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歐美裙撐製作,就是洛可可時期左右年代,裡面裙撐是怎麼做的,鐵絲還是藤條,還有外裙是用什麼布料,看
我只知道1860期間的是用鯨骨做成鳥籠狀的裙撐。
『貳』 關於洛可可服裝與巴洛克服裝的問題
洛可可為法語rococo 的音譯,此詞源於法語 ro- caille(貝殼工藝),意思是此風格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為其特色。
洛可可藝術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於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時代,,又稱「路易十五式」。
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變形的珍珠」(—barroco)。作為形容詞,此字有「俗麗凌亂」之意。
指17世紀風行於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
風格豪華、激情、強調運動與變化、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濃重的宗教色彩、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
如果說17世紀的巴洛克風服飾是以男性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宮廷為舞台展開的奇特裝束,與此相對,18世紀的洛可可風服飾則是以女性為中心,以沙龍為舞台展開的優雅樣式。
巴洛克時期男裝為主,風格強健;洛可可時期女裝為主,風格優雅。
服裝上主要裝飾:
洛可可:是巴洛克風格與中國裝飾趣味結合起來的、運用多個S線組合的一種華麗雕琢、纖巧繁瑣的藝術樣式。 洛可可特點 C形、S形和渦旋狀曲線紋飾蜿蜒反復。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復的裝飾樣式。
巴洛克:不規則纏繞的華麗鑽石項鏈,極具浪漫情懷的心型,閃耀著晶瑩透亮的光芒,獨特之處在於每一顆心型都呈現出完美的切割形狀,處處流露奢華與迷人的氣質。巴洛克時期是一個崇尚高度華麗的年代,那時的鞋子大多採用優質的材料,像皮革、錦緞,配以奢侈豪華的裝飾,如絲綢帶、大扣子、刺綉、珠寶等。
洛可可風電影,之中服裝很好
《絕代艷後》 關於瑪麗皇後,華麗至極
《加勒比海盜》 注意女主演的服裝
《茜茜公主》 有大量新式洛可可服裝
《凡爾賽的玫瑰》 動漫 ,關於瑪麗皇後
『叄』 巴洛克。洛可可。維多利亞。哥特這些風格在服裝上的主要差別和特徵是什麼
維多利亞風
指1837年至1901年間,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的服飾風格,該時代女性的服飾特點是,大量運用蕾絲、細紗、荷葉邊、緞帶、蝴蝶結、多層次的蛋糕裁剪、折皺、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領、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宮廷款式。隨著復古風潮的盛行,這股華麗而又含蓄的柔美風格,正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哥特式服飾
受建築影響較大,其服飾上的特點是多採用縱向的造型線和褶皺,使穿著者顯得修長,並通過加高式帽來增加人體的高度,給人一種輕盈向上的感覺。哥特風格的服飾特別重視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線條。女裝上裝緊身合體,下半身的裙子寬大、上輕下重,形成一種圓錐狀造型,具有極強的裝飾性。中世紀,裙長是一種等級的標記,只有高貴的太太們才允許後擺拖地,並有權把它染成綠色。服裝上的分割線、裝飾線多採用縱向的、垂直的線條。13— 15世紀歐洲服裝中歌特風格最為流行。那尖尖的埃寧帽就像一個小尖塔,還有兩個褲腿顏色各異的緊身褲,尖尖的翹頭鞋,飾以不對稱圖案的上衣等。時下流行的哥特式時裝也常常是不對稱的,但時下所謂的哥特式時裝只不過是帶有些許哥特式藝術的氣息,它看起來帶有更多的商業色彩,這使得「哥特式」聽上去更像是一句促銷口號。典型的哥特打扮是黑色高領緊身皮衣和有著復雜紋路的銀飾,最關鍵是黑眼圈和悲傷麻木的表情。對他們來說,這意味著某種精神境界。
這2種風格``對比下```女王應該是Gothic Lolita沒錯吧`? 維多利亞的泡泡袖`么的``雷絲邊``也么的`蛋糕裁減`也沒吧- -!!但是Gothic Lolita的特點倒是全都體現出來了`而且``維多利亞風的服裝``都以短袖居多的`找了些圖片網``能證實這一說法~
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種藝術風格,其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法語:BAROQUE。原意:不圓的,畸形的珍珠,有不規則的,不整齊的,強烈的動感。 巴洛克初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後來在其影響下產生的服裝風格,統稱為巴洛克服裝。
『肆』 洛可可藝術的服裝
巴洛克時裝跟樣式主義和西班牙時裝的那種幾何形狀的嚴謹相反,深受生氣勃勃的生命意識影響,這是與建築和造型藝術的情況相同的。輪狀細褶皺領過去曾跟平展的或者襯墊的衣領形成鮮明的對比,而現在不經僵硬地垂下來,後來又乾脆讓平披在肩上的花邊領取代了。帽子都有寬邊,可以按各人的氣質製成寬式、高式或斜式,頭發自由散披。如果缺少天生的頭發,可以用假發。自路易八世起,特別是在法國,假發成了給人印象最深的特徵。那種長假發在頭頂部位蓬鬆鬈曲,然後分為兩翼垂至肩上和胸前。
男裝仍繼續採用那種下擺寬松的上衣,也可以緊貼腰身縫制。衣袖為花邊袖口,或者是只有胳臂四分之三那麼長的短袖,露出裡面的鑲了花邊的襯衫。褲子呈袋狀寬松地垂至長襪處,在那兒用玫瑰花飾帶子系起來。1675年前後,男裝出現了迄今仍然流行的三件套。上衣演變為長至膝蓋的坎肩,外面再套裝飾頗多的緊貼腰身縫制的外套,褲子是細長至膝的短褲,下面是絲織長襪和帶扣襻的鞋子。
巴洛克女裝放棄了西班牙鍾式裙那種幾何形狀的嚴謹,可是保留了寬大的髖部和緊身的胸衣。在一條顏色不同的襯裙外面,套鍾形的長裙,大多在前面打褶襇,身後拖著裙裾。洛可可女裝變得愛賣弄風情,有褶襇、荷葉邊、隨意的花邊和隆起的襯裙。一種穹頂形的鯨骨圈取代了古老的鍾式裙,造成了巴洛克晚期那種典型的女性剪影效果,從過於寬大的裙子到瘦削的肩膀,再到發型高聳的頭部,整個人顯現出一個圓錐形。
『伍』 什麼服裝稱為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服裝面料多採用質感溫軟的材料,浪漫而華貴。多採用高雅而精緻的面料,如具有優雅和透明感的緞子、綃紗和蕾絲花邊等。強化具有古典風格的局部特徵設計,常飾以華麗花邊,領部細褶和袖部裝飾,精巧的刺綉工藝和諸如蝴蝶結、玫瑰花裝飾等細部處理設計也非常普遍。在秋冬季的材料中,多採用諸如馬海毛、高比例兔毛及具有絲光感和柔軟毛型感強的材料,並注重面料的表面凹凸感與浮雕感的處理。
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 纖弱柔和,這使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繁復化。 在服裝中大量運用誇張的造型、柔和艷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給人以奢華浪漫的視覺效果。 洛可可時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紅、粉綠、淡黃等嬌嫩的顏色。 服飾上的色彩也表現為柔和艷麗的色調,例如甜美的香檳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飾追求柔媚細膩的情調。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服裝上的裝飾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 來自大自然的裝飾題材的運用,使洛可可裝飾藝術充滿了女性愜意的輕松感,處處體現著新興資產階級上升階段強調滿足自身感官愉悅的審美趣味。
『陸』 洛可可風格服裝的概念與特點是什麼
洛可可服飾在色彩和裝飾上的特點
(一)柔和艷麗的色彩和自然形態的裝飾
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 纖弱柔和,這使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繁復化。 在服裝中大量運用誇張的造型、柔和艷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給人以奢華浪漫的視覺效果。 洛可可時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紅、粉綠、淡黃等嬌嫩的顏色。 服飾上的色彩也表現為柔和艷麗的色調,例如甜美的香檳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飾追求柔媚細膩的情調。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服裝上的裝飾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 來自大自然的裝飾題材的運用,使洛可可裝飾藝術充滿了女性愜意的輕松感,處處體現著新興資產階級上升階段強調滿足自身感官愉悅的審美趣味。 自然形態在服飾上的體現就是大量自然花卉為主題的染織面料。 這個時期法國的印花織物就好似花的帝國——曼妙而唯美。 當時主要採用的花卉是薔薇和蘭花, 在處理上採用寫實的花卉,再用莖蔓把花卉相互連接起來,形成蔓延的動感,表現出人們對自然的崇尚。洛可可服裝形態的演變經歷了奧爾良公爵攝政時代、 路易十五時代和路易十六時代三個時段。洛可可服裝在裝飾上也極其纖弱柔和,多處使用金線、彩繪、蕾絲、穗子等裝飾手法。 例如:在室內裝飾風格的影響下, 法國式羅布衣袖比早期更加合身,袖口製作更是不同尋常,精細而復雜,並且帶有邊飾。 在華托式羅布中帶翼的袖口被細絲褶邊所取代。 這種褶邊通常是兩層,上面鑲有穗子、金屬飾邊和五彩的蕾絲。 袖子下邊露出內衣袖口雙層或三層褶邊。 褶邊由細而寬,邊緣裝飾有蕾絲,這就是當時最迷人的「荷葉邊皺褶袖」的經典造型。
(二)對裝飾效果的注重與表現
洛可可女裝由內部的緊身胸衣、倒三角形腳片(斯塔瑪卡)、裙撐(帕尼埃)和罩在裙撐外華麗講究的襯裙以及最外面的罩裙(羅布)組成。 緊身胸衣和裙撐這對孿生姐妹在很大程度上締造了洛可可女裝浪漫、迷人的華貴風情。 作為洛可可女裝最具代表的靈魂,其誇張的造型、超大的服裝表面給設計師足夠的裝飾空間,使精緻溫婉的服飾藝術表現得栩栩如生。緊身胸衣一直是西方女裝造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穿著緊身胸衣時,胸前通常配有呈倒三角形的胸兜,這是獨立製作的服裝部件,穿著時把它系在前開緊身胸衣的帶子下面,也可以遮擋胸衣的開口,可以說是洛可可女裝裝飾的重要部分。 肚兜上面常有精美的裝飾,這個部位是細節裝飾美和工藝美的表現。裙撐作為洛可可女裝的重要部分,和緊身胸衣一起把女人塑造成完美的 X 型。初期「帕尼埃」為鍾形,後來「帕尼埃」越變越大,逐漸變成橢圓形,前後扁平、左右寬大。 「帕尼埃」外層面積的增大給表層的裝飾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前部敞開的罩裙以及裙子層次繁多是西方近代女裝的重點。 在外裙下通常有內裙、襯裙和底裙。 層層疊疊的裙子以它細膩精緻、變化豐富的裝飾形成著層疊的視覺效果,成為 18 世紀追求嬌柔矯飾和官能享樂的象徵。這種立體飾褶、服裝面料的縫綴再造增加了服裝在視覺上浮雕感、立體感。蕾絲是一種有透孔的網眼花邊的織物, 通常織有圖案。 最早是手工編織的織物,18 世紀由於紡織技術的進步,蕾絲的生產製造進入鼎盛時期。因為其華美的材質、 精緻的手工和昂貴的價格是穿著者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蕾絲荷葉邊的裝飾是洛可可藝術的裝飾經典。 洛可可時期女裝的袖子由肩部到肘部是窄緊貼體的,蕾絲邊飾由肘部垂下,自然的張開。蕾絲袖邊不僅起到裝飾作用,而且還有造型功能,使袖子整體呈現倒三角型的外觀。這樣的袖型在倒三角的軀乾和矩形的下裙之間起到很好的視覺調和作用,與服裝整體造型輪廓相搭配,從而把蕾絲從最初是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演變為代表女性性感的服飾符號。花朵這個主題在洛可可服裝領域主要表現在面料和裝飾兩個方面。 漩渦狀的藤蔓、淡雅的花卉時常得以運用和展示。 刺綉工藝增添了貴族氣質和浪漫氣息。 花朵在洛可可服飾上的運用除了表現在面料的圖案上,還表現在大量運用天然或人造花朵對服裝進行裝飾。人們常把洛可可風格的女裝比喻成「盛大的花籃」,在這個花籃里除了鮮花、蕾絲,還有蝴蝶結和緞帶。 它不僅運用在女裝中,還大量頻繁地出現在男裝中,創造了男裝裝飾的鼎盛時代,裝點著男裝的浪漫飄逸。 18 世紀服裝的裝飾重心轉向女裝,緞帶、蝴蝶結被女裝採納,並成為最典型的洛可可女裝的裝飾元素。褶邊、荷葉邊的裝飾是洛可可女裝在裝飾手法上另一重要特色。 褶邊是指將窄條形的面料捏疊成褶,在面料上整燙固定,形成兩側起伏的褶飾。 褶邊這種裝飾常用於衣身邊飾或者一些特殊的部位,比如前胸、裙邊等這樣的表面裝飾。 荷葉邊是指將條形的面料一側抽縮或捏褶,另一側形成凹凸有致的波形邊飾,寬窄根據具體裝飾部位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荷葉邊這種裝飾在洛可可服飾中常用在裙服的袖口、罩裙前開縫的邊緣以及內裙的底擺。 荷葉邊和褶邊所形成的波浪形邊緣輪廓線以及鋸齒凸凹的外觀效果,使衣邊不再平直單調,而是層次起伏、輕盈飄逸,極具女性特徵。 這兩種經典的裝飾手段不僅是洛可可服飾裝飾上的代表,而且它還延伸到後來浪漫主義時期的服飾設計中,並且一直保留到今天。堆褶的裝飾方法在洛可可女裝中有多種變化形式,最有特點的一種是將裙擺的邊緣向上堆褶後每隔一段距離扎系,使裙擺形成弧形帷幔,下面露出垂墜的襯裙。 這種樣式的靈感來自室內布藝裝飾的特點。 還有一種是將面料用針線在反面按照一定針法進行縫綴, 從正面看有凹凸的浮雕感,這種工藝方法在現代立體裁剪中叫做「堆積」。堆積和扎系出的褶皺,有的工整規矩,有的隨意多變, 巨大的圓拱形的裙形上覆蓋著帷幔樣的褶皺。這種蓬起的視覺效果不僅豐富了面料機理,同時還體現了人工修飾的獨具匠心。
總之,洛可可服飾成為西洋服裝史上的一支奇葩。 凝聚了人類文明和智慧的洛可可女裝樣式是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的, 它所演繹的精緻、華麗、優雅的性感,誇張的造型與裝飾藝術風格始終是時裝設計的靈感源泉。 其流暢的裁剪、誇張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技術都是現代服裝立體裁剪製作的始祖,極大影響著現代服裝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及製作工藝。 洛可可女裝的外在人工裝飾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因此,洛可可服飾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對今天的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 近年來,波西米亞風格的荷葉邊、婚紗中的羅布裝飾造型以及極具女性特質的蕾絲都證明了洛可可服飾飄逸、性感、奢華的魅力和響。 無限華麗、細膩、繁縟的裝飾美、工藝美、流動美涵蓋了洛可可服飾的全部,使洛可可服飾至今令世人嘆為觀止。
『柒』 洛可可風格服裝概念是什麼洛可可風格服裝有什麼特點
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
纖弱柔和,這使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繁復化。
在服裝中大量運用誇張的造型、柔和艷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給人以奢華浪漫的視覺效果。
洛可可時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紅、粉綠、淡黃等嬌嫩的顏色。
服飾上的色彩也表現為柔和艷麗的色調,例如甜美的香檳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飾追求柔媚細膩的情調。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服裝上的裝飾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
來自大自然的裝飾題材的運用,使洛可可裝飾藝術充滿了女性愜意的輕松感,處處體現著新興資產階級上升階段強調滿足自身感官愉悅的審美趣味。
自然形態在服飾上的體現就是大量自然花卉為主題的染織面料。
這個時期法國的印花織物就好似花的帝國——曼妙而唯美。
當時主要採用的花卉是薔薇和蘭花,
在處理上採用寫實的花卉,再用莖蔓把花卉相互連接起來,形成蔓延的動感,表現出人們對自然的崇尚。洛可可服裝形態的演變經歷了奧爾良公爵攝政時代、
路易十五時代和路易十六時代三個時段。洛可可服裝在裝飾上也極其纖弱柔和,多處使用金線、彩繪、蕾絲、穗子等裝飾手法。
例如:在室內裝飾風格的影響下,
法國式羅布衣袖比早期更加合身,袖口製作
『捌』 洛可可藝術的三位代表畫家
我覺得應該是畫《熱爾桑花店》的華托,畫《沐浴的黛安娜》的布歇,畫《鞦韆》的弗拉戈納爾。
『玖』 洛克克時期的女士帽子的特點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特點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 輕巧精美、纖細華麗、小巧玲瓏、繁瑣的裝飾性,但矯揉造作;
2. 有曲線趣味,十分喜歡C型S型漩渦型的曲線;
3. 色彩柔和艷麗,崇尚自然,風格飄逸、典雅,具有陰柔之美;
4. 花、緞帶結、扣環、花籃等柔軟主題以一種纖細感波及於一切生活領域。
三、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服飾
洛可可藝術風格表現在服飾上,是以追求服裝面料的質地柔軟,花紋圖案小巧,而且面料的色彩趨於明快淡雅和濃重柔和相並進的趨勢。盡管一些歐洲國家屢次禁止印花棉布和絲綢的進口來保護本國紡織工業的發展,但因此而導致貨物稀少更助長了人們穿著的慾望,所以一時用印花棉布和絲綢做成的長袍、短衫成為最時髦的服裝,為"洛可可"風格在服飾上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洛可可風格的服裝主要是由宮廷貴婦率先穿著的。其優美的曲線造型,輕柔而富於動感的絲綢面料,各種綢帶、花邊、褶折的運用,繁瑣的假發、頭紗、面具、扇子等小巧精緻的飾品,使18世紀的西方服裝籠罩著一層纖巧而富麗的光芒。
(一) 洛可可藝術風格在西方服飾上的體現
1、 洛可可時期西方女子服飾
如果說巴洛克時期是男人的世界,那麼洛可可時期則是女人的世界。洛可可女裝放棄了西班牙鍾式裙那種幾何形狀的嚴謹,可是保留了寬大的髖部和緊身的胸衣變得 愛賣弄風情,有褶襇、荷葉邊、隨意的花邊和隆起的襯裙。在一條顏色不同的襯裙外面,套鍾形的長裙,大多在前面打褶襇,身後拖著裙裾。洛可可服裝的主要特點 是精緻到極點的優雅。所謂"極點",就是婦女將自己服裝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緻化,以便男性觀賞。換句話說,人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分解成可供觀賞的元素。那是一 個肉體享樂的時代,最有品味的女性穿著是"既暴露又優雅"。
電影《絕代艷後》講述的是法國國王路易16的王後Marie Antoinette的故事,在服裝上展現了洛可可時期宮廷服飾非常柔和、非常女性化的特色,包括大裙撐,緊身胸衣,低低的領線,還有很多小花邊、蝴蝶 結,用一種誇張的語言,突出女性的曲線,強調了女性的特點。那個時代確實有很多包括緊身胸衣在內輔助的人造美,並不是完全的自然形體。頭發也是一樣做得很 高,裡面有很多支撐材料,這些都是對女性美的一種誇張唯美的感覺。不論是服裝還是膚色都非常柔和。膚色也是化得非常淡,這樣就把妝容襯托出來了。
片 中,洛可可式華服層出不窮,足見Milena Canonero的功力。Marie Antoinette以奧地利公主身份出現時,並未梳戴發髻而讓金發束帶流瀉肩上,天藍色裙裝的造型充份表現出少女的天真與嬌羞;鮮艷桃紅緞面宮廷禮服與 羽毛帽子,好似艷麗綻放已久的花朵期盼被人注視;黑色絨布的宮廷式蓬裙加上白色毛皮圍領,極端對比的華麗材質代表她面對蓬帕杜侯爵夫人時的強烈不悅;帶有 許多褶皺裙擺曳地的淺綠色禮服,高貴優雅卻清冷的寂寞無依,充滿希望等待丈夫歸來拯救自己;全白蕾絲編織的帽子與禮服,讓初為人母的她像是被光輝籠罩般耀 眼動人。而裝飾花俏誇張的各式華麗高跟鞋與珠寶飾品,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即使到現在也是十分搶眼的設計品,高聳發髻上出現的小鳥或帆船發飾,則是將她在 服裝上的大膽品位誇飾到了極致
2、 洛可可時期西方男子服飾
洛可可男裝仍繼續採用那種下擺寬松的上衣,也可以緊貼腰身縫制。衣袖為花邊袖口,或者是只有胳臂四分之三那麼長的短袖,露出裡面的鑲了花邊的襯衫。褲子呈袋狀寬松地垂至長襪處,在那兒用玫瑰花飾帶子系起來,樣式已經定型,是現代西裝的原型。18 世紀中葉,英國進入產業革命期,男裝為之一變,典型的穿法為:夫拉克+基萊+克尤羅特。1760年,男上衣開始去掉多餘的量,衣擺不那麼向外張了,緩解緊 束的腰身,變得實用多了,這種上衣稱作夫拉克(frac,英國稱frock),其最大特點是門襟自腰圍線起斜著裁向後下方,這是向下個時代的燕尾服 (tail coat)邁出的第一步,也是現代晨禮服(morning coat)的始祖,用料仍是絲綢,常有印花或條紋圖案。
這一時期男子服飾的另一共同特點就是男士普遍佩戴假發,假發的精美程度無與倫比,其造型也各式各樣,由洛可可藝術風格初期的蓬鬆長卷狀逐漸變為圓弧形並以 中分為主的發式。男子也像女子一樣撲上白粉化妝,不留須。帽子為三角帽,帽邊上飾有鴕鳥翎毛或流蘇絲帶。鞋做得很精細,鞋跟較低;手杖是同各種各樣的木質 的,還有用竹和象牙的。所有這些服飾均以這種洛可可式的"嬌氣陰柔"來表現男性優雅的氣質。
洛可可服裝的必備要素包括誇張的裙撐(如上圖)、打褶 的花邊、繁復的綴飾、低胸襯裙、印花布料。在造型設計上多以古典優美的X型輪廓為中心,強調裙及袖的層次和質量。在色澤選擇上,洛可可風格放棄了略顯沉重 的灰黑白,而將草綠、粉紅、鵝黃等富麗堂皇的色彩在時尚的畫布上一一呈現,最適合陽光明媚的春夏季節。
洛可可風格的服裝給人優雅、夢幻、浪漫、柔美的女性化時裝感覺,屬年輕類的流行時裝。洛 可可風格服裝在造型設計上多以古典優美的X形輪廓為中心,運用合體且古典式的緊身形造型,強調裙及袖的層次和量感。服裝細部處理十分精巧,多採用柔美精巧 的花草紋樣,加進金屬的閃光提花織物或手工性強的手繪印花及刺綉面料。洛可可風格的服裝的款式基調較適用於正式的社交場合,因而多採用較高品位的設計語 言。該主題的原型有過分復雜繁瑣、矯柔造作的裝飾特點,在設計中應避免單純而表面地理解和模仿原型樣式。整體地握設計的基調,合理而有選擇地運用並強化原 型樣式中的局部裝飾特點,是這類整體設計的要點。雖然它失諸纖巧、柔弱,但洛可可藝術所養成的對線條、色彩、光澤、花紋等方面的洗練感覺,對服裝設計的影 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給我們的設計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