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不過膝是妾

旗袍不過膝是妾

發布時間:2022-05-20 04:22:03

A. 正妻旗袍和妾室旗袍的區別

旗袍正襟和斜襟的,就是扣子的位置不同,而正襟的是正妻穿的,斜襟的是小妾穿的。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


旗袍: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B. 為什麼說旗袍不過膝的是妾

沒這個說法
正室是通過正式婚禮手續、順序迎娶的,絕大多數是父母指定或者媒人牽線的,就是所謂「明媒正娶」,有且只有一個人,稱之為「妻」,家中地位高,生的兒子是嫡子,一般情況下,是嫡子繼承家業。而妾室是不需要上述手續的,有能力便可自娶,家中地位比妻低,生子是庶子,一般不具備繼承家業的可能。但是由於妾是自己娶的,所以不少情況下都比妻年輕漂亮,不過也有主要目的是代替不能生育的妻給家庭生孩子以延續家業的,也有隻是生育機器的。另外還有一種「通房丫頭」,地位比妾低,又比一般丫頭高,是妻妾生理不方便的時候代替某些事情的,但是平時還得做丫頭的事(有些不用做還可以指揮),如果生下孩子,有時候可能升級為妾。

C. 正式晚宴穿旗袍必須要過膝蓋嗎

既然是正式的晚宴,那就不能穿的太過於休閑,不然顯得對主人家不尊重,不過膝的旗袍也可以,但不要給人一種你在逛街的感覺,做一個優雅點的發型會加分不少。

D. 為什麼說旗袍不過膝的是妾

正妻穿戴正統保守,妾室開叉較大,所以有旗袍不過膝的是妾之說。

正妻和小妾的穿旗袍的區別:

首先肯定是顏色上的不同。其次,正房一般是不穿旗袍的。

正室可以穿正紅,大紅。正室是通過正式婚禮手續、順序迎娶的,絕大多數是父母指定或者媒人牽線的,就是所謂「明媒正娶」,有且只有一個人,稱之為「妻」,家中地位高,生的兒子是嫡子,一般情況下,是嫡子繼承家業。

而妾室是不需要上述手續的,有能力便可自娶,家中地位比妻低,生子是庶子,一般不具備繼承家業的可能。

旗袍的基本信息:

旗袍是一種女性服裝。起源於滿族女性的傳統服裝,經民國初年的改良,逐步定型為現代旗袍的基本式樣,成為中式女性禮服和常服的重要品類。

她是唯一既存在於歷史、又活躍於現實的服裝,從功能性的服飾到意識流的文化,她將諸多話題集於一身,激發人們的無限想像——旗袍,她已經遠遠超越了「服裝」這一簡單的設定,從最後一個王朝中走來,在現代社會中最終演變為文化符號,承載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情結。

E. 為什麼我看到旗袍第一眼起就不喜歡

我認為旗袍是最難看的服裝,誰穿上都難看,象個妓女,姨太太,被男人玩弄的小女人,沒有作為一個社會人的氣質,象只傻傻女人,眼睛裡只有男人,只會哭泣的受氣的小妾,不是新時代女性。

F. 旗袍過膝是什麼意思

我看旗袍過膝看起來是大方移重,活波可愛的。

G. 民國看旗袍怎麼分正房和妾

旗袍無法分辨妻子地位。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則是領進門即可,正房與老爺平起平坐,小妾永遠不能與正房平起平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


(7)旗袍不過膝是妾擴展閱讀: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

H. 穿旗袍的講究有哪些

人的骨子裡都是有一點小小的情調的,追逐浪漫也好,玩味清純也罷,這調調不能像三歲小孩過家家一樣,逢人就問我的衣服漂亮嗎?做為新時代的知識女性,文化與內涵,妝容與穿著也不允許我們朝世俗浮躁落伍的方向發展,再說誰想年輕輕就被扣上祥林嫂悲催的大帽子。年齡大些的,面料顏色稍深些,款式適當寬松一些,以體現莊重華貴;中年女性宜選擇色彩明快、富麗高雅的面料,以體現典雅大方;年輕女性則選絢麗多彩的顏色和活潑俊俏的款式,以體現青春活力,深紅色: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

白色:適合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而又收入頗豐的女性,局部可以滾紅色的邊,或大面積鑲銀光亮片,會顯得非常的雍容華貴。旗袍最能體現體型美的服裝,所以穿著一定要特別合身,過緊行動不便,而過於寬松又難以顯現女性的形體美。穿旗袍時要特別觀察自己「三圍」是否貼體舒適。其次,必須檢查領子、衣身、袖子、紐扣等細節之處是否一絲不苟,不然就會失去旗袍的獨特魅力。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女士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女士適合穿無領的。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春夏秋季節結婚應考慮用清薄的料子比如真絲,顏色也不要太凝重;冬天舉辦婚禮最好選用織錦緞,這種面料可以襯托婚禮的豪華。

I. 「旗袍到腳踝是正房,小腿是二房,過膝蓋一點是三房,膝蓋以上就是妾」學術界有這說法嗎

沒這個說法,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則是領進門即可,正房與老爺平起平坐,小妾永遠不能與正房平起平坐。

J. 古代正室與偏房的成婚旗袍區別

命題錯誤,旗袍近代才產生,古代不存在旗袍。

衍生知識點:
1、旗袍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2、正室
嫡妻。
《三國志·魏志·鍾會傳》「鍾會字士季 」 [南朝·宋]裴松之註:「鍾繇於時老矣,而方納正室。」
3、偏房
妾,小老婆。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道:「只一個兒子,完婚過了。女兒到有四個,這是我第四個了,嫁與徽州朱八朝奉做偏房,就在這北門外開鹽店的。」

與旗袍不過膝是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拍攝技術 瀏覽:86
樂馳正時皮帶多長時間更換 瀏覽:908
合夥做童裝賺錢嗎 瀏覽:409
虎門服裝裙子 瀏覽:419
結婚當天裙子底下放什麼東西 瀏覽:277
常熟童裝批發怎樣 瀏覽:876
紅色打底配紫色外套好看 瀏覽:398
灰色衣服配什麼顏色的牛仔褲好看 瀏覽:855
男衛衣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992
童裝商標是麋鹿 瀏覽:870
大童裝碼號 瀏覽:108
與大家分享下高仿女裝哪裡可以買 瀏覽:433
裁皮帶工具多少錢 瀏覽:223
深酒紅色裙子配什麼色上衣好看 瀏覽:88
童裝拉絨保暖衣品牌 瀏覽:566
青少年女裝秋冬新款學生介紹 瀏覽:976
金三塔真絲吊帶睡衣 瀏覽:643
嬰兒要換睡衣嗎 瀏覽:5
19秋冬女裝衫單品趨勢 瀏覽:453
關於旗袍的服裝論文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