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1、制度建设规范化。部党总委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认真抓好党建制度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建设,制定了党委会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建设、管理干部考核等制度。二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以“三会一课”为基础,制定、完善了创先争优活动制度、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实施办法、基层党支部建设实施办法、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党建带“工建”等制度。
2、组织建设规范化。各党支部把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组织建设实现了“三化”,即优化年龄、优化文化结构、优化支部班子。坚持“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实行党支部定期向党员大会和矿党委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各党支部设立了意见箱或意见薄,广泛征求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为了及时帮助、解决党员生活中的困难,让困难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3、党员教育规范化。一是学习教育制度化。制定实施了相关办法,建立了党员基本情况信息登记表,坚持党员学习教育制度。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采取半脱产形式或利用业余时间对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党务知识培训,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今后如何在本职工作中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了方向、目标、任务和要求。三是学习教育经常化。将党风廉政、普法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及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班穿插其中,使党员教育培训长流水、不断线,党员思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4、考核制度化、规范化。制定实施了《中共汪家寨煤矿综合管理部“三四五六”工程考评细则》,每季度进行考核和表彰奖励。
5、结合实际,贴近基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重点、有特色、有效果。
2. 如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要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是推动基层党务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建立健全组织、配齐配强人员是基础;
3、要着眼于固本强基,建立并落实符合工作实际的奖励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基层党务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应坚持强化考核与激励约束并重,解决好“干得好”的问题;
5、基层党务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紧密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程序、考核标准、行为规范,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所有环节和全部内容,都要以科学管理的理念来体现;
6、要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7、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落实保障措施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程序,切实强化党组织建设,考核方式科学合理;
8、要切实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2)党建制服建设扩展阅读:
创建标准化党支部实施办法:
1、健全班子 责任部门:党组 党支部
1、规范支部设置。
党支部委员会委员设置5人,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人。
每届任期二年。
党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因特殊情况,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机关工委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2、选好党支部书记,配强党支部班子。
把党性强,作风正,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熟悉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干部、职工信任,工作能力强,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同志选进党支部班子。
党支部书记由党员领导干部兼任。
3、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党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严格程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党支部对提出入党申请的同志,要按照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进行衡量和确认,一般需经一年以上的考察,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3. 党建是什么
党建是指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具体的党建工作主要是宣传和组织工作。
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至今已学习43次。建设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各级党员干部得到大规模培训,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900万人次,全国80%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达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 怎么做好党建五大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实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四五六”工程,围绕营造“四通氛围”、树立“五种意识”和弘扬“六个倍加珍惜”,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进社区、到项目、入农村等开展“进基层、进村屯、进农家”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用实践提高党群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在村民小组上建立党支部,在项目中建立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成立党组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让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统筹推进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层的工作契机,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培训学习,增强党员的素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使党员懂得“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优化党员的工作作风,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发扬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为民服务的工作积极性,结合“一迎双争”活动,以提高党群干部素质、能力、服务水平及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三高一创”(即高素质、高标准、高质量、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制度面前没有例外、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建设一个更加团结统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基层党组织。
5. 党建制度有哪些
党建内容1、组织建设:
组织系统、党员名册、入党申请人名册、干部名册
2、思想建设:
党建理论、学习制度、思想教育网络
3、作风建设:作风建设规定
4、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动态
5、群众来信: (来信内容、回答、反馈)
6. 党建工作制度有哪些
党建工作制度有:
一、完善目标责任分解机制,落实落靠基层党建责任
区委应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认真落实管党责任,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每年年初,各级党组织逐级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做到党建职责、任务、内容细化和具体化,并明确集体责任、第一责任、具体责任和直接责任,规定各项指标的数量、时间以及标准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探索项目牵动引领机制,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新亮点
把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引入基层党建工作之中,是以经济工作理念谋划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在实际工作中,阿城区委把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划分为基础巩固型、提升推广型、探索创新型三种。
三、推动载体创新激励机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
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继续推行“支部+协会”模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产业链中全面建立党组织。
四、落实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新建、改扩建村和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并按人均20元标准,划拨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五、强化责任考评追究机制,树立重党建强党建导向
实行党建责任清单制度,以“目标倒逼责任”,根据查摆出的问题,逐条逐项细化分类梳理,列出责任清单,公开向群众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6)党建制服建设扩展阅读:
如何抓实党建工作:
一、树立规范思维
当前,要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就要“学科化”,把党建工作当做是一门学科来研究。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和问题领域,要用学科的要求来整合规范我们的党建工作,这样党务才能变业务。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要对现有工作制度进行梳理,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
二、树立底线思维
任何一项制度强调的都是“应当如此”,而不是事实如此。所以,制度是一种基本要求,是我们的底线,把制度作为标尺来衡量工作是否落实、把制度作为“舵手”为基层党建这艘大船指明方向、把制度作为“紧箍咒”来层层传导压力,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
三、树立时间思维
制度是长远的,任何一项制度都是一定背景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的推移、条件的变化,制度也存在吐故纳新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因此,制度建设需要树立时间思维,让制度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净化。任何一项制度既要有对现有工作经验的归纳总结和提炼,又要体现对未来工作的预见性。
四、树立精细思维
基层党组织更多的是抓落实,把观念层面的概念转化为实践层面的经验,这就要求对制度对象作认真细致的分析、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可量化可操作的实践检验,越具体就越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制度就越有生命力。制度建设杜绝大而化之,少一些宏观的实施意见,多一些微观的管理办法;既要抓全局、谋整体,又要观局部、重细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应注重五个机制建设
7. 党建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摘要 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8. 如何完善党建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和完善党建责任制,党建考核从“严”
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工作,积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民主、制度、规范化党建新格局,努力使基层党建更加符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为市政管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抓好《处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形成党委(支部)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各基层书记要牢固树立 “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党组织及其负责同志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建考核求“准”
实行党建工作专项测评领导思想认视不够。出现重行政轻党建,抓党建工作没有抓行政工作绩效明显,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待党建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单位发展决定党建工作好差,以“硬件建设”代替开展活动、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等等。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上,没有本支部特色党建品牌,党建宣传氛围不浓,党建专职工作人员培养力度不够,没有把党建工作真正抓起来。
考核形式创新不够。当前,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多是采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组织考评、群众座谈等考核方法,不免存在的随意性影响的问题。凭印象打分往往具有主体臆断的色彩,影响了测评的公正性。群众座谈实效不明显,座谈对象是领导指定的,没有派那些想说话的同志挑选进来参加座谈会,导致想说不敢说,敢说没有参加座谈会,导致了考评计分的模糊化。
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党建工作考核评价运用机制尚不完善,党建工作考核结果合理使用缺乏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条件,考核结果只是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在提拔干部、外出教育培训等方面运用的不够,考核结果运用形式单一。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意见建议
界定责任分工。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各支部书记为本单位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主持研究制定本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督促、指导支委成员履行好工作职责;明确支委成员“具体责任”,各支委成员是本单位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根据支委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具体落实;明确政工科长“直接责任”,各政工科长是本单位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搞好组织建设的日常工作。
创新考核方式。一是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由组织部门按照当年度党建责任标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组织实施,重点了解各支部平时党员教育、三会一课、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防止年终考核,存在支部为了完成任务,存在资料做假;年终考核通过支部自评、支部互评、上级党组织考核、党员群众测评综合得分,结合平时考核情况,并把支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目标绩效考核情况作为重要参考,最终形成各支部综合得分,确保考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除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党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外,每年视年度工作任务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进行重点考核,如2013年重点考核各单位十八精神贯彻学习情况和中国梦宣传学习情况,2014年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加强考核。三是加大群众党建考核参与力度。党章规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建工作效果理应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价,可以说,人民群众是党建工作考评最重要、最权威的主体,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最终、最高标准。党建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一本清色,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党建工作才能更加出彩。只有进一步扩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怕群众挑“刺”,让想说话同志参与到对支部工作的测评中来,才能扩大党建工作的公信力,才能增加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加大考核结果运用。除了把党建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还应把考核情况纳入支部领导班子年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支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抓基层党建工作不力,党员和群众测评结果较差,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较差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各支部要通过市政内网、建委网站、市级媒体、党建杂志等宣传阵地,加强党建工作的宣传报道,介绍经验,传递正能量,为全处党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要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及时反映本支部党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新做法、新经验、新举措。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市政设施分级管养改革后,各支部都建立了政工部门,党务工作人员都是从其他岗位调整过来,业务能力、组工干部要求方面都弱了一点。针对当前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必需要加大对党务工作人员的培养,进一步调整充实党务工作人员,有效地改善党务干部队伍的结构,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实行精神激励的基础上,把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作为干部评优、调整、提拔和解决其它政治待遇的重要依据,有计划地把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提拔到更高的岗位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