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被侵略者強行截斷傳承達300餘年,故現在的人不知道漢服,但是現在的環境是,漢服在逐漸的復興。
漢服呢是華夏漢民族,從皇帝到明朝時期的傳統服飾,結合各個時代,每個朝代都在不斷的改進和傳承,直到清朝入關時期,一直作為中國國家禮服,現在很多人慢慢喜歡和接受漢服,而旗袍呢,旗袍就是民國時期,較為流行的改進服飾,很大一部分還是國外引進,再加以改良,旗袍看上去就是很有氣質的,但是只能作為一個分支來看待,畢竟只是一個時期的代表作。況且,高矮胖瘦的人不一定接受住,漢服呢,就比它更為接受和方便多了。
② 旗袍的社會地位,文化象徵
10近代革命之前,中國沒有時裝可言。清代的幾百年,因為「人分五等,衣分五色」,人們按照嚴格的身份、等級穿衣著色,一代一代穿著被規定好的同樣的衣服都不能煩。
20西方的入侵不僅帶來了大炮,也帶來了現代觀念和時尚,受此影響的服裝革命像是做減法,減去繁瑣的節外生枝的裝飾,減去多餘的無意義的造型,逐漸露出人本來的面貌和精神來。
3020年代至30年代,旗袍盛極一時。名流明星為了時髦和動人更是挖空心思,旗袍腰身由寬變窄,袖子由長變短,衣身忽長忽短,衣衩忽高忽低,別出心裁的「旗袍花邊運動」,又給旗袍鑲上亮麗、艷俗的滾邊。更新潮的摩登女郎,以西式衣裙概念進一步改良旗袍,西式長短外衣裹著勾勒出人體線條的旗袍,滾著毛皮邊的斗篷披在袒胸露背的連衣裙外,唯恐不能顯露出美人的妖嬈體態和刻意的甜膩。
40文雅體貼的中式長衫和嚴謹肅穆的西服,基本採用黯淡的灰色、褐色、深藍,一舉取代了滿化男裝的花哨、臃腫。
50新中國建立,使中國歷史在整整半個世紀的特別時刻發生了最重大的轉折。沉浸在翻身幸福中的新中國人民,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改造中山裝:明兜改暗兜,七扣改五扣,翻領的角尖一點,領口大一點,把緊扣的喉頭解放出來。(作為新中國創始人和領袖的毛澤東很喜歡這種改進了的中山裝,於是人民又稱其為「毛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建國初期中國百姓服裝真實寫照。
60一場紅衛兵「破四舊」運動,橫掃了美麗。男女老少,春夏秋冬只能穿「老三色」:藍、黑、灰;「老三裝」:「毛服」、青年裝、軍便裝。軍裝這個最具革命意味的草綠色時尚迅速綠遍全國,草綠色軍帽、帆布挎包、軍用寬皮帶、毛澤東像章、語錄本也連帶成了配套的裝飾品。
70「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穿上的確良」,這句熟悉的話語定會喚起現在40多歲的人許多親切難忘的記憶,這曾是人們多年的「戒嚴」生活有了新的可能性的徵兆。透過這句譴責農村人進城忘恩負義的話,我們還發現「的確良」這個初級的化纖產品,竟是70年代時尚的代名詞。盡管「抵制奇裝異服」的禁令依然未解除,但勞動服、拉鏈衫、風雪衣、順褶裙、碎褶裙已悄然成風。
80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國人民的服飾觀,開始由猶豫、興奮、狂熱、盲目向冷靜、選擇、思考不斷地轉移著。注重衣冠禮儀的中國百姓,從起初怕露富發展到了開始講究用衣裝營造富有形象。毛料制服當道,追求國外名牌成時尚,但多年來缺乏美育的年輕人在穿衣戴帽上選擇了跟風模仿之捷徑。
90進入90年代,現代文化激流給人們帶來了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審美方式的重新檢視。中國百姓對於世界、人類、歷史、民族、傳統的反省,表現在服飾上,服飾開始擺脫種種外在的羈絆,而具有獨創性和多樣化。各種具有獨創勇氣和靈感的個性化服飾,日漸成為時尚。
③ 有人說,旗袍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線,旗袍的發展對於時尚有多大促進作用
旗袍的發展對於時尚有多大的促進作用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很廣泛啊不太好回答,但是如果非要回答呢那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只能說有很大的作用,無可代替獨一無二的那種。旗袍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女性服侍,它不同於寬寬大大的漢服,能很好勾勒出女性身體的柔美曲線。
還有許多其它的服裝在設計時會借鑒旗袍的樣式和剪裁,這也讓旗袍有了更多的存在方式。其實旗袍也可以帶動發型的發展,因為穿旗袍的時候必須要梳一個與眾不同的發型,要顯得與今天的這身旗袍很搭配沒有違和的感覺,所以各種古典知性的發型,也和旗袍一起誕生。
旗袍對時尚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甚至已經浸入了我們日常生活本身,變得更接地氣。
④ 誰有關於旗袍的經典的歌頌語句啊
送你兩段歌頌語句:
1、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君不見那綾羅綢緞,艷之韻之,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過於典雅高貴的中國服飾國粹——旗袍。說旗袍是詩一點也不過分,它以其流動的旋律和濃郁的詩情表現了女子的賢淑、典雅和溫柔,它是中國女人的一種情結、一種夢幻,是鐫刻在中國女人骨子裡的美麗。不管在哪裡,只要有中國女人的地方,就有美麗旗袍的靚影。
2、這是一塊華麗的綢緞,也是一件雍容華貴的旗袍。民國時期,更是舊上海名媛的最愛,結合西方美,旗袍由最中國風演變為最中國美,將東方女人的氣質與華貴,揮灑到極致!精細的手工刺綉,絕美的風墨韻花,風姿綽約猶勝當年。如今看來,這旗袍不禁匯聚了中國自古以來的美與氣質,更是融合了當今的國際時尚美。
⑤ 從旗袍的興衰分析世界時尚流行趨勢和中國文化的關系
自己總結的~~~全旗袍發展過程 是最簡短版的 不能再簡了~~
有五個歷史階段了
一,清初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封建文化特色代表)
二,清末至民國初 也就是20年代及其以前 旗袍已變得寬大繁褥(封建文化特色
代表)
三,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的 時期。全世界女性們所鍾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為楷模的。(辛亥革命 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代表新生中國)
四,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社會主義,文化反對資本化,旗袍被視為資本文化代表 被禁)
五,改革開放後,再次流行。(思想解放,旗袍作為中國文化代表,被重新推向世界)
下面是民國至今旗袍發展歷程 與文化流行 比較長 給你參考參考~~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滿族封建統治者,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後「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志開辟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到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整個80年代,一直有人預測旗袍將會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
作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不過,在80、90年代卻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徵意義的"制服旗袍"。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
這種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纖模擬絲面料,色彩鮮艷,開衩很高,做工粗糙。這實在有損旗袍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們為了區別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貿然穿旗袍了……
20世紀90年代以來,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⑥ 為什麼說旗袍不是中國人的傳統服裝
旗袍,這衣服的出現既有時間因素也有民族因素,首先,它出現在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專制王朝——清朝,出現的時間是在20世紀前的,按我們國家的歷史算是夠晚的了,若就因此說它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就會對漢服、唐服,不公了。因為它們出現的時期要比旗袍早得多得多呢!其次,清朝的統治者本身不是漢族人,他們是除了元朝時期的統治者蒙古族外的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起來的王朝,它本身就不具備廣泛性,因為從古至今漢族人口都是佔中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都是沒排過第二的。最後,雖說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旗袍還是大多數人的常用服裝,但即使如此也改變不了它的來源是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才出現的這一事實。它是滿族人為了既滿足他們的審美觀感,又能體現他們的身份及地位的尊貴,還有當時的統治需要——為了能和漢族人和平共處,基於這些方面的考慮才有了旗袍的誕生。所以它哪能是中國人的傳統服裝,即使在清朝,旗袍也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平頭老百姓能買得起的,因為旗袍普遍都是價格不菲的。
⑦ 日常為什麼不能穿黑色旗袍
在這個西方潮流盛行的時代,有一種叫作旗袍的中國元素服裝經久不衰。這種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飾,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起源是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於民國時期逐漸發展為國家禮服之一。有人說旗袍不能日常穿,來看看這些改良旗袍,
隨著審美發展,旗袍的款式和樣式逐漸得到創新,在保留了齊領、開邊的元素下,中式旗袍也逐漸走進了世界潮流圈。結合了東西文化的元素碰撞,現在的改良款是旗袍越來越火爆,無論是花紋還是款式,都能夠達到極致的潮流。傳統旗袍的特點
要想區別改良旗袍與傳統旗袍,我們先來區分一下各自的特色。傳統旗袍款式單一、色調偏向深色系。清一色的圓領或者立領設計加上黑色或是酒紅色的面料,讓傳統旗袍看起來非常的莊重沉悶。而且在早期旗袍是貴族女性才可穿著的昂貴服飾,直到發展到民國才逐漸流行,但款式和顏色設計依舊沒有突破,更沒有花紋點綴一說。改良旗袍的特點
在保留傳統旗袍的經典款式設計上,改良旗袍在布料選擇、款式創新、花紋刺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變。最開始的棉質布料逐漸演變成了絲質或是絨面布料,讓改良旗袍在視覺上看起來更加高級上檔次。旗袍的款式也不僅局限於圓領和開邊,長袖、半袖甚至無袖的旗袍越來越多,還有貼近於日常連衣裙的改良旗袍也非常百搭。
更重要的是,改良旗袍融入了更多的現代花紋刺綉,增添了更多顏色的碰撞,在視覺上能夠達到亮眼吸睛的效果。有了各色花紋的點綴,改良旗袍更加時髦,風格更加獨特。改良後的旗袍不再僅僅局限於身材苗條的女性才可以穿,就算身材微胖的女人也可以選擇改良旗袍來一秀你的美。
微胖界的性感女神張雨綺,穿上改良旗袍的造型真是太驚艷了。一襲冰藍色刺綉旗袍,加入了墊肩、鉚釘等元素,撇去了經典的高開衩,配上雙馬尾發型少女又氣質。這種改良旗袍不僅更加精緻時尚,也更適合日常穿。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改良旗袍到底應該怎麼搭配吧?搭配一、改良旗袍+運動鞋
傳統的旗袍一般會搭配 高跟鞋 ,但改良旗袍的款式更加日常,所以搭配運動鞋也成為可能。運動鞋的簡約日常風格很強,所以在選擇旗袍時,盡量選擇沒有花紋的純色系,讓整體的穿搭風格偏向於簡單大方,兩種單品的融合性會更好!
純黑色系的改良旗袍就是優選,身材微胖的女生也可以很好駕馭,黑色面料收束身材曲線,開邊的設計露出最纖細的小腿部分,搭配運動鞋簡約又日常。盡量選擇款式稍長一些的改良旗袍,在整體視覺上可以達到更好的顯瘦效果,梨形身材女人這樣穿旗袍簡直不要太好看!搭配二、改良旗袍+奶奶鞋
偏向於淑女優雅穿搭風的女人選擇這一套改良旗袍+奶奶鞋的穿搭就對了。這套穿搭可以大膽的選擇花紋刺綉的改良旗袍,例如這一件吊帶款式的印花旗袍,選擇白T恤作為內搭,再穿上一雙奶奶鞋,修飾的身材凹凸有致,整體穿著精緻優雅!
就算是只有領口有碎花紋點綴的純黑改良旗袍,搭配奶奶鞋也是一絕。兩種優雅的單品搭配,可以突出改良旗袍的領口印花圖案,深色系的碎花旗袍盡量搭配顏色靚麗的奶奶鞋,豐富視覺上的顏色沖擊感,可以讓穿搭看起來更加時髦前衛!搭配三、改良旗袍+外套
擔心入秋時節穿旗袍會受涼的女人記得搭配上外套哦!早秋時節氣溫稍有下降,選擇旗袍時可以偏向中長款,搭配皮衣或者風衣都是很好的選擇。這套搭配的旗袍顏色盡量鮮艷,外套選擇深色系會更加修身顯瘦。記住長+長、短+短的原則,即旗袍長度與外套長度盡量統一,會讓你的穿搭更顯身材哦!
如果是選擇短加短的原則,旗袍也不能太短,盡量接近膝蓋的長度是剛剛好的,露出小腿部分可以讓你的身材看起來更纖細。中短款的旗袍可以試試吳映潔的這款泡泡袖印花改良旗袍,復古與時尚的結合讓你潮流感爆棚,同樣作為時髦單品的格紋外套作為外搭,兩種花紋的混搭營造出來的是無與倫比的潮流!搭配四、改良旗袍+包包
想把旗袍穿出時髦感還不能忘記包包這個配飾,日常穿旗袍少不了包包的點綴,選擇包包時要注意包與旗袍的花紋搭配性,記住一繁一簡的原則,花紋繁多的改良旗袍搭配簡約的純色包包會更加亮眼。經典款式的改良旗袍則要通過設計新穎的包包來增添造型感!
比較標準的穿搭可以參考趙麗穎這套,顏色鮮艷的印花圖案旗袍視覺感滿滿,搭配一款黑色的手提包,整體造型協調感滿分。花紋元素與純色系單品搭配可以增強改良旗袍的日常感,這樣穿旗袍能夠肆意秀出你的美!誰說旗袍不能日常穿?學會這幾套改良旗袍的穿法,分分鍾讓你美炸整條街!
⑧ 關於旗袍的問題
古裝比較復雜,後來慢慢演變的吧,最先的旗袍應該是滿洲傳入的,清宮劇上就是雛形,後來民國簡化成現在的樣子
⑨ 關於旗袍的唯美句子
1、我打馬走過江南,你一襲旗袍,一把花折傘,回眸瞬間,天地獨染芳華。從此,你在我夢里,不曾離開。
2、你我因旗袍相識、相知、相愛,可終歸是你心思太小,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卻當作理所當然,情依舊,卻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旗袍可以在煙雨紅塵中寵辱不驚,風情萬種。它有著雲水禪心一樣的簡約,在眾芳國里行走的從容。
4、行走在芳菲的流年裡,身著旗袍的女子,永遠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5、旗袍,是一直想嘗試的服飾,卻一直沒有如願。
6、我那年還身著你常見的素色旗袍,而你一身紅火喃喃笑語,我想那一刻身著紅色旗袍,而不是祝福你。
7、旗袍是女人最美麗的相遇,是沉香水榭里的一簾幽夢;是流年渡口深情的叮嚀;是才情女子軟玉的人生。
8、旗袍,用細膩的曲線勾勒出女人的玲瓏體態,讓她們的氣質得到最大程度地凸顯。
9、旗袍是我落筆時的驚喜,在煙雨迷濛中書寫著厚重,它是曾經獨守的一豆燭火,一笑傾城。
10、一件實用的旗袍,不需要綉鳳描龍,也不需要鑲金滾銀,只要選料適當,剪裁得體,就可以襯出出水芙蓉的秀美了。
11、你說,你那麼喜歡旗袍,等我們結婚時,便以旗袍為幸福的嫁衣,可我突然不想了,不是不愛了,只是你不懂我。我想要的只是簡單的幸福和你的體貼,愛情里,不是一個人的唯一付出。
12、旗袍,是歲月深處的一株梧桐,等待著鳳凰的情有獨鍾。
13、旗袍是瓔珞搖動的春風,帶給人無限地憧憬;它是情人眼裡的朦朧,帶著微笑戲說人生。
14、旗袍在經典永恆的光華中,依舊未老。花樣年華,隨花開花落,寵辱不驚而典雅地走過一度度春秋。
15、那件青花旗袍,一直被我潛藏在箱子底下,也早已染上了歲月的味道。
⑩ 旗袍可以引領時尚潮流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回答應該是肯定的。當然是可以引領時尚潮流。
總得來說。在中國力影響下。旗袍一定會走出國外。讓更多的外國人去了解。並且喜愛上這一類的衣服。從而,一定可以引領時尚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