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羽絨服的執行標準是怎麼回事
羽絨服的執行標准GB/T 14272-2011為修訂版,替代GB/T 14272-2002,羽絨服上有GB/T14272-2011的不是假貨。
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2011年10月31日發布,2012年02月01日開始實施,替代舊標准GB/T 14272-2002《羽絨服裝》。
本標准規定了羽絨服裝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測方法、檢驗分類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適用於以紡織機織物為主要面料,以羽絨為主要填充物生產的各種服裝。
(1)學生校服羽絨檢測標准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羽絨服市場、指導各服裝企業的生產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國家於2011年10月1日發布了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標准並取代GB/T 14272—2002,於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的羽絨服裝標准在適用范圍、術語定義等方面更加詳盡和明確,在技術指標、檢驗設備、檢驗方法等方面更加註重與國際標准接軌,更加符合生產生活實際,有利於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與GB/T 14272—2002相比,2012年2月1日起實施GB/T 14272—2011修改了適用范圍、使用說明、填充物品質要求以及外觀疵點要求等內容,增加了偶氮染料、耐水色牢度、防鑽絨性、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安全性能等理化指標,取消了對於褲後襠縫接縫強力的考核要求。
㈡ 羽絨服國標檢測報告蓬鬆度19.8cm是1000蓬的嗎
羽絨服國標檢測報告蓬鬆度19.8cm是1000蓬的,羽絨服里的白鴨絨有900的蓬鬆度。一般價格的羽絨服,蓬鬆度大約在450—500之間,價格稍高的羽絨服,蓬鬆度可以達到600—900。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類,其羽絨的蓬鬆度高,相反,小的禽類蓬鬆度較低。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例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在同樣充絨量下,羽絨的蓬鬆度越高,保暖性越好。在蓬鬆度相同的情況下,充絨越多越保暖。
蓬鬆度和充絨量是同時決定羽絨服保暖性的兩個因素,並且兩者有互為補充的關系,即低蓬鬆度的羽絨,可以提高充絨量來實現保暖效果,高蓬鬆度的羽絨可以適當減少充絨量也能達到不錯的保暖效果。
相關知識
羽絨服的蓬鬆度標準是相對於含絨量更重要的指標,蓬鬆度高的羽絨服不僅保暖性能好,而且輕便貼身,可以融合更多的設計元素,這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國家標准《羽絨羽毛》主要起草單位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柳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羽絨工業協會。
換種方式描述羽絨服的蓬鬆度,假設一粒還未爆開的玉米是一束低蓬鬆度的羽絨朵絨,一粒完全爆開的玉米是一束高蓬鬆度的羽絨朵絨。分別測量兩種玉米所佔的體積,顯然「完全爆開」的玉米所佔的空間比較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蓬鬆度
㈢ 請問校服有質量標准嗎
1、法律層面肯定是這樣規定的,要求所有的校服廠家在生產的時候,都要遵循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同時14歲以下的校服,還必須同時符合兒童服裝標准,GB 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其他的相關服裝標准就很多的,不再贅述。
2、任何行業,任何產品,都會分為高中低端,這些個不同檔次的產品對應著不同檔次的消費階層,當然法律層面的要求,就算是低端產品也得高於法律的底線要求。但是所有的人類行業,都會存在弄虛作假、或者工藝不成熟等等原因造成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所以作為校服來講,肯定會有害群之馬,但是作為法制越來越完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網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後果和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絕大多數企業應該都是會遵守底線的,這個應該沒有疑問。但是因為總是會有企業因為工藝水平、原材料采購、管理不善等一些原因造成了校服不合格,那隻要查到,肯定是會被處罰的。
3、現如今的校服采購,都是在走向民主化、透明化、程序化、公開競標的模式的,家委會、和學生參與,可以通過學校、家長、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各省的市場監管局、纖維檢驗局,參與之下,在采購環節就把不按照國家要求生產的企業淘汰,那就不會存在你擔心的不按照要求生產所造成的風險。
4、為了避免買到不遵循國家生產要求生產的校服,一般而言,可以找行業內稍微知名點的校服品牌,比本地,特別是學校本地的不具名的廠家生產的肯定相對而言有保障得多。特別是縣鄉一級的校服服市場,如果執著找本地的不一定便宜,而且還容易有貓膩。采購校服還是多對比學校外地的,這樣可以相對而言,減少裙帶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
㈣ 羽絨服檢測標准都有哪些
1.含絨量:國家標準的最低下限是,羽絨服含絨量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包括鵝絨中鴨絨的含量,低於這個數的不能稱作羽絨服。
2.蓬鬆度:對於蓬鬆度的檢測,根據不同的含絨量而不同,當鴨絨含絨量為百分之九十時,蓬鬆度達到十四厘米才算合格。
3.清潔度:清潔度大於等於350mm的才能被認定為合格的羽絨服,反之則達不到指定標准,容易引起各種細菌。
4.消耗氧指數:羽絨服耗氧指數小於等於十的,則說明不合格。
5.異味等級:五名檢測人員有三個人都評估為有異味,那就是羽絨服在生產過程准中的洗滌不合格。
㈤ 校服檢測該怎麼檢測
按照質監局、教育廳實施的《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規范校園纖維製品采購程序,嚴格執行「雙送檢」制度。即校服出廠時生產企業必須報檢,合格後交付學校,學校須驗收、登記,進行驗收檢驗,「雙送檢」合格後方可發放到學生手中。
一旦檢測出校服存在質量問題,各級纖維質量監督機構可依據《產品質量法》《辦法》等規定,查處校服生產企業,將處理結果通告教育部門,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而校服使用單位未履行檢查驗收和記錄義務或未按規定委託送檢的,應當按照《辦法》規定予以處理。
㈥ 國家羽絨服跑毛的檢測標准
國家要求:GB/T14272-2011《羽絨服裝》,限制了羽絨內膽允許鑽絨的根數
測試方法:
1、GB/T12705.1-2009 《紡織品 織物防鑽絨性試驗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
2、GB/T12705.2-2009 《紡織品 織物防鑽絨性試驗方法 第2部分:轉箱法》。
(1)檢驗結果(標識除外)全部合格者,實物質量判定為合格。
(2)除標識項目外,有一項或一項以上不合格者,實物質量判定為不合格。
標識判定:標識作單項判定,不作為質量判定。按GB5296.4-2012規定,標識缺項或不規范的判標識不符合GB5296.4-2012標准要求。
當產品採用企業標准,且國家標准為推薦性標准時,採用經依法備案現行有效的企業標准判定。若產品明示與企業採用標准指標的要求同時,採用要求高的指標判定。
考慮到市場抽樣難以獲取服裝生產工藝單,日曬色牢度實驗周期較長以及羽絨製品實際質量情況,對羽絨製品的主要指標進行考核,減少了規格外觀縫制、日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縫制強力等項目的檢測(這些項目的測試主要在對企業抽樣時進行)。
(6)學生校服羽絨檢測標准擴展閱讀:
羽絨服跑毛的解決方法:
如果是遇到剛買不久的羽絨服,同時又出現了跑毛的情況,這里還是建議消費者衣服發票一並拿至實體店進行退換處理,只要是正規廠家,跑毛這種質量問題是包換的。
如果是購買一段時間後出現羽絨服跑毛的情況,而且是花高價購買的,建議拿至專業保養店修復,這時有可能保養店鋪有可能讓消費者重做內襯。
購買羽絨服不能用肉眼看出羽絨服內在的羽絨的好壞,所以這樣我們應該巧妙的利用雙手來探究。避免買到羽絨服跑毛的款式,可以用手摸很感覺到內襯里硬梗的,這種羽絨服里裝的大多是打碎了的羽毛,而不是羽絨。小梗容易刺破較薄的面料鑽出來,好的絨是刺不破外面的面料的。
一些羽絨服漏毛可能是在局部,或者是某個部位特別嚴重,所以選購的時候最好全面的仔細的查看一下:比如領口、袖子、前襟等等。做好全方面的檢查,才能避免買到劣質羽絨服!
羽絨服面料如果有問題,主要是內膽布的密度.再高的價格也會出現跑毛的質量問題。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購買這種保暖性的羽絨服可以選擇品牌的,比較一分錢一分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羽絨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羽絨服裝質量檢驗標准
㈦ 羽絨服里的絨的常規檢測有哪些
最重要的是一些化學性能的測試了,如甲醛,偶氮,還有一些可萃取的重金屬類的測試,物理性能的測試,是要測試耐磨性啊,抗起球性啊,什麼的
㈧ 服裝檢驗標准有哪幾類
1、從內容方面分類
(1)、基礎標准.基礎標準是指具有一般共性和廣泛指導意義的標淮,如服裝號型系列標誰、服裝名詞術語標准、服裝制圖符號標准、月巨裝縫紉線型分類及服裝規格標准。
(2)、產品標准。產品標準是指對某一產品所規定的質量標淮,例如,男女褲、西裝、大衣、羽絨服裝標准等,其內容包括該產品的形式、規格尺寸、質量標准、檢驗方法、儲存運輸、包裝等。
(3)、方法標淮。方法標準是指通用性的測試方法、程序、規程等標准,如水洗羽毛、羽絨試驗方法標淮,毛料服裝檢驗方法標誰,使用粘合襯服裝剝離強度、硬挺度、耐水洗、耐乾洗測試方法標准等。
2、從級別方面分類
(1)、國際標准。國際標準是指由國際標誰化團體通過的標淮。國際標准化團體有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國際羊毛局(IWS)等,國際標准在國際交往和國際貿易中起著重要作用。
(2)、國家標誰。國家標淮是指由國家標准化主管機構批准、發布,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執行的標誰。國家標準的代號是GB.
(3)、行業標誰。行業標准及專業標準是指由主管部門批准發布,在行業及部門范疇內統一執行的標淮。標准代號FZ.
(4)、專業標誰。專業標準是由專業標准化主普機構專業標准組織批准發布,在某專業范圍內統一執行的標淮。代號ZB.
(5)、企業標誰。企業標準是指企業或其上級有關機構批准發布的標准。
(6)、內控標誰。內控標淮是指企業為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以滿足用戶要求和適應市場竟爭的需要而制定的。企業可以制定比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專業標准更為詳細的標准,內控標准通常反映出某個企業產品的特色,是高的標准。
(8)學生校服羽絨檢測標准擴展閱讀:
常用服裝面料
1、棉型織物:是指以棉紗線或者棉與棉型化纖混紡線織成的織品。其透氣性好,吸濕性好,穿著舒適,是實用性強的大眾化面料。可分為純棉製品、棉的混紡兩大類。
2、麻型織物:由麻纖維紡織而成的純麻織物及麻與其他纖維混紡或者交織的織物統稱為麻型織物。麻型織物的共同特點是質地堅硬、粗獷硬挺、涼爽舒適、吸濕性好,是理想的夏季服裝面料,麻型織物可分為純紡和混紡兩大類。
3、絲型織物:是紡織品中的高檔品種。主要指由桑蠶絲、榨蠶絲、人造絲、合成纖維長絲為主要原料的織品。它具有薄輕、柔軟、滑爽、高雅、華麗、舒適的優點。
4、毛型織物:是以羊毛、兔毛、駱駝毛、毛型化纖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織品,一般以羊毛為主,它是一年四季的高檔服裝面料,具有彈性好、抗皺、挺括、耐穿耐磨、保暖性強、舒適美觀、色澤純正的優點,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5、純化纖織物:化纖面料以其牢度大、彈性好、挺括、耐磨耐洗、易於保管收藏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純化纖織物是由純化學纖維紡織而成的面料。其特性尤其化學纖維本身的特性來決定。化學纖維根據不同的需要,加工成一定長度,並按不同的工藝製成仿絲、仿棉、仿麻、彈力仿毛、中長仿毛織物。
6、其它服裝面料
(1)針織服裝面料:是由一根或若干根紗線連續地沿著緯向或經向彎曲成圈,並相互串套而成的。
(2)裘皮:英文pelliccia,帶有毛的皮革,一般用於冬季防寒靴、鞋的鞋裡或鞋口裝飾。
(3)皮革:各種經過鞣製加工的動物皮。鞣製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皮變質,一些小牲畜、爬行動物、魚類和鳥類的皮在英語里被稱為(Skin)而在義大利或一些其他國家往往用"Pelle"及其同意詞來表示這一類的皮革。
(4)新型面料及特種面料:太空棉等。
㈨ 誰知道國家規定的羽絨服的檢驗方法
2003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將於2004年5月正式實施。這套標準的實施將結束長期以來我國內外貿加工分離的局面;標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標檢驗,將使中國羽絨製品真正進入「綠色」時代。
兩個標准戰壁壘
早在1989年前,我國就有羽絨的部頒標准。
1989年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時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後來美國、日本、韓國及歐盟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參考我國的標准,制定了自己的標准。
1997年,又對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進行了修訂,於1999年4月1日頒布實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這次標準的修訂,具有兩個特點:將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兩個標准合並為一個標准;融收購、生產加工、出口於一體。標准改變了我國羽毛羽絨行業標准不統一,各個部門依據不同的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制定各自標準的狀況,促進了國內羽毛羽絨行業標准化的發展。
2001年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及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新標准著重在於微生物指標的設置和檢驗方法的變更。
中國羽絨及其製品從2000年開始就不斷遭到消費國的技術壁壘的沖擊,主要是要求對產品進行微生物檢驗,嚴重影響了羽絨的正常貿易。
美國提出對中國的羽絨加工企業進行認證。美國IDFL(美國國際羽毛局)實驗室透露,美國規定如果企業要在美國銷售羽絨,其加工廠必須取得消毒許可。
2003年生效的美國商務部的紡織品貿易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公告《中國大陸紡織品防衛方案》,是在對中國取消紡織品被動配額以後的又一項限制紡織品進口的措施,對我國的產品殺傷力很大。
日本實施新的普惠制,羽絨寢具被取消普惠資格。根據日本2003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資格,這將對我輸日床上用品造成損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羽絨寢具。
高度關注微生物
在以往對歐盟國家的羽絨及其製品的貿易中,只有義大利衛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數超過標准規定才進行以下4種細菌的檢測: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的加強,進口商針對其進口商品的安全衛生提出了諸多嚴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強了有關安全衛生的檢測項目。歐盟其他一些國家近兩年來也對我國出口的羽絨及其製品要求這4種衛生指標檢測,造成我國出口歐盟國家的羽絨產品受阻。
由於這4種細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羽絨原毛的收集、貯存和加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造成細菌污染和繁殖,特別是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對外界環境有極強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時,在3%的福爾馬林中生存24小時,能耐煮沸1小時、耐150℃乾熱1小時,因此用一般的消毒滅菌方法難以將其殺死,因此大多數羽絨產品都能檢出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
新標准對微生物及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都作了明確定義,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標准都與國際先進標准接軌。因此,生產加工企業要在微生物的處理上下功夫。
定義新解「含絨量」
「含絨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和絨絲含量的百分比。這是我國羽絨行業自創業至今使用的一個定義,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的幾代羽絨業內人士已經認可了這個定義。然而,這個定義和國際上存在著差異,國際上叫「絨子含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的百分比。側重點不同,定義不同。從字面上看中國的 「含絨量」和國際上的「絨子含量」差異較大,大家應該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絨羽毛》中的「絨子含量」的定義雖然沒有了絨絲,但並沒有提高「絨子」的絕對含量,因為技術指標中對絨絲有具體的規定。
庫房條件要求高
現行標准中庫房條件為「應為清潔、陰涼、乾燥、通風良好、定期消毒的專用倉庫」。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絨和未水洗絨分倉庫貯存」,提高了對庫房的要求。
因為標准中有了對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庫房條件跟不上,會產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術指標很難達到要求。在羽絨生產過程中,有必要實行微生物的全程式控制制,首先在生產過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產工藝中達到滅菌目的,同時在生產、貯存、運輸過程各環節要求做到封閉式無菌化操作,車間要求干凈、清潔,設備要經常清洗、消毒,倉庫要求通風、防潮,包裝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殺菌後再次污染而帶菌。標准規定庫房包垛離開地面30cm以上,距庫頂100cm以上,牆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種、規格應分別分垛。未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一年,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超過者應進行復查。在運輸中要求保持乾燥、衛生,勿與易燃品或有強烈氣味的物品混裝。
檢驗方法作調整
《羽毛羽絨檢驗方法》標准中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也作了相應的修改。抽樣數量和樣品處理方式基本採用了IDFB方法,根據我國現有的檢驗設備的情況,作了適當調整。比如保留了拌樣、縮樣方法,適當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絨服裝等製品的抽樣數量。組成成分檢驗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樣除灰機、竹篩與揀樣盤,而採用分揀箱,分兩步分揀,這也是歐洲標准和日本標准規定的方法。鵝、鴨毛絨的種類鑒定也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該方法與我國現行方法比較接近。
耗氧量檢驗方法將振盪器的頻率、振幅分別改為150次/分和40mm。振盪時間改為30分鍾。振盪容器採用2L廣口塑料瓶並水平振盪。標准篩孔徑改為0.1mm(150目)。用於滴定的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moL/L,並不再用草酸鈉溶液標定,滴定時增加磁力攪拌器。這些改動基本與IDFB方法和歐洲標准方法一致。
在蓬鬆度測定方法中增加了樣品的烘乾與恢復過程,增加了從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換算公式。
殘脂率測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樣品的烘乾過程。增加了用濃縮器回收乙醚的過程。
同時,該標准還改進了透明度儀器的結構,而透明儀器的定購將由中國食品進出口商會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監制,確定生產廠家。在透明度測定方法中,樣液制備所用儀器設備與制備過程同耗氧量測定方法改進了透明度計的結構,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確,強調應先使用600mm透明度計,只有當透明度超過600mm時,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計。
小資料
我國是生產鵝、鴨毛絨大國,年產毛絨12萬噸左右(其中純絨約兩萬噸),生產量佔世界總量的70%,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50%。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內銷的羽絨服在2500萬件左右,羽絨被400萬條,人均佔有率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絨及其製品出口金額為12.54億美元,其中,羽絨原料出口3.37萬噸、2.13億美元;羽絨服裝出口4298萬件、6.37億美元;羽絨睡袋出口39萬條、828萬美元;羽絨寢具出口6646萬條(個)、3.76億美元。
背景資料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際貿易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來自國外的貿易壁壘接踵而來,尤其涉及到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壘更多。羽絨由於是動物源產品,涉及到環保、安全等問題,不斷受到來自歐美國家的挑戰。從2001年開始,歐共體和美國、加拿大紛紛提出對中國的羽絨製品進行微生物檢驗,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不能入關,我們已經有多次被退貨的經歷,嚴重影響了羽絨及其製品的出口。現在,歐共體已經正式制定了羽絨微生物檢驗標准,並要求所有歐共體國家共同執行,使得羽絨的技術壁壘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現行GB/T17685-1999 《羽絨羽毛》標准修訂於1997 年,當時國際上還沒有涉及到微生物檢驗這個問題,而現在國際上有了這方面的要求,我們的標准不利於我國羽絨及製品的出口,也不利於企業在對外交涉中保護自身利益。另外,該標准所涉及的是用以製作服裝、床上用品的羽絨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數、清潔度、微生物等指標均為安全、衛生方面的要求,如果產品的上述指標達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產品含有細菌並造成細菌的再繁殖,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和皮膚壞死症,危及人體健康。
為此,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進行修訂,並對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
這兩個標準的修訂,填補了標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產品向安全、衛生方向發展,為樹立中國羽絨製品的安全、衛生的形象奠定基礎。
㈩ 檢測羽絨需要檢測哪些項目
看羽絨的顏色是純色還是雜色,羽絨的品質是優等品還是次等品,聞味,聞一聞加工過的羽絨有沒有難聞的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