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玉剛那首歌讓你覺得驚艷
剛好遇見你,清新簡約,但回味悠長~~~
❷ 形容漂亮的女人的句子
1、清爽的頭發清秀的臉龐,清澈的眼眸,還有那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清新自然的氣息,繪成一幅清美的畫卷。
2、只見秀麗清純、嬌羞可人的少女那晶瑩剔透的雪肌玉膚閃爍著象牙般的光暈,線條柔美的雪白肌膚婉如一朵出水芙蓉、凝脂雪蓮,絕色嬌美的芳靨暈紅如火,風情萬千的清純美眸含羞緊閉,又黑又長的睫毛緊掩著那一雙剪水秋瞳輕顫,白皙嬌美的挺直玉頸下一雙柔弱渾圓的細削香肩
3、她有一幅修長窕窈的好身材,雪藕般的柔軟玉臂,優美渾圓的修長玉腿,細削光滑的小腿,配上細膩柔滑、嬌嫩玉潤的冰肌玉骨,真的是婷婷玉立。
4、一雙漆黑清澈的大眼睛,柔軟飽滿的紅唇,嬌俏玲瓏的小瑤鼻秀秀氣氣地生在她那美麗清純、文靜典雅的絕色嬌靨上,再加上她那線條優美細滑的香腮,吹彈得破的粉臉,活脫脫一個國色天香的絕代美人。
5、挑眉淡掃如遠山,鳳眉明眸,顧盼流離間皆是勾魂攝魄,玲瓏膩鼻,膚若白雪,朱唇一點更似雪中一點紅梅孤傲妖冶,簡直活脫脫一個從錦畫中走出的人間仙子。
【四字成語】
1、花顏月貌 [ huā yán yuè mào ] 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見平兒遍身凌羅,插金戴銀,花顏月貌,便當是鳳姐了。
2、閉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也說羞花閉月。形容女子貌美。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時魯小姐卸了濃裝,換了幾件雅淡衣服,蘧公子舉眼細看,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3、國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貴,不同於一般花卉。後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浚《摭異記》:「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翻譯:早晨天際被紅霞染遍,聚會開始,大家舉杯,不知不覺中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衣服被各色的酒香、花香沉浸。
4、天生麗質 [ tiān shēng lì zhì ] 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翻譯:天生麗質、傾國傾城讓她很難埋沒世間,果然沒多久便成為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
5、傾國傾城 [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下·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❸ 旗袍的詩句
(一)
若水閑情約楚腰,美人香草錦絲綃。
從來玉骨冰肌靜,能使荷花綠葉搖。
眸上心痕深也邃,夢中藍雨放還嬌。
端莊秀麗龍江韻,腕底流馨詩更豪。
(二)
竹林碧綠生紫煙,妝束湘妃曉亭前。
旗袍彩繪真淑女,媚眼傳情美嬋娟。
明月夢鄉因我趣,春風花影為誰妍。
十里聞香招蜂妒,一聲鶯囀令人憐。
(三)
錦綉旗袍,簇花藍底,韻味幽深。
看玉潤香肌,妙姿高挑,秀腿輕勻。
盡顯露、美女細腰身。水鄉青柳朱門。
盼日落西天,夢圓心事,攜手佳人。
(四)
旗裝麗女顯窈窕,地仰天傾山水嬌。
後嶺雙圓撐錦幔,前峰對鼓抖裙腰。
彩波曲浪婆娑舞,粉壁峨眉烏發飄。
玉柳梅枝風里擺,柔綾綿性裹妖嬈。
(五)
江南秀女倍溫柔,曲線玲瓏韻味稠。
曼妙新裝妝雅緻,鮮明粉飾適風流。
彎眉淺笑三春暖,俊臉濃情幾度羞。
好看旗袍真美色,人間天上醉回眸。
(六)
伊始旗人愛細腰,精裁細剪綉華綃。
靜如典雅楊妃立,動若妖嬈趙燕搖。
舉袖裾垂疑鳳舞,回身佩閃似花嬌。
迎賓赴宴增端麗,美女國服引自豪。
(七)
新綾艷錦楚腰蠻,嬿婉過橋欄。
玉質潔如蓮,鳥鳴翠、風梳鬢鬘。
吳儂夜月,芳逾散麝,正值韶華年。
誰不惜朱顏,切莫教、春光賦閑。
(八)
美艷絕倫秀出群,淺妝素裹天上人。
夢間嬌媛浣紗水,畫見淑女度襪塵。
旗袍勻稱明如月,眉眼清歡靚似雲。
緣來祈做乘槎客,泛海楫舟萬里尋。
(九)
錦緞華麗裹細腰,精裁細剪展苗條。
盈盈笑意綻優雅,緩緩香軀顯嬌嬈。
英姿橫生鎖氣韻,玲瓏曲線醉蜜桃。
美眉一代驚天地,典雅還需著春袍。
(十)
竹林碧綠生紫煙,妝束湘妃曉亭前。
旗袍彩繪真淑女,媚眼傳情美嬋娟。
明月夢鄉因我趣,春風花影為誰妍。
十里聞香招蜂妒,一聲鶯囀令人憐。
❹ 江南女子應該是怎樣的
嬌小,溫婉,柔情似水。
南女子的肌膚,再一般,也像湖水一樣的滑膩光潔。江南的女人,除了美貌,還有才華,會令女人魅力四射,個個都是才華橫溢的才女。讀書、寫詩、作畫,江南女子沒有一樣輸給男人。
江南的女人愛美,但絕不會刻意去模仿新潮,她們的審美意識既前衛又傳統,常常是一襲青衫一頭秀發,洋溢著出眾的品位和內涵。她們如同一尊精美的瓷器,遠離了浮華,值得人細細品味。
唐代王昌齡《采蓮曲》中這樣描述: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融為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作者獨具匠心讓女子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不僅把江南女子容貌之美描繪出來了,更突出了江南女子以勞動為樂的精神。可見,江南女子,最先給予人們的,是歡快的、活潑的、勤勞的女子的美好形象。
❺ 蘇州平江路在哪
蘇居士豪曰:「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蘇州兩日,終未敢去虎丘。但在臨行之前,還是不忍,從下榻的酒店步行去了趟平江路。而後才由平江路步行至火車站,經過平門。 由鵝頸灣出鳳凰街,左轉上臨頓路,在觀前街的斜對面,詢問了一名細心的老者,繞進一條悠長悠長的小巷,在粉牆黛瓦中小心翼翼地前行著。 約摸五百米後,終於看到了一個「平江路」的向前標志。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而此時,讓我自己都終身難忘的一幕卻出現在我眼前,在進入平江路,我的對面要穿過的是一座古亭,當時本以為是一座很普通的小亭子,而當我走上亭子,或者說在正准備穿過亭子時,一件旗袍,頓時在我的眼前使這座亭子生色萬分。我離開的時候,天正蒙蒙地下著毛毛細雨,是我期待的出行天氣。沒有強烈的陽光,沒有如織的遊人,沒有難耐的高溫。那是一件白底紅面旗袍,江南特有的絹絲,在沒有陽光下也顯示出盈盈的光澤,如溫潤的玉,鮮艷的牡丹在絹絲上開得正盛,兩片三片的綠葉,托起一朵朵的燦爛,與絹絲的光澤相搭配起來,整個畫面便開始呈現出來。而這旗袍的背景,更如夢中的千百年前的江南,笑意點淺,悠韻,典雅,閑致。白皙的皮膚,施以江南水鄉特有的微微淡妝,顯得均勻而可人。更妙的是那明媚的眸子,清澈,深遠,含蓄。雙膝小曲,斜倚小亭,遠山近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境呵。 從她身邊走過,只那麼一瞬,那幅畫就在我的心底立即生成定格,揮之不去的江南。 穿過小亭即是平江路。一路水,一路橋,一路深遠。 小雨,將古老的青石板潤得更青,每一塊都被磨擦得那麼圓實與樸素,一點一點地延伸著歷史的遺落――我一直都以為是遺落,在古境不再的今日,我們只能憑著幸運,憑著運氣,憑著那虔誠的心,在每一個可能有故事的小巷中,尋覓,尋覓那些曾經被遺忘的故事,尋覓那些偶然倖存的傳說。 小河,現在已然失去了多少年前的功能,即使在這個古城。但是,小河卻依然毫無怨言地裝飾著這個城市,裝飾著所有有關江南的夢。那綠中帶黃的河水,帶走了一些關於城市的記憶,更帶走了一些關於童年的天真。洗繭浣紗的美麗河娘,在哪裡,還能尋得你的清影。 小橋,多少年過去了。依然連接著一條小巷與另一條小巷,連著一條河街與另一條河街,連接著文明傳承與文化風化。獨立小橋,水意從河面飄來,吹走了一身的疲憊和感傷。我試圖去弄清楚每一座小橋的典故,每一座小橋的故事傳說。慢慢地發現是徒勞。因為關乎於小橋,實在是太久的歷史,太多的故事了。 沿著平江路往北,每走一步,都震憾一次,都會心跳一次。粉牆黛瓦中,也會有現代藝術的沿革,更有古典的傳奇,那份藝術的悠然淡定,都足以讓每一個奔波中的遊子,心生眷戀、不舍。與平江路相連的東側,又是偶然不偶然的一條條小巷出現撞擊著每個遊子的視線。在抵達蘇州的當天晚上,跟朋友講起蘇州之前的感慨,我所說的大部分觀點,都是,這是一個極富生活的城市,極具生活品味和品質的城市。藝術與生活,在這個古城中得到了最完美的結合與展現。如果你有著權利之心,如果你有著物慾之念,如果你有著以此為拔高自己社會地位的籌碼,請不要到蘇州來,蘇州會被你玷污。如果你有著權利之心但想放下,如果你有著物慾之念想要解脫,如果你想拔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但不同流合污,請到蘇州來,蘇州會給你一個屬於你心性的靈魂歸屬。 位於平江路上的一家旗袍店,為蘇州的生活品味作了一個藝術性的宣導或者說真實寫照。這是一家很平常的小店,外觀看來,沒有華麗的裝潢,沒有強烈的宣傳廣告,更沒有妖冶的妝點。它所呈現的,就是店內幾件正在做的旗袍或已經完成的旗袍,還有一位沉著的旗袍師和一些面料。它的廣告牌只有店外冷靜地放著一塊小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如下廣告
❻ 形容女人大氣詩句
1、《長恨歌》唐 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譯文: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宮中的其他妃嬪都顯得黯然失色。
2、《詠薴蘿山》 唐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譯文:西施是越國溪邊的一個女子,出身自薴蘿山。她的魅力過去今天都在流傳,荷花見了她也會害羞。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撥動綠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樣悠閑。確實很少能見她笑起來露出潔白的牙齒,一直像在碧雲間沉吟。越王勾踐徵集全國絕色,西施揚起娥眉就到吳國去了。她深受吳王寵愛,被安置在館娃宮里,渺茫不可覲見。等到吳國被打敗之後,竟然千年也沒有回來。
3、《清平調詞三首·其一》 唐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雲想變作貴妃的衣裳,花想變為貴妃之容貌,貴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風拂煦下的帶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見到的飄飄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6)旗袍浣莎卡通動漫擴展閱讀: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作品鑒賞
一起「雲想衣裳花想容」七字,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有正反兩面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像為雲,把容貌想像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
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
❼ 描寫「名媛」的句子有哪些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佳人》唐 杜甫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清平調》唐 李白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唐 李白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唐 李白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怨情》 唐 李白
6,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唐 杜牧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西施》清 曹雪芹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南苑逢美人南朝梁》 何思澄
9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
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紅樓夢》清 曹雪芹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 李白
❽ 當年戛納紅地毯,范冰冰的旗袍造型一戰成名,你覺得美嗎
范冰冰一直都是非常有氣質的女明星,當然,范冰冰也不只有氣質,可謂是顏值身材氣質樣樣俱佳。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范冰冰穿旗袍真的是非常好看的,我覺得在國內所有的女明星當中都可以排在前面,我相信未來范冰冰還會有更多好看的服裝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樣好看的服裝和美女,我們只要欣賞即可。
❾ 江南女子應該是怎樣的
江南女子,這四個字令人立即想起的,應該是美麗女子的形象。 江南所指何地,古今說法不一,但是,大致可以確定一個范圍,這便是長江中下游流域。這一帶地區屬於我國版圖的中間地帶,氣候溫潤,水土柔和;社會經濟開發較早,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重視文化教育,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多數時代不是政治中心所在,社會觀念比較務實,開放;戰爭影響相對較小,人們習慣於過平靜安逸的生活,性情比較平和;凡此種種,都使得這一帶生長的女子往往具有別處女子所缺少的一些優點。這些優點,很早就為人們所認識,所指出了。古人喜歡把他們的這種認識,通過詩歌表達出來。 有意思的是,人們最早在詩歌中指出的江南女子的美麗形象,是勞動時的形象。漢代有一首民歌,題為《江南》,是這樣寫的: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詩中雖然沒有出現女子的字樣,但是,讀者是不難從詩行之間讀出「采蓮女兒」四個字的。後代以《采蓮曲》為題的詩歌,很多都以描寫采蓮女的生活為內容,就是最好的證明。可見,江南女子,最先給予人們的,是歡快的、活潑的、勤勞的女子的美好形象。 采蓮少不了船,江南女子采蓮的時候,自然是要劃著小舟的。「采蓮女,采蓮舟,春日春江碧水流」(閻朝隱詩句),是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 仔細考證起來,江南女子的勞動,還有一樣可能比采蓮還早,那便是:江邊浣紗。我們知道,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產於浙江諸暨,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她在被選入宮之前,據說就經常去江邊浣紗。即唐人宋之問詩所說的,「越女顏如花,越王聞浣紗。國微不自寵,獻作吳宮娃」。王維有詩句雲「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浣紗女子那一種楚楚可憐,誰人見了能夠無動於衷呢?「越女芙蓉妝,浣紗清淺水」(鮑溶詩句),青山綠水,實在是陪襯美麗女子的絕好場景。 采蓮不能無歌,采蓮的江南女子,當然是會唱歌的。漢代的這首《江南》詩,有專家說,那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歌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為獨唱段落,「魚戲蓮葉東」以下為和聲部分。後代的詩歌中,采蓮女子往往是唱著歌的。「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張籍詩句),「薄暮斂容歌一曲,氛氳香氣滿汀洲」(閻朝隱詩句)。可見,江南女子的歌聲是無比動聽的。一邊劃著船,一邊唱著歌,古代詩人管這叫「棹歌」。「江南女兒棹歌謳」,是李白嚮往的情景;「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那情,那景,那女子,曾令大詩人李白久久不能忘懷。令李白更加難忘的是江南女子肌膚的白皙。杜甫提到他早年游覽江浙時所見紹興一帶女子的美麗時,只用了一句籠統的「越女天下白」。而李白不然,他不但注意到「耶溪女似雪」,「吳兒多白皙」,還把江南女子從頭打量到腳,「長干吳兒女,眉目艷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又,「玉面耶溪女,青娥紅粉妝。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臉面皎潔如新月,雙足白皙如霜雪,李白一再贊嘆,可見印象至深。江南女子的肌膚白皙,也曾令晚唐的韋庄稱嘆不已,「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韋庄除了注意江南女子的臉面皎潔之外,還特別注意到了江南女子霜雪一般的雙腕。這都足以讓他流連忘返的了,因此他唱出了「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這樣纏綿的名句。 「如花越女姝」(元稹),江南女子固然天生麗質,但是她們自古就懂得妝扮自己,決不傻乎乎地以粗服亂頭、素麵朝天為榮。她們的這一特點,深得詩人們的賞識。南朝民歌《西洲曲》里那女子「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令人一讀難忘。「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張籍),「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李白),可見唐朝時,江南女子已經善於妝扮自己;蘇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名句,可知宋代的江南女子也毫不遜色。 江南女子的美,還包括有一襲細腰。就是杜牧所說的「楚腰纖細掌中輕」,溫庭筠所說的「吳公女兒腰似束」。 中國文化是含蓄的、內斂的、細膩的、心靈的,是顧影自憐的、暗藏的、傷痛的,是寂寞的、悲觀的、女性化的、感性的。西方則是外向的、男性化的、理性的。 中國文化的氣質其實就是唐以後文人的氣質,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會出現中國這樣獨特的現象:文人。中國哲學也是心靈的哲學。因之當一切寂寞起來的時候,對女性的贊美也是世界罕見的。文人們莫不都在追求一紅顏知己,在溫柔里舔舐寂寞的傷口。而我想,江南女子當是中國文化的紅顏知己。 如果說油紙傘、扇子是形容江南女子遮掩的朦朧之美的話,旗袍則是昭然若揭的「美」的展示,澄澈,不敢褻瀆。她穿著海棠旗袍,她倚靠著門框,笑,那倚門的一身紅海棠在清寒的風里吹得顫抖。風吹亂了「海棠」——是我對江南女子最經典的印象,成了範本。 我突然想起我最希望的生活狀態:就是那情境,避開紛擾……江南,在中國文人的心目中,與其說是一個地理概念,不如說更是一個人文概念。 呵呵,所以我想說的是江南女子,不是女人。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並沒有多大差別,其實差別大了。如果純粹說江南女人,那隻是一個地域概念,但是說江南女子,卻是指一類人。 天堂勝景,世外桃源,魚米鄉,佳麗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遍地綺羅,盈耳絲竹。這一切,當然都是迷倒文人的境界,但其實這往往不過是江南的背景。千百年來,使中國文人神馳夢想,甚至使一個北方的皇帝也不惜放棄朝政而三下江南的真正緣由,我以為是在江南那一道道迷人背景之中,更有一位真正的「江南主角」:那就是「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子。 讓人內心聳動和無法釋懷的,首先是溫婉如水的江南女子,然後才是江南的氤氳山水風花雪月。 女人是江南的靈魂。這種說法雖然會讓人覺出一絲色情的味道,但也沒辦法。男人就是如此沒出息,文人則更甚。其實,色情並非是個不幹凈的字眼,由色生情,自古皆然,只要這情是真的,是善的。更何況「色」也是一種美。但由於人們已經習慣了一種說法,因此,如果我說江南二字中隱含了一種「色情文化」的意蘊,恐怕會引起無數江南女子要與我打官司,告我「污人清白」。 我喜歡江南女子,喜歡那種溫婉,那種高貴那種嫵媚。這種喜歡,並非是一種慾望,而是一種精神情調。因為在江南女子身上,天然地帶有一種江南文化的韻致。所以,我說的江南女子,是一種文化上的江南女子,然後才是江南女人。 也許在其他地方,你也會找到有那種韻致的女人,應該不希奇吧,比如成都,我有幸,呵呵曾經有結識。但把江南女子當成一種江南文化來欣賞,說到底還是一種賊心而已。呵呵,自己內心的渴望,是能找到一個江南女子當老婆。做得高雅一點,是先從文化入手,女人素養不夠是會受不了的。是會逃的。深情、含蓄、細膩、溫婉、迷濛而又明明帶有一絲傷感的情調。這就是江南女子的情致,這就是江南文化的精髓。江南女子的韻致,是攻克男人心腸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