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外著名服裝設計師的成名經歷。
吳海燕(1958.4— )女,上海人。擅長染織與服裝設計。1984年在中國美術學院工作至今。198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並留校任教至今教學工作19年。 1984年起從事服裝設計工作至今19年,曾為電影、電視、舞台主持人、演員進行服裝設計,並主持國內外服裝及家紡品牌設計工 作、大型文藝晚會策劃及總設計師。 1987年起作品多次赴歐、亞、美、澳主要國家和地區20餘展演,並多次參加香港、慕尼黑、杜塞爾多夫時裝節動、靜態展示(前蘇聯、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等)。 1992年作品《遠古情懷》獲全國首屆服裝設計繪畫藝術大賽一等獎。 1993年作品《鼎盛時代》獲首屆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大賽唯一金獎。 1995年評為首屆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 1995年被日本朝日周刊譽為中國「五佳」服裝設計師之首。 吳海燕1997年連任第二屆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 1997年評為中國首屆「金榜」設計師第二名、新聞排行榜第一名。 1998年應國務院之邀為隨訪我國的韓國總統金大中夫人設計禮服。 1999年作品《起承轉合》獲第九屆全國美展設計藝術類金獎。 1999年作品>獲第九屆全國美展設計藝術類金獎。 1999年作為中國服裝設計師優秀代表攜作品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舉辦的「99巴黎·中國文化周」中華服飾文化展演專場。 1999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優秀專家稱號。 2000年獲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頒發的設計成就獎。 2000年在北京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北京吳海燕服裝設計有限公司」,公司共設有六個工作室:分別為:「名媛男仕」形象設計,「為服裝品牌設計」,「紋樣設計」,「服裝流行趨勢研究」,「家用紡織品設計」,「大型活動策劃與設計」。 2001年獲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頒發的傑出設計成就獎。 2001年被中國經濟日報報業集團《服裝時報》社授予2000年度最有才華的設計師稱號。 2001年12月「中國國際時裝周」期間,在比京706兵工廠舉行的「觀點2002」時裝專場,獲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 會頒發的唯一設計師「金頂」獎。 2002年4月獲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作品大賽組委會、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特頒發繼「兄弟杯」大賽之後的事業成就獎。 2006年10月為"天下河坊"大型主題時裝展演設計120套以杭州絲綢為主體的創意服裝,演繹"東方絲國"的極致魅力。 截至2008年,吳海燕任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設計學部副主任、染織服裝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吳海燕紡織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總裁,藝術總監。
② 旗袍秀的爭議
『旗袍秀』新聞一出,網上爭議四起: 這些旗袍的錢誰出?是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30位浙江女代表和委員是參政議政來了還是作秀來了?
面對網友的質疑,這次活動的發起者,也正是那些旗袍的設計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吳海燕回應道:「網友說的一切我都理解,因為他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很多報道是從娛樂化的角度報道的,我覺得非常遺憾。」吳海燕表示,旗袍沒有接受通過企業或者其他渠道獲得一分錢的投入,她表示,「旗袍也是一種尊嚴,打造中國女性的形象是我的真正的一個原由。正好是恰逢「三八婦女節」,這正好是一個契機。全球的婦女在這個節日讓自己美麗是沒有錯的,是應該的。」她說,「我的研究是純學術的,與商業沒有關系,我問心無愧。」
③ 著名服裝設計師吳海燕
吳海燕
現任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任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染織服裝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任WHY DESIGN北京吳海燕紡織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總裁、藝術總監。
任中國流行色協會常務理事。
任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室內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設計師分會副會長、布藝委員會理事。
任美中時裝協會理事。
任江蘇省教育廳、法國國民教育部中法江蘇時裝培訓中心服裝教育專家。
● 1992年作品《遠古情懷》獲全國首屆服裝設計繪畫藝術大賽一等獎。
● 1993年作品《鼎盛時代》獲首屆「兄弟杯」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大賽唯一金獎。
● 1995、1997年兩度榮獲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
● 1995年被日本朝日周刊譽為中國「五佳」服裝設計師之首。
● 1999年作品《起承轉合》獲第九屆中國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設計藝術類金獎。
● 2001年獲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設計師最高獎——「金頂」獎。
● 2002年獲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作品大賽組委會、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特頒發「兄弟杯」大賽獲獎後的事業成就獎。
● 2000、2001、2002年獲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設計成就獎。
● 2004年經互聯網評選以最高票獲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十佳時裝設計師。
● 2004年獲浙江省魯迅文學藝術獎---突出成就獎。
成長經歷:
● 1987年起至今,在國內舉辦10次個人服裝設計展演專場,服裝設計作品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德國杜賽爾多夫、日本東京、中國香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國家的時裝交流和表演活動。
● 1999年作為中國優秀服裝設計師代表攜作品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舉辦的《'99巴黎·中國文化周》中華服飾文化展演專場。
● 2000年作為中國服裝設計師代表攜作品參加「2000中華文化美國行」走近中國——中國服裝服飾展演活動。
● 2004年7月,作品「天人合一」代表中國參加中法文化年「巴黎·中國服裝周」東方印象的專場演出。(法國巴黎)
● 1994年起,主持為中國著名企業「順美」、「太平鳥」、「金鴻達」、「娃哈哈」等20餘家的服裝品牌設計、產品設計和展示設計。
● 2001年起,主持為 「夢蘭」、「夢潔」、「維科」、「香榭里」、「飛天」等中國著名企業集團的家用紡織品牌設計、產品設計、配套室內設計、樣板房創意設計及專賣店策劃設計,並同部分中國著名的家紡生產及加工企業長期設計簽約。
● 1999年起主持《中國服裝流行趨勢研究發布》,已發布5次。
2002年起主持《WHY服裝流行趨勢研究發布》,已發布4次。
2002年起主持《中國家紡流行趨勢研究發布》,已發布2次。
2003年起主持《牛仔服裝流行趨勢研究發布》,已發布1次。
● 2002年 擔任第三屆CCTV「黃金搭檔」杯服裝設計暨模特電視大賽評委(北京)
● 2002年 擔任第15屆世界模特小姐大賽評委(伊斯坦布爾)
● 2004年 擔任第十二屆「漢帛獎」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作品大賽評委(北
京)
④ 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有哪些
1、馬可
馬可是我國非常有資歷的設計師,是無用設計工作室創建人,她的設計和思想很多時候都是反時尚的,大多衣服都是線條簡潔流暢,裝飾較少。她的衣服非常的有風格。
2、郭培
郭培是一名80後,畢業於北京二輕工業學校服裝設計專業,是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也是中國最早的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春晚里的90%的服裝都出自她的手,非常的厲害。
3、許建樹
許建樹也叫勞倫斯·許,是我國第一位受法國服裝協會邀請的設計師,並登上了2013年巴黎服裝高級定製周T台。許建樹是山東人,後留學法國,是法國知名服裝設計師、藝術家弗蘭西斯·德洛克郎的得意門生,他的作品非常有特點,也是主打的中西風格合璧,完全西化的立體裁剪,設計元素卻極其古典、東方,在國際上非常受歡迎。
4、王陳彩霞
王陳彩霞是一位在國際上非常有聲望的服裝設計師,是夏姿·陳品牌的設計總監。王陳彩霞也是台灣非常有名的設計師,她設計的肌膚柔和了中國的元素,非常的有特點,是我國女明星非常喜歡的一款時裝品牌。
5、韓楓
韓楓是一個美籍華人設計師,她設計的衣服非常的有風格,是別人模仿不來的。韓楓本來是學裝潢設計的,但是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在名師薈萃的世界時裝之都---紐約白手起家,還創建了自己的品牌,這非常的不容易,並且她還是女生。華裔設計師韓楓的成功頗具傳奇色彩,她的衣服簡潔大方、線條流暢,充滿個性和現代色彩。
(4)吳海燕旗袍服裝設計擴展閱讀:
國內服裝史
傳統的漢族服飾:從黃帝即位(約公元前2698年)到晚明(公元1368
-
1644)。它被稱為漢族服,因為時尚是在漢代改進和推廣。形式通常是長禮服,衣領,包裝翻領在左、右松寬的袖子,沒有按鈕但是有腰帶。雖然設計簡單,但它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
傳統的滿族服飾:它是滿族的傳統服飾種族國籍,通常長禮服的形式,有時一件夾克或背心外面。因為滿族是清朝的他們的禮服被大力推廣,這樣的衣服很受歡迎。特點是圓形或直領,與按鈕從右邊衣領和腰帶系在腰部,兩個或四個縫,緊袖袖口形狀像馬的蹄。
服裝結構設計
在設計圈裡,人們把服裝製版師稱為服裝結構設計師。之所以被稱作結構設計師,是因為服裝製版師們的工作主要是將設計師的平面服裝效果圖,立體化、現實化。一幅幅的服裝平面設計圖,通過服裝製版師一系列的工藝分解被結構化,從而能夠使服裝以適合工業生產的方式從服裝生產企業生產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服裝製版師是服裝設計與生產的橋梁。
服裝製版師對服裝的處理不僅要符合設計師唯美、時尚、個性化的要求,還要適合工廠可操作性、工業化,經濟化的要求。這也意味著版師不僅要了解時尚,更要了解生產時尚的各種制衣設備的發展趨勢和設備性能。相對於設備銷售市場對機器的流行、性能的反饋,服裝製版師們對縫制設備的信息反饋更具有前瞻性、引導性和創造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裝設計
⑤ 中國十大傑出服裝設計師是誰
cn/s/blog_4c279dad0100072q..com祁剛
http.com..htm
http.com/view/1248902.com/view/1248902.sina://blog://ke.cn/s/blog_4c279dad0100072q
⑥ 中國近代服裝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現今,中國加入了WTO,更大的機遇在等著我們爭取,更大的挑戰也在等著去克服。我們不能一味的看著門外,應該更好的運用已有的財富,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服裝特色。
⑦ 介紹幾位國內、外著名的女性服裝設計師
國內:
馬克,吳海燕
國外:
法國:夏奈爾,森英惠(法國籍日本人),
義大利:朱莉安娜▪貝納通,米索尼夫婦,
英國:薇薇安韋斯特伍德
美國:安娜蘇(華裔),唐納卡蘭,譚燕玉(華裔)
日本:川久保玲,小莜順子,
⑧ 中國美院中 服裝設計系哪個好
一看一樓的不懂這幾所學校的具體設計專業…清華美院設計實力是很強,但不見得每個專業都強;而央美的設計學院歷來都是它的軟肋,放眼全國並不算出色。
國美有著名的二吳,其中一位就是服裝設計大師-吳海燕。。。
能得到大師指點的本科專業在全國能有幾個?國美服裝設計很強滴
http://www..com/s?wd=%ce%e2%ba%a3%d1%e0
這個是吳海燕的網路。。
⑨ 中國十大服裝設計師是誰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香港全新概念店
秉承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創辦人的精神,一系列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全新概念店」延續了這個來自法國的頂級珠寶品牌一直以來為名媛女士們訂做高級珠寶的專業與熱誠。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以不朽的專業精神貢獻於女性的高貴時尚與經典華麗。迷人媚力(Glamour)、女性溫柔(Femininity)及性感感性(Sensuality),是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的重要品牌個性。藉以上品牌性格,將「全新概念店」設計成令客人待了就不想離開的珠寶鑒賞空間,然而客人卻能感受到如在家中的那種令人極度眷戀的舒適感覺。利用對比及透明質感相互輝映的作用、明智的顏色搭配及合宜的燈光效果將「全新概念店」完美呈現。
柔軟特性的絨面革,華麗的皮革、絲綢及緞子都被使用於這次布置的元素當中。使用這些柔軟的傢具材料後,店中陳列了珍珠母貝、如緞面一樣細致的金屬裝飾品與漆器。櫥窗的陳設,也是由獨特的設計元素著手,從最平滑、柔和的情調切入黑色的漆器托盤、銀灰色的墊子、袖珍的紫色墊子、天鵝絨的底座,將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和精緻時尚美學展露無遺。
著名設計師Anouska Hemple在香港「全新概念店」中想表現出店中無限生命力的律動及完美的視覺享受。在進入精品店後,空間分為三個不同的經典區域。第一及第二區為展售區,而第三區則是為客人所准備的舒適的休息空間。喝一杯上好的咖啡,享受店中完美的氣氛,聊聊天,在這令人心曠神怡的空間,享受生活最美好的片刻。獨創的拱形三層抽屜型傢具及多功能性的家引領著最時尚的設計。空間中,有如春天般綠意盎然懸掛的布幔,搭配精巧細致的櫥窗擺設,將不對稱藝術表現到極致。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的經典標記也烙印於店中柱子的底座,將傳統的經典融入於最新的空間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