,只有靈魂,只有精神,其實是自嘲。

作品原文

你們的思想

幻滅在揉得軟綿綿的腦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從。

我將戲弄它,使它撞擊我血淋淋的心臟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將要盡情地把它戲弄。

我的靈魂中沒有一莖白發,

它裡面也沒有老人的溫情和憔悴!

我以喉嚨的力量撼動了世界,

走上前來——我奇偉英俊,

我才二十二歲。

粗魯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愛情

溫情的人

演奏愛情用小提琴

你們都不能像我一樣把自己翻過來,

使我整個身體變成兩片嘴唇!

來見識見識我吧——

來自客廳的穿洋紗衣裳的

天使隊伍中端莊有禮的貴婦人

像女廚師翻動著烹調手冊的書頁,

你安詳地翻動著你的嘴唇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由於肉(囧)欲而發狂的人,

變換著自己的情調,像天空時晴時陰,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無可指摘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我不信,會有一個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來歌頌

像醫院似的讓人睡壞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濫的女人。

這篇名為《穿褲子的雲》創作於1915年結束的長詩,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同時取名自第一樂章,也就是「打倒你們的愛情」。此詩是詩人題獻給自己的繆斯的,也就是詩人為此用一顆子彈穿透自己心臟而留下遺迷的女人——莉莉。這就意味著這首詩同時是首凄涼而悲情的詩。

(2)一團穿褲子的雲擴展閱讀:

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說:「《穿褲子的雲》我認為是當代藝術的基本思想:『打倒你們的愛情』、『打倒你們的藝術』、『打倒你們的制度』、『打倒你們的宗教』——這就是四部樂章的四個口號。」 這部長詩是獻給莉、尤、勃里克的,他是馬雅可夫斯基最親近的女友。

馬雅可夫斯基生於喬治亞庫塔伊斯省的巴格達吉村,父親是個林務官。1906年父親去世後,全家移居莫斯科。1908年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為黨的宣傳員。他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曾3次被捕,在獄中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同時嘗試寫詩。

1911年進入繪畫雕刻建築學校學習,結識了一大批未來派的詩人,畫家。1912年底,他與大衛·布爾柳克等人共同發表《未來主義宣言》,出版俄國未來派的第一本詩集《給社會趣味一記耳光》。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有長詩《穿褲子的雲》。

第一部劇作《符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1913)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同年由他本人在彼得堡上演時主演,顯示了一定的表演才能。革命後寫了《宗教滑稽劇》,是蘇聯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藝術水平的戲劇作品。

之後有長詩《列寧》、《好!》(1924),諷刺喜劇《臭蟲》(1928)、《澡堂》(1929)等。他是戲劇革新家。主張舞台應有強烈的劇場性和假定性,反對自然主義地描摹生活。又說"舞台不是普通的鏡子,而是放大鏡"。他的戲劇理論對後來的蘇聯戲劇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③ 「我不是男人,我是穿褲子的雲!」蘊涵何意

1.穿褲子的雲: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悲傷的詩歌。意味 沒有肉體,沒有欲,只有靈魂,只有精神,其實是自嘲。2.穿褲子的雲:原名楊俊。當代青年作家。博客網名博博主。磨鐵中文網簽約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8屆法學院優秀畢業生。於2011年5月出版青春回憶---人氣名博詩歌散文經典《暗玲瓏》。現兼任深圳市義工聯(志願者聯合會)文化服務組副組長,2013年榮膺「優秀組長」的稱號。並被深圳市音樂廳授予「2013年度傑出義工」的榮譽稱號。2014年3月出版唯美散文小說合集《蝶棲花簿上》。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和天津出版傳媒集團聯合發行。

④ 《穿褲子的雲》這首詩內容

《穿褲子的雲》

作者:馬雅可夫斯基

你們的思想

幻滅在揉得軟綿綿的腦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從。

我將戲弄它,使它撞擊我血淋淋的心臟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將要盡情地把它戲弄。

我的靈魂中沒有一莖白發,

它裡面也沒有老人的溫情和憔悴!

我以喉嚨的力量撼動了世界,

走上前來——我奇偉英俊,

我才二十二歲。

粗魯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愛情

溫情的人

演奏愛情用小提琴

你們都不能像我一樣把自己翻過來,

使我整個身體變成兩片嘴唇!

來見識見識我吧——

來自客廳的穿洋紗衣裳的

天使隊伍中端莊有禮的貴婦人

像女廚師翻動著烹調手冊的書頁,

你安詳地翻動著你的嘴唇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由於肉(囧)欲而發狂的人,

變換著自己的情調,像天空時晴時陰,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無可指摘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我不信,會有一個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來歌頌

像醫院似的讓人睡壞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濫的女人。

(4)一團穿褲子的雲擴展閱讀:

1915年,馬雅可夫斯基創作了長詩《穿褲子的雲》。原詩標題為《第十三名使徒》,因顯示了鮮明的「異教」色彩而遭到了沙俄審查機關的查禁。對此,馬雅可夫斯基給予了強烈卻頗具策略性的回應:「我可以當一個最溫柔的人,不是男人,而是一朵穿褲子的雲。」

這部作品以一段失戀的情感為線索,敘說抒情主人公與周圍世界的矛盾與沖突,它貫穿了作者的藝術思想。令人稱道的是詩人那種獨特的表達方式,他以磅礴的藝術才能串聯了現實生活中那些表面互不關連的人與事,從而讓讀者在美的想像空間里真正領略了諷刺的力量。

⑤ 我要是溫柔起來像一朵穿褲子的雲什麼意思

摘要 讓您久等了,感謝您的耐心等待。ヾ(❀╹◡╹)ノ゙❀~

⑥ 穿褲子的雲 作者是誰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蘇聯詩人、劇作家,只活了短短的37歲,他瀟灑不羈而又光明坦盪。 至今,他仍被包裹在重重的迷團之中:其一,是他的自殺;其二,是他的戀愛。 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長詩《穿褲子的雲》據說是寫給初戀情人的,本詩有四部分,這里只是序曲。
這部長詩寫於1914-1915年。原名《第十三個使徒》,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說:「《穿褲子的雲》我認為是當代藝術的基本思想:『打倒你們的愛情』、『打倒你們的藝術』、『打倒你們的制度』、『打倒你們的宗教』——這就是四部樂章的四個口號。」
這部長詩是獻給莉、尤、勃里克的,他是馬雅柯夫斯基最親近的女

⑦ 白莽的詩作有哪些

<<讓死的死去吧>>

讓死的死去吧!
他們的血並不白流,
他們含笑的躺在路上,
彷彿還誠懇地向我們點頭。
他們的血畫成地圖,
染紅了多少農村,城頭。
他們光榮地死去了,
我們不能向他們把淚流。
敵人在瞄準了,
不要舉起我們的手!

讓死的死去吧!
他們的血並不白流,
我們不要悲哀或嘆息,
漫漫的長途橫在前頭。
走去吧,
斗爭中消息不要走漏,
他們盡了責任,
我們還要抖擻。

1929,11。

<<血字>>

血液寫成的大字,
斜斜地躺在南京路,
這個難忘的日子——
潤飾著一年一度……

血液寫成的大字,
刻劃著千萬聲的高呼,
這個難忘的日子——
幾萬個心靈暴怒……

血液寫成的大字,
記錄著沖突的經過,
這個難忘的日子——
獰笑著幾多叛徒……

「五卅」喲!
立起來,在南京路走!
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盡頭,
把你剛強的姿態投映到黃浦江口,
把你的洪鍾般的預言震動宇宙!

今日他們的天堂,
他日他們的地獄,
今日我們的血液寫成字,
異日他們的淚水可入浴。

我是一個叛亂的開始,
我也是歷史的長子,
我是海燕,
我是時代的尖刺。

「五」要成為報復的枷子,
「卅」要成為囚禁仇敵的鐵柵,
「五」要分成鐮刀和鐵錘,
「卅」要成為斷銬和炮彈!……
兩個血字不該再放光輝,
千萬的心音夠堅決了,
這個日子應該即刻消毀!

<<五一歌>>

在今天,
我們要高舉紅旗,
在今天,
我們要准備戰斗!

怕什麼,鐵車坦克炮,
我們偉大的隊伍是萬里長城!
怕什麼,殺頭,槍斃,坐牢,
我們青年的熱血永難流盡!

我們是動員了,
我們是准備了,
我們今天一定,一定要沖,沖,沖,
沖破那座資本主義的惡魔宮。
殺不完的是我們,
騙不了的是我們,
我們為解放自己的階級,
我們沖鋒陷陣,奮不顧身。

號炮響震天,
汽笛徒然催,
我們沖到街上去,
我們舉行偉大的「五一」示威!
我們手牽著手,
我們肩並著肩,
我們過的是非人的生活,
唯有斗爭才解得鎖鏈,
把沉重的鐐枷打在地上,
把卑鄙的欺騙扯得粉碎,
我們要用血用肉用鐵斗爭到底!
我們要把敵人殺得干凈,
管他媽的帝國主義國民黨,
管他媽的取消主義改組派,
豪紳軍閥,半個也不剩!
不建立我們自己的政權——
我們相信,我們相信,永難翻身!……

1930.4.25

<<我們是青年的布爾塞維克>>

我們是青年的布爾塞維克,
一切——都是鋼鐵:
我們的頭腦,
我們的語言,
我們的紀律!

我們生在革命的烽火里,
我們生在斗爭的律動里,
我們是時代的兒子,
我們是群眾的兄弟,
我們的搖籃上,
招展著十月革命的紅旗。
我們的身旁是世界革命的血波,
我們的前面是世界共產主義。

我們是勞苦青年的先鋒軍,
我們的口號是「斗爭」!
嘹亮,——我們的號筒,
高揚,——旗兒血紅,
什麼是我們的進行曲?
「少年先鋒」!
偉大是我們的隊伍,
無窮是我們的兄弟,
共產主義青年團,
新時代的主人翁。

我們是資產階級的死仇敵,
我們是舊社會中的小暴徒,
我們要斗爭,要破壞,
翻轉舊世界,犁尖破土,
奪回勞動者的山,河!
我們要敲碎資本家的頭顱,
踢破地主爺的胖肚,
你們悲泣吧,戰栗吧!
我們要唱歌,要跳舞。
在你們的頭頂上,
我們建築起新都,
在你們的廢墟上,
我們來造條大路,
共產主義的勝利,
在太陽的照耀處。

我們不怕死,
我們不悲泣,
我們要破壞,
我們要建設,
我們的旗幟顯明:
斧頭鐮刀和血跡。

戰斗的警鍾響徹了天空,
是時候了,全世界無產青年快團結!
齊集在共產青年團的旗下,
曙光在前——
准備刺刀槍炮,襲擊!

1930年「五卅」紀念

<<別了,哥哥>>

(算作是向一個「階級」的告別詞吧!)

別了,我最親愛的哥哥,
你的來函促成了我的決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後的手,
再獨立地向前途踏進。

二十年來手足的愛和憐,
二十年來的保護和撫養,
請在這最後的一滴淚水裡,
收回吧,作為惡夢一場。

你誠意的教導使我感激,
你犧牲的培植使我欽佩,
但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別,
我不能不向別方轉變。

在你的一方,喲,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業和名號,
是治者們榮賞的爵祿,
或是薄紙糊成的高帽。

只要我,答應一聲說,
「我進去聽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夠獲得一切,
從名號直至紙帽。

但你的弟弟現在飢渴,
飢渴著的是永久的真理,
不要榮譽,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國進禮。

因此機械的悲鳴擾了他的美夢,
因此勞苦群眾的呼號震動心靈,
因此他盡日盡夜地憂愁,
想做個普羅米修士偷給人間以光明。

真理和忿怒使他強硬,
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
他要犧牲去他的生命,
更不要那紙糊的高帽。

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這前途滿站著危崖荊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風雪。

但他決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偉光在地平線下閃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遠退,
熱的心火會把冰雪溶消。

別了,哥哥,別了,
此後各走前途,
再見的機會是在,
當我們和你隸屬著的階級交了戰火。

1929.4.12

殷夫(1909-1931):原名徐白,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共產黨員。中國無產階級的優秀詩人。1928年起即在進步刊物《奔流》和《列寧青年》上發表革命詩歌。1929年起,在黨的領導下從事青年工人運動,曾經幾次被捕,遭反動派毒打,出獄後繼續堅持革命工作。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即加入作為盟員。同年5月,作為左聯代表,參加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在龍華被害。遺著有《殷夫詩文集》。

⑧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包括哪些流派

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流派:
(一)象徵主義文學:它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出現最早、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流行於法國,以詩歌和戲劇為主.1886年詩人莫雷亞斯發表《象徵主義宣言》,標志著象徵主義流派的誕生.一戰後,後期象徵主義應運而生,上世紀20年代,後期象徵主義達到高潮.
象徵主義的特徵是: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主張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創造病態的「美」,表現內心的「最高真實」,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想像.
法國早期象徵主義的詩人鼻祖、及三主將:
1,波德萊爾:他於1857年發表的《惡之花》,是象徵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成為法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件令人矚目的大事. 2,馬拉美:1876年他的詩歌《牧神的午後》,在法國詩壇引起轟動.1896年,他被選為「詩人之王」,是法國象徵主義運動的領導人物. 3,魏爾倫:他的主要作品是《無言的浪漫曲》等,他的詩風明朗輕快,清新流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此受到了普通讀者的喜愛. 4,蘭波:他15歲就擅長寫作拉丁文詩歌了,並掌握了法國古典詩歌的傳統格律.他的創作生涯雖短,但才華橫溢,他主要的詩集有《地獄的一季》、《彩圖集》.
後期象徵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1,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他是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夢幻劇《青鳥》(1908),是他戲劇生涯的巔峰之作.青鳥象徵著幸福,主題是歌頌人們對幸福和光明的追求.他獲得了191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2,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他的詩作《駛向拜占庭》,描繪了一個老人遠渡重洋去聖城拜占庭,追求永恆的精神生活的故事.葉芝由於「表達了整個民族精神」,而獲得了1923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3,法國詩人瓦雷里:他的巔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濱墓園》(1926),詩的主旨是關於絕對靜止與人生交易的對立統一關系.開篇一句「這片平靜的房頂上有白鴿盪漾」,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4,奧地利詩人里爾克:他是象徵主義在德語文學中的代表.他著名的組詩《致奧爾弗斯十四行詩》和《杜伊諾哀歌》,奠定了他在現代詩壇上的大師地位,並對現代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盡管其風格晦澀難懂,但擴大了詩歌的藝術表現領域.
5,俄國詩人勃洛克:1918年發表長詩《十二個》,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自萊蒙托夫以後俄國最傑出的詩人.
6,美國詩人評論家龐德:他的鴻篇巨制、現代敘事詩《詩章》,加上他對其他作家的影響,以及多部的文學評論集,使他登上了現代主義文學大師的寶座.
7,英國詩人劇作家艾略特:他的詩作《荒原》(1922),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詩歌,它以悲劇的視角,展現了戰後歐洲文明的荒涼.另外他還有詩劇《大教堂兇殺案》,詩作《四個四重奏》等等,他在194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二)表現主義文學:是一戰前後流行於歐美文學的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它起源於德國,先從繪畫開始,後波及文學.尼采「重估一切」的極端主張,對德語世界的表現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提法最早出現於德國評論家瓦爾登在《狂飆》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繪畫評論,強調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現內在世界,用「表現」取代「再現」.
表現主義的特徵是:抽象化,變形,面具的運用,時空的真幻錯雜,注重聲光效果,及象徵和荒誕的手法.其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現不是再現」,主張文學不應該再現客觀現實,而應表現人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激情,表現透過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本質,而對事物外在形態的精確描繪,毫無意義.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1,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他的代表劇作是《到大馬士革去》,《鬼魂奏鳴曲》.
2,德國劇作家托勒和愷撒:前者的代表作是《轉變》.後者的代表作是《煤氣》三部曲.
3,捷克劇作家恰佩克:其代表作品是《萬能機器人》(1920).
4,美國劇作家奧尼爾:他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於自己的創作,形成獨具特色的「奧尼爾派」,《安娜·克里斯蒂》(1920),《瓊斯皇帝》(1920),《毛猿》(1921),是表現主義劇作的典範作品.他是美國戲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作家,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5,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他的小說大多表達世界荒誕、人性「異化」的主題,在西方現代文學發展中具有開拓性意義,是西方現代文學的鼻祖.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國》(1914)、《城堡》(1922)、《訴訟》(1919)《變形記》(1912)等等.

(三)意識流文學: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應用的寫作技巧,是現代派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它興起於上世紀20年代的英國,後波及到了歐美各國,理論基礎是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意識流」的概念是由詹姆斯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像一條河流一樣,是不間斷的主觀思想意識的流動.
意識流小說的特點,它不是傳統小說那樣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編撰故事的.其情節之間的安排和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邏輯、或因果關系的限制,它可以隨意跳躍、多變、穿插,過去、現在、將來時序,交叉重疊,在前後的兩個場景之間,沒有時間、地點等方面的緊密邏輯聯系,等等.它是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地循環往復,而形成的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意識流」的藝術技巧:
1,內心獨白: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地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這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寫作技巧.
2,內心分析:所謂「內心分析」,是指小說中的敘事人或人物,很理智地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它與「內心獨白」的區別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做出合乎邏輯的、有條理地推理或說明,而非任意識自然流動.
3,時間和空間蒙太奇:蒙太奇是電影中用來表現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視角」、「慢鏡頭」、「特寫鏡頭」、「閃回」等等.意識流小說家為了突破時空的限制,表現意識流動的多變性、復雜性,經常採用這類手法.
4,詩化和音樂化:為了加強象徵性的效果,意識流小說家有時採用詩歌和音樂的手段,廣泛運用意象比喻、樂章結構、節奏韻律、標點符號、甚至離奇的拼寫方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受、印象、精神狀態、或作品寓意.伍爾芙《海浪》的語言,就和意象派詩歌非常相似,喬伊斯《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運用了巴哈賦格曲的結構.
「意識流」文學著名的代表作家:
1,法國作家普魯斯特:他是意識流文學的開山鼻祖,因著名的作品《追憶逝水年華》,而在世界文學史上留名.他作品的「內心獨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內心分析」,而不是意識徹底地自然流動.
2,愛爾蘭作家喬伊斯:他的著名作品《尤利西斯》(1922),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這一文學流派的巔峰.該作品中有大量獨白,其特點是在獨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純粹是小說中人物自己的真實意識流露,這種內心獨白被成為「直接內心獨白」.
3,美國作家福克納:他是「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也是美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以描寫錯亂意識著稱.代表作是一系列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小說,包括15個長篇和幾十個短篇.《喧嘩與騷動》(1929),是福克納最優秀的意識流作品,1949年,福克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4,英國作家伍爾芙:她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的小說往往富有詩意,在語言上更像詩體散文,富有唯美主義的情調.她著名的作品是:《到燈塔去》《海浪》.

(四)超現實主義文學:它誕生於1924年的法國,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從1924年到上世紀60年代,歷經了半個世紀,擴及歐美24個國家.這一流派有明確的政治、社會和文學理論,以及一套實驗性的藝術方法,但情況極為復雜.作為一場廣泛的文藝運動的超現實主義思潮,盡管其影響極為廣泛,但就文學領域而言,實際成就僅局限於詩歌領域.
超現實主義者認為,文學不是再現現實,而是要表現「超現實」,即由「夢幻與現實轉化成的絕對現實」,是現實與非現實兩種要素的統一物.為了在內容上描繪超現實,他們反對邏輯推理的思維活動,主張寫人的潛意識、夢境,寫事物的巧合,甚至讓文學成為夢幻、潛意識、乃至精神錯亂的產物,並提出「自動寫作法」,作為表現上述內容的創作方法.強調夢幻、貶斥理性,成為其美學的重要標志.

(五)未來主義文學:是20世紀初興起於義大利的一個文學流派,是未來主義藝術在文學領域的體現,其文學的成就不如繪畫的成就高,也沒有如法國象徵主義文學和德國表現主義文學一樣,發展成國際性的文學運動,主要局限於義大利一國.在晚期,也波及鄰國法國,和剛剛成立不久的蘇聯.
創始人是義大利的馬利奈蒂,他1909在法國《費加羅報》上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次年又發表了《未來主義文學宣言》,進一步宣布其主張.在文學藝術的主題上,主張調動一切藝術手段,集中表現運動中的物和人,通過動態來贊美運動感、力感和立體風格.藝術形式上,主張徹底摒棄傳統手法.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是:
1、俄國的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穿褲子的雲》
2、法國阿波里奈爾:首創「樓梯式」的詩歌形式.

(六)意象派:是象徵主義的一個變種,意象派詩歌的特點:清晰、精確、濃縮、具體,不宣洩感情,不宣講道理,重在表現詩人的直觀形象,但作者的直觀感受並不直接表露,而是通過意象來暗示.美國詩人龐德的《地鐵車站》,是典型的意象詩.

(七)隱逸派:是20世紀上半葉在義大利和西方頗有影響的詩歌流派之一,它產生於一戰後,30年代達到鼎盛.它以主觀唯心主義為理論基礎,主張藝術家避開嚴酷的現實,逃遁到個人的情感世界裡去.它的題材主要是描寫片斷的自然場景,抒發人的瞬間感受、幻想、和隱藏在內心的微妙情緒,表現人生的孤獨、憂郁和生活的邪惡.
在藝術上,隱逸派側重以奔放的想像,藉助獨特的隱喻和意象,來建立藝術形象,詩歌大多是自由體,講究韻律,追求詩歌的音樂性,強調詞的聲音、比詞的意義更富有表現主觀感覺的力量,力求挖掘詞語蘊含的感情色彩,而舍棄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義.隱逸派的代表作家是:
1,義大利詩人誇西莫多:作品是詩歌《消逝的笛音》,他於195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義大利詩人蒙塔萊:作品是詩集《烏骨賊》等,他於197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存在主義文學.存在主義文學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學現象,具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掃盪了西方人的一切價值觀念,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慘絕人寰的荒誕世界.這使得西方社會在信仰、價值觀念上發生了嚴重的危機、思想理論出現了真空狀態.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具有濃郁哲學色彩的存在主義文學的出現使西方人找到了一艘解救自己的存在主義方舟.存在主義告誡世人,上帝死後,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誰也不能代替他拯救他.同時,存在主義又給人傳遞著一種信息,那就是「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應超越荒誕外界,反抗荒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創造自己的本質.這種哲理思想使西方人看到了希望,並得到了許多人的共鳴.存在主義哲學在文學的宣傳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存在主義文學為其哲學的廣泛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
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法國的薩特、阿貝爾·加繆(1913—1960)和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於現代拉丁美洲文壇、富有撼動世界的轟動效應的現代派文學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壇上有著廣泛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植根於拉美寡頭黑暗統治的現實生活中,融匯、吸納古印第安文學、現實主義文學與西方現代派文學的有益經驗,將幻象與現實、神話與現實水乳交融,大膽借鑒象徵、寓意、意識流等西方現代派文學各種表現技巧、手法,以鮮明獨異的拉美地域色彩為特徵.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在體裁上以小說為主.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於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從而創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因此,人們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所要表現的,並不是魔幻,而是現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實」才是目的.
魔幻現實主義主要代表作品有:瓜地馬拉M.A.阿斯圖里亞斯的里亞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鐵爾的《這個世界的王國》、墨西哥作家J.J.魯爾福的《彼得羅·巴拉莫》、秘魯作家J.M.阿格達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生活.在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筆下,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與傳統現實主義定義中的「現實」,有著根本的區別.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中所表現的是一種拉丁美洲充滿這餓光怪陸離、虛幻恍惚的現實,也就是卡彭鐵爾所說的「神奇現實」.在這種現實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覺和真實相混,神話和現實並存.
「黑色幽默」派
是西方現代派文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流派,對現代世界文學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品《第二十二條軍規》、《萬有引力之虹》、《煙草經紀人》和《第五號屠場》等「黑色幽 默」派影響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或稱疲憊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於美國的一群鬆散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的集合體.這一名稱最早是由作家傑克·克魯亞克於1948年前後提出的.在英語中,形容詞「beat」一詞有「疲憊」或「潦倒」之意,而克魯亞克賦予其新的含義「歡騰」或「幸福」,和音樂中「節拍」的概念聯結在一起.
新小說派
「新小說」是20世紀50年代中葉出現在法國文壇的一個新的文學流派,他們的文藝觀和寫作方法迥然不同於巴爾扎克以來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具有「反小說」的傾向,是二戰後最具革命性的文學流派,在理論和創作兩方面都有建樹,當時公認為屬於「新小說」派的作家有:阿蘭·羅伯—戈里耶、娜塔莉婭·薩洛特、米歇爾·布托爾、克洛德·西蒙、克洛德·奧利爾及瑪格麗特·杜拉絲等等.
1956年薩洛特發表了她的著名論文《懷疑的時代》,被視為「新小說」派的宣言.羅伯—戈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發表了《未來小說的道路》、《自然、人道主義、悲劇》等論文,更明確闡述了新小說派的文藝觀點.
新小說派發展的兩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前的「受冷落」和其後長達三十多年的「熱鬧期」,至1985年克洛德·西蒙獲諾貝爾文學獎達到高峰.
荒誕派戲劇
荒誕派戲劇: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的反傳統戲劇流派.1950年法國劇作家尤奈斯庫的《禿頭歌女》問世,1953年貝克特又以劇作《等待戈多 》轟動法國舞台,1961年英國批評家艾思林發表《荒誕戲劇》一書,將這類作品作了理論上的概括,並予正式命名.此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階段.荒誕派戲劇家提倡純粹戲劇性、通過直喻把握世界,他們放棄了形象塑造與戲劇沖突,運用支離破碎的舞台直觀場景、奇特怪異的道具、顛三倒四的對話、混亂不堪的思維,表現現實的丑惡與恐怖、人生的痛苦與絕望,達到一種抽象的荒誕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庫、貝克特等人

⑨ 電影《象雞毛一樣飛》中,雲飛在結尾時朗誦的那段詩歌叫什麼名字

蘇聯詩人馬球雅可夫斯基的《穿褲子的雲》。
蘇聯天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只活了短短的37歲,他瀟灑不羈而又光明坦盪。至今,他仍被包裹在重重的迷團之中:其一,是他的自殺;其二,是他的戀愛。

馬雅可夫斯基終身未娶,但在自殺前的絕命書中,卻把兩個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女人列為家屬。這兩個女人——莉麗婭和維羅尼卡,曾是他的情人和伴侶。」「其實,馬雅可夫斯基愛過的女人絕不止她們倆。他在詩歌創作中從不掩飾自己對女人的愛,這些愛給他帶來無限的幸福與歡樂,激勵他產生耀眼的靈感火花;同時,也使他陷入了無盡的苦惱與悲哀之中。作為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創作、生死同女人、愛情緊緊地纏繞在一起。

苦澀的初戀19歲時的馬雅可夫斯基是莫斯科美術雕刻建築學校的大學生,正值血氣方剛的他自命為未來主義者,他以反傳統的面貌出現,嬉笑怒罵,奇裝異服,鄙薄天下,引起了不少的非議。

1914年1月下旬,馬雅可夫斯基漫遊到傲德薩市,在這個充滿東方情調的城市裡,他第一次墜入了情網。
這天,傲德薩市著名的俄羅斯劇院里人山人海,氣氛熱烈得像要爆炸。馬雅可夫斯基正就未來主義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講。警察們在緊張地維持秩序,唯恐發生騷亂。台下,有一位美麗的姑娘,瞪著一雙夢幻般的大眼睛,緊緊注視著年輕的馬雅可夫斯基,眼神中充滿驚喜、仰慕與期待,她早已被年輕詩人的機智,詼諧和勇敢所打動。這位姑娘是瑪麗雅,她正夢想著成為一名雕塑家。

初涉愛河,倆人發現有著許多共同的語言。馬雅可夫斯基珍視與瑪麗雅相處的時光,他談未來主義,談詩,談雕塑……,言語間流露出對文學藝術大師們的蔑視和對自己的自負,瑪麗雅聽了倍感新奇。
他們就這樣談心,談情,約會,分手。他們一次次地思念與等待著對方,又為一次次的離別感到說不出的失落。這是愛的煩惱,這種初戀的情感讓馬雅可夫斯基又興奮又痛苦,他把這種感情寫入他的長詩《穿褲子的雲》中。
馬雅可夫斯基感到自己離不開瑪麗雅了,他越來越焦急地斯待瑪麗雅的到來。
可瑪麗雅卻漸漸變得遲疑不定,似有難言之隱。終於有一天,馬雅可夫斯基在苦苦等待了幾個小時之後,瑪麗雅才靜悄悄地推門而入。沉寂了一段之後,瑪麗雅支支吾吾地告訴馬雅可夫斯基,自己要嫁給別人了。這一震驚的消息使馬雅可夫斯基感到自己像死人一般。
初戀的苦澀使馬雅可夫斯基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他的愛被欺騙了。

畢生的情人傲德薩初戀給馬雅可夫斯基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創傷。過了不到一年,他又捲入愛的漩渦,愛上了一位有夫之婦,大他兩歲的猶太女子莉麗婭。這是馬雅可夫斯基最刻骨銘心的一次戀愛,持續了15年之久,直到詩人去世。
莉麗婭早在幾年前就知道馬雅可夫斯基這個人物,那是在1913年歡迎一位流亡詩人歸國的一次聚會上。馬雅可夫斯基真正闖入莉麗亞的生活則是在1915年,不過他起初似乎更感興趣的是莉麗婭的妹妹愛麗莎。

一天,馬雅可夫斯基靠在門框上,為愛麗莎朗誦了長詩《穿褲子的雲》。詩人傾吐了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與哀愁。只見他或狂喜或激怒,或憧憬或絕望,在場的人彷彿時而被拋入狂濤激盪的感情旋流中,時而又置身於陽光明媚的俄羅斯草原。誰也沒料到,最受感動的竟是姐姐莉麗婭,她久久凝視著前方,沒有說話。她被震撼了,她覺得馬雅可夫斯基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其他人的詩是那麼蒼白乏味。而馬雅可夫斯基也在莉麗婭身上找到了真正的知音,就這樣,兩顆心緊緊貼在一起,兩個人熱烈地相愛了。

馬雅可夫斯基從那天起,就狂熱地愛著莉麗婭,不顧她是有夫之婦,不顧她是猶太人,不顧她比自己年長兩歲。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莉麗婭都是他詩中唯一的女主人和第一個讀者。他幾乎每寫完一首詩,甚至每一章,都先大聲地朗誦給莉麗婭聽,長詩《脊柱橫笛》就是這樣寫成的。他還把許多重要作品都獻給了莉麗婭,把獻詞印在卷頭,讓大家都知道自己對這個女人的深厚感情。

與莉麗婭的愛情,甚至改變了馬雅可夫斯基的生活方式。他面貌一新,不再像以往那樣不修邊幅、放盪不羈了。1915年9月的一天,兩人親密地依偎在一起,合拍了第一張照片。這張照片馬雅可夫斯基一直珍藏著,直到死。
馬雅可夫斯基對莉麗婭的愛是深廣的,甚至一天不見,他就感到孤獨、寂莫、痛苦。這時他為尋求解脫,只有在詩中默默地傾訴。一次,在思念這位情人時,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揮筆寫下了一首飽蘸心血、情意纏綿的詩《獻給莉麗奇卡》。詩中寫道:「我/沒有大海/除了你的愛/……我/沒有太陽/除了你的愛。」
當他覺得一般的語言已無法形容對莉麗婭的愛時,便常常驚世駭俗地寫道:「我吻你一百八十六次」,「我一分鍾吻你三百二十萬次」。

莉麗婭是位個性很強,很有事業心的女子。她擅長繪畫、雕刻、音樂,寫過電影腳本。馬雅可夫斯基很有詩人氣質,沖動之下,多有令人莫名其妙這舉,常使莉麗婭的自尊心受不了。一次,倆人正在大街上散步,馬雅可夫斯基突然向她朗誦起愛情詩來,使莉麗婭萬分尷尬;還有一次,馬雅可夫斯基在講演中,當眾講到了他和莉麗婭的私生活,令莉麗婭十分不快;相處日久,他的性格沖突便顯露出來,爭吵與煩惱是無法避免的了。
「兩個月以後再見面吧!」莉麗婭說。
馬雅可夫斯基再也說服不了她,只好點點頭。

兩個月後,倆人又和好了。便經過閉門沉思,雙方對今後的生活都有了理智的認識。莉麗婭是有夫之婦,她和丈夫有自己的生活、事業。她的丈夫奧西普也是馬雅可夫斯基的朋友,曾在出版詩集上給過他很大的幫助。馬雅可夫斯基對此深感矛盾。1925年以後,馬雅可夫斯基與莉麗婭的關系有了新的變倫。以互尊互敬為主。但在心中,莉麗婭一直是馬雅可夫斯基永遠的愛人。即使在後來和別的女人親密時,馬雅可夫斯基也一直愛著莉麗婭,盡可能地給她幫助。在他自殺前的絕命書中,馬雅可夫斯基仍聲嘶力竭地喊著:「莉麗婭——愛我吧!」姻緣難成1928年10月,馬雅可夫斯基在巴黎出席了一位畫家在家裡舉行的聚會。

當他走進大廳時,幾十雙眼睛都轉向了這位身材高大、剃著光頭的詩人。寒暄間,馬雅可夫斯基注意到作家愛倫堡身邊有一位苗條的姑娘,她高高的身材,穿著漂亮,秀發下閃動著明亮的眼睛,袒露的手臂和微露的雙腿柔嫩嬌美,顯得十分突出。
馬雅可夫斯基立刻意識到她就是僑民中眾口稱贊的美人兒塔吉雅娜。以前,馬雅可夫斯基曾通過朋友對她表達過愛慕和敬意,今天,倆人終於見面了。
詩朗誦照例是馬雅可夫斯基的節目。完後,他回到塔吉雅娜身邊,他唯一關心的是她的反應。塔吉雅娜沒有說話,只是用眼睛笑了笑,點點頭。馬雅可夫斯基明白了,心海翻騰起欣喜的浪花。
分手時,倆人依依不捨。塔吉雅娜邀請馬雅可夫斯基第二天到她家中。在那裡,馬雅可夫斯基鼓起勇氣,說道:「反正有一天,我要帶走你,帶走你一人……」塔吉雅娜開懷地笑了,向馬雅可夫斯基撲了過去。那晚,他們兩個人一起待到很晚很晚,盡情享愛著對方的撫愛。
塔吉雅娜很希望馬雅可夫斯基留在巴黎,以便能天天見面,但馬雅可夫斯基說他離不開苦難中的祖國;另外,他有一部劇本想回國後完成並上演。

他們約定第二年夏季見面。臨行前,馬雅可夫斯基給花店留了一筆現款,讓人每周送一籃鮮花給塔吉雅娜,直到他下次回來。每次接到鮮葯,塔吉雅娜都如見其人,深深地陶醉。
在這一年裡,馬雅可夫斯基想結婚了,他想有個家,他已厭倦了愛的漂泊。他向塔吉雅娜求婚。在同塔吉雅娜的通信中,他已超越了戀愛階段,進入到婚事的商定和准備中。

第二年的夏季,馬雅可夫斯基把住所收拾得乾乾凈凈,他只有一個念頭 —— 卻巴黎與塔吉雅娜就婚事做最後的商定。
可是答證一直沒有消息。一周、兩周,他多方詢問,沒有結果。一再催問,終於有了答復 —— 當局不批准他出國。
這個打擊對馬雅可夫斯基太沉重了,它破壞了他的生活計劃和組成家庭的願望。他怔住了,這怎麼可能?為什麼?可一切詢問都無迴音。
詩人之死在感情的迷亂中,馬雅可夫斯基把自己對異性的愛轉移到新結識的女演員維羅尼卡身上。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愛,也是他想組建家庭的最後一次失敗。
馬雅可夫斯基是在心情最壞,最需要慰藉時與維羅尼卡相親相愛的。從1929年5月相識,到1930年4月馬雅可夫斯基自殺,倆人相處共11個月,這是充滿了悲歡與磨難的11個月。
維羅尼卡21歲,健美如運動員,白凈的皮膚襯托著金黃的頭發,紅嫩的臉頰上長著一對迷人的酒窩。她剛踏入社會,還保持著少女般純真的心。和莉麗婭一樣,她也是位有夫之婦。
假日,馬雅可夫斯基與維羅尼卡相約到郊外賞雪。他們在雪野中盡情地奔跑、追逐、翻滾。休息時,在一塊潔白的雪地上,馬雅可夫斯基用樹枝畫了一顆心,心上穿了一支箭。這是愛的標志,他愛她,愛她的純真健美;她也愛他,愛他的直率、粗野與才華。
終於有一天,馬雅可夫斯基馬雅可夫斯基向維羅尼卡明確提出:要她離開劇院,要她同他結婚,同丈夫離婚。維羅尼卡不忍心就這樣同丈夫分手,也不忍心離開自己的事業。她的答復是含糊的。她告訴馬雅可夫斯基,她同意與他結婚,但現在卻不能。馬雅可夫斯基深感苦惱。漸漸地,兩人話不投機,常常陷入爭吵。
這是馬雅可夫斯基生命的最後階段。他的身體很壞,常常生病。他的心情也很糟,一次次的失戀打擊著他,而當時文壇上的官僚們也排擠和歧視他。他只有從愛情中獲得拯救,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真正的愛情又那麼不易獲得,他感到絕望了。
他想到了死。自殺的念頭似乎一直糾纏著他。他同莉麗婭相戀時就兩次想自殺,他在詩中也多次寫到了自殺這個主題。
1930年4月14日早晨,是馬雅可夫斯基生命旅程的最後時刻。
馬雅可夫斯基把維羅尼卡叫到自己的房間,同她徹底攤牌。馬雅可夫斯基讓她馬上離開劇院,馬上同丈夫離婚。
維羅尼卡苦苦哀求著:「我愛您,將來我一定和您生活在一起。……但我尊敬我的丈夫,我不能不辭而別。我也決不能離開劇院,永遠離不開。」
馬雅可夫斯基火了:「噢,是這樣啊!好吧,你走開,走開,馬上走……」「晚上能見到您嗎?」維羅尼卡親切地問。
「不知道!」馬雅可夫斯基顯然已下了最後的決心,怒氣沖沖地說。
馬雅可夫斯基在屋子裡翻弄了一陣,走到寫字台前,背向維羅尼卡。維羅尼卡覺得他撕下了台歷上的13日與14日。
「您不準備送我走嗎?」維羅尼卡膽怯地問。
馬雅可夫斯基走到她面前,吻她,然後平靜、深情地說:「不,小姑娘,你自己走嗎……不必替我擔心……」維羅尼卡剛走出房間,忽聽屋內一聲槍響。
當她驚慌地回到屋內時,發現馬雅可夫斯基已躺地地毯上,兩只胳膊張著,左手還握著勃朗寧手槍,胸口有一片血跡,身上飄浮著淡淡的藍煙。
維羅尼卡撲了過去,大喊:「您干嗎這樣呀?干嗎這樣呀?」馬雅可夫斯基像是在望著維羅尼卡,像是要說什麼……轉眼間,他那雙炯炯的大眼睛失去了光澤。
時針指向10時15分。
馬雅可夫斯基走了,帶著他的愛和愛的傷痕,離開了人世。

⑩ 馬雅可夫斯基"他不是男人,他是穿褲子的雲。"是什麼意思

穿褲子的雲: 沒有肉體,沒有欲,只有靈魂,只有精神,其實是自嘲。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蘇聯詩人、劇作家,只活了短短的37歲,他瀟灑不羈而又光明坦盪。 至今,他仍被包裹在重重的迷團之中:其一,是他的自殺;其二,是他的戀愛。 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長詩《穿褲子的雲》據說是寫給初戀情人的,本詩有四部分,這里只是序曲。

穿褲子的雲

你們的思想
(序曲)
在揉得軟綿綿的腦海中幻想著,/如同肥胖的僕人靜卧在油污的睡椅上。 我將挑逗它,/使它撞擊我血淋淋的心臟碎片: 我,莽撞而辛辣,將要盡情地把它奚落。 我的靈魂里沒有一根白發,/在它裡面也沒有老年人的溫情和憔悴! 我以喉嚨的力量震撼世界,/走上前來,我容儀偉麗,/我,才二十二歲。 溫情的人們!/你們在提琴上彈唱愛情,/粗魯的人卻把愛情放到皮鼓上敲打。 你們,和我一樣,都不能把自己翻過來,/使整個身體變成兩片嘴唇! 來見識見識吧---- 來自客廳的穿著潔白衣裳的 /天使隊伍中端莊有禮的領隊。 你安詳地翻動著嘴唇,/象女廚師翻動著烹調手冊的畫頁。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因肉慾而發狂的人,/---變換自己的情調,象頭頂的天空,---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百般順從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我就不信,會有一個花草芳菲的尼斯!/我又要來贊美 象醫院似的你進我出、讓人踏破的男人,/象格言似的你說我講、讓人磨爛的女人。

與一團穿褲子的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淺粉羽絨服配什麼圍巾 瀏覽:204
制服淺田結梨在線 瀏覽:89
賦閑書院制服 瀏覽:815
韓國女裝上衣批發 瀏覽:908
韓國的童裝市場有哪些 瀏覽:644
婚禮上新郎校服變西服 瀏覽:603
帽子圍脖領 瀏覽:383
寶貝韓國童裝批發網站 瀏覽:97
長治市十八中校服 瀏覽:79
高爾夫衣服短褲子 瀏覽:822
校服行業資訊 瀏覽:596
鞋男高幫冬季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626
把衣服包褲子裡面嗎 瀏覽:805
東陽絕緣手套勞保廠家批發價格 瀏覽:397
男瘦的穿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866
旗袍模特形容詞 瀏覽:888
成都便宜男裝貨源哪裡便宜 瀏覽:465
今夏主流的時髦襯衫裙 瀏覽:680
冬天西褲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430
肚子大的男生穿哪種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