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誰給戴的
曹操奸雄的形象能廣泛傳播,和名著《三國演義》有很大關系,下面根據曹操的人生軌跡來探討一下,就能了解曹操是怎麼成為奸雄的。
汝南名士許劭有知人之明,曹操去見許劭,也就是讓許劭給自己相相面,許劭看了曹操後說道:「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聽了以後很高興,這時候的曹操是想做治世能臣的。
曹操的能力很快就表現出來了,二十歲舉孝廉,在洛陽北部當上官了,他管理地方不看身份地位高低,只要犯法一律治罪,有一次,中常侍蹇碩的叔叔,夜裡出門手裡拿著口刀,被曹操巡夜時發現了,當時這中常侍可了不得,權力非常大,但曹操不管那個,照樣用棒子打了蹇碩的叔叔一頓,從此再沒人敢觸犯法律了。
他帶兵攻打徐州,所過之處,把百姓殺個干凈,連雞狗都不放過,還挖掘墳墓,壞事做絕,據說曹操路過的地方,好多年都沒有了人煙。這一事件把曹操奸佞的形象又重重地舔了一筆。
曹操經過兼並戰爭,實力越來越強大。這時候漢朝皇帝漢獻帝經歷了董卓專權,董卓死後又被李傕,郭汜控制,日子過得好不艱難,好不容易在楊奉,董承護送下逃到洛陽,連口飯都吃不上,李傕,郭汜又率兵追來,太尉楊彪啟奏獻帝說:「曹操在山東勢力強大,可以招曹操前來輔佐。」漢獻帝哪還有什麼主意,派楊彪去給曹操下詔書。
曹操接受了謀士荀彧:奉天予以從眾望的建議,發兵打敗了李傕,郭汜,把漢獻帝搬遷到許都,開始執行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策略,此時的曹操已經不在想匡扶漢室,而是在為自己爭霸天下考慮了。曹操打敗呂布後,謀士程昱建議曹操行王霸之事,也就是建議曹操當皇上,曹操有當皇帝的野心,但是不知道朝里有多少人反對自己,於是想了個試探的方法,請皇帝打獵,來看看大臣們對自己的態度。
曹操說是請漢獻帝打獵,其實只是客氣而已,曹操說了漢獻帝不敢不去。曹操和漢獻帝並馬而行,在那個年代已經是大逆不道了,漢獻帝看見了一隻鹿,連射了三箭,也沒有射中,曹操看見了就把漢獻帝的弓箭要了過來,一箭射中了鹿的背部,皇帝用的是金鈚箭,眾大臣見是皇帝的箭射中了鹿,以為是漢獻帝射的,於是跪倒一片,山呼萬歲,曹操縱馬向前擋住了漢獻帝,接受眾人的朝拜,曹操之心昭然若揭了。
總結:演義通過對曹操殺害無辜,殘害百姓,欺凌皇帝等精彩描寫,一個亂世奸雄的曹操形象躍然紙上。
② 戲曲當中曹操的「白臉奸臣」的形象是如何來的呢
要知道歷史上其實對曹操的評價是非常的高的,可是在很多的戲曲當中曹操就變成了“白臉奸臣”的模樣。而曹操之所以會變成這樣的形象就是因為宋朝的故意抹黑,還有就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的擁劉反曹,導致曹操的形象有梟雄變成了奸臣。
而此時戲曲已經開始興起了,而歷史上各種比較出名的歷史事件都被搬上了戲曲舞台。而此時的曹操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白臉奸臣”的模樣,再加上之後的《三國演義》直接讓曹操將這個《白臉奸臣》的地位徹底的坐穩了。並且這種形象也是得到了各種人的認可,於是曹操的這種形象就有些深入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