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典詩詞中除了石榴裙,綠羅裙以外還有什麼裙子如題 謝謝了
裙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古時將絹稱為紈素,「紈素三條裙」指的是絹做的裙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古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稱。 歷史上曾出現過 各式各樣的裙子,如:彈墨裙、鳳尾裙、月華裙、真珠裙、鬱金裙、石榴裙等等。《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毛織二裙,正視為一色,傍視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而百鳥之狀皆見。"這種以百鳥之羽織成百鳥之狀的裙子, 由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創制,並在當時貴族女性中廣為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瑞鳥被捕殺殆盡,後被朝廷下令禁止。奢華的貴婦畢竟是少數,古代的平民女子都是樸素的戴荊釵、著布裙。因此,「釵裙」也是千百年來我國普通女性的代稱。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 趙飛燕外傳》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傳說:漢成帝與皇後趙飛燕同游太液池,鼓樂聲中趙飛燕翩翩起舞,突然間大風驟起,飛燕在風中飄然若仙。成帝擔心她被風吹去,連忙命宮女拽住她的雲英紫裙。風停之後,飛燕的裙子上留下許多縐褶,宮女看見後覺得這樣好看,於是就紛紛在裙子上折疊成襇,並取名留仙裙。唐代陸龜蒙曾寫《紀錦裙》一文, 贊嘆他所見到的南北朝時期的一條錦裙:「…微雲瑣結,互以相帶,有若皎霞殘虹,流煙墮霧,春草夾徑,遠山截空,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塗染…及諦視之:條段斬絕,分畫一一有去處,非綉非繪,縝致柔美,又不可狀也…縱非齊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我們現代人看到即便僅是百年前的裙子何嘗不是一樣的感慨呢?沒有哪種服裝象裙子那樣貫穿了整個服裝發展史,從悠悠遠古到工業化的今天,裙子始終在女性世界裡搖曳生姿。 漢辛延年《羽林郎》「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寫的是一個漢代少女著裙的飄逸;唐王昌齡的《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描繪采蓮姑娘的裙子與荷葉同色,面龐與荷花共顏;宋歐陽修《鼓笛慢》詞:"縷金裙窣輕紗,透紅瑩玉真堪愛"和張先《踏莎行》詞:"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都是寫裙又寫情,牛希濟的《生查子》「春山煙欲收,天淡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更是通過裙子寫出了一場難舍難分的別離,最後兩句尤為動人。它引自唐人江總之妻的《賦庭草》「雨過芊芊草,聯雲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郎君你瞧瞧雨後青草那嫩綠的顏色,就象我裙子的顏色一樣啊! 清代命運多舛的女詩人賀雙卿嫁給農夫為妻,在丈夫和婆母的虐待下仍一味地孝順姑、夫。她在《和白羅詩》中寫道「今年膏雨斷秋雲,為補新租又典裙。留得互郎輕絮暖,妾心如蜜敢嫌君?」 留下丈夫的寒衣,而把自己心愛的裙子典當補租,這樣無怨的柔情,留下丈夫的寒衣,而把自己心愛的裙子典當補租,這樣無怨的柔情,賀雙卿的丈夫卻不曾理解,讀到此處不禁使人掩卷嘆息。 而關於裙子的情愫最讓人感慨的莫過於武則天一首《如意曲》: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詩是她為誰寫下的呢?一樣身處於千丈紅塵與茫茫人海,人世間的女子哪怕豪氣干雲如武則天,看到月光里的桂樹,仍舊沒逃得過夜夜綿長的思念,又有誰能躲得過?
㈡ 從前為什麼稱女人的裙子為石榴裙
【石榴裙簡介】 [編輯本段]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唐人萬楚在《五月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庄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姬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描寫了那位彈琵琶的女子色藝驚人:「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這「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石榴裙流傳的時間很久遠,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雖寫的是唐朝之事,即可看出當時現實生活中,此種款式的裙子仍為年輕女子所珍愛。 由於石榴裙經久不衰,於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唐代的婦女,對裙子特別鍾情。除石榴裙外,還有許多別致的款式。初時,裙子窄而瘦長,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句子。到盛唐時,裙子的製作精美華麗,有的價格昂貴,主要式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間裙,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的材料互相間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間隔叫作一「破」,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之分,顏色有紅綠、紅黃、黃白諸種。百鳥裙,用多種飛禽的羽毛捻成線織成的裙子,因做工考究, 故立體感強,「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目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穿上它「百鳥之狀皆見」(《新唐書》)。花籠裙,是用輕軟細薄而又半透明的「單絲羅」織綉而成,上面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綉出花鳥等圖案。百鳥裙和花籠裙,都是穿在一般裙子外的套裙。此外,還有百疊裙、畫裙(在裙子上直接作畫)等。 直到今天,裙子仍是女性常用的服飾,只是品類更加繁多、款式更為新奇了。 【關於石榴】 [編輯本段] 石榴(punica grantum L.)在百果之中,不算是最香最甜的,但造型別致、口味獨特逗人喜愛。 石榴是百子同包,金房玉隔,果皮一旦綻開,裡面通常分為六個子室,每一子室都藏有許多種子,所以在吃時就會生出聯想,想到子孫後代繁衍興旺,想到自己的事業後繼有人,石榴自古稱為吉祥之果。 【關於石榴裙的傳說】 [編輯本段] 在我國,有關石榴裙的傳說,比石榴果還要豐富生動,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易於想到男子對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嚮往。 南北朝詩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就寫過兩句:「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暗比心中美女。 元代的劉鉉《烏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楊影里殘,甚 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霞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說話就固定下來,如蔣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 石榴籽象徵子孫興旺,石榴花喻示女性之美,所以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理所當然。 紅裙。梁元帝《烏棲曲》:「芙蓉這帶石榴裙。」 石榴裙在唐時,是一種流行服飾,尤其中青年婦女,特別喜歡穿著。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唐詩中亦有許多描寫,如李白詩:「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五詩:「紅裙妒殺石榴花」武則天詩:「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等。石榴裙一直流傳至明清,仍然受到婦女歡迎。《紅樓夢》里亦有大段描寫,可相印證。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來歷】 [編輯本段]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風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這句俗語的產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綉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每當榴花競放之際,這位風流天子即設酒宴於「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唐明皇愛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常將貴妃被酒染之粉頸紅雲與石榴花相比,誰紅得艷麗?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則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 楊玉環無奈,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綉滿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㈢ JK制服丨瑜伽服丨通勤裝,夏日穿搭挑戰來啦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小澤不是瑪利亞o0
大家好呀,我是小澤~
在這次的唯品會夏日挑戰賽中,我收到了很多小夥伴推薦的穿搭,最終我挑選出了最心儀的三套。分別是JK風、通勤風、運動風。到底哪套最適合我?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我很早就想嘗試下JK風啦,這次終於實現了。格裙我選擇了這款藍色的,感覺很適合夏天。它的裙褶很鋒利,質量非常好。
布料是有一定厚度的那種,穿起來特別有活力。和裙子一起搭配的還有一個同色系的領結,學院風滿滿。
上衣我選擇的是這種帶有風琴褶襯衫,剪裁比較干凈寬松一點,胸口這里還有一個銀色的刺綉。襯衫是純棉材質的,有一定的厚度,穿上身很有型。
大家覺得這套制服怎麼樣呢?感覺自己已經入坑了,下次打算試試其他顏色的。大家有好看的JK制服也可以在評論區安利給我哦!
我個人比較偏愛溫柔風的服裝,所以看到這件飄帶襯衫的第一眼就心動了。它的版型很適合通勤,但是不會顯得死板,領口的大飄帶顯得非常溫柔,平時既可以單穿,天氣冷的時候還可以當做內搭,增加層次感。
燈籠袖子還帶有一點復古的感覺,料子有一定的厚度,不用擔心太透。下半身既可以選擇西裝褲、一步裙,也可以選擇牛仔褲,非常好搭配。
褲子我選擇了這件AMII艾米品牌的煙管褲,整體褲型利落,簡潔,帶有一種中性風,非常適合職場。它的版型是有點寬松的,很適合臀胯比例大的梨形身材,很能藏肉。
我很喜歡它的顏色,是那種清新又很氣質的抹茶綠,看起來特別清爽,很適合春夏。日常的通勤裝,我都會盡量選擇色彩溫和的服裝,既干練又不失女人味。
瑜伽服是來自家居領域生活家值男開箱的推薦。值男開箱是一個智能家居領域的寶藏博主,他經常會發布一些最新的家電、數碼好物,對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真的很好奇他是從哪兒搞到這么多新奇的好玩意兒,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智能家居和 科技 咨詢感興趣,沒事兒去他主頁逛逛一定不會後悔~
我覺得穿好看的衣服,運動起來就更有動力~而且夏天真的是拒絕不了這樣的清爽的顏色,天際藍真的清新又高級。
我身上這件運動內衣是很簡約的背心的款式,對整個身體的包裹性都很好,背後是交叉鏤空的美背設計,顏色是那種淺淺的粉藍色,非常美貌。
這種運動背心就比較適合強度不高的運動,比如瑜伽、普拉提,如果是跑步這種高強度運動一定要選擇高強度的運動內衣哦!
這件瑜伽褲穿起來非常舒服,彈力啊、面料的輕薄和親膚程度都不錯。褲子本身有一些線條的設計,穿起來會比較有型。
後面也是做了收腰和提臀的設計,能夠修飾腿部線條。我很喜歡高腰的設計,會顯得腿長哦!不管是健身還是出街,這套瑜伽服都很吸睛~
本次的唯品會夏日挑戰賽已經結束啦,非常開心有這么多的小夥伴為我推薦穿搭。除了以上三位值友,還有很多小夥伴的推薦我都看到了,但是因為篇幅有限的原因,沒有辦法為大家一一試穿,在這里還是要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們下次在家啦~拜拜~
㈣ "拜倒在石榴裙下",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石榴裙"這個詞估計大家對它都是不陌生的。可大家知道"石榴裙"到底是指什麼裙子?按照字面理解很容易誤解成裙子像石榴形狀或者裙子上的圖案是石榴。
真正的石榴裙是以顏色命名的:所以"石榴裙"並不是指裙子的形狀像石榴,也不是指裙擺上綉滿了石榴花的圖案,而是指像石榴花顏色一樣大紅的裙子。
第三種:古時候新娘結婚穿的那套衣裙就稱為石榴裙,因為古人認為石榴多子,人們都希望結婚後能多子多孫,所以把它叫做石榴裙!
所以,這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幾種流傳的說法,你更認同哪一種呢?
㈤ 「石榴裙」是什麼裙
石榴裙是古代女子最常穿的一種紅色裙子,為何叫石榴裙,是因為古代的紅色染料,大多是從石榴花中提取的。
石榴的由來有個美麗的傳說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到達安石國的時候,發現此處常年大旱,於是將大漢朝先進的水利灌溉技術傳授給了安石國,隨著水利工程的建成,張騫解決了安石國吃水難的問題。
安石國國王非常感動,於是給了張騫的大量的金銀財寶,但張騫都拒絕了,畢竟我大漢使臣,助你一國解決用水問題也是舉手之勞。
安石國國王看張騫不為金銀所動,於是想起了一件寶物,並講了一個安石國的傳說。
相傳有一任安石國國王外出打獵,忽然發現野地躺著一隻金色大鳥,於是國王將它救治,金色大鳥感念國王的救命之恩,於是將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塊紅色寶石叼了回來,國王將寶石放在了地上,就在這里長出了一棵樹,結出了果實便是石榴,因為是在安石國,所以最初的石榴叫「安石榴」。
張騫聽了傳說也很好奇,於是去看了那棵樹,這次他接受國王的禮物,因為他得到了這棵「安石榴」的種子。
回到了長安,張騫將石榴種子種在了長安的上林苑和驪山腳下,從此中原便有了石榴樹。
「石榴裙」之說來自一首詩石榴樹到了中土,聰明的漢朝人開發了另一種用途。
原來石榴果實能吃,石榴花更是一種非常好的染料,被這種燃料染成的布匹是一種鮮艷的紅色,很快成了愛美的女性競相購買的暢銷品,美女們拿回家中,將其製成了裙子。
梁元帝寫了一首《烏棲曲》,其中有一句叫「芙蓉為帶石榴裙」用來形容嬌媚動人的美女,從此後,「石榴裙」成了形容年輕女人的代名詞。
「拜倒在石榴裙下」和楊貴妃有關時間到了唐朝,楊貴妃也很喜歡石榴,不僅愛吃石榴,更喜歡石榴花,還喜歡穿石榴裙,唐玄宗對待愛妃的這種愛好當然是非常支持,種了滿園的石榴樹,楊貴妃在其中翩翩起舞,皇帝看著喜歡。
但大臣們卻不喜歡,認為皇帝沉迷於貴妃不理朝政,但皇帝聽不進勸,所以大臣們便遷怒於楊貴妃,見到她時不打招呼,所以楊貴妃被冷落,心裡自然是相當不爽的。
結果有一次,玄宗大宴群臣, 酒至半酣便想要楊貴妃舞一曲助興,但和平時不同的是,楊貴妃很不高興,拒絕出場,然後跑到皇帝耳邊打起小報告,說平日了這些人見我愛答不理,更別說行禮了。
皇帝當即就生氣了,馬上下令,從此以後見了貴妃娘娘必須行禮,行大禮!
從此以後,大臣們只好被迫的對楊貴妃行禮了,於是有人偷偷的便說了句:今後算是要拜倒在這石榴裙下咯!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拜倒在石榴裙下」演變成了男子被女人魅力征服的描述語言。
石榴裙是古代的一種非常特別的裙子,象徵著「多子多福」的石榴, 歷史 上第一次與裙子聯系在一起,出現在漢成帝時代的《黃門倡歌》,歌中寫道「點黛方初月,縫裙學石榴」。
至於, 歷史 上最早提到石榴裙這個名字的,是南朝梁時期的《南苑逢美人》,其中寫道「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石榴原產於西南亞,在漢朝時期,因張騫通西域而傳入中原進行種植,無論是在西南亞地區還是在中原,嬌艷欲滴的石榴花都是一種美麗的象徵。
石榴裙在南朝興起後,在唐朝盛極一時。唐朝現存詩歌之中,直接提及石榴裙的共有32首,其中涉及貴族的有14首,另外還有12首描寫的是風月女子,其他6首所描述的對象不明。
也由此可以看得出,古代的石榴裙,一般都是貴族與青樓里的女子穿得更多些。
據說,穿上石榴裙,可以讓年輕的女子顯得更加俏麗動人,而成熟女子穿了之後會顯得更叫嬌柔媚態。
當年太宗駕崩後,在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還是整天想著讓李治「開箱驗取石榴裙」。
玄宗的貴妃楊玉環,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而她尤其喜歡石榴花,玄宗因此命人在華清池大面積種植,每到石榴花開,貴妃與玄宗就在花叢中嬉戲,而楊貴妃醉酒之後,雙腮緋紅,玄宗將其與石榴花相比,覺得更加艷麗動人,而「拜倒在石榴裙下」也出自楊貴妃。
據說玄宗曾設宴群臣,邀楊貴妃起舞助興,貴妃端起酒杯在玄宗耳邊呢喃:「這些人對臣妾側目而視,很不恭敬,臣妾不願為他們跳舞。」
玄宗聽了之後心疼貴妃,因此下旨,要求文臣武將見到貴妃一律要行禮,拒絕行禮的都要論處大罪,眾臣無奈,紛紛跪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之下,因而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話。
那麼,石榴裙到底長什麼樣呢?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寫「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這里的血色羅裙指的就是石榴裙,而石榴裙是殷紅如血的。
在沒有化學染劑的古代,殷紅如血的石榴裙到底是用什麼染成的一直是個謎,雖然日本人在《草木染料織物圖鑒》中記載著用石榴的樹皮、根莖、果皮等染色的記錄,但並沒有用石榴花染色的證據。
古代倒是有用紅花菜給衣服染色的記載,也就是紅藍花,不僅用於染色,而且還用來製作胭脂,當時主流的紅色就來自於紅花菜的種子,加酸沉澱後就可以用於染色。
不過紅花菜染色的布匹非常怕鹼,一旦遇到就會立刻脫色,所以石榴裙不能用鹼性的水清洗甚至觸碰。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寶玉低頭一瞧,便哎呀一聲道:「怎麼就拖在泥里了,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經染。」
如今市場上大多數的洗衣粉、洗衣液等都是鹼性合成的,根本不能用來清洗石榴裙。
而關於石榴裙的形制,石榴裙的面料並非棉布,也不是麻布,而是綾羅綢緞里的「綾」,這是一種非常輕薄透氣的絲質面料,穿著之後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石榴裙的裙以多幅為佳,裙腰上提,是襦裙的一種,而短襦、披帛與裙,是襦裙的三個主要構成部分。
短襦: 短衣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制,襦的長度通常只是到腰間,領子分成交領與直領,袖子有長也有窄,玄宗在位時期達到鼎盛,袖子寬度能夠達到四尺,晚唐詩琪,這種寬大達到了一種近乎誇張的地步,甚至能夠拖到地上,近乎是唐初的十倍。
披帛: 這種服飾類似於如今的絲質圍巾,不過披帛不是圍繞在脖子上的,而是纏繞在胳膊上的,就類似於一種飄帶。
除此之外,石榴裙最顯得媚態的就是敞開的巨大袒領,領口非常低也非常淺,由於穿石榴裙的時候不穿內襯,所以會露出半個胸,加上石榴裙的絲織感,若隱若現更顯迷人。
一般認為,「石榴裙」就是「紅裙」。
或曰,最早南朝梁元帝在《烏棲曲》詩中,說到了「石榴裙」 ——「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
這詩句講的,應該是絹、紗、葛、羅製成的「紅裙」。
但是有個問題,這首詩,收於梁時徐陵的《玉台新詠》卷九,署名為「太子」,這個太子,當為梁簡文;後來的梁元帝,此書中稱為「湘東王」。
劉肅在《大唐新語》中說:「梁簡文為太子,好作艷詩,境內化之,晚年欲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為《玉台集》以大其體。」
還有另一個問題,假設此詩為元帝所作,也還有人比他更早用到「石榴裙」一語。
也在《玉台新詠》中,卷六, 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詩曰:「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雲。傾城今始見,傾國昔曾聞。(媚)眼隨羞合,丹唇逐笑分。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勞使君。」
何思澄,約齊高帝建元中至梁武帝中之時人,要比梁元帝早約幾十年。
《玉台新詠》,是一部南朝梁以前的詩歌總集。收詩769篇,共為10卷。除《越人歌》等篇之外,余皆自漢迄梁作品。徐陵《玉台新詠序》說,編纂的宗旨是「選錄艷歌」,即主要收男女閨情之作。
所以,收錄上面兩詩並不意外。
(西魏壁畫)
當時的「石榴裙」除了為「紅色」,何等樣式?
南朝服飾文化遺存十分稀少,不妨參考本文第一幅題圖。
此圖為莫高窟285窟的北魏貴婦圖。年代或稍早於南朝梁。
從此圖可以看出,先秦至漢的「深衣」風格已基本不再。
(西漢墓出土深衣女俑)
古時的「衣裳」,為「上襦下裳」。
《詩經.綠衣》曰:「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就是綠色上襦黃色下裳。
「下裳」,不是褲而是「裙」。
《說文》雲:「常(裳),下帬(裙)也。」男人所穿,亦稱「裙」。
如果「上襦下裳」連在一起,就叫「深衣」。
「深衣」直到漢代,都是「主流」服裝。《禮記》中,專門有《深衣》一章。
(唐侍女圖)
到南北朝時期,「深衣」已基本分開,絕大部分是「上襦下裳」或曰「上襦下裙」了,尤其是女人。
這個時候,南朝貴族奢華享樂,很被北朝貴族所羨慕,服飾上也明顯體現了出來。
《玉台新詠》中收錄了漢代古樂府《陌上桑》。其雲:「湘綺為下裳,紫綺為上襦。」
這是說,漢代,「上襦」和「下裳」開始分離;不過,一般來說是「上豐」而「下簡」。
南北朝時期,貴族婦女在服裝上,則演變為「上簡下豐」了。
襦,大多是短衣。但此時,可長至膝部。單衣稱「襌(dan)襦」,夾衣稱「裌(jia)襦」,內絮絲絮的稱「復襦」。
當時之襦,大多對襟交領或直領,衣袖分寬窄兩式。亦有長襦大衣,當為貴族婦女的禮服。
此時的「下裳」,即裙,已分長裙、短裙。短則至膝,配短襦;長則曳地,配長襦。
裙多用紗、葛、白練、絹、羅等製作。
從敦煌壁畫看,魏晉時,流行間色裙,即以兩種以上顏色的布條間隔縫成,色彩變換,以增美感。
(都督夫人與女眷盛裝圖)
魏晉南北朝時期,襦裙的特色是「蜚襳(xian)垂髾(shao)」。
「襳」是「上襦」 的絲綢長飄帶;「髾」是固定於長裙下擺的燕尾狀絲綢裝飾。《漢書.司馬相如傳》已用到這個詞。女子行走時,長長「襳」的飄帶牽動「髾」的尖角,搖曳飄揚,隨風起舞,甚是好看。
此時的女子襦裙,腰間常常配有束帶。 帶下有圍腰,長約尺余,不僅可把「上襦」「下裙」更好連接固定,還可用花錦或彩綉各種圖案,作為一種腰部裝飾。
南北朝庾信《夜聽搗衣詩》雲:「圓(圍)腰運織成」,即指此。
由以上可知,「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所描寫的,是身著「絹、紗、葛、羅」一類材質製成,紅色,「蜚襳垂髾」,束有腰帶,飄飄如仙模樣的美女。
(王後與宮女圖)
隋唐時期,襦裙又有變化。
前期,比較簡約素雅,然而是窄小型緊身短襦和高裙束腰在腋下。
盛唐時期,則變為以豐腴體態為美的 時尚 追求。上襦低胸下裙「寬袍大袖」。
白居易《時世妝》詩雲:「風流薄梳妝,時世寬梳妝。」
色彩上,實行紅、粉紅、黃、白、綠等等。
還是白居易,《琵琶行》曰:「五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他在詩中,也多次說到「石榴裙」,如,「銀燭忍拋楊柳曲,金鞍遣送石榴裙。」但在這里,「石榴裙」一詞,「用典」的成分更多。
石榴裙就是一種顏色酷似石榴花的大紅裙子。款式很多,都以嬌艷的顏色深得歷朝歷代喜愛。
最早出現石榴裙名字的是南朝梁元帝的《烏棲曲》:描寫宮廷女子在華美的宮殿里等待心上人的情景,「芙蓉為帶石榴裙」,女子穿著猩紅色長裙,神態飄逸,亭亭玉立。
後來詩人何思澄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有這樣的句子:
媚眼隨羞合,丹唇逐笑分。
風卷蒲萄帶 ,日照石榴裙 。
也是描寫服飾,但漸漸作為美人的代稱了。
到唐朝,石榴裙逐漸成為女子的服飾 時尚 。我想這主要是因為唐代保留了北方少數民族的血統和風俗,所以,女子們更喜歡熱烈而張揚的色澤,石榴裙的大紅色澤十分符合當時的審美理念。
石榴裙是唐代的流行服飾,許多詩人都曾描寫過它:
如李白寫過「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
白居易寫過「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杜審言寫過:「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五詩:「紅裙妒殺石榴花」。
最值得一提的武則天的這首《秋娘子》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是武則天被下放感業寺時寫的一封信,體現了這個鐵腕女人的別樣柔情。她這首詩感動了後代許多人,也感動了年輕時代的唐高宗,從而扭轉了自己沉淪的命運。
到這里,石榴裙已經成為女子的標配服飾。
那麼,「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個俗語又掩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這還得從唐明皇的這段忘年戀說起。
且說唐明皇自從將兒媳婦納入後宮佳麗之後,便百般寵愛。但是,官員們卻並不買賬,他們陰奉陽違,對年紀輕輕的楊貴妃並不尊重。
一天,皇帝在後宮大宴賓客,召集百官,大宴賓客。席間,他叫楊玉環獻舞。
楊玉環不好拒絕,只好告訴唐明皇大臣們的態度。唐明皇十分心疼,忙下令文武百官要尊守規則,遇見楊貴妃要行禮。
於是,奇怪的一幕出來了,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下,黑壓壓地跪了一地。
這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原先典故,仔細品味,帶有許多無奈的成份。
至於後來為何成了風流男女的專稱,那大概是在發展中產生的變異吧。
01石榴裙
石榴裙,其實就是指朱紅色的裙子(一說綉石榴花的大紅裙)。純色的紅裙艷麗明媚,襯托得人艷若桃李,故有「紅裙妒殺石榴花」之類的詩句傳唱。
「石榴裙」出自梁元帝蕭繹所著《烏棲曲》中「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一句,以紅裙指代女性的萬種風情。
時至今日,緋紅的石榴裙依然廣受歡迎。在它流行的千年間,產生了無數與之有關的動人詩詞和典故。其中,最出名的典故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相傳唐明皇為楊貴妃種了許多石榴樹,在石榴花競相開放之時,他們一起在花叢中飲樂。
貴妃喝酒易上臉,雙腮緋紅,猶如枝頭盛放的石榴花,美得不可方物。唐玄宗喜歡欣賞她醉後的媚態,醉卧美人懷,不理天下事。
大臣們對此頗有怨言,卻不敢明言,便遷怒於貴妃,不肯尊敬她。
玄宗聽後,心疼寵妃所受的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必須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之後,眾臣見到楊貴妃,不得不恭恭敬敬地跪拜,不敢直視她,只能看見她的石榴裙擺。
在權勢面前,大臣們不得不屈膝,「拜倒在石榴裙下」,即拜倒在女性的權勢下。當時,眾臣拜倒因權勢逼人,情非得已。
如今, 「拜倒在石榴裙下」,則表達對女性的崇拜,崇拜可能由於品行、能力、素養等多方面,而不僅僅是權勢。有時候,也指男子沉迷於某人的美色無法自拔。
說完石榴裙的名典故,再來看看名詩詞。三葉草以為,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武則天筆下的「開箱驗取石榴裙」。
03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如意娘》,是武則天在感業寺寫給唐高宗的情詩。短短四局,寫出無窮無盡的相思愁苦。
因為思念過度,我五色不辨,將紅色認成綠色。春光漸逝去,落紅融入春泥,枝頭只剩綠葉。可只有綠葉又有什麼意思?沒有紅花相配,終究沒有光彩。
逝去的春天如同我們遠去的甜蜜時光,已成為心口的傷痕,想一次,痛一次,淚如雨下。如果你不信我如此思念你,可以看看我箱子里的裙子,那上面還有點點淚痕。
一個女子,將原本含蓄的相思之情表達得如此真切熱烈,首句含蓄,後三句皆直白,女子向男子這般表達入骨的相思,許多男子都會心動吧。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描繪出一位執著不造作而且果敢決然的女子形象。相思斷腸,不容置疑。這兩句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
所以,不論技巧,只談名氣,這首詩可當石榴裙詩詞中的第一。
石榴裙本來只是女子追捧的漂亮衣物,因為文人的筆而成為富有美感與內涵的詩詞意向,還因為名人效應在中國文化中紮根立足。
這也驗證了一個道理: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文化皆有根,起源於日常,在 歷史 長河中不斷沉澱,最終香遠益清。
可以說,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有關「石榴裙」的傳說,甚至比石榴果還要生動誘人,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他顏色,因此顧名思義,將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比喻成裙子,那種不可言表的美麗與香艷,是極易撩起男子對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嚮往滴。
於是石榴裙在我國由來已久,梁元帝的《烏棲曲》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的詩句,可見那時候已經石榴裙看作漂亮的衣服,而發展至唐代的時候,石榴裙美麗得更更迷人了,因為唐代的詩們人曾經寫了諸多關於石榴裙的詩作:
萬楚在《五日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那麼這位色藝驚人的彈琵琶女子所穿的「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梁鮑泉《奉和湘東王春日詩》:「新落連珠淚,新點石榴裙。」
韋庄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
明代大才子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
南北朝詩人何思澄在《南苑逢美人》詩中,也曾用石榴花來暗比心中美女——「媚眼隨嬌合,丹唇逐笑兮。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由此可見,在唐代石榴裙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服飾,為年輕女子所珍愛,而且不光時大姑娘小媳婦將它當作自己最漂亮的衣物,就連了那些有著高檔審美眼光的文化人,也將它看成最能迷人的服飾。
那麼,由於石榴裙的魅力一直經久不衰,於是便有了這句「拜倒在石榴裙下」暗喻風流男人被美色所征服崇拜傾倒於漂亮女人的俗語,其實,這句話是頗來來歷的:
傳說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從小就非常喜愛石榴花,也非常愛穿石榴裙。風流天子唐明皇為了博得美人一笑,便在楊貴妃經常遊玩的華清池西綉嶺、王母祠等地方,栽種了大量的石榴樹,每當夏天石榴花盛開的時候,唐明皇便設酒宴於「五月榴花紅勝火」的石榴花叢中,與身穿石榴裙的楊貴妃開懷盡興。酒後,楊貴妃雙腮緋紅,猶如火紅的榴花紅,這令唐明皇非常陶醉,終沉湎於美色之中,從而忘了朝政。對此,大臣們非常不滿,但又不敢指責皇上,便遷怒於楊貴妃,從而對她拒不使禮。唐明皇知道後,感到楊貴妃受了委屈,便立即下令:文官武將所有之人,見了貴妃,一律使禮跪拜!否則,便以欺君之罪嚴懲。於是,眾大臣們,只要一見到楊貴妃,便紛紛下跪使禮。那麼,從此「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俗語便流傳下來了。
那麼,石榴裙為何如此受到人們的鍾愛呢?原來它有四個別的服飾所沒有的特點:
一、打造熟女
火紅的石榴裙,一旦穿上,能瞬間提高你的成熟度,再青澀的女子,也能成為熟女。
二、雍容華貴
石榴裙本身就是一種高貴華麗的體現,話說「五月榴花紅勝火」,穿上它再普通的女孩也能顯示出優雅不凡的氣質,從而成為最有氣質的明星級人物。
三、清新脫俗
石榴裙雖然紅的艷麗,便由於其與眾不同,所以看起來清新脫俗,給人一種自然美的形態。
四、女人味
石榴裙的紅艷俏麗與雍容華貴,使女子穿上之後,更加具有女人味,更有魅力,更吸引眼球。
一般,常見的石榴裙有三種類型:
一、「蓬蓬石榴裙」
「蓬蓬石榴裙」,是上世紀20年代最流行的服飾,因為女人的小蠻腰會讓男人情不自禁地去攬住。這款長及人的小腿部,像藕蓮蓬似的蓬蓬裙擺,穿上後顯得腰肢特別的纖細,加上可愛甜美的蓬裙,往往會令異性們情不禁地拜倒在裙下。
二、「拖尾石榴裙」
「拖尾石榴裙」的款式穿上之後,不但勾勒出女性完美的曲線,更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因為它是抹胸拽地長裙款的設計,而且還是用國寶級的面料「雲錦」,以及絲和孔雀羽線等手工精製而成的。若再配上的相應的項鏈,其高貴的氣質往往就是紅毯上的焦點。
三、「超短石榴裙」
「超短石榴裙」有一種強勢之美,然而這種強勢的美麗,只可遠觀不可近享,因為它是青年女孩子與強勢女子的最愛,它沒有繁瑣的裝飾,其款式是梯字型的,極簡的線條,自信而直接地展示性感模樣,從而以硬挺的質感來表現大女人的強勢。於是,只有那些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的男子才能靠近它。
在 歷史 的長河中泛舟而行,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古代婦女著裙,多喜歡石榴紅色,而當時染紅裙的顏料,也主要是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為「石榴裙」。
石榴與中國的服飾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梁元帝的《烏棲曲》其三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之詞,「石榴裙」的典故,因而可能由此而來。
石榴裙在唐時是一種流行服飾,尤其中青年婦女,特別喜歡穿,穿著它的女子也顯得格外俏麗動人。如唐傳奇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
唐詩中亦有許多描寫
李 白詩——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
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
萬 楚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武則天詩——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韋 庄——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
石榴裙一直流傳至明清,仍然受到婦女歡迎。
「媚眼隨嬌合,丹唇逐笑兮。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讀這首詩是不是感覺眼前站著一位穿著紅色裙子的美女。石榴裙就是石榴紅顏色的裙子。
說起石榴裙,大家或許都能想起武則天這位鐵血女皇所寫的那首哀婉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那麼,石榴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所謂的「石榴裙」自然是與石榴有關。
石榴是原產波斯的水果,在漢朝時傳入中國。根據張華《博物志》載:
隨著石榴的引入,人們對這種水果的喜愛,也從果實發展到石榴花上。
由於石榴花的顏色極其鮮艷奪目,所以古代往往會以石榴裙來形容像石榴花一樣朱紅色的裙子。這就是石榴裙的 歷史 由來。
石榴裙在文獻中的出現是從齊梁開始的。
詩人何思澄《南苑逢美人》有雲: 風卷蒲桃帶,日照石榴裙。
再比如梁元帝的《烏棲曲》: 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
等到唐朝時,石榴裙已經是一種風靡於所有年輕女性的服飾了。
由於顏色鮮艷,能夠襯托出少女的美麗,所以很得當時的女孩子們的喜歡。
因此,最後出現「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這不是沒有根源的。
㈥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是什麼意境
執著、決然、不掩飾、不造作的獨特形象躍然紙上,隱含著相思的無可奈何,相思的難以喻說。
出自:武則天《如意娘》
原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釋義: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思念後果,身體憔悴,精神恍惚。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6)新裙子開箱丨值得單獨為它寫一篇擴展閱讀:
武則天十四歲入宮為才人,太宗李世民賜號武媚。而後太宗崩,居感業寺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見她,復召入宮,拜昭儀。武則天在感業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禍兮福之所伏,武則天在感業寺的日子也充滿了命運的轉機。
在感業寺,武則天寫下了她最有名的詩歌《如意娘》,史載這首詩是寫給唐高宗李治的。或許,正是這首詩,使得李治才忽然想到尚在削發為尼的舊情人武媚。
㈦ 絕地求生寶寶箱能開出限定么
絕版套
什麼是絕版套?絕版套是當初絕地求生游戲發售時,預購的豪華版贈送的衣服,當時的獎勵是這個。
箱子裡面是什麼呢,是一套絕版的衣服,但是因為直接賣箱子,不夠直觀,以及不能裝備。
於是,慢慢的大多的箱子被分成了散件,也就是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圍巾,絕版大衣,紅鞋等等。
那麼為什麼絕版套會從一套300塊錢的東西,一直漲到現在一個圍巾3000呢。
說到底物以稀為貴加上大商的運作,以及最最最最關鍵的一點,絕地火了。
那麼現在的這一套價格是多少呢,大衣1600+圍巾3300+紅鞋800+。
這里不得不說其實最影響價格是他的稀少(很多玩家當時甚至不知道這游戲有豪華版預購,我當時還是測試的時候只知道steam可以預購,也沒有上官網看)。
我眼睜睜看他的價格從從300到3000,一直沒入手(真是蠢),就是因為我們容易對一個東西有一個期望的錯誤判斷,心想,嗯?300的東西你拆開賣500,我買我不是傻嗎,其實買皮膚要看他一個未來的預期,他能不能漲到更高的價格。
那麼現在來說這個東西還能不能漲呢?我值不值得入手呢
首先對於我這種一點點看他漲起來的人,肯定不想入手,心裡委屈大於想要的程度。
但是如果你是新入坑的呢,哇,我覺得這東西好酷,大衣還加100容量,那麼我覺得你花個2000去入手,是挺合算的,我昨天就有一個朋友入手了。
而且就他的性質來看,只要絕地不黃,他的價格不可能太跌,他的存貨量決定了他的價格穩定,加上現在圍巾的大商運作,我覺得還是有上升空間的,起碼在圍巾這個位置出現同類替代品之前,圍巾這個部位是還能漲的,大衣也可能還會漲,但是我覺得,大衣這個部位現在有好多替代品的出現,以及我們在源文件裡面看到好多更帥的風衣,我覺得單純來看,可能大衣這個價格不會漲的比圍巾多,再說一點,圍巾超級的帥啊。
為什麼絕版套箱子的價格和所有衣服加起來差不多
有人覺得這不是個問題,因為絕版套開出來的東西也就是所有衣服裡面的。
這游戲又不是買什麼數碼產品,一定要買沒開封的,開膜爽過吸啥的不存在的。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其他的,比如白裙子一套他的一套箱子價格是高於白裙子一套散件的價格總和的。
這是因為絕版箱子已經開多了決定的,大家覺得玩這個絕版套不像白裙子這樣存一套的概念,而且絕版套都是從箱子里出來的,而不像白裙子箱子可以和散件都單獨開出來。
讓人又愛又恨的科隆箱子
現在絕地市場火熱就是因為這么一個箱子而誕生的,在他之前,絕版箱子貴的一B,免費箱子衣服不值錢,這玩意就相當於在絕地的市場里引進了CSGO的開箱,市場一下子就火熱起來了,不管是想買一套美團來看看,還是說一擲千金買白裙,黑裙,熱褲。不得不說在這個箱子絕版之前,市場已經被他炒的火熱。
雖然他是在一片罵聲中誕生(當初說好沒有內購來著)。
但是這個箱子讓絕地有了現在火熱的市場,大商們賺的盆滿缽滿也是因為他。那麼我們現在來分析分析他。
㈧ 裙子的起源是怎麼樣的呢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裙子
窈窕淑女,豈可無裙?裙子這種服裝,已然成為我們日常衣著搭配中不可或缺的單品。芊芊女子,身著裙裝,走起路來,動靜有致,風情萬種。它一出現,就成為愛美女性的心頭好。
裙子,這個“裙”字,它最初寫作“帬”,是指將多幅布連在一起而成的“一片式”下衣,後面慢慢演變成為了”裙“字,也賦予了它非常美好的地位——衣之君,即衣中君子。
裙子在古代,有著很多的記載,文人墨客也紛紛用他們的詩來表達對裙子的喜愛。當然也流傳著很多的關於裙子的風流韻事。
綜合以上,我們從裙子的發展史到裙子的款式以及針對不同體型對應裙子的正確選擇、再到不同場合的穿著要求幾方面對裙子進行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希望你能為自己挑選到適合自己風格的裙子。
總之,無論你是什麼身材,裙子都會是你的好朋友。學會給自己買一條合適的裙子並在正確的場合穿著它,你美麗的空間將會被無限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