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唐朝女子服飾非常有特色,她們真的鍾情於露胸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服飾的特點。任何一個朝代的服飾,都是蘊涵著這個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習俗是什麼樣子的。
這些因為唐朝的經濟太發達了,經濟十分繁榮,大家都不愁吃,不愁穿,自然而然把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欣賞美的角度上,從側面說,我們也可以看出唐朝的經濟是十分發達的,比其他的朝代要更加的有錢,國家發展了,社會安定了,所以說人民安居樂業,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正常的。而且唐朝文化就是如此,也培育了李白這樣有名的詩人。
B. 簡述唐代女裝特點
1、慢束羅裙半露胸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2、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半臂這種服飾早在初唐即已出現;不僅在中原地區流行,西北地區的婦女也同樣喜歡襦裙半臂穿戴,半臂是從短襦延邊出來的一種服飾,一般都用對襟,穿在胸前結帶。也有少數用「套衫」式的,穿時從上套下,領口寬大,呈坦胸狀。
半臂的下擺可以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裙腰的裡面。從傳世的壁畫,陶佣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襯內衣(如短襦),而不能單獨使用。
3、唐代婦女喜好戎裝、男服
「軍裝宮娥掃眉淺」,則描繪了宮中女子穿著戎裝的情景。武宗時,王才人因著與武宗同樣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誤認為皇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盛唐時,士人們的妻子不約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
侍女們也紛紛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圓領服,頭裹襆頭,足蹬烏皮靴。唐代婦女並無華夷之別的觀念,開元天寶年間,在長安、洛陽等大都市的街頭,處處可見身著翻領、窄袖緊身胡服、腰系蹀躞帶的漢族女子,體現了盛唐帝國婦女們開放、健美的精神風貌。
唐代女子服裝,分衣裙、冠帽、鞋履幾類。唐制規定,女服分四種,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種為後妃命婦女官於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穿著的大、小禮服,後者為日常穿著。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僅短至腰部。
裙子長而多幅。此外還有襖、半臂、縵衫等。襖為夾衣,長於襦而短於袍。半臂是短袖的緊身上衣,套於衫外,流行於唐前期。縵衫是女子歌舞時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脫。
其衣裙顏色豐富多彩,以紅、綠、紫、黃色最為流行,如時人所雲「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衫子藕絲裙」、「折腰多舞鬱金裙」等,衫、襦、襖、裙上多有織文和綉文。
如唐詩所描述:「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衣料有絲綢、棉布、葛、麻、毛等,而以絲綢最為常用。
C. 唐朝女人為何喜歡袒胸露乳是時尚高貴,還是性觀念開放
說到唐朝的袒胸露乳裝,讓我想到了《武媚娘傳奇》,就因為著裝太過於誇張,而被強行改成了大頭照電視劇,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現在的廣電審核太過於嚴厲,而10多年前的一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被戲稱為“來勢胸胸的中國風”。盛唐以後 ,胡服的影響力開始漸漸減弱,女性服裝開始走寬大的路線,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變體更加明顯。貴族的被服也僅僅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出嫁等。
我們可以從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中看出唐朝的風氣是很開放的,但是大家仔細看一下,畫中的女子雖然衣服領口開的比較低,但是胸前都有類似於抹胸一類的衣服遮擋。
永泰公主墓壁畫,這個風格和簪花仕女圖差不多,開領都是比較低的,但要說露出乳溝的,基本還真沒有,裡面都有內衣遮擋。
所以我們可以從唐代各個時期的流行服飾來看,所謂唐代女裝袒胸露乳,純屬扯淡,都是現在電視劇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誇張的噱頭,難怪《武媚娘傳奇》變成了大頭照,這都算廣電客氣的,如此不尊重文化事實,應該直接禁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