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⑧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 下面有著作)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 | 京戏脸谱 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 ★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 ★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 ★衣冠服饰★:汉服(汉族)、唐装(汉族盘领袍)、苗服(苗族)、维服(维吾尔族)、绣花鞋、虎头鞋、伪唐装(满族马褂)、旗袍(满族)、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 中国传统服饰 汉服
★四大雅戏★: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鲤鱼; ★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 ★器物随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 ★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 ★传说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飞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中国传统文化一览表
-汉服(汉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满族)、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昆曲脸谱、湘剧脸谱、川剧脸谱、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古代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筝、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箜篌、胡琴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汉族盘领袍)、唐巾、深衣(汉族男装)、襦裙(汉族女装)、直裰(汉族男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满族)、伪唐装(满族马褂)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束发戴冠(汉族)、清朝大辫子(满族)、苗族银饰(苗族)、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⑵ 看了大太监,我想问一些历史事件
关于肃顺
肃顺(1816—1861),清末满洲镶蓝旗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受咸丰帝的信任和重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是同治帝顾命八大臣之一。不久,恭亲王与两宫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八大臣垮台,肃顺被斩首于菜市口。
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她是逃到热河去了。
热河行宫就是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the Imperial Mountain Summer Resort[1])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具体自己网络去。
后宫甄缳传里的雍正去避暑的那个行宫是圆明园。
判断一个人不能单纯用好或者坏来鉴定吧。得看他一生的事情。再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自己去了解她的一生,在自己去想吧。
咸丰死后的事情你了解了慈禧自己就知道了。
慈安没有儿子。慈禧权力没有她大。在封建的等级社会中,宫中后妃的阶位不仅森严,且难以逾越,嫡庶(妻妾)的差别更是不可抹杀。皇后母仪天下,总管六宫。在宫中即使是咸丰帝也颇为敬重慈安,更何况聪颖如慈禧这样的人物,自是执礼恭谦,不敢稍有放肆。
雍正只有一个正式皇后,姓乌喇那拉氏,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 这位皇后少年时代即入宫侍奉,当时康熙帝很喜爱她,作主将她许配皇四子,为雍亲王的正室嫡福晋。雍正元年被册为皇后时已届中年了。其他的自己网络吧。
⑶ 流光溢彩近义词
1、光焰万丈
光焰:光辉。灿烂的光辉射向远方。出自郭沫若《女神·太阳礼赞》原形容诗文美妙,留传后世。现多形容新生事物前程远大。光焰万丈的,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2、光芒万丈
形容光辉灿烂,照耀到远方。出自巴金《旅途随笔·香港的夜》: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的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
3、光辉灿烂
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
4、光华夺目
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出自钱锺书《围城》五:[这女人]颈里一条白丝围巾,身上绿绸旗袍,光华夺目。
5、光彩夺目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⑷ 内蒙古有啥有山有水的旅游地方
去喀喇沁啊。
喀喇沁旗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山势奇特,森林茂密,东西长 104公里 ,南北宽 75公里 ,总面积3701.8平方公里。处于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地带,具有鸡鸣三省的区位优势。旗政府锦山镇距赤峰市 43公里 ,距承德市 160公里 ,距北京 360公里 ,人口37万,处于环渤海经济区。发源于茅荆坝的锡伯河日夜不停地奔向西辽河。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喀喇沁汉译“守卫者”,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清代为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民国年间属热河省管辖,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抗日战争结束后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 7°C ,平均湿度 60-80%,年日照时间2900小时,≥ 10°C 积温1900- 3100°C ,年平均降水量 420.7毫米 ,无霜期130天,风速 2.4米 /秒,冰冻深度1.3 -1.4米 。
喀喇沁旗旅游资源丰富。在其境内,主要的人文景观有:内蒙古自治区目前保存最完整、品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亲王府,清代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圣地福会寺、灵悦寺,清代公主陵,辽代古刹龙泉寺、遮盖山石窟,辽代耶律琮墓等。主要自然景观有:人颂“塞外黄山”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川秀美的皇家猎苑茅荆坝自然风景区,神秘的楼子店月牙山溶洞,充满异域风情的美林谷私人山地牧场等。
http://..com/question/60897348.html
喇沁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属乌梁海氏。乌梁海氏,是近代蒙古民族的著名大姓,同时也是蒙古族历史中的一个古老悠久的氏族称号。乌梁海在古代历史典籍中,也被译写为:“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等,音译字样虽不相同,其实内容相同,都是对乌梁海一词的译写。
史料记载,乌梁海曾是一个森林部落,乌梁海部生活于高原森林中的年代,要远早于《蒙古秘史》所叙的成吉思汗时代,据波斯人拉夫德所著《史集》记载:兀良哈人,原来栖居于巴尔古真滩的森林百姓,后来徙至不而罕哈喇敦。
乌梁海氏族是较早归附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之一。《蒙古秘史》中记载:札儿赤兀歹老人的儿子者勒篾弟兄二人,来到成吉思汗身边后立下了汗马功劳。扎儿赤兀歹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曾为一代挚友,所以,当成吉思汗忙于统一蒙古各部的时候,扎儿赤兀歹便将自己的两个儿子者勒篾和速不台送到成吉思汗那里,做了成吉思汗的“伴当”。当成吉思汗成就一代伟业时,者勒篾兄弟二人成为了成吉思汗麾下的佐命功臣。
者勒篾,也译为“济拉玛”,喀喇沁王的远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性命,特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被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后来,成吉思汗又将女儿花茵公主嫁于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的称号(驸马)。成吉思汗1206年在斡难河源宣布建立大蒙古国。
明朝,乌梁海蒙古七传至和通(又译成“花当”),其领地为明朝屏藩福余卫、泰宁卫、朵颜卫。1627年,包括乌良哈三卫在内的喀喇沁属地向南抵张家口.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雄心勃勃一直想重振黄金家族雄风的北元政权林丹汗,对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抗拒汗庭的行为进行讨伐,击败喀喇沁部,喀喇沁余部东迁至乌梁海三卫地。但由于林丹汗长年征讨和残酷的剥削,引起了其他诸部的反抗,后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赵城之战。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喀喇沁部封建主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等纠集内喀尔喀等部,联军10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也称赵城)消灭了林丹汗4万多人马。这便是著名的朵颜反击战.同年七月,朵颜卫首领苏布地,色楞等害怕遭到林丹汗的报复,遂率喀喇沁部投靠了后金皇太极,行青牛白马之誓。皇太极出兵相助苏布地,在西拉沐沦河边,突袭林丹汗营地,林败走青海,皇太极诏封苏布地仍驻喀喇沁故地,赐号为都固棱。
喀喇沁部远祖为游牧于中亚草原今伊朗境内的的乌古思人,东迁后与朵颜乌梁海合二为一,仍以喀喇沁为部落名称,而乌梁海人其首领是者勒篾的后裔:革兰台之子恩克为者勒篾的10世孙,长昂为11世孙,色楞为第12世,长昂之子赖洪大为第12世,赖洪大之子苏布地为第13世,也是明代朵颜卫的最后一任首领。 现喀喇沁左翼档案馆藏有其家族族谱.
苏布地归附后金之后,为满清入主中原攻锦州、破长城立下汗马功劳,后病死,其子固鲁思奇布继任喀喇沁部首领。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诏编喀喇沁部为左、右二旗,以固鲁思奇布掌右翼旗(今喀旗),并授扎萨克衔,编95佐领,治所在锡伯河北岸龙山。也是清朝开始喀喇沁旗的第一任首领。其叔色楞掌管左翼旗(今辽宁喀左)。
清崇德六年 (1636) ,皇太极诏令蒙古诸部清查户口,编制牛录: 300 人为一牛录, 150 箭丁为一佐, 50 丁为一马甲。整编后的喀右旗有 22 牛录, 44 佐领,计 6600 户, 33000 口,晋封固鲁思奇布为固山贝子,赐多罗杜棱号。(清代,在蒙古地区推行七等爵制,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统称王公贵族。“台吉”是只有成吉思汗血亲后裔才享有的称号,是汉语太子之意;塔布囊是喀喇沁贵族享有的品位,因其先人曾是成吉思汗的女婿,即附马的意思。)其后,喀喇沁右翼王旗历经十二代、十四袭。家谱世次如下:
清顺治七年(1605)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固鲁思奇布崐晋封贝勒,顺治十五年(1685)死,其长子图巴色楞袭扎崐萨克多罗杜棱贝勒,不久,病殁,由其弟班达尔沙继任,崐康熙七年,晋封班达尔沙为郡王。班达尔沙卒后,其兄崐札什袭任札萨克郡王。(康熙十四年(1675),札什向清延密报林丹汗之孙崐布尔尼谋反,康熙皇帝重赏札什。又曾先后多次巡视塞崐外,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巡幸至哈拉和屯(今宁城崐黑城),札什奉献土地充行围之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帝封其第五女端静为和硕公主,下嫁札什之子噶尔崐藏。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巡视塞外,驻跸锡伯之勒(崐今锦山镇),幸端静公主府。次年,康熙再巡塞外。驻崐喇嘛洞山(今宁城头道营),赐喀喇沁郡王札什冠缨、蟒崐缎及银两。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北巡,驻和硕崐端静府第。)道光十六年(1836)喀喇沁郡王布尼雅巴拉卒,诏崐其子色伯克多尔济袭爵,仍命御前行走,戴三眼花翎,崐道光二十七年(1847)色伯克多济之女被清廷指定为恼亲崐王妃,咸丰五年(1855)卓索图盟盟长色伯克多尔济,因崐奉剿太平军有功,谕令表奖优叙。同治七年(1868)清廷崐诏准已故郡王色伯克多尔济之子旺都特那睦济勒袭爵。崐光绪二十四年,旺王病卒,其子贡桑诺尔布袭爵,一直到民国时期。
风土人情
虎围:喀喇沁旗地处东木兰围场,乾隆年间建有虎枪营分健锐、劲强、坚固、扶翼、精壮、素通6队,每队10个人,各持虎枪一把。每次围猎时每队后面各备10名炮手。参加虎围的人穿戴也很讲究,一律灰色马褂、战裙、秋帽、貂尾、足履战靴,腰带火镰、小刀,还有短柄镰、斧、铁腿齿等。每年自农历九月十五起,扎萨克衙门每天4人值班,发现被老虎咬伤的牲畜,急速报告,然后王爷召集虎围人员布置任务,请喇嘛诵经。虎围人员在出发前都要吃启程饭叫猫耳汤(一种荞面食品)。临出发时候王爷祝吉祥之词“罕山之福无疆,所适收获无量,神佛保佑五私,立盼捷旗飞扬”。
出发后,众人履迹寻踪,寻的踪迹确认并报总管,在山进口处驻队,查明地势鱼贯而入,当看到蓝旗会于谷口及知合围成功。见到老虎先辨毛色,再分雌雄。雌者性柔狡猾难制,雄者刚猛气大易捕,同时还要看虎是熟睡还是警醒,卧地不起亦不怒者在枪头绑爆竹向其燃放,激怒老虎,同时高声大喊,报告虎位。老虎受惊张口伸腿,以尾左右击地当前爪抓地欲跃时,虎枪手各将枪柄插地,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双手紧握枪柄,枪头向前待立,激怒的猛虎张口一跳,在其即将落地时,猎手将枪头刺入口中,借虎扑之势,从舌根刺入颅内,两旁炮手立即开枪,老虎毙命,猎手大喊“罕山之主,赐于无疆”。有虎假死者,寻隙逃匿时不可紧追。,立呼虎之去向,使其他队围捕,捕得老虎,载虎回府,请扎萨克郡王过目,然后论功行赏。接着大摆筵席,杀虎英雄坐首位,扎萨克郡王赏酒赏肉并赐纪念品,虎围结束。
民族服饰:喀喇沁旗蒙古族清初以前过着游牧生活,着长袍,穿为衣,脱为被,骑乘护膝盖。喀喇沁右旗建旗后,旗内人民开始过上定居生活,所以服饰方面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男女都喜欢穿蒙古袍,其特点是瘦长。服装也分四季,有柴木其(单衣长袍),夹柴木其(夹长袍),得勒(皮长袍),马甲(坎肩),原尔摩(马褂)颜色喜艳,尚兰。
妇女穿长袍有标志:老年妇女穿白布“柴木其”;中青年妇女穿旗袍,未婚妇女穿鲜艳的长袍套马甲。蒙古靴子多为牛皮革制作。男帽有礼帽、便帽之分,礼帽又分冬夏,夏为仿清代圆锥形红缨凉帽;冬为卷边红缨暖帽。喀喇沁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受满族妇女头饰的影响。
饮食:猪、牛、羊肉为喀喇沁蒙古族传统肉食品。每年农历五月后草茂羊肥开始宰杀,随宰随食。初冬小雪后,天气转寒,牲畜膘情好,进行一次集中宰杀,备足冬春肉食,俗称“卧羊”。喀喇沁蒙古族肉食品通常吃法有全羊席、手把肉、烤、炖、炒、涮火锅等,其中最具特色的为喀喇沁烤猪。
烤猪是喀喇沁郡王专为祭祀神灵和向清朝皇帝进贡而烧制的食品。每年正月、五月十八、八月十五,王府举行祭礼大典,供奉家庙及祖宗神灵,都烤制整猪整羊。腊月,王爷进京值班前,伙房都要备好这些熟食,以备孝敬皇上,馈赠在京亲友。
婚俗: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婚俗吸收了汉、满族部分的礼节,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礼仪程序。分定亲、娶亲、婚礼。
待客:喀喇沁蒙古族热情好客。客至,全家出门迎接依次问安,男子屈右膝,俗称“打单千”妇女双手相握,屈双膝“打双千”。请客人吃饭时,晚辈男女垂手而站伺候客人。禁止晚辈陪客,但要向客人献茶敬酒,以示尊敬。
王爷出行:[ 府门前,月台,四带刀护卫从侧门出,四名典仪随后。 ? 典仪官:黎民百姓听真:今日大清康熙爷五公主奉旨下嫁,王爷与世子率队出迎。吉时已到,大开府门! ? [ 音乐起,府门缓缓打开,刀旗队、护卫队,由府门而出,分列阶下,仪仗、文武官员分列月台两侧 ? 典仪官:恭请王爷、福晋、世子! ? [ 王爷、福晋、世子上 ? 典仪官:敬酒 ? [ …… ? 鸣炮 ? [ 放号声音乐,后鸣炮 …… ? 擂鼓 ? [ …… ? 典仪官:鸣锣开道! ? [ 音乐起 ? [ 鸣锣开道,刀旗队、护卫队、随从等依次而行 …… ? 安 代 舞 ? [80 名身穿黄色蒙古袍的少女,分别从府门两边侧门涌入广场,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进行舞蹈。
公主下嫁:[ 送新队伍至府门月台前 ? 太 监:多罗杜棱郡王喀喇沁扎萨克扎实、世子嘎勒藏皇封,晋见和硕端静 公主! ? [ 三人下至台前,公主下轿 ? 王 爷: ? 福 晋: 参见公主! ? 世 子: ? [ 公主示意,三人起。王爷、福晋上至台上,世子台下。 ? 典仪官:请贵宾入府 ? [ 太监、王爷、福晋、世子 ( 由典仪搀扶 ) 公主、公主队伍、王爷队伍依次入 府。 ? [ 留在回事处的有:太监、小太监、福晋、王爷、世子、四典仪、四带刀护 卫、文武官员、品级牌
[ 四带刀护卫、典仪官上 ? 典仪官:世子与公主大婚,即时举行,文武官员排班就位 ( 品级 牌、文武官员从丹陛桥上至台上 ) ? 典仪官:恭请王爷、福晋 ? [ 王爷、福晋上,一典仪陪同。 ? 众文武:恭喜王爷、恭喜福晋! ? 典仪官:恭请钦差大人! ? [ 大太监、小太监上,一典仪陪同,王爷、福晋迎。 ? 典仪官:恭请世子、公主! ? [ 世子、公主上至台前,一典仪陪同。 ? 太 监:多罗杜棱郡王喀喇沁扎萨克扎实 —— 接旨! ? [ 王爷、福晋、世子接旨。 ? 太 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多罗杜棱郡王喀喇沁扎萨克体恤 民情,爱护百姓,致使民心安定,百业兴旺,功绩卓著。特将 五公主和硕端静许尔长子嘎勒藏为妻,即日完婚,望尔等再接 再励,效忠朝庭,钦此! ? 老王爷: ? 福 晋: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世 子: ? 典仪官:先请世子射三箭,驱邪避祸无灾难。 ? 再请公主迈火盆,红红火火福满门。 ? 还请公主跨马鞍,步步登高保平安。 ? 典仪官:一拜天地 ? 二拜高堂 ? 夫妻对拜 ? 地久天长! ? 典仪官:龙凤呈祥结良缘, ? 揭开盖头见红颜! ? 太 监:公主与世子大婚,万岁爷还有封赏哪! ? 金宝玉册, ? 御前行走, ? 御赐黄马褂一件, ? 皇缰一付 ? 三眼花翎一顶 ? 雅乐乐班一支 ? [ 交接仪式结束,雅乐就绪。 ? 典仪官:世子与公主大婚,普天同庆,万民同乐,歌舞起来! ? (1) 雅乐表演 ? (2) 搏克摔跤舞 ? (3) 旗枪舞 ? (4) 时装表演等 ?
⑸ 满族简介
见网络:
满族在古时称肃慎、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982.118万;2000年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为1068万。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现在只有黑龙江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⑹ 一些地方的民风民俗
1、大同风俗之出生俗
大同地区,在婴儿出生后,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必须给新生婴儿赠送衣服、被褥、枕头、鞋袜等礼物。在孩子生下12天时,亲友中的妇女,要来看望孩子的母亲,名曰:打听。要给产妇带来些红糖、挂面、蛋糕等礼物,表示慰问。
产妇家中也须设便饭招待客人。在产期内,忌讳外人进产房,尤其是忌讳外家男性进产家门,为了防止有人冒然闯进,特在门上挂个红布条,表示家中有产妇,禁止外人入内。
在满月之前,要由婴儿之父母或者其它长辈给婴儿起一个名字,一开始要有个“乳名”,也称“小名”,叫起来不连姓,过几天再起个名字,也称“官名”,叫起来与姓相连,以后报户口、上学皆用此名。
婴儿生下一个月,父母要给过“满月”,一百天则要过“百日”,一周年还要过生日。
2、老北京
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俗话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如牛毛。”确实,胡同可以说是北京的特色景观和文化之一。
老北京是由胡同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但是,到胡同中去参观旅游,却不能用“逛胡同”或“串胡同”来表达,这是因为,胡同中妓院比较集中,一些嫖客今儿去这条胡同,明儿去那条胡同,在胡同里逛来逛去,串来串去,寻花问柳。
日子长了,老北京人便把那些经常到胡同妓院里嫖娼的人,先说成是“逛窑子”,后来就含蓄地说成是“逛胡同”或“串胡同”的了。再往后其意逐渐引申,把那些作风不正派、不正经而在胡同里闲逛的人也说成是“逛胡同”或“串胡同”的。
3、广东早茶
广东人饮早茶的茶叶主要分为红茶和花茶。此外还有菊普茶,菊普茶是普洱茶混合菊花,其他还有普洱茶、水仙茶、铁观音等。
最经典的茶点是;虾饺、烧麦、叉烧包、糯米鸡、凤爪、肠粉,其他各类特色茶点应有尽有,如蒸排骨、猪肚、牛百叶、鱼蛋、牛肉丸等等。
4、山西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
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1980年晋查显示,山西地方剧种达54个,占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
5、天津年俗
天津的年俗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阖家欢乐”,其社会意义是保证宗法社会下父系家庭的团圆。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许多天津人在这天喝腊八粥并用醋泡大蒜,从而为正月准备腊八蒜和腊八醋。
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天津的年货市场主要集中在在天津天后宫为中心的宫南、宫北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古文化街一带。
⑺ 承德市有开私订旗袍店
不知道你是要自己做旗袍还是要开旗袍店呢?
⑻ 电影《娘,俺要上学》演职人员表谁那里有,提供一下,谢谢
《娘,俺要上学》是袁一木 于2018年编剧导演的公益电影
电影《娘,俺要上学》是都市心灵影院系列作品的首部作品由刘嘉程、姚建峰、周梦瑶、陈秀君、韩美轩、李勇刚等主演,公益人杜永刚、杨春孝、安航、李少信、刘少冲、孙桂香、刘子贤、冯雯、郑浩洋、王秀丽、李伊涵等参演
⑼ 满族是属于中国的哪里
满族人口及主要分布
目前超过1000万人(截止1990年全国有982.1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辽宁最多。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等省区,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河北、山东、内蒙古、新疆、等也有少数居住。
辽宁居住着500多万满族同胞,占全国满族人口的一半以上。辽宁还有8个满族自治县(含两个县级市)和若干个满族乡镇。是满族聚集和活动的主要地区。
吉林满族2001年底,人口有104.81万人,其分布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吉林省有1个满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1988年8月30日成立),有10个满族乡(镇)、4个满族朝鲜族乡、1个朝鲜族满族乡。
黑龙江满族现有91万多人。散居在全省城乡各地,80%左右居住在农村。黑龙江省是满族的发祥地。早在周朝,满族人的祖先就居住在阿什河流域。现宁安市一带的满族土著居民较多,黑河、嫩江、齐齐哈尔一带的满族人多是清朝康熙年间为加强北部边防,从吉林、宁古塔等地征军来屯垦戍边的;双城、五常、阿城等市的满族人,多是清朝乾隆年间从北京移民来的。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满族人是从吉林、辽宁为谋生而来的。
河北满族人口有204.6万(可能不准确)。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的遵化市,保定的易县,满族人口较多。满族进入直隶(河北),因驻防、圈地、守陵、护围,分布在全省各地。居住呈大散居状况,也有相对聚居区。清代,满族社会政治地位高于其他民族。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满族失去了特殊社会地位,后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压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一律平等,河北满族人民充分享有各项平等权利。20世纪80年代,我省先后设丰宁、青龙、宽城三个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北京满族人口2000年16.46万人。
山东满族人口2.5万人,主要居住在青岛、济南、淄博、潍坊、青州、烟台和德州等地。
广东满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人口有17972人,主要聚居在广州市,广州满族人口仅占全省满族人口总数的59%,而且遍布市内各区,原聚居的越秀区也仅占全市总数的31.2%。除广州市外,全省已有18个市、65个县有满族分布,约占全省满族总人口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