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去江漢路,江漢路有一家專門訂做唐裝、旗袍的店,那兒的裁縫手工不錯;你也可以去大洋百貨2樓有專門賣唐裝、旗袍的,你作公交548、1、電車2路在江漢路下就可以到了哦!
2. 杭州哪有訂做唐裝,旗袍的
1.文二西路恩濟花園對面有兩家,質量較好。2.朝暉五區有一家3.恩濟對面的偶去過滴,反正價格有些小貴,樣子好象還可以的4.絲綢市場5.武林路上,曙光路上都有 (武林路上在昌化新村那裡)
3. 德陽的新洋洋以前有"唐朝"這牌子的旗袍專櫃,現在沒了,哪兒還能買
可以去淘寶看看
4. 上海哪裡有賣唐裝旗袍
中華旗袍
上海市黃浦區漢江路543號
021-63172575
錦綉旗袍
上海市黃浦區福佑路427號1F南2號
021-63112115
花花旗袍
上海市黃浦區淮海東路4號
021-63737814
龍鳳中式服裝有限公司
上海市南京西路942號
021-62533201
和平旗袍專賣
上海市盧灣區瑞金一路
老街旗袍館城隍廟店
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366號
021-63284548
古往今來中裝坊
上海市方浜中路439號
021-53064994
秦藝服飾有限公司
上海市上海市青杉路341號3樓
021-64062599
上海霞芳旗袍有限公司
上海市衡山路335弄3號341室
021-64331658
天阜服裝商場童裝城
上海市閘北區七浦路308號
5. 北京西單、王府井有沒有賣旗袍、唐裝的
西單(西單商場、西單購物中心)、王府井(百貨打落)地區大的商場里都有買旗袍和唐裝的店,但是廠家專櫃,價格比較高。
王府井有一家永正裁縫店,世都百貨不遠.你可以去看看,但是價格肯定會貴一點.你也可以去萬通.也有.有旗袍的料子,你可以自己挑在量身做.
另外,還可以去天橋的紅橋市場,那裡有很多家賣旗袍和唐裝。
6. 廈門中山路附近有個中式服裝店,旗袍之類的,叫什麼店名來 絲綢之類的 唐裝,婚禮服之類的
是不是叫「木真了」 我結婚在那買的,路口是一葯店
7. 太原哪裡有賣唐裝 旗袍的最好是訂做
去小白樓綢緞就行 就在鍾樓街汾酒大廈東邊一點 我結婚的時候的旗袍 還有奶奶爺爺穿的唐裝都是在那裡買的 布料的品種超級多 質量特好 和別的家的布料不一樣 小白樓綢緞去看看吧
8. 深圳哪裡有唐朝旗袍店
晚上好,我是服飾團隊的魚。唐裝即是中山是錯誤 如下 什麼是「唐裝」偏襟式旗袍稱作「唐裝 有人把在國外唐人街上女士們穿的偏襟式旗袍稱作「唐裝」,這是何故? 唐代十分注重與國內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為此唐人的服飾也出現了自西漢「絲綢之路」以來空前的豐富多彩、瑰麗多姿:袍、襕、襦、衫、貫頭衣、裙、披帛……,應有盡有,可謂是百花齊放、色彩紛呈。充分顯示出了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文化高漲的鼎盛時期,對以後各朝代及今人的服飾文化之影響非同小可,且源遠流長。 在唐代的軍臣百姓皆穿袍,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長衫、長袍。當時根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在款式、色彩、圖案上有著嚴格的區別。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縫制的狹小袖口的袍子與用考究的綢、絲段縫制的文官綉飛禽、武官綉走獸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皇帝的龍袍,又稱黃袍。用色不可冒犯,用赤、玄、縹、絳、白、黃六色配置。下屬的臣將及大小官吏選用紫、絳、緋、白、藍等色製成朝服。這些表現出不同官銜等級、階層地位的服裝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的蟒袍,胸前和背後的正方形圖案就有沿襲唐代官服的傳統。 到了民國以後,清代滿族左右開叉、行動方便的被「漢化」了的旗袍——男子穿的長跑馬褂,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禮服。二十年代的新文化運動以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後,剎那間,穿西服、剪辮子、留分發、剪平頭、拎文明棍的打扮蔚然成風。直到五六十年代在我國民主黨派高級領導人張瀾、沈鈞儒及港澳台等地的男士種仍作為傳統保留的文化服裝在社交場合出現。不過這時期早已摒棄了三十年代以前罩在外面的馬褂。而突出人體線條美的女性旗袍,也是在新文化運動以後,從直線或跳躍到曲線式,與日趨發展的流線型工業產品相吻合而走向世界。當然穿著它走在國外的大街上,肯定有人就會想到「唐人街」。可見旗袍以」唐裝」面孔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風格向世人展示,不足為怪。 現代朝鮮婦女的短衣、長裙以及胸前「Y」字開襟、飛舞的系帶,微風吹拂,飄飄欲仙。這款上短下長的裙套裝,幾乎是原封不動地從唐代流行到今天。歷經歲月滄桑,時代變革,由於配飾時興的發型、鞋襪、提兜、花傘等「輔件」它從未落過伍。仔細思量,取得這種永恆的美感,無外乎在於提高腰節線後的上短下長的面塊對比與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的「黃金分割率」比例關系不謀而合而經久不衰、代代相傳。傣裙也有此特點。 襦是身長不過膝的長衣或短袍,它和袍一樣,不分男女皆通用。因身長適合勞作時穿用,被廣泛地流行在民間。到了明、清時代,上流社會的女子也在長裙上配短袍為外套,穿起來顯得身材修長秀美,其實是「襦」於「襕」相同的比例美所奏效的。只不過「襦」把視點「切割」線引向下方擺而已。今天西南的苗嶺瑤寨,仍有的婦女、男人穿短袍配長裙、長褲的打扮。尤其在袖口、領型、偏襟及鴛紅妃綠的「重彩」刺綉上保留著明、清服裝的藝術風格。 在公元六世紀,日本由於受中國唐代文化的影響,服裝上也模仿中國。類似鑽式背心的貫頭衣,在唐代南方百姓中穿用。後來傳到日本,他們把腰間只用一根繩子系好的簡單衣服改成武官朝廷的禮服。到了十九世紀江戶時代,日本婦女把這根繩子模仿一座古代拱橋,系成鼓形狀的「御太鼓結」的小包袱作背飾,形成了獨具民族風格的「和服」。當今,在服裝工業相當發達的日本,新娘們穿上「大褂」的禮服,它那高貴、華麗的唐裝般鮮艷璀璨的色彩、圖案還不時地為今人所傾倒。 現代女郎往往把裙衫的坦肩露背作為思想解放、標榜時髦的象徵。殊不知在唐代「綾羅纖縷見肌膚」的貴族婦女的大袖紗衫罩就僅繫到胸部的內裙上。對於崇尚豐腴胖體之美態的唐婦來說,這是唐王朝開放以來受於三百多個絲綢之路國家的異族服飾文化「感染」後所持有的「富貴」、「富態」的瑰麗化身,可與浮羅宮里的「名媛淑女」相媲美。難怪裸露女子頸項、胸肩、臂背的作品,歷來成為服裝設計師去蜂擁而入「雕塑」的柔美形象的「焦點」。 更叫人感到空前「浪漫」的是唐代永徽年間婦女也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花園里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披帛」。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
9. 成都 唐朝旗袍店
伊藤堂對面有一家,不過不是唐朝的,價格要高的多
10. 求助!店鋪取名!本人要開一間專營唐裝、旗袍的店。
含元殿 唐裳閣 華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