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五五年卡通動漫

旗袍五五年卡通動漫

發布時間:2021-07-28 18:00:30

㈠ 我們在收集數據的時候會畫「正」字,而「正」字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漢字,那麼外國人又是怎樣記錄數據的呢

漢語拼音的發明是專家與廣大群眾廣泛討論的結果,它不是某一個人的發明創造,體現了一個集體智慧。

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經過

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在北京一經成立,便立即著手進行漢語拼音方案的研究。從此時起到一九五八年方案正式公布,其間圍繞方案的功用、方案制定的原則及其一些細節問題展開過一系列的討論,經過反復論證,幾易設計方案,廣大語文工作者和各個有關部門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勞動,經歷了一個極其認真而嚴肅的探索過程。
一、《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經過
(一)研討階段。
1.漢字筆畫式方案的探討。
一九四九年末,長期致力於文字改革的活動家們就開始醞釀制定一個統一的拼音方案。一九五二年二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後,制定拼音方案的工作正式排上日程。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內,設立了拼音方案組,成員有韋愨、馬敘倫、吳玉章、胡喬木、羅常培、黎錦熙、丁西林、陸志韋、魏建功、陳家康、吳曉鈴、林漢達十二人。
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馬敘倫傳達了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於是會上決議制定民族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然而對民族形式的理解,當時尚未形成統一認識。
一九五二年三月,拼音方案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什麼是民族形式。經過爭論,大多數人認為所謂民族形式,主要是指文字如何確切地表現本民族的語言。新方案應以漢語為基礎,並照顧到少數民族語言。對於字母形式,多數人傾向於力求美觀、容易辨認,便於從左至右書寫,不受漢字束縛。具體意見有三種:黎錦熙主張就注音字母略加修改;丁西林、陳家康等主張新創一種字母;吳玉章、韋泰、林漢達等主張打破界限,不限於注音字母,可採用現行漢字和一部分外文字母。此後拼音方案組多次召開會議,討論了制定拼音字母的幾個原則問題,如:在拼音字母民族化的原則下,是否就注音字母略作必要修改;拼音字母是否要音素化,這種音素化又如何實現;是否標調,標在什麼地方等。同時開始了設計方案的工作。
一九五二年八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馬敘倫傳達了毛主席關於拼音方案的新意見。十月,拼音方案組提出一套漢字筆畫式的漢語拼音字母表,其中聲母24個,韻母37個。一九五三年初,毛主席審閱了拼音方案組擬定的漢語拼音字母表。他認為這套拼音字母在拼音的方法上雖然簡單了,但筆畫還是太繁,有些比注音字母更難寫。拼音文字不必搞成復雜的方塊形式,那樣的體勢不便於書寫,尤其不便於連寫。漢字就是因為筆畫方向亂,所以產生了草肅。草書就是打破方塊體勢的。拼音文字無論如何要簡單,要利用原有漢字的簡單筆畫和草體,筆勢基本上盡量向著一個方向(一邊倒),不要復雜,方案要多徵求意見,必須真正做到簡單容易,才能推行。①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拼音方案組開會決定分人、分組進行拼音字母方案的擬定,在十月一日以前擬出一個或更多的草案,進行篩選。在會上,委員們對於民族形式的見解仍然存在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凡是用一套字母能把漢語的特點拼寫出來的,就是民族形式;另一種意見認為應該根據漢字的筆畫,字母形式必須接近漢字,方可稱為民族形式。會上還對方案要求音素化還是音節化進行了討論。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吳玉章、丁西林、韋愨、林漢達及秘書處各擬出一個拼音字母方案。六月,拼音方案組召開第八次會議對五個方案進行審議,決定以吳玉章的方案為基礎,深入研究。在十月召開的第九次會議上,拼音方案組基本上同意吳玉章方案的音素化三拼制原則,並提出修改意見,由吳玉章根據討論意見對其方案作進一步修訂。同時還決定再擬一個雙拼方案,以便同三拼方案比較並作出最後選定。一九五四年上半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將吳玉章修訂後的方案印發有關部門,徵求意見。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召開第四次全體委員會議時,拼音方案組提出了五個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其中四個是雙拼制的,一個是三拼制的,供會議討論。會議上決定由各委員於會後分別研究,再行開會討論。但會後始終確定不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方案,因為這些「方案草案」所需要的字母都在40-60個之間。在學習上使用上都很不方便。新構造出來的漢字筆畫式字母,與漢字有一定的差別,群眾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藉助草書後,雖相應地便於橫寫、連寫了,可是卻難以做到簡明易認。尤其是拼寫出來的文字不能保持方塊漢字的特點,也就失去了所謂「民族形式」的意義。
從一九五二年初到一九五四年底,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持試制民族形式即漢字筆畫式拼音文字方案的工作,一直沒能取得圓滿的結果。人們在實踐中逐漸感到:通過採用漢字筆畫拼音字母來顯示民族性的作法是不甚理想的,很難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後,1955年2月成立拼音方案委員會,由吳玉章、胡愈之為正副主任,委員有:韋愨、丁西林、林漢達、羅常培、陸志韋、黎錦熙、王力、倪海曙、葉籟士、周有光。
2.群眾提出的各種拼音方案的探討。
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著手研製漢語拼音方案的同時,社會上不少熱心文字改革的人也在潛心探索研究,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擬制出一套更完善的漢語拼音方案。到一九五五年為止,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及其前身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共收|到各界633人提交的漢語拼音方案655種。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從655種方案中選擇了264種,編印成《各地人士寄來漢語拼音文字方案匯編》兩冊,作為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可以說進行擬定漢語拼音方案的並非僅僅一個國家機關的研製小組,而是全國各界廣大文字改革熱心者都參與了方案制定工作。一九五三年十一月號《中國語文》上發表了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秘書處署名的《各地寄來拼音方案整理報告》。報告將所收集的各種方案依字母形式劃分為七類:
(1)來自漢字的:這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採用漢字偏旁或者筆畫少的漢字:一類採用漢字基本筆畫。
(2)採用外文字母的:主要採用拉丁字母,大多數兼借用斯拉夫字母,也有夾雜注音字母和漢字筆畫的,以及修改拉丁字母或者把漢字或注音字母變得像拉丁字母或斯拉夫字母的。
(3)注音字母:其中有些是把注音字母加以草化的。
(4)速記式的:用速記符號作字母。
(5)方位字母:由字母的位置決定它的音值,比方AA A可以是ㄣ∣ㄢ。
(6)數碼式的:用阿拉伯數字代字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寫作「429-321 607-317 129-324-124」。
(7)圖案式的:用幾種基本線條構造字母。
從音節結構看,又可分為四種主要方式:
(1)音素化的:即以音素為單位。
(2)半音素化的:仿照注音字母(三拼制)。
(3)雙拼的:這一類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聲介合母;一種是介韻合母。
(4)音節字母: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音節。
這些方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各有獨特的見地,對漢語拼音文字究竟應當造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摸到了各個角落,對拼音方案的最後成型,實際上是進行了全面探索和試驗,做了最廣泛的比較、篩選。
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拼音方案組對民族形式問題進行討論的同時,社會上也在就漢語拼音方案究竟採用什麼字母形式,「國際化」的,還是「民族形式」的問題展開著爭論,很多直接從事文字改革的工作者都加入了這一討論。
有一部分人認為:民族形式就是要根據漢字形式創造的、與漢字有一定聯系的拼音字母。並指出人們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這種形式的字母,因而可望在群眾中迅速推廣。
但是絕大部分人主張採用拉丁字母作漢語拼音字母。他們認為民族形式主要表現在語言上,文字形式是另一回事。改革文字並非改革語言,如果新的書寫符號體系能更好地服務於漢語,那隻會鞏固民族形式,而無損於民族形式。在這方面周有光寫有《什麼是民族形式》的文章,他認為,廣義的文字民族形式包括符號形式和語言形式兩方面。語言形式是民族的主要特徵乏一,它比較不容易變化,變化起來也是一點一滴地漸進的。符號形式則不同,它比較容易改變,有時可在短時間內全盤變更。民族形式的形成,往往經過一個習慣培養時期。所謂約定俗成,就是習慣的培養。經過培養,胡琴可以變為國樂,旗袍可以變為漢服,外來字母可以變為民族字母。形成以後,民族形式就進入固定時期。這時候,人們便把民族形式視為「不可移易」的東西。可是或暫或久以後,舊形式變成不合時宜,同時新的形式又培養成熟了,於是民族形式就發生改變。周有光認為永久性的民族形式是不存在的。他指出,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文字,都有或廣或狹的國際流傳。國際流傳使原來一個民族獨用的文字元號成為若干民族公用的文字元號,這樣就產生了文字元號的國際形式。文字(符號)的民族形式和國際形式是相生相存、相互轉化的。民族文字(符號)經過國際流傳,成為國際文字(符號),國際文字(符號)適應民族語言特點,又成為民族文字(符號)。現代各國的民族字母,除了少數例外,都是適應了自己語言特點的國際形式字母。幾種國際形式字母中,尤其以拉丁字母最為通用。拼音字母的可貴,不在它的珍奇,而在它的實用;不在它有獨特的傳統形式,而在它有便於文化交流的共同形式。漢字形式不適合於現代字母的要求,任意創造又不能算是傳統形式,今天世界上最通用的拉丁字母,是三千年來幾十個民族逐步在實用中共同改進的國際集體創作,我們與其另起爐灶,不如採用它。
當時還有一部分人主張仿照漢字中形聲字的構造模式,設計一種意符(形旁)加拼音的「拼音形聲字」。圍繞這個問題也展開過討論。參加討論的大多數人認為意符(形旁)是無力為紛繁復雜的世間萬物歸類標意的,特別是文字在實際應用中時常突破意符的規范,所以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大量來自民間的拼音方案和社會上有關拼音文字的討論,對漢語拼音方案的研製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文改會提出的各種拼音方案。
在一九五五年十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中國文改會秘書長葉籟士匯報了幾年來研製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情況,同時提出六種漢語拼音方案的初稿,徵求到會代表的意見。此時提出的方案已經不單是漢字筆畫式方案了,而是在漢字筆畫式方案之外,還有一種斯拉夫字母式方案和一種拉丁字母式方案。
當時提交會議討論的拉丁字母式方案稱為《漢語拼音文字(拉丁字母式)草案初稿》,在此之前所制定的所有拼音方案,都是作為拼音文字的方案來研製的。「初稿」內容包括:(1)字母;(2)聲:母;(3)韻母;(4)聲調;(5)音節和詞兒五個部分。這套方案除了採用國際通用的26字母以外,還選用了5個加符字母。基本上做到一音一母(即一個字母只讀一種音),但仍有少數字母依一定的規律讀兩種音。
在會議上代表們繼續就拼音字母的形式問題進行了討論。參加討論的代表認為漢字筆畫式和國際通用的拉丁字母式各有利弊。採用漢字筆畫式字母的好處是:(1)接近或比較接近漢字;(2)便於給漢字注音並和漢字夾用;(3)便於表達漢語音韻的特點;(4)不受現成字母數目的拘束,字形簡短。缺點是:(1)必須新創字母,不容易為大多數人一致接受;(2)不便橫寫、連寫,連寫之後不像漢字,民族形式的特徵又沒有了;(3)字母筆畫不容易十分簡單明確;(4)字母數目過多,不很適應打字、排字、電報等機器的要求。採用通用拉丁字母的優點是:(1)簡單明確,便於橫寫、連寫;(2)這些字母本來就非學不可,數學、化學、物理都得用它;(3)便於拼寫方言和國內其他民族的語言;(4)便於國際交流;5)能適應打字、排字、電報等機器的需要。缺點是:(1)有些人認為這是外來的字母,思想上有抵觸;(2)字母數目受限制;(3)字母發音不能過分違反國際習慣;(4)音節較長。
這次討論仍未得出採用何種字母形式的定論,然而對於漢語拼音拼音方案的其他問題的討論則取得了一些一致的意見。如音節問題,討論者們全都同意漢語拼音文字的音節結構要音素化,以四拼為基本形式(即一個音節最多是四拼),必要時可以把某些字母合寫,使它可以成為三拼。對標調問題,大多數人認為可依不同的情況決定是否標調:標調的位置在主要母音字母的上面。
(二)制訂階段。
1.中央決定採用拉丁字母。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日,中央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在會上,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作了關於文字改革工作的發言。當吳玉章發言後,毛主席接過話題,立即談到漢語拼音採用拉丁字母一事。他說,吳玉章講到提倡文字改革,「我很贊成。在將來採用拉丁字母,你們贊成不贊成呀?我看,在廣大群眾里頭,問題不大。在知識分子里頭,有些問題,中國怎麼能用外國字母呢?但是,看起來還是以採取這種外國字母比較好。……因為這種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幾個,向一面寫,簡單明了。」「我們漢字在這方面實在比不上,比不上就比不上,不要以為漢字那麼好。有幾位教授跟我講,漢字是『世界萬國'最好的一種文字,改革不得。假使拉丁字母是中國人發明的,大概就沒有問題了。問題就出在外國人發明,中國人學習,但是外國人發明,中國人學習的事情是早已有之的。例如阿拉伯數字,我們不是久已通用了么?拉丁字母出在羅馬那個地方,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採用.我們用一下,是否就大有賣國嫌疑呢?我看不見得。凡是外國的好東西,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我們就是要學,就是要統統拿過來,並且加以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中國歷史上漢朝就是這么做的,唐朝也是這么做的。漢朝和唐朝,都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很強盛的朝代。他們不怕吸收外國的東西,有好東西就歡迎。只要態度和方法正確,學習外國的好東西,對自己是大有好處的。」②
毛澤東主席的這番話,生動而深刻,使得在幾年中反復爭論而舉棋不定的字母形式問題終於有了結論。周恩來總理在會議總結發言中,代表中共中央表明:「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
一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批轉了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黨組和教育部黨組共擬的《關於全國文字改革會議的情況和目前文字改革工作的請示報告》。在同時發出的中共中央《關於文字改革工作問題的指示》中,再一次表明了「中央認為,漢語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比較適宜」的態度。從此,漢語拼音方案的研製從以漢字筆畫式字母為主,到各種形式方案的全面摸索,最後轉向採用拉丁字母階段,加快了制定、公布方案的步伐。
2.《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制訂和討論。
在一九五六年一二月間,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全體會議經過討論,一致通過了拼音方案委員會提出的拉丁字母式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
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二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即《漢語拼音方案》的第一個草案(後來人們把這個草案稱為「原草案」);同時還發表了《關於擬訂〈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幾點說明》。「說明」中包括六個部分:(1)為什麼要擬訂漢語拼音方案;(2)漢語拼音方案是根據什麼原則擬訂的;(3)為什麼要採用拉丁字母;(4)為什麼不用注音字母或者另外創造一套漢字筆畫式的字母;(5)《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擬訂過程是怎樣的;(6)擬訂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不同意見。
《漢語拼音方案(草案)》有子音(輔音)字母24個,母音(母音)字母6個。這個方案原稱《漢語拼音文字方案(草案)》,在正式發表時,已經沒有「文字」二字。《草案說明》指出:「擬訂漢語拼音方案的目的,是要設計一套拼音字母和寫法規則,來拼寫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也就是漢民族共同語。」它的用處是:「(1)可以用來給漢字注音,在字典上用,在教科書上用,在通俗讀物上用,在需要注音的生僻字上用,在路牌上用,等等。」「(2)可以用來作為普通話的教學工具。」「(3)可以用來作為科學上和技術上的符號。」「(4)可以用來試驗漢語拼音文字,使拼音字母拼寫的普通話逐步發展成為完善的拼音文字。」「(5)可以用來作為少數民族制定拼音文字的字母基礎。」③
《說明》的第四部分對漢字筆畫式的方案的研究制定,作了評價和總結,認為注音字母對於統一漢字的讀音有過不小的貢獻,其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注音字母也有許多缺點和不足,所以要另訂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並針對「為什麼不創造一套更好的漢字筆畫式的字母」問題,作了明確的闡述:
「創造一套漢字筆畫式的字母並不難,可是要造得好,使大家滿意,那就很難。」
「新字母的圖形,可能性可以無窮。哪一個圖形好,哪一個不好,各人有各人看法。一套新創的字母,要得到相當大多數的同意就更不容易,要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同意,更加困難。字母是有習慣性的符號,沒有歷史基礎的字母很難得到群眾的擁護。」
「過去六十年來有很多人創造過漢字筆畫式的字母。注音字母是其中比較成熟的例子之一。解放以來,各地熱心文字改革的同志們創造了好多套脫胎於漢字筆畫的字母。從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四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集中群眾的創造,擬定了幾套漢字筆畫式的字母。所有這些,從整個來看,都還不如國際通用的字母比較使人滿意。經過五六年的嘗試和探索,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得到領導上的同意,放棄了創造漢字筆畫式字母的企圖。當然,這一時期的嘗試和摸索也不是白費的,因為如果不走過這一段路口,也就無從提出這個漢語拼音方案草案來。」④
在這個說明中,又一次肯定了向國家職能部門提交拼音方案的作者,指出提交655種方案的633位創制人,「是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及其拼音方案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在一起進行了工作的。他們雖然不是直接地,但是間接地參加了現在提出的這個《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擬訂工作。」
一九五六年三月,吳玉章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作了《關於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報告。報告中說:「現在我們提出討論的是『拼音方案』,還不是『拼音文字方案』。……有了拼音方案,將來就有可能根據這個拼音方案來擬訂拼音文字方案。但是拼音方案和拼音文字方案到底是兩回事。」「實行拼音文字固然有很多好處,但是也有不少困難……,現在我們有了一套拼音方案,就可以用來作為拼音文字的試驗和試用的工具,在實踐中來逐步地解決這一些困難。只有經過系統的、全面的試驗,以上所說的各種困難已經解決,實行拼音文字的條件已經成熟,各項實驗證明拼音文字確實在各方面都比漢字好一一隻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能提出拼音文字的方案。」
報告針對一些人對拉丁字母的擔心,指出:「有人說,拉丁字母是外國字,用拉丁字母拼出來的聲音一定像外國語,不像中國話。這完全是誤會。因為字母是記錄語言的工具。我們用拉丁字母來記錄中國語言,決不會使中國原來的語言有所改變。正像我們用阿拉伯字記數目字,念出來仍然是中國話『一、二、三、四』,不會變成阿拉伯話。」「也有人擔心,用拉丁字母來拼音,將來我們的拼音文字的名詞也會有多數、少數(單數、復數),男性、女性、中性,第一格、第二格,變成英文、德文或者俄文一樣……。這些話自然也是誤會……,英國人用拉丁字母寫出來的是英國話,越南人用拉丁字母寫出來的是越南話,我們中國人用拉丁字母也能寫出道地的中國話,決不會變成外國話。」
報告中還談到漢字的前途,即漢字將永遠存在,永遠有人使用。也談到文字拼音化過渡時期的設想,即兩種文字體制並存,而過渡將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吳玉章的這個報告,闡述了一九五五年以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方案委員會研製的漢語拼音方案的性質和作用。
這次會後還舉行了分組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在京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文化部、教育部、高等教育部、科學院等單位的代表共162人。從三月到四月,全國各地政協中組織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討論的有22個省、3個市、2個自治區、26個省轄市、4個縣和1個自治州,參加討論的人數在1萬以上。同漢語拼音關系比較密切的郵電、鐵道、海軍、盲聾啞教育等部門都組織了專門討論。此外,從一九五六年二月到九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收到全國各地各方面人士以及海外華僑的書面意見4300多件。
根據各界的意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方案委員會在一九五六年四月到一九五七年十月期間召開了十次會議,討論和修訂《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組成了由王力、陸志韋、黎錦熙參加的三人小組,由他們起草對「草案」的修正要點,並擬出一個「修正草案」。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九日,拼音方案委員會召開修訂座談會,陳毅、胡喬木出席了會議。在這次座談會上討論的修正草案,有王力、陸志韋、黎錦熙三人小組的一種,以及丁西林、林漢達、韋愨、黎錦熙等人的個人修正草案數種。經過討論,決定以三人小組的草案作為修正第一式,林漢達的草案作為修正第二式。一九五六年八月,拼音方案委員會發表了《關於修正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初步意見》⑤。在意見說明中,概括地敘述了修訂《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不同意見,並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解釋。
3.《漢語拼音方案》正式誕生。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方案委員會整理出《關於修正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初步意見》後,即送請國務院審議。為了把漢語拼音方案審核、修訂好,一九五六年十月十日,國務院根據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要求,設立了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由郭沫若為審定委員會主任,張奚若、胡喬木為副主任。委員有葉聖陶、葉恭綽、朱學范、沈雁冰、邵力子、陸定一、周建人、羅隆基、胡繩、馬敘倫、許廣平、陶孟和、黃紹竑、許德珩、舒舍予、錢俊瑞。
審訂委員會組建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方案委員會將「修正草案」(包括三人小組的修正第一式,林漢達的修正第二式,以及丁西林、黎錦熙、韋愨等人各自擬定的草案)提交審訂委員會審訂。
審訂委員會召開了多次會議,就《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進行協商和座談,但各方面的意見總是難以統一。周恩來總理為了使得我國文化生活中的這一重要工具盡早發揮作用,又專門指示審訂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還不是文字方案,它是給漢字注音,幫助掃盲,幫助推廣普通話的,它還不能代替漢字,因此現在不能廢除漢字。至於漢字將來是否要用拼音文字代替,這個問題需要從長計議,現在不作決定。
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審訂委員會委託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組織在京的各界人士進行座談,還在北京和外地進行參考性的投票表決試驗,並於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由中國文改會副主任胡愈之在審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情況匯報。審訂委員會於十一月二十一日舉行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正第一式」作為《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修正方案。
然而,在一部分委員和群眾中,對「修正第一式」仍有一些不同意見。為此,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二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五次全體會議,決定由拼音方案委員會對第一式進行進一步研究和討論。拼音方案委員會又作了大量的工作,才逐漸使大家的意見統一了起來。
參考文獻: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binfopub/list.asp?id=1264&columnid=170&columnlayer=000500300170

㈡ 55個少數民族的服飾特點

1.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主要由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四個主要部分構成。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等製成,牧區女子多用紅綠等色長綢纏頭。

2.回族

男子喜歡戴無檐小帽,以白色、圓頂居多,穿白襯衫外套黑坎肩。過去,婦女普遍戴蓋頭,從20世紀50年代起,時興戴白色仿護士帽,老年婦女仍外罩蓋頭,現在也有用素色紗巾包頭的。

3.藏族

藏族服飾頗具特色,農區男子穿右開襟氆氌長袍,腳著皮靴或「松巴鞋」;農區和城鎮的婦女冬春穿長袖長袍,夏秋為無袖長袍,腰前系有彩色橫條圍裙,即「邦墊」,姑娘則不系。牧區男女服飾基本相同,均穿光板羊皮袍。女子頭飾比較講究,少女梳一條發辮,成年則分成兩條。

4.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喜歡戴帽,尤以四楞小花帽最具特色。男子傳統服裝為寬袖、無領、無扣,中扎一布帶的棉質長袍。婦女則著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外套對襟背心,配有耳環、手鐲、項鏈等裝飾品。

5.苗族

多數地區婦女穿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穿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有的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邊綉有寬大花邊。基本都纏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頭飾樣式繁多,配有各式包頭帕。男子多著大襟或對襟短衣,下穿長褲。

6.彝族

男子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女子多穿鑲邊或綉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長裙,佩圍裙和腰帶,纏包頭。外出時,男女均披形如斗篷的「擦爾瓦」。

7.壯族

壯族男子多穿青布對襟上衣,有的以布帕纏頭;婦女多穿無領、左衽上衣,下著寬褲或褶裙。

8.布依族

男子多穿對襟短褂、長褲,包頭巾;婦女大多穿右衽大襟衣,下著長褲或百褶裙,戴各種銀質首飾。

9.朝鮮族

有「白衣民族「之稱,過去男女多著白色短衣,現婦女穿色彩艷麗的短衣長裙,男子仍著白色短上衣,外套坎肩,下穿大肥襠褲,褲腳系絲帶,外出時加穿長袍。

10.滿族

以長袍為主,俗稱「旗袍」。男袍袖口接有「馬蹄袖」,平時挽起,放下可為手背禦寒。

11.侗族

男子多穿對襟短衣,女多穿裙或長褲。

12.瑤族

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由青、藍布製作,男子多穿對襟無領短衫,下著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縣大瑤寨男子愛穿綉邊白褲,被稱做「白瑤褲」;女子服飾較復雜,有的穿無領短衣,下配長短不等的裙子,有的穿長可及膝的對襟上衣,有的穿後面長、前襟短的過膝長衣。

13.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纏白色或藍色包頭,穿白色對襟衣或黑領褂,下著白色或藍色長褲。各地女子服飾不盡相同,大理地區婦女多戴綉花布或彩色頭巾纏頭,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絲絨領褂,下穿藍布褲,系邊緣帶有幾何圖案下擺的圍裙,盤發辮於頭頂。

14.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以白色或青藍色土布帕子纏頭,多穿多紐扣對襟短衫;女子穿無領左開襟、袖子肥大褂,下著綉有花紋、圖案的八福羅裙,有的穿褲腳有兩三道花邊的長褲,老人穿大襟衣。

15.哈尼族

哈尼族男子多穿藏青色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纏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胸前戴成串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戴耳環、耳墜和大手鐲。

16.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男子多穿黑色、咖啡色等深色衣服;婦女服飾豐富多彩,夏季多穿花連衣裙,冬季外罩對襟棉大衣,年輕女子愛穿綉花套褲,喜歡以銀製品做裝飾。

17.黎族

黎族男子穿無領對襟上衣,下著前後兩幅布的「吊檐」,以紅布或黑布纏頭;女子穿對襟長袖上衣或套頭上衣,下配筒裙,束發腦後,飾以骨簪或金屬簪,戴綠花頭巾。

網路--中國少數民族服裝

㈢ 研究性學習:三毛的一生

我不知道您需要什麼樣的資料。
網上資料其實挺多的。
既然你要研究,個人覺得你首先得看她的書。
待你了解三毛這人以後,方才能談研究。
有關她的問題可以與我交流—QQ:407779763

㈣ 憑什麼說漢服是國服那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服裝就不是國服了還要少數民族接受漢服是國服

我覺得必須是漢服,有人說中國不只是漢族的中國,但是還是要搞清楚什麼是主體民族,漢語不也是國語么,有人說旗袍更好,旗袍的歷史才多少年?中國歷史又有多少年?還有旗袍是滿族元素加上西式剪裁的中國風時裝,性感,大膽,這跟中國含蓄內斂的氣質本就不符,更何況女人穿旗袍那男的穿什麼?而漢服禮服常服春夏秋冬各季俱全,且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禮儀規范,比較符合中國禮儀之邦的大國風范。至於唐裝,這個還用考慮?完全是滿服改良來的,中山裝是日本校服改良的,作為中國國服不怕被人恥笑嗎?綜上所述,還是漢服更適合作中國國服。

㈤ 中年婦女身高1米55,體重47公斤的人可以穿旗袍嗎

當然可以,這個身高配上這個體重剛剛好,不胖不瘦,只要旗袍合身肯定好看

㈥ 許佳琪身穿旗袍,開叉下擺露打底褲意外暴露什麼樣的腿型

許佳琪作為新生代的女團成員可以說是各方面都特別優秀,尤其是她良好的衣品為自己爭取了不少關注度,不知道有多少漂亮妹妹是沖著許佳琪的好衣品而關注她的呢?近日,她也是再一次「美貌營業」,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自己的新自拍,這一次的新自拍可以說是完美地展現出了她的好身材以及好氣質,掛脖的改良旗袍讓許佳琪看上去「又欲又復古」而且她還有一些穿搭小心機就是沒有選擇太多的飾品點綴,讓造型變得更簡潔純粹。



不知道大家對於許佳琪的印象怎麼樣呢?隨著THE NINE的成團和出道,許佳琪應該會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希望她能夠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持續發光發熱。

㈦ 張曼玉55歲生日照曝光,娛樂圈卻無一人送祝福,為何粉絲稱正常

上周,是張曼玉55歲生日,夏永康導獨家幕後照一張驚艷時光的美人,照片中的張曼玉,身著花旗袍,手拿一朵明黃色的嬌花,媚眼如絲,鮮花嬌嫩而花後的那一張明艷的臉更是嬌艷。瞬間把人帶回到她過去的作品中。但網友也表示為什麼在這一天她沒有收到娛樂圈藝人的祝福?

畢竟在微博送祝福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幾乎每一個明星生日都會是一場祝福之間的狂歡。而作為圈子裡面頂尖的女演員,張曼玉的生日卻顯得有些落寞。但是粉絲卻不甚在意,直言只很正常,畢竟她是張曼玉,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她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即便是在一片落寞中也能綻放光彩。

張曼玉有一顆真正自由的靈魂,就像不羈的風,一如既往的瀟灑、隨性、叛逆,未來,能夠懂她並且活出這種瀟灑自由的人,很少她一直在順從自己的內心。

㈧ 丁默群簡介

丁默群,電視劇《旗袍》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王志文飾):陰險毒辣,名士漢奸。電視劇中的「丁默群」是根據汪偽政府特工總部主任丁默村、特工總部副主任李士群,及此二人於一人身的虛擬人物。

丁默群歷史上是沒有此人的。

王志文飾演丁墨群:76號汪偽特工首腦人物,陰險狠毒、深謀遠慮,殺害軍統特工和共產黨地下黨員時絕不手軟。同時也是一位服飾文化研究者,喜歡收藏旗袍,並對旗袍典故津津樂道。

(8)旗袍五五年卡通動漫擴展閱讀

以往熒屏上但凡是漢奸幾乎都是梳著五五分頭,穿著黑絲綢大褂的猥瑣男人形象,但王志文所飾演的這個漢奸很不同。《旗袍》中,王志文飾演的丁默群一面是城府極深,心狠手辣的特工首腦;一面是頗有文藝氣息的中年人,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古董、旗袍情有獨鍾,極具鑒賞力。在家國飄零的亂世,丁默群選擇了一條從一個知識分子變成漢奸的歧路 。

也許風花雪月或埋頭書齋的過去已經隨風飄散,成為特工首腦的之後的他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大漢奸,時時刻刻面臨著殺人如麻或者被刺殺的境況。丁默群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對日本人卑躬屈膝,轉頭回到自己的七十六號,又開始稱王稱霸,作威作福。

與旗袍五五年卡通動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到飯店下車時裙子但開撕開了 瀏覽:948
黑顏色睡衣女人圖片 瀏覽:734
挖機空調壓縮機皮帶怎麼緊 瀏覽:394
派出所接警果斷制服 瀏覽:594
第七章女裝禮儀 瀏覽:315
我想買一個中年穿的裙子 瀏覽:736
宋威龍紫色帽子 瀏覽:49
夢到找帽子好嗎 瀏覽:144
羽絨服男土哪個品牌好 瀏覽:827
國際奢侈羽絨服有哪些品牌 瀏覽:263
在泉州哪裡可以印製個性t恤杉 瀏覽:666
買個帽子太大怎麼辦 瀏覽:501
青蛙寶寶衣怎樣織 瀏覽:757
童裝布衣 瀏覽:309
小三弄臟原配的裙子 瀏覽:586
傲雪棋塑身衣怎樣 瀏覽:411
10大品牌女裝店加盟 瀏覽:151
愛麗絲裙子新款 瀏覽:258
請問武漢哪裡有裙子里襯賣 瀏覽:504
墨綠色衛衣配什麼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