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最难看的衣服,我们中小学的校服肯定会榜上有名。校服只怕是我们国家穿着人数最多的服装了,而且是一直被吐槽,从未被改变。一如既往地宽松肥大,一成不变地运动风,毫无设计感地服装款式是校服在人们心目中的主要印象。翻开我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毕业照,你不仔细找甚至都找不到自己,因为清一色的校服,男生板寸,女生短发,不用放大镜去仔细寻找,哪里能分得清楚谁是谁。
当学生们长大了,回顾这一段被校服束缚住个性的岁月,会不会也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呢?
Ⅱ 学生校服涂鸦现象体现出什么
学生在校服上涂鸦秀个性
记者在襄阳四中门口看到,不少学生身穿的校服上被画上了各种图案:有的在上面写了一句励志话语,有的则把自己的头像画在上面……
现象:学生在校服上涂鸦
在红色校服的后面,用英文写着“Thismanisnotafake”“IbelieveinSherlockHolmes”,这是四中高二(7)班李雨薇的“校服文化”。李雨薇称,在校服上涂鸦可以展现一个人喜欢的东西和个性,体现的也是一种“校服文化”。
高二(2)班陶然则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校服上,并且让同学马紫薇帮她画上了可爱的动漫头像,还写了一句歌词,用来鼓励自己坚持到底。
据了解,在高二(2)班和高二(7)班,都有一半的同学在校服上涂鸦,大家已经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时尚”。
争议:有人叫好,有人反对
对于学生在校服上涂鸦,有人叫好,也有人表示反对。
四中高一年级语文老师颜婷婷说,有的学生在校服上画卡通人物,就像一幅艺术作品。通过一件普通的校服展示出学生的才能,这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校服不宜太张扬,整齐划一才好。”诸葛亮中学副书记刘圣勇认为,涂鸦过的校服可以在校外穿,在校内穿则比较杂乱。同时,如果衣服上所加的字词、英文字母等表述不妥,有可能被其他同学取笑。
学校:只要内容健康,不反对
四中办公室副主任刘建功认为,在校服上涂鸦可让学生放松心情,并且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有的学生会请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在自己的校服上画画,在此过程中可增进友谊。
昨日下午,四中高一年级为学生发放了新校服。高一年级主任李先军表示,只要内容健康,他并不反对学生在校服上涂鸦。他建议学生在校服上写一些有励志作用的话语等,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Ⅲ 校服的校服文化
2013年5月,河北省正定一中为该校高一、高二学生发放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夏季校服,有学生反映,该校服比较轻薄,材质为网眼布料,导致学生的内衣若隐若现,一些黑色、红色等深颜色内衣更是可以看清楚颜色,这让不少学生尤其是女生感觉十分尴尬。不少学生因为害羞,拒绝穿该校服上课。2013年5月21日,正定一中方面表示,该中学的校服出于穿着凉快的考虑,但透明度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气温低难敌校规 短裙女生成台湾冬季一景
寒流来袭,大家都是大衣包紧紧,但是有学校的冬季女生制服就是裙子,在10度左右的清晨,穿着裙子上学。
在台湾,很多的学校为了保证女学生传统端庄的气质,规定女学生一年四季的校服都必须是裙装。因此面对寒冷的天气,温度只有10度左右,来到淡水这间学校校门口,女学生却都穿着膝上短裙配裤袜,和男生的西装裤一比显得特别单薄。
原来学校为了保持传统端庄的气质,规定女生一年四季都是穿裙子,学生外套内能多塞几件衣服就塞几件,围巾、口罩更是不能少。为了不违反校规,学生虽然偶有怨言,每天还是穿着裙子上学。
网友集体吐槽丑到爆的奇葩校服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有网友认为,北师大二附中的同学们穿的那套蓝白运动服,从而在网上再度引爆校服之争。中国学生乃至社会青年素来对校服不满
中国校服朴素、休闲、运动,轻便灵活,更有安全感,所以每逢周末节假日,学生也是经常把校服当穿运动装。校服和书包是学生的一个标识,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自九十年代以来,校服被一统天下,各省各市众多的小学、初、高中的同学们都裹在宽大的校服里度过了12年的豆蔻年华。非常精神的运动服,作为少男少女的“校服”,却也真是让人提不起精神,于是学生的反抗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学生登台秀“最美学生服”
2015年7月8日,在首届宁波市学生服设计展演活动中,来自宁波17所中小学的同学们穿上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设计的学生服亮相T台。前沿的设计和个性化造型使校服一改单调之风,展露出时尚个性的因子,打破了运动式校服“一统江湖”的局面。
Ⅳ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的校服文化
一说起校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历史。其实“校服”一词,词源于英语中的Uniform,在英语中,Uniform分为“uni”(统一、一致)和“form”(形式)两个部分,其本质含义是统一的服装。校服起源于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以教会性质学校和贵族学校为代表。当时已经具有制服、礼服、运动服、学位服等分类。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都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这不仅成为学校的一个标志,同时也体现了学校严谨的治学方针。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校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征,这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自己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作为学生的身份了。
校服在其不断地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校服文化。我们知道一所学校,其学校文化,具有持久的浸透力,学校的竞争终究也是文化力的竞争。而我们的校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学校流动着的环境文化。因为服饰文化的生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而现代教育中的学校,也会越来越显出生态性的特点。或者说,当前教育越来越尊重人的地位,也越来越注重彰显人的个性、气质以及人的自我价值的定位。和谐的学校文化也表现在学校环境文化与服饰文化对学生的内涵塑造力,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对于我们上海实验学校东校这样一个以“开放、和谐、有个性、有活力”作为校风的学校而言,学生们衣着美丽而大方的校服,能加强我们学生的纪律性,同时,也能体现出学校整体的素养。让学生为自己能够作为实验东校的一份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Ⅳ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校服文化,学生为什么要穿校服
校服对中学生来说,是身份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校服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能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化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它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自觉用学生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自身和学校的形象。
学生穿上体现本校特色的校服,就拿相当于手拿一张特殊的“身份证”,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学生,一言一行都代表学校的形象而有一种自我约束,从而增强了自律意识。对于学生在校外行为的管理,也加大了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学生身着校服进出学校或参加集体活动,是校园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
Ⅵ 关于校服的议论文800字
我国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调查与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学生们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与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与国外大学生服装有所区别;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设计脉搏,这些都是本论文重点开展研究的。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有关校服的资料以及采用了不同群体及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形式调查现在高校学生对自己的校服所持观点,得出不同结论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探讨高校学生服问题的研究,并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设计力争表现出符合中国国情,深受90后大学生们喜欢,注重简洁、大方、美观的新型校服。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校服;设计研究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
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一种身份的象征。校服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近年来,我国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发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个应该多方位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校服现状调查
调查过程:通过发放色卡、图片、调查问卷完成。
1、款式设计风格调查
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老套,运动服式的校服设计成为“千篇一律”现象严重。这种单一形式的校服设计严重抑制了大学生们对美的追求,着装形式上,基本上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服饰环节,产生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感;学生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校服结构设计多为松垮,缺乏个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齐放,水手服式样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衬衫西裤、五花八门的毛背心颜色配以白袜黑鞋,给人感觉新鲜朝气。
2、体型特征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号型系GB1335-97标准体型分类分为:Y(瘦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22-17cm,24-19cm),A(正常,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6-12cm,18-14cm),B(微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7cm,13-9cm),C(较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17cm,13-9cm),D(胖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6-2cm,8-4cm)。
女子体型分类特征
男子体型分类特征
例如:对于女子号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为160㎝,净体胸围为84㎝,胸腰落差为18-14cm之间的属于A型女性。
调查显示:A/Y体型占据多数比例。不过显示,从孩童时代到大学间,每5人中就有一个胖子的现象已经出现。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浅色为主,72%的人选择了白色56%的人选择了蓝色。秋冬校服以深色为主,52%的选择了黑色,35%的人选择了紫色。对于校服喜欢什么风格:
A、日系;B、韩系;C、休闲系;D、运动装。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还是喜欢运动休闲装,30%喜欢韩系。43%的人认为春夏的服装价位应在70-90元之间,57%的人认为应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价位在120-190之间。
二、90后校服设计要点
1、从款式上设计要创新。从创新思维下思考设计。校服已经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款式设计都与本地区、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要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区高校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服有较大的款式区别。
校服设计款式主要分为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休闲式)学生装,款式新颖,各系的校服颜色可不同,有个性,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与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适。根据季节变换,穿着舒适,重视色彩和流行时尚的搭配与结合。夏季校服多以浅色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为主。
3、从服装面料上设计要体现出舒适透气、易洗耐穿原则。
4、从配件上设计考虑的因素就相应多了一些,如配件应该体现时代感,将时尚以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饰是设计的一个亮点,校标、领带、装饰带被认为是校服应有的配件,Logo应结合校园特色。
5、质优价廉而耐穿原则。质优,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质量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6、设计特点。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园文化及90青年人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将时尚元素其中设计中。90后大学生是早晚都是准职业人,具有学生成人等多重特点的人群,所以在考虑其校服设计是要考虑其心理特征、形体特征、身份特征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校服设计者充分需要考虑的。
Ⅶ 英伦风的校服有什么特点
英伦风格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甚至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图的解释也都不一样。比较一致的定论是英伦风格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英国君主制特点,也就是皇家特点。大陆地区来说,明显的英伦风格的服饰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穿的英伦学院风格和英伦复古风格。前一个风格很明显就是左胸有学院徽章,这个徽章一般都是领主徽章家族徽章演化或者是由当时的国王所赐。后者多半以在服饰上采用英国宫廷礼服元素的衬衫居多,而且因为没有版权问题,基本所有品牌都有应用。
英伦学院风的牌子那就是eland 。虽然是韩国依恋公司的下属品牌,但是他本身买断了欧洲和美国很多知名院校的校服制作权,算是非常明显的英伦学院风。至少在中国人眼里算。我们常说的英伦风格其实很狭隘,就是指英伦学院风。欧洲的服饰风格其实很相近,虽然他们也有民族差异,但是毕竟都是拉丁语系,交流方便,皇族之间亲属关系也很多,风格都很相近。
与巴黎的雅致、米兰的奢华、纽约的简约相比,英伦的时尚似乎总是带有那么点双面气质。理性中透着感性是英伦风潮的特质。一方面穿得比较保守和谨慎,注重细节但不繁冗。另一方面就是“英伦朋克”,在具有先锋性的同时,又比“美国朋克”更干净、利索,皮衣、窄腿牛仔裤,让人看起来既消瘦又苍白。
很多时尚品牌都很钟情于英伦风格如Calvin Klein, Sportmax,cada,Moschino,Yohji Yamamoto,Bill Blass,paul smith等都有英伦风的产品推出,它们中性却不失温柔与妩媚。为的是满足那些虽是怀旧主义者或厌倦追赶张扬的现代派,却需要表现贵族情结的女人。这系列通常采用粗犷的面料,借以陪衬穿着者的书卷气,或者也能应和残留的野性,有一些神秘的味道。
创立于1856年的英伦顶级品牌Burberry是英伦风格的代表。它承袭了这一气质,在以英伦文化为蓝本的同时,不忘功能性及布艺技术的创新,时刻保持骑士精神。
英伦校园风大体上是指源自英格兰牛津、剑桥等知名学府中的学生惯常的装扮,这种服饰风格的主色调大多为纯黑、纯白、殷红、藏蓝等较为沉稳的颜色,有的还会配以少量黄绿色系作为佐色。在图案花型方面,英伦校园风主要以条纹和方格为主,比较常见的有黑蓝条纹、黑红条纹、蓝底红格、蓝绿底红格等,黑、白两色通常作为边缘装饰色出现,整体风格古典、优雅而沉稳,充满学院派气息。
塑造英伦风格必备的单品:
西装外套、条纹衬衫、毛背心、格子裙、暗格纹裤子、系带皮鞋、Burberry风衣、窄小的领带等,服装以合体为宜。大家不妨试一试。
Ⅷ 为什么有人在高中还穿初中校服
学生有穿衣自由,不能限定学生限定地点限定时间去传限定的校服。
穿校服也是一种集体荣誉感,在视觉和心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有团结氛围,有学校的标志和气氛。
但是,每个学校和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允许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校服文化,但是也需要允许个性差异的存在。只有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个性和自由,展示自己的特点,这样大家才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而且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都是一样的,不一定都是家庭优越的学生。所以,有些穿衣打扮方面都不一定很有档次,我们还需要照顾这部分同学的情况,尊重他们的穿着。只要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可以了。尤其是冬天,外套只要还能穿,就可以继续穿,这个一点都不影响,而且有初中的学校标志,也是一种自豪。
拓展新闻:
气温低难敌校规 短裙女生成冬季一景。寒流来袭,大家都是大衣包紧紧,但是有学校的冬季女生制服就是裙子,在10度左右的清晨,穿着裙子上学。在一些地区,很多的学校为了保证女学生传统端庄的气质,规定女学生一年四季的校服都必须是裙装。因此面对寒冷的天气,温度只有10度左右,来到淡水这间学校校门口,女学生却都穿着膝上短裙配裤袜,和男生的西装裤一比显得特别单薄。
原来学校为了保持传统端庄的气质,规定女生一年四季都是穿裙子,学生外套内能多塞几件衣服就塞几件,围巾、口罩更是不能少。为了不违反校规,学生虽然偶有怨言,每天还是穿着裙子上学。
学生登台秀“最美学生服”
2015年7月8日,在首届宁波市学生服设计展演活动中,来自宁波17所中小学的同学们穿上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设计的学生服亮相T台。前沿的设计和个性化造型使校服一改单调之风,展露出时尚个性的因子,打破了运动式校服“一统江湖”的局面。
汉式校服走进校园
四川南充的白塔中学高中部2017级22班 [11] ,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方式设计了汉式校服,全班穿着汉式校服上课,研学,学习传统文化;汉式校服体现了中华美学精髓和国人气质的传统服饰,满足开学典礼等正式场合仪式感的同时,也兼顾到学生日常运动的需要。
Ⅸ 校服的种类有多少
各省市“校服”类型盘点,运动风是其中一种,看看你喜欢哪个类型
第一种类型:常见“运动风”
我们国家常见的主流校服类型,就是运动风,基本上全国大部分的学校,都是这个类型的。基本上以蓝白、黑白为主要的色系,可能也有一些学校会出现红色、黄色、绿色这种比较缤纷的颜色。
款式主要就是上衣是拉链的,裤子为松紧的,可能会有一些条纹做简单的装饰和点缀。不过这类校服也是被学生们吐槽最多的,很多学生觉得很不好看。
等到学生们毕业之后,可能也很难有机会再次穿校服了,所以这个时期是很美好也是很难忘的回忆。并且,一些学校并不是需要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的,偶尔也有可以不穿校服的时候。
Ⅹ 民国款校服那么美,当下校园为什么偏偏不再沿用
民国虽然短短三十七年,却充满了许多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化印记,校服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视觉痕迹。民国校服,曾是那样的素雅又亮丽, 所以在如今运动校服当道之际,人们愈加怀念那一袭清新的民国校服。 于是文艺青年们, 每逢毕业季则争相拍摄民国校服毕业照,为什么俊男靓女对民国校服情有独钟呢?为何不少人喜欢穿却得不到推广?且听在下为您一 一道来。
当然民国时期的裙装等校服对人身材有最直接的考验,身材不好的人穿上去恐怕就是东施效颦,要被人讥笑为恐龙了,故而民国校服也只是拍照cosplay之用,鲜有做常服的,估计不少人也是自忖身材不够,也只是图一时新鲜罢了。
或许穿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则是我们心中所持有的对本邦文化的心态。民国校服文化的精髓也通过改良渗入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服饰文化中,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漂亮合体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