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皮带运输机的主要应用
皮带运输机广泛应用于采矿、冶金、化工、铸造、建材等行业的输送和生产流水线以及水电站建设工地和港口等生产部门。主要用来输送破碎后的物料,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它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适用于输送堆积密度小于1.67/吨/立方米,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低磨琢性物料及袋装物料,如煤、碎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被送物料温度小于60℃。其机长及装配形式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传动可用电滚筒,也可用带驱动架的驱动装置。
❷ 皮带机配件包括哪些
皮带机配件由传动滚筒、卸载滚筒、改向滚筒,机尾滚筒及托辊组成。
皮带机是带式输送机的简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结构简单,效率高。以挠性输送带作物料承载和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一条无端的输送带环绕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两滚筒之间的上下分支各以若干托辊支承。物料置于上分支上,利用驱动滚筒与带之间的摩擦力曳引输送带和物料运行。适用于水平和倾斜方向输送散粒物料和成件物品,也可用于进行一定工艺操作的流水作业线。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对物料适应性强,输送能力较大,功耗小,应用广泛。
皮带机输送带的材质有:橡胶、硅胶、PVC、PU等多种材质,除用于普通物料的输送外,还可满足耐油、耐腐蚀、防静电等有特殊要求物料的输送。采用专用的食品级输送带,可满足食品、制药、日用化工等行业的要求。
皮带机结构形式有:槽型皮带机、平型皮带机、爬坡皮带机、转弯皮带机、伸缩皮带机等多种形式,输送带上还可增设提升挡板、裙边等附件,能满足各种工艺要求。输送机两侧配以工作台、加装灯架,可作为电子仪表装配,食品包装等皮带机装配线。
皮带机驱动方式有:减速电机驱动、电动滚筒驱动。
应用范围:轻工,电子,食品,化工,木业,五金,矿业,机械等行业。
皮带机设备特点:皮带机输送平稳,物料与输送带没有相对运动,能够避免对输送物的损坏。噪音较小,适合于工作环境要求比较安静的场合。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能耗较小,使用成本低。
❸ 皮带运输机完好标准是什么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
发布时间:2008-9-18 14:54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
1 总则 2
1.1 适用范围 2
1.2 结构简述 2
1.3 设备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零、部件 3
2.2 运行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3
2.4 设备及环境 3
3 设备的维护 3
3.1 日常维护 3
3.2 定期检查内容 4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4
3.4 紧急情况停车 4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
4.1 检修周期 4
4.2 检修内容 4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6
5.1 机架 6
5.2 输送带 6
5.3 滚筒 7
5.4 托辊 8
5.5 轴与轴承 8
5.6 拉紧装置 8
5.7 皮带清理器 9
5.8 料斗 9
5.9 驱动装置 9
6 试车与验收 10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0
6.2 试车 10
6.3 验收 10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0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0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1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1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TD型固定式乎型、槽型皮带运输机的维护和检修。其他型号皮带运输机亦可参照使用。
1.2 结构简述
皮带运输机的主要部件有机架、托辊、滚筒、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及皮带。
在金属机架两端为滚筒,机架上、下没有多组托滚,皮带绕于两端滚筒并支持于托滚上,通过驱动装置运转。
1.3 设备性能
常见皮带运输机性能见表1。
表1
输送机
规格
传动滚
筒直径
皮带
速度
槽形皮带
输送量
平形皮带
输送量
适用功率
拉紧张力
胶带机
布层数
覆盖胶厚度,mm
上胶厚 下胶厚
500 500 0.8~2.5 70~232 41~125 15.8 1200 3~4 3~6 1.5
650 500
630 0.6~2.5 13~391 67~211 20.5 1000 4~5 3~6 1.5
800 500
630
800 1~3.15 270~624 118~350 25.2 2400 4~6 3~6 1.5
1000 630
800
1000 1~3.15 495~1233 230~546 35 3000 5~68 3~6 1.5
1200 630
800
1000
1250 1~4 655~2202 345~821 42 5000 5~l0 3~6 1.5
1400 800
1000
1250
1400 1~4 891~2996 469~1117 58 6600 6~12 3~6 1.5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滚筒及附件、托辊、拉紧装置及输送带等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 操作信号、联锁装置、调节装置灵敏准确、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完整、可靠。
2.1.3 基础、机架稳固可靠,各部螺栓联接紧因、整齐,符合技术要求。
2.2 运行性能
2.2.1 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皮带不跑偏,机架无异常震动。
2.2.2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
2.2.3 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
2.2.4 皮带运转无打滑现象。
2.3 技术资料
2.3.1 设备档案齐全,检修记录、验收记录完整。
2.3.2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3 有易损零件图。
2.3.4 运转有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减速机、轴承、电动滚简等不漏油。
2.4.2 整机整洁,油漆完整无脱落,环境整齐,整洁。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每班开车前检查清扫装置及卸料器的橡胶刮板与胶带接触情况及皮带接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2 巡回检查皮带运行情况。发现跑偏、打滑或损坏及时调整或处理。
3.1.3 巡回检查托辊转动情况,及时更换不转或损坏的托辊。
3.1.4 按规定时间给各轴承加油,并注意轴承温度。
3.1.3 保持操作环境,皮带运行路线卫生清洁。
3.2 定期检查内容
定期检查项目、内容、周期及判断标准见表2。
表2
检查项目 周期(月) 内容 判断标准
皮带 1 1.皮带磨损情况
2.皮带扣磨损情况
3.硫化接头 1.胶带芯体不应露出
2.皮带扣磨损1~2厚度即更新
3.硫化层不能起层
料斗 1 磨损情况 磨损厚度为设计厚度的2/3
皮带机架 6 变形、振动及牢固情况 不应有明显变形和震动
滚筒和托滚 3 1.滚筒磨损情况
2.托滚磨损情况 1.磨损不能超过设计厚度的1/3
2.托滚磨损不能超过厚度的1/2
皮带清理器 1 皮子磨损情况 夹皮子金属离皮带0~15mm时应更换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3。
3.4 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
a.皮带破裂;
b.下料口堵塞;
c.断皮带;
d.发出异常响声和振动;
e.皮带卡住;
f.其他任何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4。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
4.2.1.1 检查、修理皮带接头,更换卡子。
4.2.1.2 检查修换上下托辊。
4.2.1.3 检查或更换减速箱润滑油。
表3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皮带接
头处断
裂 皮带和损坏
打扣处破烂
或皮带质量
差
负荷过大
通条断
硫化质量差 重新打扣
割去破烂处重新打扣或更换新带
查明原因处理
更换通条
重新硫化 起动时
皮带不
转 1.负高大
2.皮带被挤住
3.电气故障 1.减少负荷
2.停车取出障
碍物
3.检查处理
皮带破
裂 皮带扣撬起、
挂住
硬物把皮带
划破
清理刮板上的橡皮
磨损重,其金属骨架
划破皮带 查明原因处理
停车把东西取出
重新换刮板皮带
皮带打
滑 皮带松、负荷
过大
某一部分被卡
住
滚筒损坏 调节拉紧装置,控制负荷
停车取出障碍物
修理或更换滚筒
烧电动
机 负荷太大,运行时间长
下料口堵卡
住皮带
单相运转
电动机受潮
电动机轴承坏
过热元件不
合理 查明原因处理并更换新电动机
清理下料口
排除电气故障
干燥
交换轴承
更换过热元件
皮带跑
偏 头、尾轮,不对中,
不平行
皮带扣打的不正
给料不正
机架不正
头、尾轮粘上东西
托辊不正
皮带变形
重舵不正 调整尾轮,找平、找中
重打皮带扣
调整给料口
修理
停车清理
调整托滚
更换皮带
调整重砣
电动滚
筒及各
部轴承
温高或
损坏 缺油
间隙过大
油品符合要求
松动或偏移 及时加油
更换轴承
换合格新油
按标准重新调整
清理器
失效 1.皮带接头损坏皮带
扣起翘
2.配重刮板的平衡锤
位置不当 1.修理或更换接头
2.调整平衡重锤
表4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3 6-12 24-36
4.2.1.4 检查传动装置齿轮啮合及磨损情况。
4.2.1.5 检查电动滚筒电气装置并加油。
4.2.1.6 检查修理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校正连周期,更换易损件。
4.2.1.7 调整皮带松紧度、清理皮带及机架杂物。
4.2.1.8 检查修补料斗。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内容。
4.2.2.2 各轴承清洗换油,调整间隙或更换。
4.2.2.5 修换清扫器装置。
4.2.2.4 修理料斗。
4.2.2.5 修换跑偏挡轮器。
4.2.2.6 检查修换上下托滚支架。
4.2.2.7 检查修理联锁装置。
4.2.2.8 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检查皮带磨损情况,更换运输皮带。
4.2.3.3 各滚筒组件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4 机架检查、修理或更新。
4.2.3.5 电动滚筒解体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6 修换皮带拉紧装置。
4.2.3.7 减速机检查、修理或更换轴、齿轮、机壳。
4.2.3.8 油漆防腐。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机架
5.1.1 机架检修更换的型钢应与原机架相同,焊接必须牢固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移均不应超过1mm。
5.1.2 机架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1/1000;直线度0.5/1000,机架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线的重合度允许偏差3mnl。
5.1.3 中间架间距的偏差不超过±1.5mm,中间架支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为3mm/m。
5.1.4 机架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基础或锚点要稳固可靠,固定机架螺栓应牢固,检修完工后投入运行时,机架不得有异常震动和移位。
5.2 输送带
5.2.1 选用普通型橡胶带时帆布径向扯断强力,一层不低于5MPa。
5.2.2 普通型皮带宽B和层数Z见表5。
B(mm)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Z 3~4 4~5 4~6 5~3 5~10 6~12
5.2.3 检修更换皮带选用覆盖胶厚度应符合表6规定。
5.2.4 输送带联接推荐使用橡胶型、树脂橡胶型粘接剂粘接。
5.2.5 更换或检修皮带可酌情采用硫化接头成机械接头:
a.硫化接头强变可达橡胶带本身强度的85~90%;
b.机械接头(打皮带扣)强度相当于橡胶带本身强变的35~40%。
5.2.6 硫化接头
5.2.6.1 硫化接头可用对接和搭接法进行。搭接法用于超高强力的胶带。
表六
物料特性 物料名称 覆盖胶厚度(mm)
上胶厚 下胶厚
γ<2t/m3中小粒度或磨损性小的物料 焦炭、煤、白云石、烧结混合料、砂等 3.0 1.5
γ<2t/m3块≤200毫米磨损性较大的物料 (1) 破碎后的矿石、选矿产品,各种岩石、油母页岩等 4.5 1.5
γ>2t/m3磨性大的大块物料 大块矿石、油母页岩等 6.0 1.5
5.2.6.2 硫化温度与时间应符合所用胶料的性能;一般硫化温度不得超过143℃,硫化时间(一般指硫化温度从100℃升高到143℃所需的时间)约为45分钟。
5.2.6.3 胶料的成分宜与胶带中橡胶的成分一致。
表7
胶带
宽度
阶梯层数 胶带
宽度
阶梯层数
3 4 5 6 7 8 3 4 5 6 7 8
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 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
300 200 150 150 100 800 350 300 300 250 250 200
400 250 200 200 150 10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500 300 250 250 200 200 1200 650 500 450 400 400 350
650 300 250 250 200 200 1400 650 600 450 500 450 400
5.2.8 在正常情况下,胶带的覆盖均匀的磨损而使胶带芯体露出时,或皮带橡胶层严重脱落时,应更换皮带。
5.3 滚筒
5.3.1 金属滚筒
5.3.1.1 金属滚筒表面及轮辐不得有裂纹和缺陷。
5.3.1.2 金属滚筒壁厚允许磨损1/3或圆度超过滚筒直径的0.5%,应予更换。包胶、铸胶滚筒,外皮磨损40~50%,或中间凹下超出6mm,应予更换。
5.3.1.3 滚筒横向中心对皮带机招架纵向中心线的偏移量不超过3mm。
5.3.1.4 滚筒轴线对皮带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
5.3.1.5 滚筒的水平度偏差应不超过0.5mm/m。
5.3.1.6 驱动滚筒的上母线应比托滚的上母线高出3~8mm。
5.3.2 电动滚筒
5.3.2.1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如磨损超过齿顶宽的1/5以上应更换新的齿轮。
5.3.2.2 大修时滚筒外壳可按上5.3.1.2条要求执行。
5.3.2.3 装配时按拆卸反顺序依次进行,检修要保证装配质量。组装完后,应作气密封性试验。
5.4 托辊
5.4.1 检修安装托辊时,托辊架应与机架上平面纵向中心线垂直,其检查方法,可在机架两端中心拉一条直线,然后用直角尺检查。托辊横向中心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mm。
5.4.2 托辊壁厚磨损40~50%,或轴承体与轴承松动或脱离时,应予更换,更换的新托辊,必须转动灵活。
5.4.3 托滚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槽形托辊在中间托辊上测量)。
5.4.4 各托辊上母线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差不超过3mm。
5.5 轴与轴承
5.5.1 轴与轴颈,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轴颈无损坏及裂纹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为1.6。
5.5.2 滚动轴承转动要自如,应无麻点、严重磨损、锈蚀和分层等现象,转动无杂音,否则应更换。
5.5.3 工作游隙符合要求。
5.5.4 滚动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配合应按图样要求执行。
5.5.5 轴承和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如间隙超过标淮,可镶套或更换。
5.5.6 滚动轴承装配和拆卸都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准用锤打入。
5.5.7 滑、动轴承外壳与内瓦合金不准有气孔、砂眼、裂纹、脱壳等缺陷。制造应符合图样要求。
5.5.8 轴与轴瓦在底部60℃~90℃范围内均匀接触,总接面积应不小于50%。
5.5.9 滑动轴承与轴瓦顶间隙为轴颈的2/1000左右。
5.6 拉紧装置
5.6.1 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根据技紧装置的型式,输送带芯衬质、带长和起、制动要求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5.6.1.1 对垂直或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400mm,往后拉紧行程应为往前松动行程的1.5~5倍(对尼、帆布带芯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时,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拉紧行程应取大值)。
5.6.1.2 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
5.6.2 螺旋式拉紧装置的丝杆及丝母磨损腐蚀及导轨腐蚀严重时应以更换。
5.6.3 在检修更换螺旋拉紧装置时,应按机长的1%选取拉紧行程。拉紧装置要灵活好用。
5.6.4 车式拉紧装置,绳轮壁厚磨损20%或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应更换新轮。钢丝绳质量应符合GBll02《圆股钢丝绳》标准。
5.6.5 垂直拉紧装置,改向滚筒的磨损更换标难按本规定5.3.1.2项执行。导轨腐蚀40%时应更换。
5.6.6 拉紧滚筒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
5.7 皮带清理器
5.7.1 清理刮板橡皮应与皮带表面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
5.7.2 清理刮板之橡皮磨损至金属架与皮带表面距离10~15mm时,必须调整翻板或更换橡皮。
5.7.3 回转式清扫刷子的轴线应与滚筒平行,刷子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90%。
5.8 料斗
5.8.1 料斗与皮带之间必须装有橡胶挡板。
5.8.2 修补或新制料斗应防止焊接变形,焊接要牢固,必须保证质量,安装位置高低合适、坚固。
5.9 驱动装置
5.9.1 电动机按电动机检修规定执行。
5.9.2 减速机按照HGJ910032—9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9.3 联轴器
5.9.3.1 联轴器拆修应用专用工具,不准敲打损伤。
5.9.3.2 联轴器找正应符合表8规定:
表8
联轴器类型 外径 对中偏差 端面间隙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凸缘联轴器 0.03 0.05/1000
滑块联轴器 ≤300 <0.05 <0.4/1000 甲型:0.5-1.5
300-600 <0.10 <0.6/1000 乙型:2.0
齿式联轴器 170-105 <0.05
220-250 <0.08 <0.3/1000 2.5
290-430 <0.10 <0.5/1000 5.0
弹性变柱销联轴器 71-106 <0.04 3.0
130-190 <0.05 4.0
224-400 <0.05-0.08 5.0
475 <0.08 6.0
600 <0.10 6.0
5.9.4 外路传动齿轮
5.9.4.1 齿轮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无毛刺、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5.9.4.2 齿轮磨损达到0.24m应予更换(m为模数)。
5.9.4.3 齿面应均匀接触,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全齿宽的40%,接触高度为全齿高的30%。
5.9.4.4 齿顶间隙应为(0.2-0.3) m (m为模数)。
5.9.4.5 齿轮和轴的配合采用H7/n6。
6 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清理现场,达到规定要求。
6.1.2 清理皮带机、机架,皮带等各种杂物
6.1.3 检查各紧因螺栓是否紧固。
6.1.4 检查各轴承、齿轮,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充足。
6.1.5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检查接地线是否接好,电机绝是否可靠。
6.1.6 滚筒、托辊转动灵活,拉紧装登,清扫器装置适当可靠。
6.2 试车
6.2.1 瞬时启动查看方向,无问题后即可进行。
6.2.2 空负荷试车二小时检查
6.2.2.1 检查皮带不跑偏,皮带松紧适宜,清扫器灵活好用。
6.2.2.2 机架不发生震动和位移。
6.2.2.3 各部位运行平稳,无杂音和异常振动。
6.2.2.4 轴承温度正常。
6.2.2.5 联锁装置操纵机构灵敏、好用。
6.2.3 负荷试车
6.2.3.1 负荷试车时间为四小时。
6.2.3.2 负荷试车达到空负荷试车要求,即可交付生产。
6.3 验收
设备检修符合质量标准,试车达到各项规定要求,检修记录,试车记录齐全、准确、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交付。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禁皮带机带负荷启动,如在运行中,因停电或其他原因,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被迫停车时,须在皮带机上的负荷清除后,再行启动。
7.1.2 严禁跨越皮带,必须跨越的要专设跨越走台。
7.1. 3 皮带运转时,严禁伸入胳膊调整托辊,必须调整时要停车并有专人看护开关,严禁送电。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检修前应办理设备交出手续。
7.2.2 拆旧皮带或装新皮带,都要设专用工具拉住带一端,并且慢松动或提升,斜皮带更换时,下部严禁站人。
7.2.3 架子检修吊装时,要保证吊装机具安全可靠。
7.2.4 检修完毕试车时,皮带上及靠近皮带人员,都离开后方可试车。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试车应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7.3.2 皮带机架及皮带运输带上无任何杂物,非试车人员严禁进入现场。
7.3.3 试车中严禁人员跨越皮带,当出现问题时应停车后修理。
7.3.4 试车中如皮带跑偏应由专人调整,负荷试车,下料要均匀,严禁超负荷。
7.3.5 负荷试车中,因各种原因突然停车,如查明原因,处理好后,应把皮带机上的物料处理干净后再开车。特别是斜型皮带,
自己从中选一下
❹ 关于皮带机类型和配件的英语
The leather belt conveyer has widely applied as the material mean of delivery in various Instrial and mining establishment, has replaced, the labor force massively, has saved the mass transportation time. But starts take the non-contact as the characteristic nuclear measuring appliance to be born, and as a result of contacting, has not satisfied the flowing material measurement essential requirements, starts widely to apply in each powdery material online measurement.
This design and so on powdery material carries on the measurement survey to the cement.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to use the nuclear measuring appliance to put in above the conveyer belt, uses the nuclear measuring appliance proces Gamma on the radiation exposure leather belt through material, determines on various times leather belt through the material section quantity,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s leather belt's transfer rate, then obtains the conveyer through the computation already the material weight which transmits (quality). It can be quite accurate, real-time surveys the dynamic powdery material (cement) to transmit in the process the concrete transmission weight (quality), is a section of quite practical material metering mechanism
皮带输送机;Leather belt conveyer
测量方法;Measuring technique
核仪表;Nuclear measuring appliance
粉状物料Powdery material
❺ 各种皮带运输机、链条机的转动部位,除装防护罩,为什么还应有安全防护绳网上找的题目,不怎么明白。
安全防护绳连接的是拉绳开关,大概50-80m一个双侧布置的。皮带机较长时,中部巡检时发现问题可紧急停车时使用。
❻ 现在煤矿行业需要用到的皮带运输机及配件比如托辊年采购量大概是多少最好是湖南省的。
这个量~ 还真是不知道啊,在这个行业做了很久的资深采购可能会了解一些~
找找这行的资深采购套套话呢~
❼ 皮带运输机控制设计(plc)
因不清楚你用的是什么PLC,我这边按西门子S7-200软件画的梯形图,不过原理和过程是一样的。另外这部分程序最好和你前面三个问题你编号的程序要整合到一起,因为同时涉及到了停止命令,或者通过子程序形式编译也可以。图片可能有点模糊,如有问题,欢迎追问,希望能帮你解决问题。
❽ 煤矿井下皮带运输机有哪些部分组成
电动机、变速箱、刹车装置、机头架、机尾架、导向滚筒、主滚筒、尾滚筒、收紧装置、皮带、托辊、托架、防跑偏装置等。
❾ 皮带运输机安装说明
一般是:划中心线—安装机架(头架—中间架——尾架)—安装下托辊及改向滚筒—将输送带放在下托辊上—安装上托辊—安装拉紧装置、传动滚筒和驱动装置—将输送带绕过头尾部滚筒—输送带接头—张紧输送带—安装清扫器、带式逆止器、导料槽及罩壳等,接头时张紧装置应在最松位置,以便接头后有较大的张紧行程。 输送机的长期正常运转和是否正确、安全地操作,是否与定期维
护保养有直接的关系。不正确的操作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造成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物料砸坏输送带和跑偏撕裂输送带。
必须尽量降低落料高度以减少物料的冲击,当落料高度超过1.2米时,在设计导料槽和给料机漏斗时应使物料不直接冲击输送带面上。输送混有大块物料的物品时,应在物料达到输送带之前经过特别的倾斜的栅格,让粉状和小块物料经过栅格先落到输送带上,而大块物料则沿着栅格滚到小块物料的输送带上,从而防止大块物料直接冲击带面。 引起人身事故的原因通常是在输送带运转时进行清理或更换零部件。因此,坚持维修制度是避免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若机尾滚筒后方设有人行通道时,应在机尾一侧设立栏杆或护罩,防止人员不慎被输送带卷入。在车式拉紧或垂直拉紧装置的重锤块下方应设立护栏,防止人员走入重锤下方发生危险。
输送机应尽量在带上物料卸尽后停车,并以空载启动为宜。在多台联合使用组成运输系统时,亦应按此要求编制先后启闭的电气控制系统。
每台输送机应有使用维修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根据输送机的不同工作条件,可参照下列内容编制维修保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