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要新橋中學校風如何
老學校,今天去注冊看到不怎麼樣,學校比較小,重要的是幾乎在荒山野嶺,坐車轉來轉去才進去,很不方便,今年學費共2350元,我覺不是很好,早知道去高要實驗中學好了
2. 高要新橋中學有什麼是好的
校服看起來還可以
3. 高要市新橋中學的學校校風
學校提倡樹立「嚴勤細實、尊師愛生」校風,嚴謹治校,積極開展教學試驗和教學改革,是國家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多年來為高要各中學提供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方面的經驗。學校實施「三三三制教學管 理」、「一二三四教學管理模式」、「三類課型教學研究」、「高中快速作文試驗」、「培優輔差因材施教」的教學經驗等。學校成立教學評估小組,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搜羅全國各地資料,結合學校實際自編匯成題庫,用於單元過關訓練及高考備考,容量大、數量多、質量高。高考成績顯著。
例如:1997年李健林同學以總分798分,岑晉宇同學以總分789分超過清華、北大分數線(當年兩校分數線為760分左右)而分別被中國科學大學和中山大學所錄取。李健林同學數學以892分名列廣東省第二名;1999年冼廣升以826分被復旦大學錄取,蘇經華考上浙江大學,孔祥照考上中國科技大學,胡建良考上北京師范大學;2000年趙善楊考上武漢大學,梁立賢考上華南理工大學,劉可旋考上中山大學;
2003年鄧國金高考綜合科843分,獲肇慶市單科狀元,考上電子科技大學,劉羽萍考上中山醫科大學;2005年莫建安、李永堅被中山大學錄取;2006年4人進入高要市前10名,李順年、葉漢冰、方舜分別獲高要市第二、三、四名,李順年以數學科809分,綜合科821分連獲高要市2個單科狀元;
2007年冼少亮地理科以138分勇奪肇慶市地理科單科狀元。陳立妍文科數學科131分,韓寶華生物科128分,陳朝仲美術術科218分,均獲高要市單科狀元;2008年,李毅超美術術科263分,獲高要市單科狀元。到目前為止,學校在高考中已連續5年獲高要市美術術科單科狀元。
學校課外活動豐富多彩,每學期都舉行形式多樣的教師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慶校慶文藝晚會、書畫大賽、學生籃球賽、足球賽等賽事和活動。學生地學生地震監測小組堅持活動,多次受到省地震局及 市縣科委的表揚。學校的「新苗文學社」自1976年創辦以來,被多次評為縣市先進文學社,社員(學 生)在全國、省、市雜志上發表作品、文章的有120多人次,有的「社員」現已經成為作家、省作協成員、南方日報社編輯記者等,「新苗文學社」在2002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文學社」,2007年升格為「高要新苗文學社」;
生物科技小組所作的調查報告獲省二等獎。學校歷年派出學生參加各種競賽,屢創佳績:2006年參加全國英語競賽,2人獲二等獎(全市4人獲此獎);高中生物1人獲全國三等獎(全肇慶市僅4人獲此殊榮);200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張桂航同學一舉獲得廣東省二等獎的好成績,這是整個高要在這次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當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其它學科獲的各種獎勵數不勝數。
4. 高要區新橋高中三中地址
高要區新橋高中(原三中)地址:
高要區新橋鎮藍田路口。
詳見: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新年進步,馬到功成。
5. 高要市新橋中學的介紹
高要市新橋中學是一所擁有67年歷史的老牌學校,在高要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親切關懷和科學的指導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學校全面貫徹實施市委、市政府「建設教育強市」的戰略,借鑒以往備戰高考的成功經驗,全校教職工統一思想,團結拼搏,勵精圖治,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科學備考,分層推進,學校得到全面發展,在每年高考中都取得輝煌的成績。
6. 廣東省高要市新橋中學以前叫高要三中嗎
是呀,我爸媽在那教書
7. 求南岸高要二中夏裝校服,有二中標志
學校,教務處應該有賣吧
8. 邊個識高要市新橋鎮華僑中學嘎陳均榮
佢家人最清楚佢底細!
9. 肇慶實驗中學/高要新橋中學/高要二中校服怎樣
我是高要二中的,我們的校服冬天是白色的,夏天是黃色的,
如果說校風好,肯定是高要二中了。
新橋我不知道了。