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裝吊牌的「執行標准」是什麼意思啊
服裝吊牌上的執行標準是由國家根據行業標准而制定的。主要是對接觸人體皮膚有無危害化學物質超標,而要求檢測服裝所含物性指數。如絲綢服裝的執行標准就是GB/T18132-2000! 這個是國家為了規范服裝市場安全措施而制定的行業標准。
執行標準是指反映質量特性的全方位產品標准,既: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或企業標准。標簽上標示的產品標准代號和順序號也是監督檢查的依據。
服裝吊牌即各種服裝上吊掛的牌子,包含一些服裝材質,洗滌注意事項等信息。從質地上看,吊牌的製作材料大多為紙質,也有塑料的、金屬的。
GB5296.4-2012國家標准對紡織品和服裝要求對吊牌有八項內容:
1、製造者的名稱和地址。
2、產品名稱。
3、產品號型或規格。
4、纖維成分及含量。
5、維護方法。
6、執行的產品標准。
7、安全類別。
8、使用和貯藏注意事項。
9、產品質量等級。
2. 中國古代衣服所用材料的變化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
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
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
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
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明代主要以棉布為主。
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
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3. 服裝面料有哪幾種
布的面料主要分為兩大類。
1、梭織面料(Woven Fabric)
也稱機織物,是把經紗和緯紗相互垂直交織在一起形成的織物。其基本組織有平紋(plain)、斜紋(twill)、緞紋(satin weave)三種。不同的梭織面料也是由這三種基本組織及由其變化多端的組織而構成。
主要有雪紡(Chiffon)、牛津布(Oxford)、牛仔布(Denim)、斜紋布(Twill)、法蘭絨(Flannel)、花緞(Damask)等。
2、針織面料(Knitted Fabric)
用織針將紗線或長絲構成線圈,再把線圈相互串套而成,由於針織物的線圈結構特徵,單位長度內儲紗量較多,因此大多有很好的彈性。
針織面料有單面和雙面之分。主要有汗布(Single Jersey)、天鵝絨(velour)、鳥眼布(birdeyes)、網眼布(mersh fishnet)等。
在服裝大世界裡,服裝的面料五花八門,日新月異。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優質、高檔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適、吸汗透氣、懸垂挺括、視覺高貴、觸覺柔美等幾個方面的特點。
製作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服裝,宜選純棉、純毛、純絲、純麻製品。以這四種純天然質地面料製作的服裝,大都檔次較高。有時,穿著純皮革製作的服裝,也是允許的。
(3)桑蠶絲男女褲子批發擴展閱讀:
服裝面料特性:
1、棉布
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棉布分全棉,人棉等品種。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
2、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
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3、絲綢
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4、呢絨
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
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不大適用於製作夏裝。
5、皮革
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革皮,即經過去毛處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處理過的連皮帶毛的皮革。它的優點是輕盈保暖,雍容華貴。它的缺點則是價格昂貴,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纖
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通常它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它們共同的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
它們的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它雖可用以製作各類服裝,但總體檔次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7、混紡
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它的長處,是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點,又盡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相對較為低廉,所以大受歡迎。
8、莫代爾
莫代爾 (Modal) 是一種高濕模量粘膠纖維的纖維素再生纖維,該纖維的原料採用歐洲的櫸木,先將其製成木漿,再通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加工成纖維。
該產品原料全部為天然材料,對人體無害,並能夠自然分解,對環境無害。Modal纖維的特點是將天然纖維豪華質感與合成纖維的實用性合二為一。
具有棉的柔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氣性能都優於棉,具有較高的上染率,織物顏色明亮而飽滿。
Modal纖維可與多種纖維混紡、交織,如棉、麻、絲等,以提升這些布料的品質,使面料能保持柔軟、滑爽,發揮各自纖維的特點,達到更佳的使用效果。
4. 棉布的種類有哪些
棉布的主要品種有市布、細布、粗布、吡嘰、卡其、華達呢、直貢呢、斜紋、府綢、麻紗、泡泡紗、燈芯絨、線呢、絨布等。棉布的規格。
棉布的種類很多,在進出口貿易及國內流通領域中經常按其色澤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為原色棉布(坯布)、色布、花布、色織布四類。
棉布,用棉紗織成的布。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參考:細棉布、印染棉布、松江棉布、高昌棉布、北朝棉布。
5. 各類褲子的執行標準是什麼
一般褲子的執行標準是按大類分好後如梭織和針織,再按面料的成分來分的,梭織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含毛的面料的執行標準是GB/T2666-2009;
2、而不含毛類的棉麻化纖類的褲子是按FZ/T 81007-2012來執行的,這通常就是說的休閑褲;
3、還有牛仔褲又有專門的一類,按FZ/T 81006-2007來執行;
4、而絲綢類的褲子可按絲綢類產品標准:GB/T18132-2008來執行。
針織類的褲子,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針織休閑褲:FZ/T 73020-2012;
2、針織運動褲:GB/T228530-2009;
3、針織和梭織相拼的褲子:GB/T 26385-2011;
4、針織棉褲:GB/T 26384 -2011。
(5)桑蠶絲男女褲子批發擴展閱讀:
2017年,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工信部新發布的各項標准中,全國服裝標准化技術委員會(TC219)歸口管理的標准共計20項,包括GB/T 2660-2017《襯衫》、GB/T 35447-2017《服裝定製通用技術規范》等17項國家標准和FZ/T 81006―2017《牛仔服裝》等3項行業標。
其中,GB/T 33615-2017《服裝 電磁屏蔽效能測試方法》、GB/T 35270-2017《嬰幼兒背帶(袋)》、 GB/T 35447-2017《服裝定製通用技術規范》、GB/T 35448-2017《嬰幼兒學步帶》、 GB/T 35458-2017《游戲服裝》、GB/T 35459-2017《中式立領男裝》、GB/T 35460-2017《機織彈力褲》、FZ/T 73059-2017《雙面穿服裝》8項標准為首次發布。
據悉,截止2017年12月31日,由全國服裝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的服裝現行標准總量達到89項,其中國家標准53項、行業標准36項。
6. 褲子面料成分有哪些
這主要看你穿什麼類型的褲子了,一般的休閑褲基本是棉的,還有一些亞麻的,牛仔褲想必不用解釋都知道了把,牛仔面料。滌綸,錦綸常用來做運動類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