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各民族服飾有什麼特點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一般特點 中華各民族的形成,經歷了至少兩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過程。從我國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現的「夏」、「戌」、「狄」、「荊蠻」、「夷」、「諸濮」、「百越」等族別名稱來看,我國早在秦代以前就已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秦王朝封建專制制度的建立,使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高度統一在中央政權之下。正因此,我國各民族的文化都有長期發展的歷史傳統,包括服飾文化在內。從現實的情況來考察,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具有下列五個方面的一般性特點: 第一,我國少數民族種類繁多,分布廣闊,且廣大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難,因而民族服飾多姿多彩,服飾文化內容豐富,有取之不盡的服飾資源。 我國55種少數民族,居住在全國兩千多個縣中百分之七十的縣,分布廣闊。在這些少數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眾多的支系,如苗族分為紅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類,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頭苗、獨角苗、蒙紗苗、花腳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飾劃分。這樣一來,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飾,就是同一民族內也因支系的不而具有不同的服飾,使得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顯得格外豐富。 過去,由於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城鄉居民的服飾多局限於黑藍色,一部分少數民族也崇尚黑藍色,因此有人戲稱我們為「藍蟻之國」。其實,如果從相當一部人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情況看,「藍蟻之國」的稱呼是不符合實際的。我國少數民族服飾無論從質、色彩來看,也無論從式樣、搭配來看,都是十分豐富的。有著24個少數民族的雲南省於1988年9月舉行首屆民族藝術節,數千人的少數民族文藝隊伍也就是數千人的少數民族服飾表演隊,讓中外來賓贊嘆不已。昆明民族歌舞團以「日月風火」為題,推出了一台民族服飾抒懷晚會,分「春日生輝」、「夏月溶溶」、「秋風送爽」、「冬火熊熊」四個場景展示了三百套民族服飾,其品種之多、款式奇、色彩之艷、花樣之繁令人驚贊。短短的一個半小時表演,令人信服地證明:雲南不但是歌舞的海洋,也是少數民族服飾的海洋。而這,正是多民族中國的一個縮影。 第二、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和民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的不同,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顯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區和草原的巨大差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中國的自然條件南北迥異:北方嚴寒多風雪,森林草原寬闊,生活在其間的北方少數民族多靠狩獵畜牧為生;南方濕熱多雨,山地盆嶺相間,生活在其間的少數民族多從事農耕。不同的自然環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飾風格和服飾特點。生活在高原草場並從事畜牧業的蒙古、藏、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數民族,穿著多取之於牲畜皮毛,用羊皮縫制的衣裳、褲、大氅多為光板,有的在衣領、袖口、衣裳襟、下擺鑲以色布或細毛皮。藏族和柯爾克孜族用珍貴裘皮鑲邊的長袍和裙子顯得雍容厚實。哈薩克族的「庫普」是用駝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輕暖。他們服裝的風格是寬袍大袖、厚實莊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宜於植麻種棉;自織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所用工具多十分簡陋,但織物精美,花紋奇麗。因天氣濕熱,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輕薄,其風格多生動活潑,式樣繁多,各不雷同。總之,風格的多種多樣,不同的特點十分突出,構成了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另一個特點。 第三,由於各種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原因,中國少數民族直到本世紀中期仍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相應的生產力水平上,由此而帶來的差異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數民族服飾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內容具有明顯的層次性。 中國少數民族由於各種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原因,解放前,有的已經具有了明顯的資本主義萌芽,有的卻仍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表現了社會發展的極不平衡。在這方面,被民族學者稱為「一部活的社會發展史」的雲南省,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代表。解放前,在雲南二十四個少數民族中,白、回和部分彝族中資本主義因素已經相當發展;廣大的壯、哈尼、納西、白、彝等民族都已進入了封建地主制;傣族進入了封建領主制;小涼山彝族是比較典型的奴隸制;而相當一部分少數民族如基諾、布朗、景頗、獨龍、怒、部分僳僳族、佤族等卻仍然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至今,永寧納西族(摩梭人)仍保留著母系制殘余。在別的少數民族聚居省區,這種情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只不過不象雲南這樣完整和典型而已。這樣,少數民族服飾所反映出來的文化內容也就具有層次性。同時,這一層次性還決定了少數民族服文化的層次性。有的人有一種誤解,好象凡是少數民族服飾中的特出之處都具有「原始性」,都是原始文化的具體表現,是明顯地不合乎事實的。對少數民族服飾的層次性,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具體分析。
⑵ 假如裁縫是急性子,顧客是慢性子,他們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發揮想像,講給同學聽。
急性子裁縫和慢性子顧客
一個春日,裁縫店裡走進一位慢性子顧客。顧客走到裁縫座位對面,拉過一把椅子坐下,說:「裁縫師傅,春天到了,我想請您為我做件襯衫。不過不要急,畢竟現在離穿襯衫的時候還有一些日子。」
這個裁縫是個急性子
他可不這么認為,加上這春季是他這行當的淡季,他要早點賺到這開春以來的第一筆錢,他倒了杯茶端到顧客面前,說:「這位大哥,我跟您說,現在的天氣變化莫測,而且近些年全球溫度變暖,指不定哪天突然轉熱。既然您打算了做件襯衫,還是早點做好來備用吧!您先挑一塊布料,我馬上就給您裁剪。」
這位顧客跟裁縫的性子剛好相反——是個慢性子
只見他慢悠悠地呷過幾口茶後,站起身,推開凳子,踱著步子在掛滿布料的櫥櫃前轉了一個來回,搖搖頭說:「您這兒布料倒不少,可惜沒有我喜歡的,還是等您新進了布料再說吧。」
裁縫有些驚訝:「啊?光用來做男人襯衫的布料就有二十多種,竟然沒有一種您喜歡的?這樣吧,您說,您喜歡什麼樣的布料?純棉的?聚酯纖維的?桑蠶絲的?天絲的?還是麻紗的?還有,您喜歡什麼顏色?白的?藍的?灰的?酒紅色的?天藍的?還是別的?」
顧客回答:「嗯……就做一件天藍色天絲布料的吧。」
「好的,好的,我馬上就給您進貨。現在給您量個尺碼吧!」
裁縫興致勃勃,捻起皮尺就要走向顧客。沒想到顧客擺擺手說:「慢著,慢著,還是等您的布料到了我再過來。反正我家離這也不算遠,不到兩里路。」顧客說完就要轉身離去。
裁縫趕緊叫住他:「大哥,請留個電話,我才好聯系您呀!」
顧客慢吞吞地報完自己的電話號碼,然後出門離去。第三天,裁縫從物流信息上看到新進的布料快到了,估計著快遞員下午就會把布料送過來,便撥通了那位顧客的電話:「喂,大哥,您下午過來,布料到了,幫您量好尺碼就可以開始做您的襯衣了!」
顧客在電話里回話道:「好的,我下午過來,不過我還有點事兒沒忙完,可能要晚一點來。」
午休過後,雖然布料還沒到,裁縫卻望著門口,開始巴望著顧客的到來。三點過去了,布料沒來,顧客也沒來;四點過去了,布料、顧客都還沒來;四點半過去了,還是不見布料,也不見顧客……裁縫坐不住了,他從座椅上站起來,在店裡走過來走過去,然後從手機的物流信息上找到快遞員的號碼,撥了過去,快遞員說幾分鍾後貨馬上送到。
緊接著,他又撥通了那位顧客的電話……十分鍾過後,裁縫果真收到了網購的布料。五點半鍾,顧客也如約過來了。裁縫給顧客量了尺碼,又立即拆開快遞件,將布料鋪開,熟練地用粉筆描畫了一陣,操起大剪刀咔嚓咔嚓剪起來。
慢性子顧客點燃一支煙後,轉過頭來看裁縫做衣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自己不是說過喜歡天藍色的布料嗎?怎麼裁縫用的卻是湖藍色的呢?如果他馬上將這份疑惑說出來的話,本來還不算晚,因為此時裁縫還在描畫、設計。
但他卻慢條斯理地問:「師傅,您現在設計的襯衣是別人的吧?」裁縫說:「哪會呢!這就是您的呀。」顧客總算提高了點聲音:「哎,我的布料怎麼變成湖藍色的了?不是跟您說過做天藍色的嗎?」
裁縫一拍腦袋,跌坐在凳子上:「哎呀!您怎麼不早說呀!我剛才還真沒發現商家發錯貨了!如今都已將布料裁剪掉了,這可怎麼辦呀!」
看到裁縫一臉沮喪的樣子,顧客沉吟半晌,開口道:「這樣吧,這件衣服我也不要了,買布料的錢我負責出一半吧。您要麼重新進塊布料為我重做一件,定金我先給您。不過,這次您可得小心點兒了!」
裁縫覺得顧客挺講道理,收下定金後,客客氣氣地將顧客送出了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