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珠子串成的帽子圖片欣賞

珠子串成的帽子圖片欣賞

發布時間:2025-08-24 19:15:35

1. 皇帝戴的帽子,上面的珠簾有什麼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皇帝戴著的「帽子」前有一串珠簾,一眼便知這個角色是皇帝。但是你仔細想想,這個東西美觀歸美觀,難道不會擋住皇帝的視線嗎?走起路來不怕珠子甩臉嗎?

也有人認為,這種視線遮擋的作用是雙向的。玉階之下,百官拜跪,但被珠簾遮擋得若隱若現,這種畫面其實是在為當權者警醒——身居天子之位,宮內宮外許多事情其實看不全面,切不可偏聽偏信。

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總有看不到的地方,聽不到的聲音,若為江山社稷考慮,一個明君應該善於撥開心中的珠簾。這便是冕旒這一服飾為統治者帶來的提示。

2. 皇帝帶珠簾的帽子叫什麼

皇帝帶珠簾的帽子叫冕旒。具體來說:

冕旒是古代皇帝專用的禮帽,象徵著皇權的尊貴與威嚴,同時也通過其設計來約束皇帝的行為舉止,保持君王的莊重形象。

3. 古代君王冕旒上為什麼要加垂珠,其作用是什麼

中國古代舉行大祭奠儀式時,君王、諸侯和卿大夫一定佩禮冠,在其中冕旒極其高貴,只能君王才可以穿戴。相信大夥兒都有在影視作品中見過這類冕旒,許多人想知道為何皇上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臉給遮擋住一點。

事實上這里邊也是有許多講究,冕旒前後的玉串全部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每旒長12寸,一共有12塊五彩玉,每一塊玉間隔一寸,其目的便是為了防止臣子能見到皇上的臉。

玉珠的料一定是白玉,綖板前後分別有垂珠,代表君王目不斜視,是非分明。並且旒冕左右耳旁也各垂一個黃色的珠玉,走路時珠玉在後部晃動,提示君王勿信讒言,四字成語「充耳不聞」同樣是由此而來。與此同時旒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提示君王儀容端正,如果君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具有提示功能,讓君王維持肅穆,與此同時臣子們也沒法隔著冕旒注視君王。

4. 古代皇帝冕旒上為什麼要加垂珠其作用是什麼

古代舉辦大祭祀時,帝王、諸侯和卿大夫都要佩禮冠,其中冕旒最為尊貴,只有帝王才能佩戴。相信大家都有在影視劇中見過這種冕旒,很多人好奇為什麼皇帝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臉給遮住一些。實際上這裡面也有很多講究,冕旒前後的玉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旒長12寸,共有12塊五彩玉,每塊玉相隔一寸,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大臣能看到皇帝的臉。下面就為大家講講冕旒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下吧。

古代中國傳說是黃帝制訂了冠服禮制,從此之後,中國歷代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男性二十歲要行冠禮,由長輩等給帶上冠,以示成年古代,為何帝王冠冕都會有一串串的垂珠,很像門簾,為何要加上這東西呢?

其實,皇帝冠冕上的這一排排垂珠有個官方名稱,叫做「旒」,置於冠冕之上,稱為「冕旒」,這種帽子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皇帝的冕頂部前圓後方的板狀叫做「延」,通常是前圓後方,代表著天圓地方,一般為黑色,表示莊重和威嚴。延板前後垂掛旒,旒的數量也有講究,帝王為九,加上天地人,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

玉珠的料必須是白玉,板前後各自有垂珠,表示帝王目不斜視,是非分明。而且旒冕左右耳邊也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走路時珠玉在後邊搖晃,提醒帝王勿信讒言,成語「充耳不聞」也是由此而來。

同時旒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提醒帝王儀容端正,如果帝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起到提醒作用,讓帝王保持威嚴,同時臣子們也無法隔著冕旒直視帝王。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由此可見,冕旒的顆數和旒數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並成為了禮法。

天子的垂珠為12串,稱十二旒,依次往下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為七串等等。地位越高頭上戴的旒的珠子的排數越多,清朝詩人黃遵憲曾在《西鄉星歌》里寫道:「上有一人戴旒冕,是為日神之子天帝孫。」所以垂旒的玉珠對於皇帝來說非常重要。

5. 小時候戴的一種全是那種好小的珠子做的,和香妃帽一起在景區賣的頭飾

淘寶上有賣的,珍珠流蘇帽

6. 為什麼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後都有幾串珠子

1.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稱為冕,其特徵是前後都裝飾有幾串珠子,稱為旒。
2. 旒的作用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蔽明,即遮住視線,讓皇帝不必過於清晰地看到所有事情,以此寓意水至清則無魚的智慧;二是端正坐姿,因為旒的長度設計使得皇帝在搖頭晃腦時,旒會發出聲響,從而提醒皇帝保持威嚴的姿態。
3. 旒是古代中國禮冠中的一種,其歷史可追溯至黃帝時期,至周代時已完善。冕旒不僅是帝王、諸侯、卿大夫在盛大祭祀活動中所佩戴的最貴重禮冠,而且在排列和材質上都有嚴格的規定。
4. 根據古時的規定,每串旒通常由五彩絲繩(繅)串起12塊五彩玉石而成,玉石顏色按照朱、白、蒼、黃、玄的順序排列,每塊玉石間隔1寸,每旒長度也是12寸。
5. 漢代時,冕服的旒不再局限於五色,而是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使用了12串白玉串珠。
6. 皇帝頭上的冕旒不僅是裝飾,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含義。在耳朵上方,還有稱為「黈纊」的小玉珠,其作用是堵住耳朵,形狀小巧。
7. 不僅皇帝,一些朝代的諸侯也會佩戴類似裝飾的冕旒,但數量和規格上通常低於帝王。
8. 冕旒的基本形式是前低後高,這不僅僅是一種造型設計,更寓意著皇帝的謙恭和勤勉。
9. 冕旒上的冕板大小不一,但其基本形式和寓意保持一致,反映了古代中國冠冕文化中的深層含義。

7. 請問以前的皇帝帶個擋住眼睛的帽子代表什麼謝謝!

古時候,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徵著頭頂著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權威。前面和後面的珠穗叫做「旒」,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個珠子,象徵「九五之尊」。

還有的說法是,皇帝戴平冕,也叫「平天冠」,垂白玉珠十旒。又叫「通天冠」、「平頂冠」。始於秦漢時期 俗稱「平天冠」,這時的冕冠「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里,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彩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皇帝都帶平天冠。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棺材裡面出土了兩頂平天冠,其規制和先秦周朝的如出一轍。平天冠又叫冕,是古代漢族帝王的最高禮冠。隋唐以前的皇帝平常上朝都帶平天冠,後來王朝的皇帝只有在大朝禮時才帶,例如登基大典、大婚、祭天等。

8. 不只是裝飾,古代君王戴的「門簾」帽隱藏著怎樣的大學問

看過古裝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古代很多帝王戴的帽子前後都會很多串珠子,就像“門簾”一樣,看起來非常漂亮。那麼皇帝帽子前面的門簾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與珠子串成的帽子圖片欣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童裝代金券圖片大全 瀏覽:28
荒古手套和千鳥雷切哪個好 瀏覽:22
昆明哪裡有賣鱷魚皮帶 瀏覽:491
灰色褲子和紅色大衣搭配嗎 瀏覽:691
皮帶商標哪裡辦 瀏覽:710
新款冬季女裝內搭 瀏覽:374
衛衣批發山東 瀏覽:108
閃耀小熊童裝實體店 瀏覽:633
秦朝士兵鎧甲帽子 瀏覽:691
淘寶平拍童裝怎樣修圖 瀏覽:167
夏天的公主裙子 瀏覽:195
怎樣穿碎花針織長外套有品位 瀏覽:452
大碼女短袖襯衫詳細參數配置 瀏覽:683
女裝都有什麼大眾牌子 瀏覽:11
女士黑色派克服搭配褲子圖片 瀏覽:640
童裝店牆面彩繪效果圖 瀏覽:391
高領打底衫套衣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41
都說160以上不配穿制服 瀏覽:33
西班牙半袖男t恤價錢大約多少錢 瀏覽:780
哪個淘寶店賣的衣服褲子好看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