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拿破崙制服

拿破崙制服

發布時間:2021-07-13 17:01:53

① 【拿破崙的軍隊制服到底是怎樣的】

拿破崙本人的軍裝,拿破崙喜歡穿上校軍服,唯一和士兵的不同就是,拿破崙的藍色部分是墨青色的

② 介紹一下拿破崙時期的各種兵種

騎兵的組成和類型
隨著拿破崙時代軍隊的規模越來越大,騎兵的比例是呈下降趨勢的。馬爾伯勒公爵(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軍將領)的軍隊里騎兵的比率在20%到40%之間。威廉大帝的騎兵也佔到總兵力的23%到42%。相比之下,在拿破崙的大軍團中,高峰時的騎兵只佔總兵力的23%。遠征俄國後期,由於缺乏補給,騎兵只有可憐的5.2%。在西班牙的歷次戰役中,惠靈頓的英軍騎兵只保持在平均12%的水平。

當時的騎兵可以粗略的分為:輕騎兵和重騎兵兩大類。進一步細分則包括:胸甲騎兵(Cuirassier);火槍騎兵(Carabinier:這個詞直譯應該是「卡賓槍手」,早期騎兵中只有此類騎兵裝備火槍,因此得名。可是,到了拿破崙時期,騎兵基本都有火槍,並非此類騎兵獨有,所以我不知這么翻譯是否恰當,還請大家幫忙!);龍騎兵(Dragoon);驃騎兵(Hussar);獵騎兵(Chasseur);槍騎兵(Lancer);俄國哥薩克(Cossack)等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下面讓我們逐一看看這些類型的騎兵。

重騎兵:
顧名思義重騎兵的騎手和馬匹較之於輕騎兵都要高大強壯一些。早期的拿破崙胸甲騎兵甚至要求身高在1.8米之上,而其所用馬匹只限於諾曼第地區的某一強壯品種(具體情況不祥)!重騎兵是戰場上的重要突擊力量,用於突破敵方陣線弱點;給已經動搖的敵方以毀滅性打擊。有鑒於此,當時各國軍隊都很少委派重騎兵從事戰場沖殺以外的任務。重騎兵包括:胸甲騎兵、火槍騎兵,以及英軍的龍騎兵。

胸甲騎兵:明顯特徵是騎手配有胸甲。胸甲由前後兩片甲板組成,主要材料是鐵,搭扣和鉚釘為黃銅(法軍),由皮帶連接,表面拋光。胸甲重量約為8公斤。當時歐洲大陸各國都有胸甲騎兵的建制,只有英國直到滑鐵盧戰役之後才引入胸甲騎兵。關於是否使用胸甲,一直存在爭議。毫無疑問,胸甲的主要優點是對於步槍槍彈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提高了騎兵的生存能力。此外,拋光的胸甲可以起到一定的心裡震懾作用。缺點是厚重的胸甲對於人員和馬匹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供給胸甲騎兵的開銷也就遠大於其他類型的騎兵。而且一旦失去坐騎,笨重的胸甲騎兵就會變得寸步難行。除了胸甲,胸甲騎兵還配備頭盔。法軍頭盔也是鐵質,下部環繞毛皮,頂部配以黃銅的隆起頭飾,輔以馬的鬃毛。

龍騎兵:早期的龍騎兵是一種騎馬的步兵(mounted infantry),逐漸演變為騎兵的一種。拿破崙時代,龍騎兵的情況較為復雜。由於沒有胸甲騎兵,龍騎兵在英軍中便是重騎兵的一種(另兩種都是近衛部隊:Life Guard 和 近衛龍騎兵)。除了龍騎兵,英軍還有「輕龍騎兵」(Light Dragoon),作為輕騎兵的一種。而在俄,奧,普等國,龍騎兵都被認為是輕騎兵。法國就更難說清楚,手頭的幾本書有的認為法國龍騎兵是重騎兵,有的認為是輕騎兵。但是,比較權威的幾個作者認為法軍的龍騎兵是單獨的一類。我也比較傾向於這種說法。毫不誇張地說,龍騎兵就是法軍中的「多用途兵種」。除了輕、重騎兵慣常的追擊、偵察、掩護交通線、沖擊敵陣等任務以外,拿破崙復古地利用龍騎兵下馬作戰。這就綜合了騎兵的機動力和步兵的火力,頗有點「摩托化步兵」的味道。更為誇張的是,1805年法軍竟然編組了若干「徒步龍騎兵」(Foot Dragoon)團,目的是渡海登陸英國後利用英國的馬匹!各國龍騎兵的使用方法不盡相同,裝束也有差別。法、奧、俄等國的大部分龍騎兵都裝備頭盔,盔頂或為鬃毛或為冠。英國龍騎兵或配備頭盔或配熊皮帽,輕龍騎兵為普通筒式軍帽。普魯士和一些小國的龍騎兵則配備普通軍帽。

輕騎兵:
對人員馬匹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奧軍中的匈牙利驃騎兵要求騎手身高1.68米以上,馬高1.48米左右。輕騎兵由於沒有厚重的護甲,加之騎手較輕,機動力要高於重騎兵。因此,除了戰場任務以外,輕騎兵更多地從事偵察、追擊、掩護交通線等任務。輕騎兵主要包括:驃騎兵;獵騎兵;槍騎兵和哥薩克。

驃騎兵:是當時歐洲各國騎兵共有的一個輕騎兵類型。Hussar這個詞源於拉丁文cursarius,意為入侵者或襲擊者(Raider),尤指巴爾干北部地區出現的強盜。後來被匈牙利的馬札爾人(Magyar)借用來稱呼輕騎兵。驃騎兵以服飾華麗著稱,他們喜歡通過讓人眼花繚亂的制服顏色、編織方法、花紋、頭飾、花邊等等方式區別於其他騎兵。明顯的標志是左肩垂下的斗篷式短外衣,這種服飾源自馬札爾地區的突厥部落。另外由於驃騎兵的服飾緊身,沒有口袋,存放貼身物品的儲物袋就成了驃騎兵的另一特徵。儲物袋系於武裝帶上,自然下垂,通常配有各種裝飾圖案。華麗的外表加上騎兵原本放盪不羈的游俠作風使得驃騎兵在私生活上往往風流成性,不拘小節。

獵騎兵:又是法國獨有。1779年,法軍中第一次有了獵騎兵的建制。拿破崙時期,獵騎兵成為法軍輕騎兵的主力。相比驃騎兵,獵騎兵的服飾較為簡單,價格便宜,所以也就利於擴編和補充。即便如此,到1815年法國獵騎兵仍有至少18種軍帽在不同的騎兵團中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一套近衛獵騎兵的上校軍裝是拿破崙最為鍾愛的服飾之一。

槍騎兵:一度被法軍認為是過時的騎兵類型。英國也一直沒有槍騎兵的建制。而奧軍1792年時保有6個團的槍騎兵,1805年時仍有3個團。普、俄兩國在整個拿破崙時代也都一直有槍騎兵存在。上述三個國家稱槍騎兵為Uhlan,而非Lancer。拿破崙在1807年波蘭戰役期間被波蘭槍騎兵的戰鬥力所吸引,遂招募4個中隊的波蘭自願人員編入近衛騎兵。1809年改編為近衛軍波蘭槍騎兵團(近衛第一槍騎兵團)。1810年又組建近衛軍荷蘭槍騎兵團(Dutch Lancer:近衛第二槍騎兵團)。因為其制服上衣顏色純紅,又名「紅色槍騎兵」(Red Lancer)。1811年,因槍騎兵的表現出色,又進一步將6個團的龍騎兵轉型為槍騎兵。關於槍騎兵的作用也一直存在爭議。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抗步兵方陣。法軍槍騎兵所用長矛長2.7米,長於任何上刺刀的步槍,因此如果不被子彈擊中,槍騎兵能夠先攻擊到方陣內的步兵。缺點是:槍騎兵不適於樹林等復雜地形上的偵察、警戒任務,失去了部分輕騎兵應有的功能。而且,槍騎兵需要進行更多的訓練。由於與對方騎兵近戰時長矛過於笨拙,槍騎兵須換用馬刀,所以除了掌握長矛的使用技巧,槍騎兵還要熟練使用馬刀。曾有回憶錄記載槍騎兵要進行55種不同的訓練項目,22種對付騎兵,18種對付步兵,還有15種基本訓練!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國騎兵的組成情況。由於各國騎兵編制一直在變化,在這里我只考察某一時間段的大概情況,主要是讓大家對各類騎兵的比率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並不求全。騎兵「中隊」(Squadron,不知直譯是否恰當?)是拿破崙時期各國騎兵的基本單位,相當於步兵的「營」。中隊通常下設兩個連,每連約有72~120人。法軍騎兵團通常由3、4個中隊組成,個別龍騎兵或輕騎兵團會有5個甚至8個中隊。理論上,法國重騎兵團大概有官兵800~960人,龍騎兵和輕騎兵團約為1000~1200人。但是實際上,很少有部隊達到這個上限。在滑鐵盧,法軍騎兵團平均只有400多人!通常兩個法軍騎兵團組成一個騎兵旅,旅上面為騎兵師,進而組成騎兵軍。除了獨立的騎兵軍,各步兵軍會配有一個師(或旅)的龍騎兵或輕騎兵。拿破崙騎兵的鼎盛時期(1809~1812年)共有:14個團的胸甲騎兵;兩個團的火槍騎兵;30個團的龍騎兵(後有6個轉為槍騎兵);13個團的驃騎兵;30個團的獵騎兵;9個團的槍騎兵。英軍騎兵團通常由三個中隊組成,每團人數在450人左右。三個團組成一個騎兵旅,有的騎兵旅歸屬於某個騎兵師,有的作為獨立單位,自由配備,臨時編組。英軍騎兵規模較小隻有20個團,其中有7個團的重騎兵和13團的輕騎兵,通常與幾個小盟國的騎兵混編。奧軍騎兵團的編制較大,通常有6到8個中隊,每中隊130~150人。奧軍胸甲騎兵和龍騎兵團基本保持在1000人左右,驃騎兵和槍騎兵團有1300到1500人,所以盡管騎兵團數量較少,奧軍的騎兵規模並不小。1805年,奧軍共有8個團的胸甲騎兵;6個團的龍騎兵;6個團的Chevauxleger(奧軍特有,但實際上與龍騎兵並無明顯區別);12個團的驃騎兵;3個團的槍騎兵,加上匈牙利驃騎兵,總人數達5萬8千人。普軍騎兵團由2到4個中隊組成,每個中隊100到150人。1813年普軍有正規騎兵36個團,其中4個團的近衛騎兵;4個團的胸甲騎兵;8個團的龍騎兵;12個團的驃騎兵;8個團的槍騎兵,共12800人。除此之外,普軍還有18000人的非正規輕騎兵(Landwehr)。手頭沒有俄軍騎兵編制的細節,只知道1812年俄軍共有:6個團的近衛騎兵;8個團的胸甲騎兵;36個團的龍騎兵;11個團的驃騎兵,5個團的槍騎兵。此外還有近3萬人的哥薩克。

(二)騎兵的裝備和戰術

拿破崙時代,冷兵器(直劍、馬刀和長矛)是騎兵的主要武器。各國的重騎兵裝備的直劍長約1米,或兩面開刃或單面開刃。龍騎兵的情況又相對復雜一些,法國龍騎兵有些團裝備直劍,有些團裝備的雖說也是直劍不過劍身略有彎曲(沒有馬刀彎曲的程度大)。其他國家的龍騎兵也是有的裝備直劍,有的裝備馬刀。輕騎兵則一概裝備彎曲的馬刀。無論是直劍還是馬刀基本使用動作包括:刺和劈砍兩種。槍騎兵使用的長矛前面已經介紹過,法軍騎兵所用長矛長2.7米,普、奧等國的槍騎兵長矛更長一些,約為3.7米左右。

除了冷兵器,當時各國騎兵基本也都配有火器。一個騎兵裝備的火器通常包括:一支短款燧發槍,一到兩支手槍。短款燧發槍基本是各國步兵燧發槍的改進版,根據騎兵種類的不同,長度和個別細節略有調整。由於種類較多,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騎兵沖鋒時候基本處在高速奔跑狀態,根本無法正常瞄準開火。即使開火,也只能發射一發而已,沒有時間再裝填。所以,短款燧發槍對於沖鋒的騎兵無疑是一個累贅。有時騎兵嫌火槍礙事,乾脆在沖鋒前將其丟棄。盡管事後要為丟掉火槍而受到經濟處罰,騎兵仍認為這是值得的。手槍在短兵相接時能起到一點作用,但一支手槍也只能打一發而已。(參看:上一部分最後圖中的哥薩克)騎兵防禦或者下馬作戰時,火槍還是很必要的武器。這時,騎兵基本上已經等同於步兵了。

騎兵的戰術隊形相對簡單,沒有步兵那麼多的變化。沖鋒時,兩列橫隊的形式基本為當時各國所接受(匈牙利驃騎兵好像是3列橫隊,不過拿破崙時代後期也改為兩列橫隊)。不過,戰場上一個中隊的一、兩百人有時無法形成足夠的沖擊力。所以,騎兵通常以團為單位發動沖鋒。這時,團里各中隊一字排開,形成更大規模的兩列橫隊。有時依照敵方情況,會發動整旅,甚至整師的騎兵沖鋒,場面巍為壯觀。行軍或待機時,需要縮小正面。中隊里的每個連都會改為四排甚至更多排的小縱隊,前後依次排開,形成隊形較長的縱隊。
騎兵沖鋒的全過程是呈加速度進行的。在距敵方200到300碼(1碼約為0.914米,下同)的距離上,指揮官會命令:「准備沖鋒!劍出鞘!小步前進!」(Prepare to charge! Draw saber! At the trot – March!)。距敵150碼時,命令「快步前進!」(Gallop!)。50碼時,命令「沖鋒!」(Charge!)。此時,所有號手吹沖鋒號,騎手將自己的馬匹驅至最高速度。前排騎手將劍尖向前作刺殺狀,後排騎手保持高舉狀態。加速度沖鋒使得騎兵在接敵之前保持了隊形的相對完整,給敵方陣線造成瞬間的最大沖力。如此沖鋒是針對陣容齊整的敵方步兵或騎兵進行的。當對方陣腳不穩或潰散時,騎兵的速度就更為重要。此時,便可以放開了沖鋒。

對於步兵方陣,一次沖鋒基本難以奏效。所以,在騎兵充足時,會採用多個波次的方法。一個騎兵旅的兩個團前後間隔一定距離,先後發動沖鋒。第一波吸引敵方火力,並造成一定的混亂,隨即穿過敵方方陣間的空隙改變方向返回。此時,敵方步兵消耗了彈葯正在裝填,方陣上出現的個別「弱點」也沒有恢復,拍馬趕到的第二波騎兵往往能夠形成突破。不過,這需要兩波騎兵密切的配合。而且,在堅定、訓練有素的步兵面前多波次沖鋒也不太容易達到預期效果。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下突破步兵方陣都絕非易事。

騎兵對騎兵往往會形成混戰的局面。兩方騎兵相遇,交錯穿入對方隊列,放慢速度後與就近的敵方騎兵短兵相接。這時,騎手對馬匹的控制;馬刀的使用技巧決定了近戰的勝負。統計顯示,真正面對面的騎兵近戰傷亡並是決定性的。反倒是一方不支潰退時,會被背後的追兵盡情砍殺。所以,騎兵旅或者騎兵師通常會保有一定的兵力,一旦己方騎兵被迫後撤,用來掩護撤退。

騎兵對炮兵的沖擊時,在較平坦開闊的地帶會盡量散開隊形,減少「葡萄彈」的殺傷。在較崎嶇地帶,騎兵應盡量發揮機動力強的長處,利用地形,以一部正面吸引,其餘側後包抄。攻入炮兵陣地後,將炮手悉數砍殺,盡量保留炮車的馭手,利用其將繳獲火炮運至己方。如果遇敵方優勢騎兵反擊,則破壞裝填用具,掀翻火炮,後撤。

關於輕騎兵的戰場偵察和掩護交通線的任務,並沒有太突出的地方可寫。這里只想舉一個拿破崙對龍騎兵使用的實例,讓大家看看「多面手」的情況。烏爾姆戰役之後,奧皇退出維也納向北與俄皇亞歷山大匯合,法軍尾隨追擊。在此期間,一個師的龍騎兵被派往西北方向的Pilsen偵察;一個師協同達武的第三軍留在維也納維持秩序保障交通線;一個師在維也納東南監視波西米亞方向;一個師在確保Augsburg的補給基地安全後,正星夜趕往維也納。其餘的龍騎兵師配合兩個師的胸甲騎兵構成一股足夠強大的打擊力量,對聯軍後衛部隊不斷施加壓力,使其不得安生。

③ 有什麼關於拿破崙時期歐洲軍服的書

推薦《拿破崙時代的軍服》
作者埃爾丁
這本書內容覆蓋了拿破崙時代各個軍種,各個國家(當然以法國為主),語言簡練而不缺乏細節,非常適合歷史以及軍事愛好者了解這一時期的軍人制服。

④ 拿破崙穿的軍裝是什麼樣子的。是哪個兵種的,不像是老近衛軍普通士兵的那套啊!那套綠色軍裝是哪個兵種的

近衛獵騎兵團的上校制服

⑤ 拿破崙時代的軍隊制服也太精美了,有人可以普及一下知識嘛 ,比如為什麼很多騎兵的制服只穿一個袖子

那是驃騎風格的制服——佩里斯(Pelisse)

「佩里斯」是驃騎兵最基本的制服,源自匈牙利的「阿提拉夾克」。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古代歐亞大陸匈人的領袖和皇帝,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

佩里斯擁有繁瑣扣式,實際本質上是一種短夾克,並且在袖口、領口有皮毛裝飾。一般情況下來說,原本是為寒冷天氣准備的衣物。佩里斯的內里,有專門的固定繩,可供驃騎兵當作披風來穿作戰時,驃騎兵穿衣風格桀驁不馴,有時候他們也會套上左袖,方便行動,不過本質上仍是披著的。

⑥ 拿破崙戰爭之後的制服和裝備有什麼變化

什麼變化這個不好說,不過法軍的軍裝呈白藍色,老禁衛軍的話是白配深藍色。
大不列顛,丹麥,瑞士聯邦是紅色。
普魯士是黑灰色,
奧地利統一白色,西班牙,薩克森,黑森,巴伐利亞,巴登,義大利王國,巴達維亞共和國都是白色。
沙俄帝國是綠色。
瑞典王國,波蘭是藍色,

⑦ 說說拿破崙用武力來制服歐洲給歐洲帶來了哪些影響

拿破崙·波拿巴
編輯
同義詞 拿破崙(歷史上法國皇帝)一般指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義大利語: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

⑧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和法國拿破崙時期的軍服一樣嗎 怎麼看著那麼像

紅白藍是一種很常見的軍服配色,普魯士也有很多種紅白藍配色的軍服。而且我記得在拿破崙之前法蘭西就有這種配色了。

區別我覺得還是挺大的,至少拿破崙時期的軍服比美國獨戰的軍服華麗太多了。拿破崙時期,帝國衛隊和戰列步兵團穿紅藍白的配色。他們穿的藍上衣是短款,下擺在腰以上,大概肋骨那裡,紅色的部分僅限領子和肩章。還有很多用的是橙紅和灰藍為主色的軍服,比如23,32,51,30,69,33團等~

美國獨戰期間的軍服上衣以長款為主,就像我們今天穿的短風衣長度,而且他們除了紅領和紅肩章,衣襟上也有紅色的寬邊,這個法國是沒有的。

補充:古裝電影和電視劇里的服裝是不能太當真的,他們劇組都串著用服裝。比如《都鐸王朝》里的女式宮裝,太多穿越了-_,-
好吧我來上圖(直接給網址了,否則會變形):
1807-1812年第一帝國站列步兵團的制服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66/4045116239_36e9fb64c6_o.jpg
短藍上衣

獨戰期間美國軍官制服
http://obernordwestfalen.com/Web%20Page%20Images/Army%20Page/American%
長藍上衣,注意衣襟的區別

⑨ 拿破崙自己穿什麼軍裝 求清晰的圖片和來源。 不要電影里的,要現實中他穿什麼或者穿過什麼

拿破崙的個人服裝

拿破崙自己寧願發揚簡單樸素的風格。他最經典的形象莫過於一件近衛獵騎兵的軍官上衣、一件馬倫戈灰的大衣和一頂三角帽了,既非加身的皇袍,也不是聖伯納山口的元帥服。確實如此。平時他只穿著他的近衛獵騎兵團的一套便服,戴著一頂簡單的帽子。只有在很盛大的場合下才會穿其它的制服。比如1804年在布隆涅的兵營中,拿破崙逢到星期天就穿著一套擲彈兵的軍服。1806年他穿著擲彈兵軍服去腓特烈大帝的墓前冥思了一段時間。1807年他再一次穿著近衛軍擲彈兵的服裝接見了一些波蘭官員。

需要指出的是,拿破崙自己雖然穿得非常低調,但與此同時他的元帥們和近衛軍軍官們的軍服上卻鑲著金邊,法國軍隊制服的奢華也遠出歐洲其它各國之上。

拿破崙在杜伊勒里宮書房(雅克-路易·大衛作,1812年)

⑩ 拿破崙軍隊制服是怎樣的

拿破崙時代軍服概論

一、總論:
「閱兵式上騎兵們連馬蹄都擦得閃閃發亮」

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所穿著的制服可能是整個軍用服裝史上最精工細作,華麗耀眼的軍服了,而同時代的觀察家又都毫不掩飾對法軍制服的驚訝與艷羨。拿破崙戰爭的老兵在晚年的回憶錄中有時候也會流露出對他們從前所穿著的庄嚴華美的軍服的悼念之情,他們認為再沒有比此更完美的制服了,他們把這些軍服和他們皇帝的超凡魅力聯系在一起,他們深信這魅力既曾經在歐洲出現過,那就會再次為人所見。1840年拿破崙的遺體被運回巴黎時,他的金色靈柩由一隊老兵護送,而這些老兵依然穿著他們已經襤褸褪色的老舊軍服。(資料來源:施奇克的《戰地服裝,從1700年至今的世界各大軍隊制服》Schick - "Battledress. The Uniforms of the World's Great Armies 1700 to the Present.")

拿破崙時代的軍服是昂貴的。例如一個普通法國步兵的全部服裝要花費200-250法郎,給一個近衛獵騎兵配齊全套行頭共需花費951法郎,一個常規步兵團的擲彈兵要300法郎,而一個騎兵則通常在500法郎以上。裝備最貴的是那些有盔甲保護的重騎兵,每個人大約要2000法郎!然而如此巨大的花費並沒有阻礙團長和指揮官們花盡他們全部的預算來給部隊購買昂貴的閱兵禮服。拉納元帥曾擔任過近衛軍司令,但他在任上時對給他的近衛軍部隊配備艷麗昂貴的制服有著狂熱的積極性,並極大超支了近衛軍的開支預算,結果這很快就給他帶來了麻煩,拿破崙用貝西埃爾撤換了他。

既然裝備花費如此之高,當時軍隊士兵的服裝套數就更加讓人吃驚了。你可能會想士兵們大概擁有兩到三套軍裝就會很滿足了吧,比如一套閱兵時穿的禮服,一套軍中穿的常服和一套休假時穿的便服。但是不,法國人可不會滿足於此。比如在一場盛大的閱兵式中老近衛軍炮手們會穿上深藍色的馬褲和白色長綁腿,而在平時和普通的閱兵中則穿實用得多的黑色綁腿。他們還能得到亞麻或者棉製的長燈籠褲(drawers,即knickers的舊稱——譯注),這種能起到保暖作用的褲子通常可以穿在馬褲的外面或者不穿馬褲而直接穿著。上等馬褲需要經常洗滌,但對燈籠褲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更有甚者,近衛騎兵部隊擁有10套不同的制服:
- 作戰服(tenue de campagne)
- 行軍服(tenue de route)
- 野戰服(tenue de charge)
- 常服(tenue de service)
- 執勤服(tenue de quartier)
- 廄務服(tenue d'ecurie)
- 社交服(tenue de societe)
- 便服(tenue de ville)
- 閱兵服(tenue de parade)
- 盛大閱兵禮服(tenue de grande parade)

與拿破崙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公主裙子店 瀏覽:211
巴拉巴拉童裝品牌昆明代理商 瀏覽:45
靚仔男裝批發拿貨 瀏覽:21
成都童裝鞋批發是哪裡 瀏覽:372
劍三五毒如何兌換校服 瀏覽:901
女條絨褲子價格 瀏覽:90
冬款童裝人造皮棉衣廠家 瀏覽:46
童裝品牌佩琪 瀏覽:858
芝禾女裝是哪裡的品牌 瀏覽:424
沒有什麼贅肉是襯衫裙遮不住的 瀏覽:242
z11fashion女裝好不好 瀏覽:704
在汽車拉褲子了 瀏覽:547
太原日系校服訂做廠家 瀏覽:122
蠟筆小新和風間扒掉褲子 瀏覽:82
衛褲配羽絨服好看嗎女 瀏覽:810
打字兼職怎樣卡馬甲 瀏覽:492
空姐制服絲襪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2
男生把衣服褲子短褲全部脫了 瀏覽:582
褲子保不住 瀏覽:608
粉色衛衣套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