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朝代,康熙执政时,鳌拜已是军功显著的三朝元老,从皇太极在位时,鳌拜就已经领着军队南征北伐,功勋显著。
这时的鳌拜在朝中权力已经极大,在高度集权的清朝,这已经是很危险了,功高震主已是大忌,如果鳌拜能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好好当康熙的臣子,就不会有康熙制服鳌拜这一出。
所以康熙为鳌拜平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早年做错事了,而且鳌拜的功劳还不是一星半点儿,终于在晚年时承认改正。
B. 康熙如何制服鳌拜
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以为奇。这次一召,他就毫无提防地来了。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我,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康熙于是布置逮捕鳌拜事宜。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卒于康熙八年(1669)。
C. 康熙皇帝采用什么手段制服了飞扬跋扈的鳌拜,让自己顺利亲政
康熙采用了擒拿的手段制服了飞扬跋扈的鳌拜,让自己顺利亲政。
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有功夫在身,可面对如此人多势众又善于摔跤的少年,还是被打翻在地。最终,鳌拜被关进大牢。
康熙皇帝立即召集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滥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而康熙考虑到鳌拜以往的功绩,下令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免死,但抄没家产,终身监禁。此外,对鳌拜集团的成员,康熙皇帝也只处死最主要的几个人,其余一律宽大处理。清除了鳌拜集团,排除了威胁皇权的潜在因素,康熙皇帝真正掌握了清朝大权。
D. 康熙智除鳌拜过程
康熙传旨,召鳌拜入官下棋。鳌拜自从杀了苏克萨哈,见康熙不但无所表示,而且还亲自邀自己入宫下棋,更不把他看在眼里。他毫无戒备,连侍从也没带,就直奔后宫。
后宫门前,小康熙正和一帮小太监玩耍。他看见鳌拜远远走来,就和小太监们说:“今天,我领你们玩一个抓人游戏。一会那个老鳌拜到此,我一声令下,你们就拉胳膊拽腿地一上,把他捆倒在地,游戏就算玩完,我重重有赏!”。
十几个小太监,个个都是好热闹的,一听这个游戏新鲜,乐的没法儿。等整拜一到跟前,一哄声地蜂拥而上,不等康熙下令,就嘻嘻哈哈地将鳌拜捆起来,撩倒在地上了。
鳌拜还当小太监跟他捣乱玩儿呢,一个劲儿地高声叫唤:“别闹,别闹!”,康熙这才厉声正色说道:“鳌拜,你死到临头,还不明白吗?”这时,鳌拜才知自己中计了,即被生擒。最后老死于狱中。
(4)瞬间制服鳌拜扩展阅读:
背景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鳌拜心生一计,传令要蓟州、遵化的正白旗人迁走,把驻地让给镶黄旗,这个蛮横无理的命令,自然遭到苏克萨哈的反对,双方争执不下。
康熙命大学士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前去蓟州,遵化实地勘察。三位大人坚持正义,反对强夺白旗驻地,整拜恼羞成怒,竟假传圣旨,擅自杀了三位忠臣及家人百余口。临行刑时,哭声震地,怒气冲天,市民百姓,都垂泪不止。
E. 霸王vs鳌拜谁厉害
看是怎么个比法:
1、骑射,箭术:项羽在鸿沟狙击刘邦虽然至其重伤但未致命;鳌拜在四川一箭射中张献忠的头部至其当场毙命。因此在骑射,箭术方面鳌拜略占上风。
2、马战:两人都有七进七出的本事,基本上不相上下。
3、步战: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最后在乌江边被汉军包围,深受十几处刀伤仍然斩杀汉军百余人;鳌拜的落幕是在武英殿被康熙手下几十个毛头小青年瞬间制服的。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鳌拜的格斗技能相对于项羽略显粗糙,因此步战项羽具有优势。
F. 眼镜蛇瞬间制服器用的什么弹
眼镜蛇是又做了什么?但是它是有毒毒液吧,用毒液了袭击别人。
G. 康熙和索额图设计制服鳌拜的电视剧叫什么
康熙王朝
H. 康熙制服鳌拜是是什么时候
16岁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终身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1669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I. 康熙小皇帝和他的一个小伙伴出自于制服鳌拜出自于哪部电影
那就是鹿鼎记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